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超越犹太性

高婷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高婷  

页数:

16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美国犹太文学在二战之后异军突起,几十年来在美国文坛上独领风骚。作为当代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家,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的领军人物,菲利普·罗斯在美国文坛上的成就和地位不容忽视。《超越犹太性: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菲利普·罗斯近期小说研究》通过分析和解读罗斯近期创作生涯的五部代表作品,旨在展示出罗斯对犹太文化,以及美国社会历史的独特观照和诠释,加深我们对当代美国文学发展内涵的理解。

作者简介

  高婷,现任教于山东经济学院(合并为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美国文学。在《外国文学》、《山东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菲利普·罗斯作品研究”,以及博士基金项目“超越犹太性--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菲利普·罗斯近期小说研究”。参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三项。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菲利普?罗斯犹太性之回顾
 第一节 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性
 第二节 对犹太性的逆向性认知
 第三节 辛格与罗斯:犹太性的传承与反叛
第二章 新现实主义视域
 第一节 什么是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菲利普?罗斯的创作手法流变
 第三节 罗斯的新现实主义视域
第三章 谱写美国史诗:以新现实主义手法超越犹太性
 第一节 消逝的美国牧歌
 第二节 亦悲亦谐戏剧人生
 第三节 人性的污秽
第四章 人性的探索与犹太性的回归
 第一节 生命的困惑和人性的回归
 第二节 警世危言:反乌托邦小说《反美阴谋》
 第三节 罗斯与贝娄:超越犹太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1991年5月,在比利时卢森堡研究会的组织下,新现实主义专题研讨会在国立比利时根特大学举办。美国东安格利大学的马尔康姆·布莱德布雷教授在《关于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报告中谈到:“九十年代开始,巨大的环境变化使我们的历史感发生变化,对于新事物的实验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惯例常规,既不再反对传统,而是继续走传统之路。这就是我们的‘后现代之后’。”①在这里,他总结了近年来人们对“后现代之后”的探索所达成的共识,即所谓的“后现代之后”就是传统与变革的合二为一。因此,“后现代之后”当代美国小说主流向现实主义传统的转向绝不意味着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再现。新时期的现实主义不再也不应该是对客观现实的僵化描摹,也不意味着现成的经验,而是现时正在发生着的过程。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和语言形式显然无法再现日益变化的新现实,现实性必然蕴含着现代性,而要达到真正的现实性便要求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做到现实性和现代性的双重融合。于是,在反思晚期后现代主义晦涩的语言游戏现象、规避传统现实主义的亦步亦趋的基础上,美国文学开始了向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回归。斯通、多克特罗、德里罗等一批新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崛起是当代美国小说向现实主义回归的一个重要标志。值得注意的是新现实主义视域下小说家的创作不是简单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而是给传统的现实主义注入了现代的精神和气质,他们在作品中重构历史,表现生活和时代,基本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同时又受实验主义精神的影响,如《亡命之徒》、《拉格泰姆时代》、《白色噪音》等小说,在对传统叙述模式进行革新的同时,注意保持小说情节的完整性、叙述的连贯性和故事的可读性。总之,新现实主义小说体现了新时期里现实主义新发展的成就。  ……


编辑推荐

  《光明学术文库》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出版工程采取“媒体发动,学界审评,光明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常年征集、精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原创学术成果,及时向社会传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  《光明学术文库》将秉承光明日报“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知识密集型”的传统风格,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出版,充分发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宣传推广这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力争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著作品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超越犹太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