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叔本华(Schopenhauer A.)、 段远鸿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07出版)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叔本华(Schopenhauer A.)、 段远鸿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

叔本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原本预定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家应该怎样来读这样的书,才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加以理解。要由这本书传达的只是一个单一的思想,可我费尽心思发现除了用这全本的书以外,还是不能发现有什么别的捷径来有效传达。 本书所试图传达的思想就是——人们在哲学的名义之下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东西——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的那些东西。这样东西可能我们已经寻找了许久,但是却未能有准确的答案。甚至有人会认为,我们已经完全没可能找到了,犹如不能发现点石成金、医治百病的仙丹一样。而本书,就是在试图找到那个答案。 一个思想的系统,一定会有一个结构上的关联,事实上是这样一种关联:其中总有一部分在下面(基层),支撑着另一部分,被支撑着的这一部分反过来又托住前者。 而一个单一的思想却非如此,不管它的内容是如何广泛,都保有最完整的统一性。即便是将它分成若干部分,这些部分间的关联仍必须是有机的。他们之间的关联是这样的:每一部分都同样蕴涵着全体,就如同全体蕴涵部分一样。没有哪一部分是首,也没有哪一部分是尾。 整个思想通过各个部分而显明,但是如果不能了解思想的全貌,那么也无法彻底的了解任何最细微的部分。毫无疑问,若想全面了解本书中所阐述的思想,除了将本书阅读两遍之外,别无他法。 在读第一遍时,读者是需要一定耐性的,因为内容可能会有一些枯燥而乏味。可在阅读第二遍时,你会发现,你有了另一种了解事物的眼光。 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但是这篇序论并不在本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篇哲学论文”为题已出版了的一本书。不先熟悉一下这个序论的话,要想完全正确地理解本书可能会比较困难。可以说,那篇论文如果不是先于本书几年前就已出版了的话,大概我会直接将它并合于本书的第一篇之内。现在,凡在那儿已说过的,在本书第一篇内就都省略了;单是这一缺陷就显示了这第一篇的不够圆满,而不得不经常以援引那篇论文来填补这一缺陷。不过,对于重抄自己写过的东西,或是把说得已够明白的东西,重复辛苦地又用别的字眼儿来表达一番,那是我极为厌恶的。 在这里,我对读者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读者能熟悉一下康德的主要著作。可以说,我在很大限度内是从伟大的康德的成就出发的。所以,领会康德的哲学的某些定义,是想要读懂这本书的一个前提。除此而外,如果读者还能对柏拉图的哲学世界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就会有了更好的准备,更有接受能力来倾听我了。 不过,相信大部分读者到现在已经开始不耐烦了,那竭力忍耐抑制已久的责难也要冲口而出了:你怎么敢在向读者推荐一本书时,提出这么多要求和条件呢?更何况,现在是—个不缺少各种新思想的年代,单在德国,每年就有三千多种思想丰富、见解独到的著作出版,还有无数期刊甚至日报所发表的东西,都通过印刷机而成为公共财富呢!在这个时代,深刻的哲学家,单在德国,现存的就比过去几个世纪加起来的还要多!因此,气愤的读者要问:我们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的波折来读这本书,这在什么时候才算是终结? 对于这样的责难,我自己也不能给出多么动人的答案。我只是希望我的读者在看过我的警告后,不在这本书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并能够对我多少有点儿谢意。因为不满足我所提出的要求,即使读完这本书也没有什么收获,也可以扔开不读。此外,我甚至可以确定,这本书对于他们来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这本书也只能安静地等待那些少数人了,只有他们高深的思想才能够接受这本书。这个世界的知识已经够多了,以至将难解的和错误的完全看作一回事,可在这个时代那些有智慧的人中,总会有人认识到本书的价值的。还有,可能有些人在本书中会一点也找不到他们所寻求的东西时,他们将是如何地失望啊!当然也可能有些人对本书毫无兴趣,那么对于他们来讲丢掉本书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我害怕自己这样还不能推脱掉责任。这篇序言当然是在劝阻读者,但是看到序言的读者已经花费了金钱在这本书上,那么怎么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金钱呢?现在,我最后脱干系的办法只有提醒这位读者,即使他不打算读这本书,他总还知道一些别的办法来利用它,此书并不比很多书差,可以填补他的图书室里空着的角落,而且书本身的装订也还算出色,放在那儿不会显得太掉价。要不然,他还有博学的女朋友,也可把此书送到她的梳妆台或茶桌上去。再不然,最后他还可以写一篇书评,这当然是一切办法中最好的一个,也是我特别要奉劝的。 在我开了以上的玩笑之后,在这个本来就如梦似幻的人生,几乎不能把任何地方看得太重要,而忘记了开玩笑,我在献出本书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相信这本书会到需要他的人手里,而除此之外,就要相信命运了。这命运规定真理得有—个短暂的胜利节日,而在此前此后两段漫长的时期内,也许被人污蔑成不可认识的。前一命运惯于连带地打击真理的创始人。但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让我们谈真理吧1 1818年8月于德雷斯顿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中心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1.“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但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意志世界,“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万物的基础,整个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实体,人的认识和理性就是意志客观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产物。  2.“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即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生存下去的欲望,生存包含两个意思:“饮食”是个体的生存,“男女”是种族的生存。  本书不仅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叔本华(Schopenhauer A.) 编译:段远鸿 叔本华(Schopenhauer A.),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1819年著作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他的代表作。

书籍目录

第一版序第二版序第三版序第一篇 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三篇 世界作为表象再论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附录: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此外,对外在世界实在性产生疑问的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思辨基础,但是也是从现实中产生的,这就是梦与现实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历,在梦中似乎有一个清晰可见的世界,那么人生是否也是空梦一场呢?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分辨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区别呢? 对于这个问题,康德解释说:可以通过因果关系来分辨梦境和现实。我们明白,作为表象的客体之间,最终通过因果关系联系到一起,人生同样如此,有着一贯的、遵守充足根据律的联系。这种联系只存在于单独的梦境之中,而在每个梦境和现实之间,则没有因果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区分梦境和现实了。这个方法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困难,有时甚至根本做不到。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并不能确定每一件事和其他事情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并不能说,有些事情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他们就是梦境。我们区别梦和现实的一般标准,往往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就是我们醒来的那一刻。根据这一标准,梦和现实才有了明显的区别。但往往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不经意的忽视确定梦与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也就永远无法确定一个片段究竟是梦幻的还是真实的。 其实,很多人已经承认了这样的事实,在《吠陀》和《往事书》(都是印度教的经典)的经文中,经常把现实生活比作是一场梦境。柏拉图也常说:常人都是生活在梦境之中,只有哲学家在挣扎着从梦中解脱。还有卡尔德隆(西班牙剧作家、诗人)也深深地为这种见解所折服,以至于他曾企图在剧本《人生一梦》中把这看法表达出来。人生和梦都是就像是一本书中的每一页,页与页之间是存在连续性的、是现实的。若打破这种常规或者只选取有梦的书页进行阅读,那么虽然不存在了连贯性,但是可读性不见得比现实差多少。


编辑推荐

《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所试图传达的思想就是--人们在哲学的名义之下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东西--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的那些东西。这样东西可能我们已经寻找了许久,但是却未能有准确的答案。甚至有人会认为,我们已经完全没可能找到了,犹如不能发现点石成金、医治百病的仙丹一样。而《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就是在试图找到那个答案。

名人推荐

最悲观、最忧伤的哲学家创作的关于痛苦的鸿篇巨制,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写的。 --叔本华自荐 一个不知名的鬼灵悄然地对我说:赶快去把这本书带回去!我一回到家,随后就把我的宝贝翻阅起来,我屈服在它那强大、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 --尼采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标为黑格尔。这本书可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呀。而且叔本华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是极力贬斥黑格尔的。


这个版本错别字较多,译者缺乏哲学常识,翻译的文字词不达意。建议想要阅读叔本华的还是读商务印书馆的版本吧。


正在看,哈哈哈哈哈哈


书看到后比预期的质量好,会向朋友推荐


我很喜欢呢,真的很好看


书质量太差,还有好多错别字。


从没有买到过质量这么差的书,纸张质感极差,用力一搓都会掉渣,而且许多叶根本不完整,三角形,缺角,几页粘连在一起。无语了,本来一本很有思想的好书


这本书非常好 叔本华的书都值得一读 还有 哪里买得到论充足依据律的四重根 亚马逊没有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观点独特,开拓人们的视野。探讨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加深了我们对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这时我们是把主观与客观分开了,当事物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时,这是一种好方法。但有些事物并非如此,对事物的认识主观与客观就分不开了。总之现象与本质的方法适合于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而对象与意志的方法适合于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叔本华的观点拓宽了人们对世界的认... 阅读更多


送货挺快的, 很准时的,质量还好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有点难懂的哲学思想


翻译生涩难懂


好东西 就要好评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