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雄谭纳
2013-1
中国华侨出版社
(美)劳伦斯·布洛克
185
150000
苏莹文
无
伊凡·麦可·谭纳是世界上形形色色隐秘组织的积极拥护者。朝鲜战场上的一枚碎弹片损坏了他的睡眠中枢,使他再也不用睡觉。谭纳喜欢追求无望的理想和女人,拥有超群的语言天赋和特殊的人脉,这使他成为极机密危险任务的不二人选。
美丽纯洁的少女菲德拉误中人口贩子的圈套,被卖到中亚某个不为人知的偏僻角落。面对一位焦急母亲的请托,谭纳没有别的选择,只身踏上万里救美的旅途。——这不是哪个神秘组织的特殊任务,不过横挡在谭纳面前的阻碍依然不少……
劳伦斯·布洛克( Lawrence Block),生于纽约州水牛城,现居纽约。
他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小说不仅在美国备受推崇,还跨越大西洋,完全征服了自诩为侦探小说故乡的欧洲。
1994年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曾三捧爱伦坡奖,两夺马耳他之鹰奖、四获夏姆斯奖等重要硬汉派侦探小说奖项,2006年最终获得钻石匕首奖。
布洛克目前著有五十多本长篇以及多部短篇小说。“伊凡·谭纳系列”是内地引进劳伦斯·布洛克“系列小说”的收官之作。
1966《睡不着的密探》
1976《父之罪》《在死亡之中》
1977《谋杀与创造之时》《别无选择的贼》
1978《衣柜里的贼》
1979《喜欢引用古卜林的贼》获尼罗·沃尔夫奖
1980《阅读斯宾诺莎的贼》
1981《黑暗之刺》
1982《八百万种死法》
1983《画风像蒙德里安的贼》
《八百万种死法》获夏姆斯奖
1986《酒店关门之后》
1987《酒店关门之后》获马耳他之鹰奖
1989《刀锋之先》
1990《到坟场的车票》
《刀锋之先》获夏姆斯奖
1991《屠宰场之舞》
1992《行过死荫之地》
《到坟场的车票》获马耳他之鹰奖
《屠宰场之舞》获夏姆斯奖,爱伦坡奖
1993《恶魔预知死亡》
1994《一长串的死者》
《把泰德·威廉斯交易掉的贼》
1995《自以为是亨弗莱·鲍嘉的贼》
《一长串的死者》获爱伦·坡奖
1997《向邪恶追索》《图书馆里的贼》
1998《每个人都死了》《杀手》
1999《麦田贼手》《黑名单》
2001《死亡的渴望》
2003《小城》
2004《伺机下手的贼》
2005《繁花将尽》
在一个美好的十月午后两点三十分,我一把扯掉墙上的电话。米娜说:“伊凡,你把墙上的电话给扯下来了。” 我看着她。米娜七岁,一双大眼和满头金发,看来就像是立陶宛版、梦游仙境的爱丽丝。通常只要看着她,就足以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然而在当下,我眼神中的某种东西告诉了她,和平共存暂时是不可行的。 “我想,我要到公园去,”她小心地说,“和米奇一起去。” “米奇在学校。” “他今天留在家里,伊凡。今天是犹太节日。” 米奇,出生时命名为米盖尔,并没有皈依特定的宗教组织,因而得以不受约束地,只要是在任何宗教团体成员可以留在家中不去上学的指定纪念日里,都可摇身成为该宗教理所当然的遵循分子。我对米奇,以及众多通往神明教化之道发表了些严苛的言论。米娜问我们有没有过期的面包,我告诉她不要指望我去记得这些事,厨房杂物明细是她的工作。她再度出现时,带了三片面包要给鸽子。这些面包看起来不太像是过期的样子。 “午安,”她用立陶宛语说,“我原谅你的情绪失控,并相信当我回来时,你会比较容易沟通 。” 在我还没能拿鞋子扔她之前,她就迅速闪出门外。每当米娜端起女皇架势时,总是说立陶宛语。身为立陶宛独立后,首任且仅有的明道加斯王室唯一直裔子孙,她毋庸置疑的是位皇族。她曾经宣誓,立陶宛君主政体复辟后,将任命我担任她的首相,我把她的承诺和俄国沙皇时代发行的公债,以及美国内战期间的南联货币,同放在一个抽屉里。 我沉重地叹了一口气,米娜于是出门去毒害公园里的鸽子,我再度叹息,拿出一把螺丝起子,打开墙上电话这个小东西,重新组合起来。将怒火宣泄在没有生命的对象上可以表达出许多意念,尤其是这些东西如此易于修复。 花了大约十分钟,我将电话重新装好,相较于这个黑色小怪物在这一天里已经花掉的时间来说,这不过如弹指般短暂。打从早晨五点开始,电话就响响停停。因为既然我不睡觉,朋友和敌人都在任何时候恣意地打电话给我;在许多这样的日子当中,他们更是选定今天确切执行。 我原本打算在这一天全心致力于威廉·华兹华斯诗作与色彩象征主义关系的论文,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有些乏味,那么不过是管窥蠡测罢了。这完全不是我会挑选来作论文的议题,但是由于不可知的原因,这正是凯伦·迪区的选择。迪区小姐是萨佛郡的一名学校老师,如果她能得到硕士学位,就能获得加薪。而我,则能因提供迪区小姐一篇合格论文,得到一千美金。即使是拿色彩象征主义作为主题,以一篇大约两万字的论文来计算,我写一个字就值五分钱。 不管怎么说,我仍得完成这篇该死的东西,然而电话却一直响个不停。有一段时间,我把回答电话的工作交付给米娜,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她都能处理得相当得体。但这回却不然。米娜能说流利的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德语和亚美尼亚语则勉强能应对,她上个夏天在都柏林时学了些爱尔兰语,此外,在某些时候还听得懂其他半打语言中的肮脏字眼。电话响了整个早上,米娜不停地接,各路丑角却一直用波兰语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意大利语,或其他在她理解范畴以外的语言说话。 最后,我终于把那具该死的电话从墙上扯下来,而米娜则逃往较宜人的场所。当公寓里的气氛稍微平静下来之后,我修好了电话,到目前为止,情况就如同各位所知的如此这般。 这是在我生命当中最为严重的错误之一。 电话坚毅地维持了一个小时的静默。我仔细探究华兹华斯,敲击着打字机,安静的电话使我放松警戒,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安全感。然后它响了起来。我接起电话,一个不熟悉的声音说:“谭纳先生?伊凡·谭纳先生?” 我说:“是的。” “你不认识我,谭纳先生。” “噢。” “但是我得找你谈谈。” “噢。” “我的名字是蜜丽安·霍洛维兹。” “你好,霍洛维兹小姐。” “是霍洛维兹太太,班哲明·霍洛维兹太太。” “你好,霍洛维兹太太。” “他死了。” “抱歉,我没听懂?” “班哲明,愿他安息。我是个寡妇。” “我为你感到遗憾。” “噢,到二月就满八年了。我在说些什么?九年,到二月就九年了。他不曾告病过一天,是个努力工作的人,好丈夫,从办公室回家时疲惫不堪,像风中残烛般倒地不起。是他的心脏。” 我将话筒换边,好让霍洛维兹太太能对着另一只耳朵讲讲话。她安静下来,于是我决定稍加激励。“我是伊凡·谭纳。”我说。 “我知道。” “你打电话给我,霍洛维兹太太。我不想,呃,对你没有礼貌,呃,但是——” “我是为了我女儿,才打电话来的。” 我是为了我女儿,才打电话来。世上有许多三十好几的单身汉听到这些字眼,不至惊慌失措,但是这些人通常穿着粉色丝质短裤,订阅体育杂志。我感到一股深沉又无法抗拒的冲动,想要挂断电话。 “我女儿德博拉有了麻烦。” 我女儿德博拉有了麻烦。 我挂掉电话。 德博拉·霍洛维兹怀孕了,我猜。德博拉·霍洛维兹怀孕了,她的糊涂老妈认定伊凡·麦可·谭纳是那个该负责的人,并正在以估量女婿或是人父斤两的方式打量他。 我站起身来开始踱步,猜想着,究竟是奉了哪个神明的意旨,让德博拉·霍洛维兹怀下身孕?她为什么没服用避孕药?她究竟在想什么?还有—— 等等。 我并不认识任何名叫德博拉·霍洛维兹的人。 电话响,我接了起来,霍洛维兹太太的声音讲述着有关电话断线的种种。我插嘴告诉她,她搞错了,我甚至不认识她的女儿。 “你是伊凡·谭纳?” “是的,但是——” “地址在曼哈顿?西107街?” “是的,但是——” “你认识她,而且你一定得帮忙。我是个寡妇,孤零零一个人在世上,无处求援。你——” “但是——” “你认识她的,也许你不知道她的本名。年轻女孩们对名字总是有些花俏的想象。我记得当我十六岁时,突然间就觉得蜜丽安不好,而叫自己蜜蜜。哈!” “你的女儿是——” “菲德拉,她这么称呼自己。” 我缓慢地、柔和地说:“菲德拉·哈洛。” “真是什么想法都有。不管是名字还是姓氏,从德博拉到菲德拉,从霍洛维兹到——” “霍洛维兹太太。”我说。 “是的。” “霍洛维兹太太,我想你弄错了。”我深吸了一口气,“如果菲德拉——如果德博拉,假设她,呃,怀孕了,那么,我想这是不可能的。” “你在说些什么?” “我是说,假如情况是这样,我想你最好开始寻找闪亮的伯利恒之星 。因为——” “谁说了什么有关怀孕的事了?” “你。” “我说的是,她有麻烦了。” “噢。”我想了一下,“你的确是这么说的。” “她的名字配不上她,所以得改名。她的国家对她不够好,于是她飘洋过海。老天爷才知道她惹上了什么事。我一直都会收到她寄的信,但是信件却停了下来,接着我收到这张明信片。谭纳先生,我坦白告诉你,我担心她的小命。谭纳先生,让我来告诉你——” 我没挂断电话,“霍洛维兹太太,也许我们不应该在电话里讲这些事。” “不应该吗?” “我的电话被监听。” “噢,老天!” 我认为她的反应可能有些过度。当一个人被认定是危险分子,或加入某些寡廉鲜耻并誓言以暴力推翻某某政府的组织后,这个人就会知道,除非有确切反证,否则每通电话都会被监听。中央情报局从未间断地监听我的电话,联邦调查局则持续监阅我的邮件。当然,也可能两者相反。我老是记不得。 “我必须见你。”霍洛维兹太太说。 “呃,我有点忙——” “这个攸关生死。” “呃,我正在写这么一篇论文,你知道,主题是,呃——” “你知道我住在哪里吗,谭纳?” “不知道。” “在麻玛隆内克。你知道麻玛隆内克吗?” “呃——” 她将地址给我。我没花工夫写下来。“你直接来找我,”她说,“我这里什么都有,迫不及待等着见你。” 她挂掉电话,几分钟之后,我才照做。 “我以前从来没搭过火车。”米娜说。她透过一扇非常肮脏的窗户向外望去,看着肮脏的东布朗克斯区向后退。“谢谢你带我来,伊凡。真是一列美丽的火车。” 事实上,是可怖的火车。这是一列往来于纽约、纽哈芬和哈特福之间的通勤慢车,列车在五点多一点的时候驶离中央车站,几分钟之后,米娜和我在125街车站登上列车。尽管不够快,车子仍会载着我们到达麻玛隆内克。 我并没有真的计划要搭乘这一列或任何一列火车。正因如此,我没有记下霍洛维兹太太的地址。霍洛维兹太太在电话里就已经不甚讨人喜欢,和她本人面对面,保证情形更糟。也许这是菲德拉自找的,但若她身陷困境,我相信她绝对可以安然脱险。像霍洛维兹太太这样的母亲如果有了像菲德拉这样的女儿,总是会放不下心。通常,这的确有道理,但是当她们的母亲试图采取行动时,总是无可避免地让事情每况愈下。 “我没有看到任何动物。”米娜说。 “你看不到的,那是布朗克斯区。” “我以为我们可以看到布朗克斯动物园。” 米娜对动物园有一种无法满足的热情。我帮她简单介绍了布朗克斯区的地理位置。我觉得她没费多大心思在这上面,因为她继续告诉我,她曾经和凯蒂·巴塞里恩去过布朗克斯动物园,还有当我们在都柏林的时候,雅蕾特·莎泽哈也带她到当地动物园去,以及她好几次同意让菲德拉陪伴她到中央公园的儿童动物园。米娜有种不可思议的本领,可以操纵人们来从事这项活动。我经常怀疑,她是否认为我之所以陷入情网,完全是因为要提供人手来带她前往动物园。 我闭上双眼,思考着威廉·华兹华斯,自从与菲德拉的母亲说过话后,我就没有能如此做了,反倒是在两个小时里,我将大半时间花在瞪视打字机上的纸张上,脑子里想着菲德拉。我不断告诉自己没什么值得担心的,更别说反正也是无计可施。但是事实仍旧是如此。当思绪正忙着去烦恼一个拥有着曼妙身躯、虚幻名字和无暇贞节的十八岁处女的下落时,要专心构思一篇该死的论文,实在也不太可能。 ……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今最佳侦探小说作家。 ——《华尔街日报》 侦探小说中的硬汉……这不是轻松的闲逛,但却是一次了不起的旅行。 ——《纽约时报书评》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劳伦斯·布洛克所有的作品都非常有趣……再来一本,劳伦斯·布洛克。 ——美联社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斯卡德,而是一个城市——纽约……令人难忘的小城蓝调,极其生动的人物,直截了当的动作,对纽约街区的细微刻画,为这个坚定无畏的故事增色不少。这本书描绘了一段充斥怀疑主义的时期,又时常闪现着令人惊艳的希望之火。 ——《人物》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劳伦斯·布洛克是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代表,被誉为“纽约犯罪风景的行吟诗人”。他的作品引进国内的目前有三个系列:杀手凯勒系列、马修·斯卡德系列、雅贼系列,而“伊凡·谭纳系列”是引进作品中最后一个系列,也是他创作的最早的侦探推理小说系列。 《我的英雄谭纳》是布洛克的“伊凡·谭纳系列”的第六部。一如既往的快速入戏的幽默桥段开头,没多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异见分子们的朋友伊凡·谭纳就摊开了他周游世界大冒险的地图,只不过这一次的目的地在阿拉伯地区——阿富汗,行动目标变成营救一个美丽纯洁的少女。海报:
无
布洛克的谭纳系列是除马修系列外我最喜欢的,极致的想象力,幽默的文字
布洛克的谭盾系列 布洛克的作品不需要评价
劳伦斯的作品都买了
有意思的小说,值得一看。
3大系列总得买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