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
2010-5
海豚出版社
朱云霞
246
无
古今第一谋典大全。另一视角看历史。自秦汉到明清,“谋”字贯穿始终。无“谋”难以成天下。 本丛书以朝代更迭为凭,共分八册,分别为《谋秦》、《谋汉》、《谋三国》、《谋唐》、《谋宋》、《谋元》、《谋明》、《谋清》。叙述的时间段为上一个朝代末至新王朝的建立初。如《谋秦》,时间段就锁定在战国至秦统一六国初。 本丛书构架以时间顺序为主,辅以人物线索,叙述笔墨着力于内外两点:外,即新政权与旧王朝或同时代竞争者艺间的谋略较量;内,即新王朝建立者为达成功在自己派系内部的斗争。如此叙述,既保证了完整呈现一个新政权崛起的大致脉络。也能凸显出“谋略”运用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本丛书笔法简约,用词精炼,无枯燥堆陈之呻吟,多清新亮爽之词句。既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了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又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谋略世界,以资读者朋友日常生活工作中阅读、借鉴,以至使用。
朱云霞,安徽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有些叛逆,有些想法,试图从边缘看中心,从历史的缝隙窥视真实。关注点主要是女性文学、历史小说、台湾文化。在《文艺报》和一些杂志有多篇文章发表,个人著作有《海岛正芳春——台湾女性文学》。
第一章 乱世群雄 1.风雨白鹿庄,红巾大夺城 2.定都蕲水,徐寿辉登基 3.占濠州,郭子兴招兵 4.元兵复徐州,众士投濠州 5.盐丁起兵,诚王崛起 6.无缘濠州,郭子兴之死 7.托宋之名,韩林儿被立为王 8.谋杀徐寿辉,倪文俊命丧黄州 9.江州为都,陈友谅称汉王第二章 投军濠州 1.天灾人祸,削发为生计 2.参军濠州,成家初立业 3.贾鲁围濠,持冬战终自救 4.取定远,初战告捷 5.计降驴牌寨,巧胜且收兵 6.夜袭横涧山,以少胜多 7.设伏诱敌,解六合之围 8.拔和州,空城计守滁州 9.显威严,镇服众将 10.谋渡江,乘胜拔太平第三章 招贤纳士 1.濠州相聚,结拜兄弟肝胆相照 2.山道偶遇,诚谒军师冯国用 3.定远城中,拜求贤才李善长 4.悲喜交集,滁州亲收三义子 5.邓愈投奔,巧驭骁将常遇春 6.进军徽州,喜得大学士朱升 7.义子监军,胡大海心悦诚服 8.面壁思过,以诚三求刘伯温 9.筑馆“礼贤”,终得浙江四杰第四章 并吞八方 1.攻集庆,计除郭天叙 2.筑霸业,取集庆设府衙 3.避强攻弱,镇江之战 4.进军浙东,方攻方守 5.争取主动,智胜强敌 6.溯江西伐,决战陈友谅 7.除“富”敌,步步为营攻东吴 8.计杀小明王,逼降方国珍 9.抢战机,东征南伐扩势力 10.重兵北上,声震中原攻大都第五章 定鼎金陵 1.分兵取梁王,抚平云南 2.逼降纳哈出,巩固北疆 3.李善长离间,刘伯温遭遣 4.相权之争,杨宪被杀 5.独断专行,胡惟庸被除 6.废相制,平朝廷内乱 7.赏赐蒸鹅,逼死徐达 8.策除功臣,李善长被诛 9.厉查空印案,大杀贪官 10.严惩骁将,族诛蓝玉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三月,连日大雨使得江淮大地河水渐涨,人心惶惶。人们担忧的是自己的生计和性命,这十年来的黄淮流域,不是洪灾就是饥荒,元朝政府管理不力,盗贼四起,百姓苦不堪言。身处这种环境,颍州地区白鹿庄的庄主韩山童看不到未来如何,胸怀大志的他颇为苦闷。韩山童祖籍原是赵州栾城,因祖父是白莲教的传播者,他自小就受到白莲教的影响,骨子里充满了反叛,常常不满现实。长大后,韩山童仍以白莲教为名聚集民众,广收弟子,河南及江淮地区的人们非常崇拜他,信任他。但韩山童并不想一辈子当个小教头,他有着更远大的理想。韩山童认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做一番事业,他的心一直被一件事搅动着,那就是前几年反了朝廷的方国珍。方国珍在海边称王,浙江行省的官兵都奈何不得他,势力越来越大。韩山童的心,每想到这件事就很激动,那是一种冲动:证明自己,发展自己,展现自己能力的冲动。这个冲动在韩山童那里渐渐变成行动,他总觉得这种世道为成就一番事业提供了机会。韩山童深思很久,决定集合信众反抗朝廷。白莲教在这一地区流传甚广,除了韩山童是总头目,还有其他几个负责人,韩山童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召集各位负责人,征求意见。这一日,仍是阴雨蒙蒙,颍州地区的白鹿庄山村平常是一派世外桃源的安详,今日却有些异样。两位陌生人披蓑衣,戴斗笠,匆匆行至庄上,直问庄主在何处。守门人正要领来人去见庄主,庄主韩山童径自走过来了。韩山童身高七尺,头戴红布巾,颇有洒落气度。庄主亲自把两位来者迎至后院的白莲堂上。白莲堂已经有四位客人就座,他们是各地白莲教的负责人: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韩咬儿。韩山童忙向各位介绍说:“各位仁兄,这两位就是颍上县城里的盛文郁兄、王显忠兄,是县里白莲教的头领,自己人。”几人稍稍寒暄,又是一片寂静,寂静中隐藏着些许压抑,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正待爆发。韩山童坐在庄主的位子上,沉着地想着什么,一声不响。其实聚集之前,韩山童已经用密信透露了此次商讨的事情。沉默中,刚刚到来的盛文郁轻轻咳了一声,环顾四周,最后对韩山童说:“庄主,最近县城闹得沸沸扬扬,说是朝廷要修治黄河。”在座的各位并不惊讶,只是互相对视了一下,好像已有所闻。“哦,这事看来是真的了,但不知何时开工?”韩山童一脸沉着。盛文郁连忙起身答道:“宰相脱脱不顾异议,将于今年四月,在黄淮地区征数十万农民开工修整黄河,发汴梁民夫十五万,泸州戍军二万,大兴工程,预计开河二百八十里,让黄河决堤的地方重回旧道。”“如今百姓已经怨声载道,可说是民不聊生了,哪有心思为朝廷效力修治黄河?我看元朝离灭亡不久了。”说话的人正是刘福通,此人性情豪爽,有智谋,跟随韩山童在民间传教多时,很受众人爱戴。韩山童略有所思地说道:“如今这世道,看来只有靠自己撑起一片天地了,指望朝廷是没什么可能的。如今朝廷若要征集民众修黄河,只能引起民众的反感怨恨,依我之见,这是聚众反叛朝廷的好时机。”各位头领此前也都有过慎重考虑,在韩山童的鼓动说服下,纷纷响应,推举韩山童为首领。得到各位首领的支持,韩山童辗转反侧,一宿无眠。虽然在江淮地区靠着白莲教的名义,他声名远扬,可是想要反叛朝廷绝非易事,而且他心里明白,反叛朝廷是用生命赌未来,一旦失败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所以这次起事必须小心谨慎,只能成功不可失败。次日清晨,白鹿庄依然弥漫着淡淡水雾,近溪远山都透着春日的清新。白莲堂上依次坐着昨日那几位首领,显然各位昨夜难眠,略显疲倦的脸上有激动,也有忧虑。他们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反叛朝廷,如何取胜。韩山童对众人说道:“今日请各位仁兄商讨反叛朝廷一事。恐怕昨日的商讨已经走漏风声,所以就算现在不反叛,如有人通报朝廷,我们也难逃罪责,不如决心做出一番事业。”韩山童还是有些担心各位首领的意志不够坚决。刘福通道:“反是一定要反,但是不能无故反吧?自古讲究师出有名,要想人心齐,得想个好的口实。”什么口实呢?堂上一片讨论声。只见刘福通站起来,朗声道:“宋朝灭亡不过才七十余年,遗民较多,江淮、黄淮地区的汉人多不服蒙元统治,反心一直都有。如若借着亡宋的名义,先攻下附近的州县,同时鼓动修黄河的十几万民夫反叛,应是得人心之举。”韩山童立即走向刘福通,应声:“好”,对着众人神秘地一笑道:“各位稍等,且看一样宝物。”堂上众人一时不知韩庄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P2-4
谋变、谋势、谋天下,集天下之智,尽四海之力,唯谋可以创不朽!
无
还没看,序言就不错
怎么说呢,一般吧!感觉适合中学生读。
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烂书,多亏我是在图书馆借的,否则我会后悔死。本书文章确实“笔法简约、用词精炼”,只不过读起来枯燥乏味。更没想到仅仅自己一个作者写的这本书前后矛盾的地方竟然不少。 举例说明:(1)P123页有:“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克集庆”及“元至正十七年(1357),...占据了徽州,...邓愈听说此地有个大隐士朱升,...”;P127页有“(朱元璋总算拜访到朱升后)朱升缓缓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P152页有“(集庆刚被攻下)入城后,朱元璋想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训诫,”。 真没想到,穿越不是现代人的特有,在作者笔下,朱元璋也玩起了。 (2)P054页有:“离开皇觉寺,朱重八一路紧赶,到了濠州城。元至正十二年(1352),三月初一,二十四岁的朱元璋开始了他人生的新旅程。”;P096页有:“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的六月初一,朱元璋率领...在采石驻扎下来,再乘胜功太平。” 还是没想到,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按照作者写的,朱元璋完成了“成家立业”“贾鲁围濠,持久战终自救”“取定远”“计降驴牌寨”“夜袭横涧山”“解六合之围”“拔和州,守滁州”“谋渡江”等一系列事件,朱元璋真神人也,这次玩起了时间暂停。 其实看到作者简介,不过是一个中文系的女博士,就知道犯上述错误恐怕在所难免。只是这套书的总编辑、责任编辑竟然连这些错误都找不出来,真不知道他们看过这些书没。写这书到底为了啥,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