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莎士比亚书店

[美] 西尔薇娅·毕奇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美] 西尔薇娅·毕奇  

页数:

297  

字数:

250000  

译者:

陈荣彬  

Tag标签:

无  

前言

导读莎士比亚在巴黎梁文道听说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先生仍然健在,应该有九十多岁了吧[本文写于2008年,当时乔治•惠特曼先生95岁,他已于2011年12月14日辞世。]。这位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前两年我还在一部纪录片里看见他对着两个年轻女孩示范自己理发的方法:点燃一根蜡烛,然后把它凑近头顶,烧一阵子,再不慌不忙地用手拍熄头发上的烈焰。他这家店已经成为巴黎的地标了,读书人去了巴黎可以不逛铁塔,但不能不去一趟“莎士比亚书店”。假如你是个年轻而贫穷的作家,觉得有朝一日必成大器,还可以去他那里短住,就睡在二楼的书架旁边搭起来的小床上。不用付费,只要帮他打杂(同时忍受他的怪脾气)。此外,他还提供早餐,你则必须留下照片和作品;也许你有天会真的成名,他的书店就多了一项活见证了。现在实际营运“莎士比亚”的,其实是他那年轻迷人的女儿毕奇(Sylvia Beach Whitman)。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惠特曼先生多么崇拜上一代的毕奇,又是多么的希望自己创办的这家书店能够接得上老“莎士比亚”的荣光。那当然,早在一九四一年结业的那一家“莎士比亚”根本就不是家书店,而是现代主义的震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产房。且看看当年那位老板西尔薇娅•毕奇(Sylvia Beach)的顾客名单:纪德、莫朗、庞德、曼•雷(Man Ray)、艾略特、瓦乐希、拉赫博、海明威、阿拉贡、乔伊斯、安太尔、格特鲁德•斯坦因、菲茨杰拉德、艾森斯坦[梁文道先生的原文是“且看看当年那位老板雪维儿•毕奇(Sylvia Beach)的顾客名单:纪德、莫杭、庞德、曼•雷(Man Ray)、艾略特、梵乐希、拉尔博、海明威、阿拉贡、乔埃斯、安塞尔、葛楚斯坦、费兹杰罗、艾森斯坦……”本书编辑时,根据大陆通用译名,对部分人物译名进行了修改。]……他们在这里看书、聊天、抽烟、朗诵、办公,甚至在无聊的时候走进来看看自己今天会碰到谁。于是毕奇多了一项奇特的新业务,就是帮人收发邮件和电报,因为许多寄居巴黎的文人干脆把“剧院街•莎士比亚书店”当做自己的通信地址。然而,真正令到“莎士比亚”名垂千古的还是出版。毕奇推却了D.H.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把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转介给其他同行;可是,一部《尤利西斯》也就够了。她怎样全心全力地协助乔伊斯,又怎样让这部文学史上的巨塔突破重重限制进入市场的故事,要知道的人早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人就该好好看看她的回忆录《莎士比亚书店》。不知道为什么这本出了半世纪的老书要等到今天才有中文版,难道是里头的故事不精彩吗?看看达达主义大诗人阿拉贡,他和其他人一样,迷上了毕奇那美丽的妹妹;但是由于他上一个爱慕的对象是埃及艳后的木乃伊,小毕奇也就不敢轻易接受他的心意了。这本回忆录最有意思的还不是一大堆著名文人的奇闻异行,而是它们都过度符合大家对这些人的既有印象,典型得不得了:阿拉贡果然是这么地超现实;萨蒂果然是这么地冷静节制,而且不论晴天雨天总要带一把伞上街。至于菲茨杰拉德,就和传说一样地挥霍無度。“总是把钱放在他们住家大厅里的盘子上,如此一来,那些要来结账或者要小费的人就可以自己动手拿钱”。叶芝一如既往地扶掖后进,他是最早为《尤利西斯》下订单的顾客之一。他的爱尔兰同乡萧伯纳就是萧伯纳,当大家都以为一向支持言论自由的他必定也会赞助这本禁书时,他却回信给毕奇:“当《尤利西斯》连载刊登出来的时候,我就读过了一部分。它以令人厌恶的方式记载了一个恶心的文明阶段,不过里面写的都是实话。我还真想派一队人马去包围都柏林,特别是包围城里面十五到三十岁的男性,强逼他们看这本充斥脏话以及胡思乱想的嘲笑与淫秽之作。……我在二十岁之际抛开这一切逃到英国;四十年后的今天,我透过乔伊斯先生的书知道都柏林还是老样子,年轻人还是跟一八七○年代一样,满嘴说着乡巴佬的流氓混话”。“在爱尔兰,人们把猫弄干净的方式是压着它的鼻子去闻它自己的秽物。我想乔伊斯先生也是想要用同样的方式把人弄干净吧。我希望这本书能大卖”。可他自己就敬谢不敏了。二战爆发,德军入城,毕奇那些说英语的朋友多半逃回老家,而说法语的那帮则全部成了地下反抗军。一开始书店还在营业,直到有一天,一位德国军官走进来指名要买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记》(多高的品味呀,就和我们印象中的纳粹一样,就算满手血腥照样可以弹一手漂亮的贝多芬)。可是毕奇不卖,她说店里只剩一本了。于是这位军官火了,声言要带人来充公整家店的东西。最后毕奇进了集中营。一九四四年八月尾,盟军快要打进巴黎,毕奇也早被释放,那阵子她甚至还回到了剧院街。二十六号那天,一辆吉普车停在书店门口,毕奇“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叫喊:‘西尔维娅——’那声音传遍了整条街道”,原来是海明威﹗“我冲下楼去,撞上了迎面而来的海明威。他把我抱起来转圈圈,一边亲吻我,而街道窗边的人们都发出欢呼声”。然后海明威问她还有什么可以做,她就请他解决仍在剧院街屋顶放冷枪的纳粹狙击手。一生以好斗的男子气自豪的海明威二话不说,招呼了几个同行的大兵上楼,“接着传来的是剧院街最后一次枪响。海明威和他的人马下来后又开着吉普车走掉了——海明威说,接下来要去解放丽池(Ritz)饭店的酒窖”。就是这样,巴黎光复了,莎士比亚书店的故事也结束了。早已心灰意冷的毕奇没有再把店子办下去,二十年后,她把这个神圣的名字交托给乔治•惠特曼,让他延续一家巴黎英文书店的血脉。虽然后者也是群贤毕至,声名大噪,但始终及不上第一代的光彩。书店凭读者留名,毕奇的莎士比亚以纪德为第一批会员,以海明威的解放而告终;一般书店往来无白丁,它却是来往尽名家,恐怕在整个二十世纪西方书业史上都找不到第二家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撇开店子办得好,店主有魅力这些难以客观分析的理由不谈,我想主要还是时代使然。回想二战之前,巴黎仍是全球文化首都,英语世界有点志气的文人作家都想去那儿混一阵。当他们到埠之后,这家罕有的英文书店自然成了会馆。更可注意的是一座文化首都的包容与自信。读《莎士比亚书店》,你会发现许多法国本土精英居然都是它的常客,他们不像最近妄言美国没文学的那位诺贝尔奖评审那么自大,那么以欧陆为中心;相反地,他们对英伦三岛和正在崛起的美国文学充满好奇心。有时候那种好奇心甚至热烈到了明明不懂英文也老要来逛的地步。例如诗人莱昂─保罗•法尔格,他来书店不是看书,而是为了碰那帮包括英语作家在内的“好家伙”。其中一个住在楼上的“好家伙”因为工作不愿开门,一抬头竟发现法尔格从窗外盯着他瞧;原来他弄来了一道梯子,自己爬到人家窗口!老世界的英语书店既然聚着一群新世界的新锐,它自己的精英也就自然跟着过来凑热闹了。这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契机,大战一过,欧洲尽成废墟,美国趁势而起,纽约渐渐取代巴黎,曼•雷等欧洲人也都到了大洋彼岸定居,莎士比亚的故事就很难继续说下去。一个老外开书局,我们当然会联想起在上海卖日文书的内山书店。西尔薇娅•毕奇替乔伊斯出了《尤利西斯》,内山完造也帮鲁迅出版了不少东西;乔伊斯把莎士比亚书店当办公室,鲁迅也用内山书店来会客。一部英文小说要在巴黎出版,是因为当时的英语世界太封闭;鲁迅的中文作品要在上海这个“半殖民地”面世,而且得靠一个日本友人协助,则是那年头中国政治情势的悲剧。保守的英语世界把自己的天才赶到了巴黎;比较新潮的日本却用它的出版品引来一群求知若渴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果有人把这两家几乎同代的书店放在一起,为它们写一个既平行又相异的故事,那该有多好看呀。

内容概要

  “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从它诞生开始,就在机缘巧合下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拉尔博、瓦乐希、安太尔等作家与艺术家,不仅成为英语和法语文学交流的重心,也是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流连忘返的精神殿堂。本书是书店创办者毕奇小姐的回忆录,书中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喜、哀愁、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交往中的细节,也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莎士比亚书店和它的缔造者毕奇小姐都已成为永远的传奇。

作者简介

  西尔薇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译者简介
  陈荣彬
  台湾辅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清云科技大学兼任英文讲师,著有《当电影遇上爵士》,译作二十本左右,包括《乔伊斯:永远的都柏林人》《莎士比亚书店》《尘世乐园》《骗局游戏》等等。

书籍目录

导读 莎士比亚在巴黎(梁文道)
译序 巴黎舞台上的英美现代主义(陈荣彬)
谁是西尔薇娅?
灰暗的小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开张
美国来的朝圣者
遇见乔伊斯
对《尤利西斯》伸出援手
剧院街十二号
二十岁之前就读完所有东西的人
最佳顾客海明威
如何偷渡一本禁书
布赖尔
店里的杂务
《机械芭蕾》
惠特曼在巴黎
于勒·罗曼与他的“伙伴们”
我们亲爱的纪德
《流亡》与两张唱片
海盗版
《芬尼根守灵记》
远离尘嚣
《尤利西斯》的版权与我
德军占领法国之后
海明威解放剧院街
附录 西尔薇娅·毕奇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如何偷渡一本禁书 有谣言指出,《尤利西斯》快要上市了。我手上校好的稿子已经到最后一章的《潘妮洛普》了。 乔伊斯的生日在二月二号,日子已经迫近,我知道他满心期待自己庆祝生日那一天也可以庆祝《尤利西斯》的问世。 我和达罕提耶谈这件事,他说印刷工们已经尽力了,但是我要再过一会儿才能等到《尤利西斯》,要它二月二日上市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问他是否愿意做一件不可能的事:至少在乔伊斯生日那天,印一本交到他手上。 他并未承诺,但是我知道达罕提耶这个人是靠得住的,所以当我在二月一日收到他从第戎发的电报时,一点也不意外——他要我在隔天早晨七点到车站去等那班从第戎开来的特快车,司机会拿两本《尤利西斯》给我。 当来自第戎的火车完全停下后,司机下车拿着一个包裹左顾右盼,像在找人——当然是找我,当时我站在月台上,心跟火车头一样砰砰跳着。几分钟过后,我拿着第一本《尤利西斯》去按乔伊斯家的门铃。那天是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 第二本《尤利西斯》是给莎士比亚书店的,而我做错了一件事——把它放在店头橱窗展示。消息很快在蒙帕尔纳斯区跟外围的其他区域传开来,隔天在书店开张之前,已经有许多订书人在店外排队,大家都想买《尤利西斯》。我跟大家说,书只印了两本,《尤利西斯》还未上市,但是怎么解释也没用。看他们那副模样,好像恨不得把书从橱窗抢出来“大卸八块”,大家分着看。还好我眼疾手快,把书移往安全的地方,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乔伊斯收到生日礼物后,写了一张便条表达他有多感激。他写道:“无论如何,在今天这个日子,我一定得表达我的感激之意,因为在过去一年里,我的书不知道为你惹了多少麻烦,带来多少烦恼。”为了庆祝《尤利西斯》的问世,他写了一首打油诗给我这位出版商。他是这样写的: 谁是西尔薇娅? 为什么每个作家都赞赏她? 年轻、勇敢的美国女人, 那西边的国度孕育了优雅的她, 我们的书才有可能被出版。 但除了勇敢之外 她也一样富有,足以承担许多的失误吗? 嬉嬉闹闹、喧喧嚷嚷, 大家吵着要订购《尤利西斯》 但是在要到签名后,他们又陷入沉思。 让我们为西尔薇娅欢呼, 看她卖的书,就知道她有多大胆。 什么鬼东西她都卖得出去, 再多说什么就太无趣 多亏她,我们才有书可买。 (詹姆斯·乔伊斯改编威廉·莎士比亚之作) 带着希腊蓝书皮的《尤利西斯》终于问世,书名及作者名都是白色字母写成。“完整写好”的内页篇幅总计七百三十二页,一页平均出现一至五、六个打字的错误——为了这些错,出版商在每本书里面夹了一张致歉的纸条。 这本书出版后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乔伊斯兴奋到睡不着,一整天都泡在我店里,唯恐错过什么事。他专心帮我们包书(但是常帮倒忙),甚至还发现每一本书的重量是一公斤又五百五十克。当我们开始把这些包裹扛到街角邮局去寄时,也注意到它的重量。他把标签、地板跟自己的头发弄得到处都是胶水,还催促我们,如果有哪个人已经付了钱,就要赶快把书寄出去,尤其是:“所有爱尔兰的订单要赶快送出去,因为爱尔兰才刚刚换了新的执政者,还有保安委员会也落入了神职人员手里,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改变。” 我们试着用“去除剂”把胶水从乔伊斯的头发上清干净,也试着在政府当局知道前就把所有的《尤利西斯》寄到英国和爱尔兰的每位订书人手中。在美国,除了奎因之外,有一两个订书人也拿到书了,所以我尽快把其他的书也都寄出去。第一批书送出去后,我发现纽约港查扣了每一本书,于是我赶快取消船运,害可怜的订书人枯等,而我则是四处求援。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书店》编辑推荐:独立书店的传奇,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巴黎最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迷惘的一代”“失落的一代”精神堡垒。乔伊斯、海明威、庞德、艾略特、纪德都赞美的女子,梁文道导读;许知远、徐晓及十余家中国独立书店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莎士比亚书店 PDF格式下载



在毕奇平实不乏趣味的描述中,我们又走进了那一个最令人神往的年代,见到那些如雷贯耳的面孔。她与很多伟大作家的交情自不必赘述。令人感动的是,她对于开设自己的一间书屋,在巴黎传播英语文化的激情与行动。与其说这是一间经久不衰的书店,不如说它是一间记录了一个人以及一个时代的梦的“时光机”。透过这个时光机,你看到不仅仅是这些伟大的人物,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活生生的性格。衷心的感动。是我读完此书后第一个感受。


喜欢书,所以喜欢书店。全球最有名的莎士比亚书店,怎能不看呢


莎士比亚书店,传奇的书店,还没看!不过感觉还不错,建议喜欢书店的童鞋买!


莎士比亚书店是不是单向街书店的中国版呢


最开始想读是看了梁文道的《常识》一书。本身就对书店好奇的我,果断买了这本。


那年代很多著名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近几年不少电影作品都是改编他的书!都是大明星拍的!包括今年上映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有前几年,那部让人哭死的 本杰明巴顿奇事!海明威,老人与海,相信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认识他!还有很多很多,不得不提的是乔伊斯,作者最崇拜的作家!最出名的是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记!记得当当当日也推荐过后者,但是一看作者的风格,我望而却步!根据书中的种种描述,我估计也不会买来看,但不妨借来阅读感受一下没有标点的不断句!
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藻词去描述,相反她用最平淡的句子,组成一章又一章有趣的文章!不闷,而且还让你认识很多有名的作家!除了他们作品意外,还能了解他们的日常!
当然,看的时候让我痛苦的是,并不是每个大作家我都认识,所以遇到不认识就搜索,然后研究一下他们著名的作品!从中我也认识不少好的作品,以后可以逐一去看去了解!
真的是一本好书,推荐去看


传奇书店的故事 爱书人的心灵共鸣


书店,介于私人和公众之间,可以共享的也只是同道中人,现在网店多了,不知道有一天书店会不会消失,以后开书店一定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大佬才可以开书店,不是为了钱,只是喜欢


标志性的书店,很美,很温馨,让人神往


作为全球知名的书店,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


之前听说过这家书店,所以就买了。很著名的一家书店,很想亲自去看看,。


书店的风景推荐的!


妈妈很喜欢,如果能有一家自己的书店就好了


真不敢想象那么多举世闻名的作家当初是在这样一间小私人图书馆里汇聚,找到了一时的文学方向和交流的小窝的。真羡慕毕奇在那样一个年代她可以做那么好的事。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是辛波斯卡继《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又一经典诗集。
  在这本诗集中,诗人用机智、迷人的声音与语调,诉说了对家人的怀念与赞美、对世间种种生活的爱、对消逝的时间与国度的迷恋、对日常和万物的诗意描摹,隐隐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书中收录《告别风景》《事件的版本》《从无馈赠》《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时代之子》等80多首隽永的诗作,同时重译了《万物静默如谜》中广为流传的《一见钟情》《种种可能》《在一颗小星星下》等10余首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译文中窥见经典的韵味。


此书可以和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互相补充,看到当时一代艺术大师们的各自风采。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很想到巴黎去看看实体店


一个独立的女子,顽强地支撑着精神生活。


可以了解当时西方社会现状以及这些伟大作家、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传奇。。


这本书可作为研究世界文学的人茶余饭后很好的休闲读物。


太棒了的书,爱读书的人的福祉


这说是一本传记,其实还不如说她是一把钥匙,一把带你领略那个文学时代的一把钥匙。如果你还不知道该读一些什么有意义的书时,不妨看看这本好书


从这本书中见识到了很多作家,为他们所倾倒。


一直想买的,好书,值得推荐!!


挺好的还没看,听别人推荐的


世界现当代文学的朝圣之地


名气如雷贯耳,读下来确实名副其实


还没开始看,准备看完另外一本再来看这本,应该也是值得看的一本书


值得购买!书不错!有一些照片。


替别人买的,很棒的书


久仰久仰,一个令人向往心仪的时代与往事。


当当从没让我失望,经济实惠,读到了很多好书


仿佛在同时代一起,见证文学大师们如何创造奇迹


许多名作家和作品的名字,非常迷人。


很喜欢的一本书,值得买


有点大的一本书,很精彩。


看了获益良多,没后悔买了这本书,值得一看


买了一本书却不敢看 原因只有一个 怕看完了就惦记着去 这种愿望越积攒 情绪就会被扩大


虽然还没开始看,但东西不错


这说是一本传记,其实还不如说她是一把钥匙,一把带你领略那个文学时代的一把钥匙。如果你还不知道该读一些什么有意义的书时,不妨看看这本好


自己不怎么特别了解西方文学家,所以看着没太大兴趣


和流动的盛宴可以一起看


感受到那些大师级的人物,很实际


BUCUO TINGHAODE


好书值得拿来收藏,值得看的好书


內容雖似八掛,但作者寫時的滿腔感情卻讓書的水平上升了。


文章很有深度,读完神清气爽


送货那叫一个快哇


还没有开始看,但属于很喜欢的记载属于个人的历史的那类书


独立书店的传奇|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巴黎最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
  “迷惘的一代”“失落的一代”精神堡垒


爱书的人如何不买《莎士比亚书店》


一个传奇的书店,一个传奇女人的一生,很值得回味的一本书。


比较花精力看,书的质量一般。


商业味太足,不像读书人做的书!


隐隐约约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点什么


对于我们喜欢的作者,我们还是喜欢一些TA的八卦的


有好多故事,就是没有书影。


字号挺大,所以才能这么厚。


颇为期待,应该不错。


还没读,感觉蛮好


一个女人和一个书店的故事,像是在阅读一个人,又像是在阅读过去那一段历史!


开始以为是写这个书店,结果才发现是一本传记。


我真的觉得一般,真的一般般,没有什么特色。


里面提到的很多人物其实都不认识,看着有点沉闷。


背后有破损


 莎士比亚书店是塞纳河左岸的一家传奇的书店,店主是雪维尔•毕奇。在雪维尔的大力帮助下,二十世纪英语文学抗鼎之作《尤利西斯》得以出版和传播。莎士比亚书店的顾客名单也充满了传奇人物:纪德、莫杭、庞德、曼.雷、艾略特、梵乐希、拉尔博、海明威、阿拉贡、乔埃斯、安塞尔、葛楚斯坦、费兹杰罗、艾森斯坦、萧伯纳……。    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敢翻看,因为我对文学是个彻底的门外汉,不知其门,不闻其道。里面各种赫赫有名的人物和作品都从未听说。本打算先恶补下二十世纪英语文学的历史再看的,结果还是被这个传奇的故事所吸引,一页一页翻看下去。    书中的故事非常精彩,有不仅卖书租书,还是“美国运通”和“左岸银行”的莎士比亚店;有热情情好客的雪维尔;怕狗,怕高,怕海,怕感染而且全家皆然的乔伊斯;有聪明热情的最佳顾客海明威;被叫做“可人儿”的纪德;不准作家妻子插话的葛楚;让九个打字员都逃之夭夭的塞琦女妖;还有那个神秘的门房。这一切如此的神奇,如此地精彩,纵然是对文学一窍不通的我,也对雪维尔和她的书店的传奇经历羡慕地要死。    终于,二次大战爆发,德国人来了。因为不肯把《芬尼根守灵记》卖给一个德国军官,莎士比亚书店被迫关闭。1941年,雪维尔把书店里的所有东西藏了起来,一名油漆匠帮她把莎士比亚书店的店名涂掉,莎士比亚书店消失了。...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满眼泪花,就如同得知故人逝去,心中尽是感伤。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雪维尔和她的莎士比亚书店的传奇终于告一段落,而他们的传奇故事定会留在人们的心中被传扬下去。 阅读更多 ›


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很想很想去巴黎,去拜访一下这家店。书店的新址在塞纳河畔,作为巴黎的文学圣地,顾客每天都络绎不绝。在那里买了英文版,还盖了书店的图章,店员盖章时候对我说:Chop brings luck! 不过到过新址只能算初级粉丝,骨灰级粉丝一定要去剧院街12号的旧址看一看,那里在已经不卖书了,改成了一个服装店,里面牵强地放着几张书店当年的老照片。不过令人万分欣慰的是,在二楼阳台边上钉着一块铭牌,上面写着:"EN 1922, DANS CETTE MAISON, Mlle SYLVIA BEACH PUBLIA 'ULYSSES' DE JAMES JOYCE." (1922年,毕奇小姐在这栋楼内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往事随风,精神永存。


毕奇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奇女子啊


书很好,看完此书有一种在20世纪初至中叶西方文坛造访一番的感觉。


为此去了巴黎 非常 值得


大力推荐大家阅读哦~


好吧 。。。。这本书好像路边10快钱一本的盗版书 无论是纸张还是封面 感觉很不舒服


送给好朋友的书,虽然没有看过但是感觉很不错。


发货很快,期待很久了,喜欢书店


虽然书的体裁更像个人回忆录,不过作为现今数字化时代纸质书发行等死的现实下,此书所隐藏的对书店运营的智慧,还是可以见仁见智的。非常棒的书。


里面关于很多作家的细节,特别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创作到出版的过程,希望可以去巴黎看看这个书店


大概翻了翻已经被迷住了,爱看书的人一定要收藏此书。另外我们本地区的快递员,很负责和及时,总是等顾客,从不让顾客等,这么大冷的天,又快过年了,亚马逊要给他们加薪啊。


一个书店的传奇,一个为文学安家的女人


巴黎莎士比亞書店至今仍是巴黎一景,文化人遊巴黎不可不遊,這本書是書店創辨人畢奇小姐回憶,資料豐富,文情并茂。


握在手上很有质感,挺喜欢的一本书。


中国的书店现在没有了


书店人的心灵慰籍。


很喜欢这本书籍。


莎士比亚在巴黎


巴黎左岸文化地标


非常好的服务物流也很不错送货前还通知我了


速度快 书也好 速度快 书也好


去巴黎旅游一定不要错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