第一图书网

中国当代史研究-三

韩钢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作者:

韩钢  

页数:

3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史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以中国当代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列出版物。举凡1949以还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防、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历史问题,均属本出版物讨论范围。本出版物以还原和解读历史为宗旨,奉行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力求新知之原则,稿件取舍唯以学术质量为尺度。
  本书(第三辑)主要介绍了1950年代,社会各界在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中的处变方式,除涉及小商小贩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中的选择、知识分子在中共执政最初几年的态度、上海郊区农民对征粮的抵制外,还论及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支点的由来、国家基督教政策的演变、高层权力的两次变更等重大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领土属性的“民族国家化”,它无疑为在“边疆国家”历史延续性的大框架下审视现代中国的多民族政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专题研究
“社会主义”的边缘人:1956 年前后的小商小贩改造问题 ∕冯筱才
同业公会的改造与国家的行业控制:以1950–1953 年成都市茶社业同业公会的重组为例 ∕王 笛
与新政权结盟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几个侧影(1949–1952)∕
克里斯汀? 维德尔
“国家资本主义”:毛泽东加快“过渡”的理论支点之由来∕庞 松
边疆中国和1949 年∕刘晓原
1950 年代中共党务机构行政职能的强化——兼谈高层权力分工的两次变更∕ 韩 钢
建国前后中共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刘建平
建国初期新政权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征粮问题(1949–1953 年)∕黄金娟
外稿选译
冷战宣传再研究——细读中美电影中的朝鲜战争形象∕毕克伟
回忆与口述
初到国务院四办的调研∕赵家梁
史料辑录
公私合营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
书评书介
道可道——试析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理路∕王海光
崔奇:《我所经历的中苏大论战》∕邱 路
郑重:《毛泽东与文汇报》∕邱 路
启之:《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1949–1966)》∕邱 路
张锡金:《拔白旗——大跃进岁月里的知识分子》∕邱 路
王德威等:《一九四九以后》∕邱 路
袁敏:《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邱 路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分配体系以及合并裁撤导致的营业收入锐减,使得许多共负盈亏的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的集体经济无法维持,更无法以此为基础为其成员提供基本保障。这便是绝大多数的小商小贩在参加合营后,仍只得保持各自经营、各负盈亏的形式。即使那些被纳入国营及公私合营企业的商贩,他们未必就获得了稳定的有保障的身份,,每一波“调整”、“精减”,他们都有可能首先从“社会主义公车”被抛出来。然而,也正因为政府无法给在城市或农村的弱势群体提供有效保障,所以允许个体商贩之存在,也是解决他们生存保障的一个途径。当无证商贩数量膨胀累积时,地方政府不但没有办法对其经营活动加以控制管理,税收也无法征缴,在此情形下,官方有时便给予部分无证商贩临时营业证照,将其身份合法化,这些人既包括一些城市老弱残民众,甚至“烈属”,也包括更多的失业人士,或刑满释放暂未安置者、回流户等等。个体商贩执照成为一种救济他们生活的方式。相似在农村,一些从城市送来的各类人士,由于安置困难有时也成为新商贩的来源。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中共在保障问题上的局限与困难。到1970年代末,为了缓解知青返城带来的城市人口压力,政府也曾经采取允许其领取个体商贩执照的方式,这本身当然也是一个保障问题。无论政策如何激进,中共领导都不得不面对解决民生需求的现实。抹去意识形态斗争的泡沫,无论哪一派大概都不愿“大跃进”之后的那场巨大人为灾难再现。然而,即使是有限范围内的“保障”,政府也越来越无法维持,于是过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今天的中国现实。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史研究3》:一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重塑了中国城乡的所有制结构与民众经济生活。但是不久便有了一个回潮,许多小商贩恢复了个体经营者身份,成了“社会主义中国”里的边缘人群。一九四九年毛泽东对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谈中共为什么不打算马上占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时,明白地告诉米高扬说,早占领上海一天,就要早一天负担几百万人的粮食和燃料供应。“社会主义”的边缘人、同业公会的改造与国家的行业控制、与新政权结盟的知识分子、边疆中国和1949年、建国初期上海郊区农村的征粮问题、中美电影中的朝鲜战争形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当代史研究-三 PDF格式下载



中国当代史研究(三)(杨奎松、韩钢和哈佛、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前沿学术,涉及对工、商、基督教的社会主义改造,知识分子的命运,农村征粮问题、边疆问题、高层权力变更等当代史研究热点研究),《中国当代史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以中国当代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列出版物。举凡1949以还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防、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历史问题,均属本出版物讨论范围。本出版物以还原和解读历史为宗旨,奉行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力求新知之原则,稿件取舍唯以学术质量为尺度。 本书(第三辑)主要介绍了1950年代,社会各界在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中的处变方式,除涉及小商小贩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中的选择、知识分子在中共执政最初几年的态度、上海郊区农民对征粮的抵制外,还论及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支点的由来、国家基督教政策的演变、高层权力的两次变更等重大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领土属性的“民族国家化”,它无疑为在“边疆国家”历史延续性的大框架下审视现代中国的多民族政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当代史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以中国当代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列出版物。举凡1949以还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防、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历史问题,均属本出版物讨论范围。本出版物以还原和解读历史为宗旨,奉行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力求新知之原则,稿件取舍唯以学术质量为尺度。 本书(第三辑)主要介绍了1950年代,社会各界在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中的处变方式,除涉及小商小贩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中的选择、知识分子在中共执政最初几年的态度、上海郊区农民对征粮的抵制外,还论及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支点的由来、国家基督教政策的演变、高层权力的两次变更等重大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领土属性的“民族国家化”,它无疑为在“边疆国家”历史延续性的大框架下审视现代中国的多民族政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卷首语专题研究“社会主义”的边缘人:1956 年前后的小商小贩改造问题 ∕冯筱才同业公会的改造与国家的行业控制:以1950–1953 年成都市茶社业同业公会的重组为例 ∕王 笛与新政权结盟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几个侧影(1949–1952)∕克里斯汀? 维德尔“国家资本主义”:毛泽东加快“过渡”的理论支点之由来∕庞 松边疆中国和1949 年∕刘晓原1950 年代中共党务机构行政职能的强化——兼谈高层权力分工的两次变更∕ 韩 钢建国前后中共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刘建平建国初期新政权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征粮问题(1949–1953 年)∕黄金娟外稿选译冷战宣传再研究——细读中美电影中的朝鲜战争形象∕毕克伟回忆与口述初到国务院四办的调研∕赵家梁卷首语专题研究 “社会主义”的边缘人:1956 年前后的小商小贩改造问题 ∕冯筱才同业公会的改造与国家的行业控制:以1950–1953 年成都市茶社业同业公会的重组为例 ∕王 笛与新政权结盟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几个侧影(1949–1952)∕克里斯汀? 维德尔“国家资本主义”:毛泽东加快“过渡”的理论支点之由来∕庞 松边疆中国和1949 年∕刘晓原1950 年代中共党务机构行政职能的强化——兼谈高层权力分工的两次变更∕ 韩 钢建国前后中共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刘建平建国初期新政权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征粮问题(1949–1953 年)∕黄金娟外稿选译冷战宣传再研究——细读中美电影中的朝鲜战争形象∕毕克伟回忆与口述初到国务院四办的调研∕赵家梁史料辑录公私合营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书评书介道可道——试析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理路∕王海光崔奇:《我所经历的中苏大论战》∕邱 路郑重:《毛泽东与文汇报》∕邱 路启之:《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1949–1966)》∕邱 路张锡金:《拔白旗——大跃进岁月里的知识分子》∕邱 路王德威等:《一九四九以后》∕邱 路袁敏:《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邱 路 卷首语专题研究 “社会主义”的边缘人:1956 年前后的小商小贩改造问题 ∕冯筱才同业公会的改造与国家的行业控制:以1950–1953 年成都市茶社业同业公会的重组为例 ∕王 笛与新政权结盟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几个侧影(1949–1952)∕克里斯汀? 维德尔“国家资本主义”:毛泽东加快“过渡”的理论支点之由来∕庞 松边疆中国和1949 年∕刘晓原1950 年代中共党务机构行政职能的强化——兼谈高层权力分工的两次变更∕ 韩 钢建国前后中共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刘建平建国初期新政权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征粮问题(1949–1953 年)∕黄金娟外稿选译冷战宣传再研究——细读中美电影中的朝鲜战争形象∕毕克伟回忆与口述初到国务院四办的调研∕赵家梁史料辑录公私合营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 书评书介道可道——试析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理路∕王海光崔奇:《我所经历的中苏大论战》∕邱 路郑重:《毛泽东与文汇报》∕邱 路启之:《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1949–1966)》∕邱 路张锡金:《拔白旗——大跃进岁月里的知识分子》∕邱 路王德威等:《一九四九以后》∕邱 路袁敏:《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邱 路


 本书(第三辑)主要介绍了1950年代,社会各界在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中的处变方式,除涉及小商小贩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中的选择、知识分子在中共执政最初几年的态度、上海郊区农民对征粮的抵制外,还论及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支点的由来、国家基督教政策的演变、高层权力的两次变更等重大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领土属性的“民族国家化”,它无疑为在“边疆国家”历史延续性的大框架下审视现代中国的多民族政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套书很好!是研究当代史的上乘之作。


这本书很好,能够促使我们从其他超出传统正统的视角去研究中国的历史,能够收到启发~~


杨奎松教授的作品,国内这一专业的佼佼者。


与前第一和第二卷一样,专题切入,深入讨论。建国以来的历史需要认真反思:为了未来!


著名学者的研究心得


与第一次买的“二”一样,很严谨,属于姊妹篇。作者参考的几乎都是第一手的档案,很不容易。完整再现了50年代的某些细节。最后的书评挺不错。


希望能够读到真实的历史和独到的见解。


奔着韩刚老师的名头去的,书内容的严谨性一定有保证


不太喜欢看这一类书。帮同事买的。


这下买齐了一套,印刷很精美,才开始看


买齐了一套


非常不错,写的很精彩


杨的书史料详实。


一二三都买了,相当好的论文集


这是一本集合众多当代史研究学者的结晶,全面,深入,值得一读。


都梁在《血色浪漫》里面借着一个军队官二代的口,讲述了四大野战军在建国后的政治分布情况,以此为公司的市场突破口,通过关系,获得利益。可见历史也是印钞机,企业界的朋友可以多学习学习,毕竟厚黑、权谋之类的玩意是要对人的,而且是在你需要位置上的合适的人。


很喜欢杨老师的书。这系列的书,采用论文合集的办法,值得一看


觉得这种书还是不错的 挺有意思的 丰富知识 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建国初期的一些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