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略

谢华生 编,包景岭 编,温娟 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

谢华生 编,包景岭 编,温娟 编  

页数:

168  

字数:

260000  

内容概要

《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由谢华生、包景岭、温娟主编,在总结国内外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汇总和梳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经验总结。全书共9章,首先,系统介绍了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国际发展现状、工作程序与主要内容、承载力分析、指标体系、预测与评价;其次,分别以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天津临空产业区
(航空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陈塘科技商务区规划、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为例,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环评及综合类、商务类、农业类园区规划环评的实践及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最后,从环境承载力分析、低碳理念、公众参与、新型环境问题、跟踪评价5个方面提出了对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考。
《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兼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价值,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和管理、园区规划和管理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战略环境评价概述
1.1 战略环境评价发展概况
1.2 战略环境评价与其他环境评价的关系
1.3 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第2章 战略环境评价的国际发展现状
2.1 国外战略环评发展历程
2.2 发达国家的战略环境评价制度
2.3 欧美等国的战略环评简介
参考文献
第3章 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与主要内容
3.1 战略环评的评价对象
3.2 战略环评涉及的组织及其职责
3.3 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程序
3.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5 战略环评报告的编制内容
参考文献
第4章 环境承载力分析
4.1 环境承载力概念
4.2 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重要性
4.3 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4.4 大气环境承载力
4.5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力
4.6 土地承载力
4.7 生态承载力
4.8 旅游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第5章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5.1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功能
5.2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5.3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5.4 战略环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5.5 规划环评导则中推荐的评价指标表述范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战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1 战略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6.2 战略环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的特点
6.3 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7.1 天津市社会经济及环境质量现状
7.2 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7.3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识别
7.4 空间战略布局的政策符合性及合理性分析
7.5 人口环境承载力分析
7.6 空间战略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7.7 城市层面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园区空间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8.1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8.2 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8.3 陈塘科技商务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8.4 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第9章 空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重要问题的思考
9.1 低碳理念在评价过程中的体现
9.2 重视公众参与在规划环评中的重要性
9.3 新型环境问题在评价过程中的体现
9.4 重视跟踪评价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8)加权比较法 加权比较法是对战略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赋予分值,同时根据各类环境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予以加权;分值与权重的乘积即为某一战略方案对于该评价因子的实际得分;所有评价因子的实际得分累计加和就是这一战略方案的最终得分;最终得分最高的战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分值和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进行评定,权重也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予以确定。 加权比较法的主要优点是概念简单清晰,易于操作,但分值和权重大多依赖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9)环境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公式来描绘事物积累变化的过程(如河流污染、土壤侵蚀),可以用作设计战略决策的辅助工具,更多的是应用于情景分析与预测各种环境影响。模型法与构建专家系统相结合可更好地评估战略方案中的多个变化情景的环境效应。环境数学模型法是用数学形式定量表示环境系统或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多用于描述大气或水体中污染物质随空气或水等介质在空间中的运输和变化规律。环境数学模型包括大气扩散模型、水文与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土壤侵蚀模型、沉积物迁移模型和物种栖息地模型等。 在战略环境评价中,将最优化分析与模拟的模型结合起来,可以确定多个污染或其他影响源产生的累积影响,并找出每一种影响源达到控制目标的最优水平,主要用于选址最佳方案或者否定其他备选方案。 环境数学模型的优点是一般情况下方法比较简单,能够较好地定量描述多个环境因子和环境影响的相互作用及因果关系,充分反映环境扰动的空间位置和密度,可以分析空间累积效应以及时间累积效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多种空间范围,可用来分析单个扰动以及多个扰动的累积效应,分析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影响)。 其缺点是对基础数据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只能应用于人们了解比较充分的环境系统和建模所限定的条件范围内。同时,环境数学模型法费用较高,且通常只能分析对单个环境要素的影响。 (10)环境物理模拟法 环境物理模拟法是以实验手段为主的实验模拟方法,在实验室或现场通过直接对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测试来预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物理模拟法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实物模型(非抽象模型)来进行预测。


编辑推荐

《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兼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价值,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和管理、园区规划和管理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战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