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朝从来不淡定.4

豆子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

豆子  

页数:

3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君不见天高地远魂飞苦,“浪漫哥”李白、“现实哥”杜甫、“边塞哥”高适,三侠客诗歌相伴,把酒言欢;君不见稻米流脂粟米白,“救时哥”姚崇、“刚直哥”宋璟、“岭南哥”张九龄,夙兴夜寐,励精图治。
  天宝年间,歌舞升平,李隆基广封节度,重用人才。“陪笑哥”李林甫、“大舅哥”杨国忠、“胖子哥”安禄山、“猥琐哥”史思明荣耀进阶,天宝剧变。
  李隆基带着那些哥们,开创了大唐盛世,又毁掉了所有的一切。唐朝从此踏上真正不淡定的路途。
  因为不淡定,所以更精彩。

作者简介

  豆子,新锐作家,天涯社区“煮酒论史”重量级人物,因一部唐史在网上遭到数百万读者围观,新浪、天涯头版头条强力推荐,创造历史论坛留言奇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唐中宗李显赏皇弟 美男子崔湜骗五王
第二章
侍李显宋璟犯龙威 谋五王郑愔展笑颜
第三章
武三思矫诏杀五王 李重俊冒死诛美姬
第四章
两公主争宠长安市 宗楚客罗织魏元忠
第五章
韦皇后大肆斜封官 小安乐私造人工湖
第六章
郭元振真心安娑葛 窦从一谄媚得家珍
第七章
和好事李显大天子 杀亲夫韦后小女人
第八章
崔日用密会临淄王 刘幽求策反李隆基
第九章
万骑军宫中杀韦后 刘幽求位前跪太平
第十章
李重福洛阳图谋反 张灵均马车骂郑愔
第十一章
唐睿宗新登任姚宋 李隆基位卑惧太平
第十二章
崔面首荣归老太平 唐睿宗位传李隆基
第十三章
公主党密谋杀太子 崔男宠有辜害性命
第十四章
冯元一更名高力士 张丞相挤对姚元之
第十五章
张九龄善劝姚元之 契丹人戏骂薛慎言
第十六章
后突厥默啜求婚礼 大宰相姚崇寻同僚
第十七章
卢怀慎伴食当宰相 姚崇奉圣旨灭蝗虫
第十八章
卢怀慎临终荐贤才 杨思勖惊心迎宋璟
第十九章
默啜头遗归郝灵荃 宋铁面怒砸遗爱碑
第二十章
唐帝国西御大食军 宋宰相得罪诸小人
第二十一章
大灾荒旱魃重出世 小人物张说再回朝
第二十二章
死姚崇算计生张说 李隆基新宠武惠妃
第二十三章
裴伷先励志经生死 张丞相悔过开书院
第二十四章
大书院开辟集贤殿 僧一行再造浑天仪
第二十五章
张嘉贞酒席骂张说 李隆基盛世封泰山
第二十六章
崔日知张说结朋党 李林甫萧嵩同成功
第二十七章
陆象先识人荐萧嵩 王君毚无良扰回纥
第二十八章
王毛仲受宠使骄横 高力士得权反谦虚
第二十九章
张九龄上任同霹雳 李林甫奏对常称旨
第三十章
李林甫力荐牛仙客 张守珪收养安禄山
第三十一章
张九龄揭发安胖子 李林甫依附武惠妃
第三十二章
唐朝人离婚签协议 周子谅仗义言恩情
第三十三章
唐玄宗开元拥盛世 遣唐使远洋入长安
第三十四章
李太白八仙浪天涯 孟浩然一心畏圣名
第三十五章
王昌龄送别李十二 李林甫设计害裴宽
第三十六章
杨玉环改嫁李隆基 贺知章惊问李太白
第三十七章
高力士怀恨李翰林 杜少陵赴约李北海
第三十八章
慑兵部吉温当酷吏 宠妃子骏马送荔枝
第三十九章
李林甫坑爹出教程 哥舒翰壮志成大侠
第四十章
王忠嗣擢拔众好汉 李林甫坑害诸同僚
第四十一章
李林甫冷落陈希烈 高仙芝鄙视封常清
第四十二章
高力士加封大将军 李隆基赐名杨国忠
第四十三章
杨国忠出击合罗凤 哥舒翰怒叱安禄山
第四十四章
诉忠心安禄山受宠 遭排挤陈希烈出走
第四十五章
杨国忠睁眼说瞎话 冯神威宣旨破靠山
第四十六章
安禄山造反起范阳 封常清屡战失东都
第四十七章
安禄山移居洛阳宫 二大将枉死边令诚
第四十八章
颜杲卿卧底常山郡 李谪仙营救郭子仪
第四十九章
史思明迎战李光弼 令狐潮大战张县令
第五十章
李隆基西巡弃长安 杨国忠奉驾奔马嵬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魂断马嵬驿 众大人逃奔朔方道
第五十二章
小朝廷盛邀山中人 唐肃宗深爱张良娣
第五十三章
令狐潮雍丘围张巡 颜真卿九门退敌兵
第五十四章
房宰相兵败长安西 史思明合逼颜真卿
第五十五章
李山人出招攻范阳 张神人支援守宁陵
第五十六章
安禄山惨死大明宫 睢阳军大败尹子琦
第五十七章
尹子琦众兵困睢阳 南霁云数人搬救兵
第五十八章
李太白情断永王府 郭子仪收复洛阳城
第五十九章
众将士命终睢阳城 张从周怒杀闾丘晓
第六十章
颜杲卿同葬袁履谦 重轮钱归罪第五琦
第六十一章
唐明皇永流开元梦 李太白魂飞谪仙人

章节摘录

  姚崇还很喜欢骂李隆基,一会儿说李隆基态度不端正,要求他从谏如流,亲贤臣、远小人;一会儿说皇帝奢侈了,要求他轻徭薄赋,体恤百姓。李隆基统统采纳,姚崇的声望,也渐渐压过了张说。  那日,姚崇上奏,说员外郎和小吏的安置问题,李隆基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大殿上空,一句话也不说。姚崇说了三遍,见李隆基表情冷淡,便惶恐而退。姚崇走后,高力士问他:“陛下刚说要日理万机,宰相来奏事,您应该当面说可以还是不可以,怎么可以不说话呢?”  李隆基道:“朕把庶民万事都交代给了元之,就是让他倾尽才华,有大事再让朕决断。像郎、吏这样的小事,他还让朕一一定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这偌大的机构,全都是摆设吗?”  高力士听罢,大喜,赶巧他要去中书省宣旨,便乐滋滋地追上姚崇。  “元之,刚才皇上只是说,以后小事就由咱们这般当辅佐的定夺,有大事再禀奏,你可别多想!”姚崇听罢,大喜,回头便把那些小事自己妥妥当当地处理完了。得了宠信的姚崇很得意,也不太瞧得起张说。这个时候,有人劝他,远离那些谄媚,多办些好事,少想些歪点子。劝姚崇的人,就是张九龄。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十一月,群臣上表,请加李隆基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也就是在这一天,姚元之也得改名字了,因为名字里头有个“元”字,所以,大家以后就管他叫“姚崇”。  除了这些,李隆基还给官职改称呼: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相;  中书省——紫微省;  门下省——黄门省,侍中——监;  雍州——京兆府,洛州——河南府;  长史——尹,司马——少尹。  百官也分别有了变动,最重要的,是以姚崇兼紫微令,也就是原来的中书令。很明显,这家伙已经成功把张说从中书令的位置上挤对下去了。  我们把镜头交给导播,看看姚崇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好了,镜头出现张说,形象不错,但有点猥琐,他正慌慌张张跑到岐王李范家里去寻求帮助。他慌乱的眼神,显示出了他心理素质的差劲。他去找李范,就是寻求李范的帮助,因为岐王李范是个天大的好人。看到这里,姚崇笑了,哈哈大笑。  第二日,侧殿,奏完事,姚崇拖着残腿,一瘸一拐地回家去。  李隆基瞧见了这个场面,叫住姚崇:“爱卿,你有脚病吗?”  “臣患的不是脚病,是心病!”(忧国忧民状)  “什么心病?”  “岐王是陛下的弟弟,张说是陛下的辅臣,两人天天在一起,臣心里头不好受!”(忒狠了)  姚崇的心病传染给了李隆基,李隆基也有了心病。就这样,张说的宰相也不用当了,左迁相州刺史。  那个和他整日泡在一起的同僚,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同志,也因为有事没事参与唠嗑,被罢免了宰相之职,去东宫担任了个不疼不痒的职位(太子少保)。论谋略,张说要跟姚崇斗,还需要回炉修炼几年。姚崇除了心腹之患,痛痛快快地对朝廷动了一次大手术。  中宗、韦后当政的两三年,朝廷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因为李显酷爱佛法,所以那些贵族、富户,纷纷投其所好。如果是讨皇帝欢心,那皇帝欢心也挺不错的。  可李隆基却高兴不起来,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出了家的人根本就不是心向佛法,更不是想去普济众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他们大张旗鼓地造那么多佛寺,目的只有一个——避税。  宰相姚崇上言,“佛不能救赵国,鸠摩罗什也不能救秦国,齐襄、梁武,未免祸殃。想要苍生安乐的人,本身就是佛身,何必让一帮奸人坏了法纪?”李隆基采纳了姚崇的办法,让有司对尼姑和和尚进行考核,各种经法一个字不会背的必然遭到淘汰,口口声声一心向佛,却不见干什么善事的也要淘汰。几天下来,这冒牌的僧尼,就刷下去了一万两千多个,而且据有司汇报,他们多是穿着时尚、家财万贯的主。  最近,营州出了点问题,因为武则天时期,营州被攻陷,营州治所,被迫转移到了幽州东边的渔阳。  有人告诉军州节度使,说:“靺鞨、奚,其实都想降唐,只是没有营州,想投奔也没地方,他们每日被默啜侵扰,所以就苟且跟了默啜。如果我们能重建营州,这些部落也就顺势归顺了。”  攻占营州的,是契丹。  薛讷认为分析得很对,上奏请求发兵攻打契丹,夺回大唐营州。想起前两年发生的大捷,李隆基当即表示同意。奇怪的是,姚崇却拼死力谏,真比皇帝要自杀还吓人。可这一回,李隆基没有听姚崇一句话,也没有给姚崇任何阐述自己思想的机会。薛讷被任命为同紫微黄门三品(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率领大军征讨契丹。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正月,大军出发了。  唐军一路杀到了东北,苦逼的事情瞬间发生,身在大西北的突厥可汗默啜,抢先一步,让他的儿子同俄,领着数万兵马围攻北庭都护府。同俄虽小,却很勇猛,领着大军,一路杀到了庭州城(高昌)。因为声势浩大,守军畏惧,不敢出动。  同俄同学在庭州外头等了好多天,愣是没人出战。所以他很苦恼,在城外玩了起来,想要用饿死人的方法灭了庭州。某日,同俄败了,因为从城门里头杀出来一彪人马,领头的是大唐庭州都护郭虔瓘。因为这几天玩得太爽,没工夫攻城,人都懈怠了。同俄被唐兵撵了几十里远。  不过,同俄同学后来明白了,这个郭虔瓘其实没那么可怕,他不就是趁我不注意吗?明白了这个道理,同俄笑了,他意气风发地发表了一通演讲,然后单骑来到了庭州城下,接着就被人活捉了。  突厥大军等同俄凯旋,同俄却好久没回来。后来他们听说小可汗奋勇杀敌,却被人捉了。众人跑到庭州前头大哭,并派使者说愿意用全军粮食和辎重换同俄一条命。等见到同俄尸体,众人哭得更惨,边哭边撤军。这是一个悲剧,然而,更悲剧的是,攻打庭州的突厥二把手石阿失毕,因为丢了可汗的亲儿子,所以不敢回去见默啜。  他苦苦想了一天,安排军队继续赶路,自己则冒险去刺探敌情。将士们被他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感动了。石阿失毕挥泪告别,然后,他领着妻子儿女,骑着马一路往东南而来,跑到了长安。石阿失毕当了大唐的右卫大将军,封燕北郡王,媳妇也跟着成了金山公主。  默啜被李隆基和自己属下的行为恶心透了,但他不敢有什么动作。默啜现在已经很老了,不再需要开拓营地,只需要安静一会儿,尽情虐待自己的族人。据说默啜杀人不眨眼,所以族人都很后悔没有一起跟着将军投奔唐朝。  四月,骄傲的大可汗默啜遣使到长安求婚,他还给自己加了许多威武的名称:干和永清太驸马、天上得果报天男、突厥圣天骨咄禄可汗。西北暂时没了乱子,东北方面,契丹也迎来了薛讷带领的六万大军。左临门卫将军杜宾客认为,“现在是盛夏,士卒都背着铠甲和粮食,深入敌军,恐怕很难成功。”  薛讷认为,“盛夏草肥,羔羊丰美,现在抢来,正好顺应天时。一举灭了他们,正在此时,不可错失良机!”  究竟谁对呢?  契丹人知道。  大军从檀州(北京密云)行进至滦水山峡中,遭到了一场灭顶的大屠杀。此时的契丹军队,早已在山上恭候多时,薛讷的举动,给了契丹大好的机会。见薛讷领着军队从山峡通过,契丹忽然杀出,一呼百应,杀声震天地席卷下来。唐军后退无路,前进无门,自相践踏,无处施展兵器,被从斜坡上冲下来的契丹兵冲成了好几段,死者十之八九。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薛讷带着几十个剽悍的猛人,杀出一条血路。  契丹人见薛讷狼狈逃窜,自己又追之不及,觉得不解气,站在山上破口大骂。薛讷弯着腰骑马狂逃的情景,给了契丹人发挥想象力的机会,他们给薛讷起了个侮辱性的绰号——“薛婆”。  薛讷的确够婆的,逃出去后,自己不想死,便将罪过全都推给了胡将李思敬等人。李隆基下旨,在幽州斩杀李思敬等八人,免薛讷一死,削其官爵,其他人一律严惩(杜宾客除外)。  边患突然多了起来,征契丹惨败后,西南吐蕃又闹腾起来。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率领十万大军攻掠临洮,进军兰州,杀入渭源,掠取牧马。吐蕃能这么顺利杀入唐境,那是很有原因的。  当初,鄯州都督杨矩,曾经上奏朝廷,主张把九曲之地都给吐蕃。他的意见,主要是觉得九曲不适合种地,也没人烟,不如就这样给他们吧,对大唐有利无害。他不知道的是,这块地种庄稼的确也就那样了,但却是牧马、放羊最好的地方。因此,托杨矩先生的福,吐蕃在靠近临洮的地方屯起了兵马,而且得以入侵。  杨矩知道自己无法原谅,畏罪自杀。  李隆基有意让薛讷将功补过,让他以平民的身份为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同时,以右骁卫将军郭知运为副使,与太仆少卿王晙一起领兵攻打吐蕃。薛讷开始大规模募集勇士,募集起来的勇士,在河陇地盘演练。  一直到了十月份,吐蕃再次入侵,直接惹恼了好斗的李隆基。  李隆基下诏,发兵十余万,战马四万,御驾亲征!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它是日本人至今的精神故乡。它内心的阔大和强盛根本不需要淡定。解史解人,读史读今,淡定从来都是一种虚弱,守虚莫若强心。  一个真正的唐朝,300年王事从不淡定,1000年评述,也没有淡定的史观。  写史新星小豆子,挽狂澜巨史,书唐朝新篇,不轻松的幽默,开创以心写史新风。


编辑推荐

  李隆基时代是唐朝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把大唐推到当时世界第一的巅峰,又毁掉了盛世;它的时代,人才辈出,也奸邪倍出。读唐史,不可不读李隆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朝从来不淡定.4 PDF格式下载



每个朝代总有兴旺和衰落,不过是早晚的事。唐朝也将迎来终结——三百年的王朝纵然就此覆灭,但历史的轨道依然在行驶着名为现在的火车。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继续当下的生活吧。


不错,可以对我这种历史盲对唐朝文化有一点的帮助作用


被豆子的内容吸引了,可以收藏,比史书好看多了,没那么枯燥,同时可以启发下一代从小关注历史。


内容精彩,增加了历史知识,值得读的书。


别人推荐的,好看


看了1,等待2,盼来3,应有4.儿子喜欢的不得了。轻松了解历史。儿子12岁,前天下午收到4,今天上午看完了。顺带着,没影响写作业,更没影响玩电脑。周末精神大餐。幽默的同时,有一些措辞孩子们还需有选择的吸收。


做活动时买的。看到这么低的价钱,HOLD不住下单。现在已经阅毕,写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中国最鼎盛的王朝,中国人就应该去了解一下


看完了,感觉意犹未尽,很好看。。。


好书没看完


不错,帮别人买的,据说,不错


一个皇朝的更替


正版,价格实在!


价格很低,我喜欢这种风格的史书


很不错的一本书,当当特价超值


没有开始看 不过 确实是正版


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


唐代宫廷故事多,而且奇奇怪怪,再加上有关史料,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比较丰富。因此,这些优厚的条件造就了通俗历史小说的兴盛。本书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


本来要买的,但没货


唐朝从来不淡定.


字体真小啊,看着费劲。但送货够快~~


书的内容是没问题的,快递也挺好,但是为什么书里面前五章和目录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出版社能不能上点心啊……


精彩,就是不知道还有几本


继续期待下一本


比书店便宜多了,喜欢看历史


盛极必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