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课记2

王小妮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5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

王小妮  

Tag标签:

无  

前言

2011年秋季学期,加了一门新课,开新浪微博,领到四个专业381名大二学生的名单。这篇《上课记》写得慢,和过去的五篇相比,材料太多又散乱,很多不能使用,很多细节源于友谊和信任,只适于永久保留在我和他们之间。越切近地相互认识,越觉得陷在其中,感情起伏复杂。很多名字有意隐去,是听了同学的意见,不能为了真实性让他们有丝毫不自在。

内容概要

《上课记2》内容简介:2012年末,王小妮辞去教职,离开讲台。《上课记2》是她2011和2012两年的“教后感”结集,也是《上课记》唯一的续集。《上课记》倾向于记录和感受,在执教初期,王小妮对她的教师身份还有诸多新奇和困惑,这些情绪真实地呈现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课记》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课记2》比前作更为成熟,她对教师身份和学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惊讶渐少而悲悯之情愈多。

作者简介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插队农村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2012年3月出版随笔《上课记》,广受好评。

书籍目录

2011年上课记—他们需要正能量 1一、“吃货”的青春 3二、关爱 14三、微博世界 28四、多本书的传递 33五、我们身上的暴戾 39六、海子的课和他们的家乡 47七、新课和教学相长 56八、托付 632011年学生作业选 103一、关爱 104二、诗意 128三、梦想 130四、如果被关禁闭 1442012年上课记—你赢了我,未必赢得了他们 151一、我们的存在感 152二、乡土 163三、世界 176四、障碍即生活 183五、事件 194六、尺度 200七、贫寒的影响 208八、妍的故事 215九、岩的故事 223十、夏的故事 227十一、彩霞的故事 234十二、晏子的故事 241十三、两个乡村老师的故事 251十四、90后不是一个概念 2652012年学生信件文章选 279一、我的童年(节选) 280二、上街记(节选) 287三、春运二日(节选) 291四、我的台湾老师们 (节选) 300五、小羊羔记(节选) 311后记 323

章节摘录

一、“吃货”的青春1.生命感别人喊90后“脑残”,而他们自称“孩纸”,这两个字给我的直觉是:孱弱像纸,一捅就破。每次去上课,跟随他们浩浩荡荡,拥满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的道路。习惯了到教室门口停顿一下,里面电风扇轰轰轰当头疯转,每次进门都忍不住想“磨刀霍霍向少年”。少年们这时候在干吗?一进教室最先见到的场景是吃零食,前几年没这么明显。一个女生告诉我:老师,到了我们90后,每隔两年就是又一代。这么说他们是最被催命的一代。按两年一代算,从美国人何伟写《江城》到今天,大学生已经天翻地覆了六七代,眼前的正是“吃货”一代。曾经带着偏见,以为“蛀书虫”总比“吃货”听起来更舒服更积极向上吧。“吃货”相当于最后的投降,退回动物本能。看看中国的大中小各级学校已经成了垃圾食品集散地,害人和被害的“共荣圈”。真想问他们,能不能稍稍“高尚”一点,不要自称“吃货”吧。直到有同学在微博私信里告诉我:“老师,告诉您我为什么是吃货:除了好吃的真的美味,现在我愈发觉得什么都不可靠,人心更不可靠,只有吃到肚里的东西才可靠,但现在吃的也不可靠了,呵呵。”这话在一瞬间帮我找到了我和“吃货”们之间的共同点。饥饿让人吃东西,空虚也让人吃东西,这些小生命是需要“经过”吃的过程,得以获得饱满充实的质感,比起其他,只有“吃”这个最本能的行为使他感到生命的安全可控,由“吃饱”获得自己的最后藏身处。开学没几天就是教师节,收到一件可爱的礼物:写有“生于九〇年代”的搪瓷水杯,很怀旧的款式,他们用班费买的,我回送他们一本三联版的《七十年代》。和我上大学时候相比,现在的“吃货”们更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教室一角,几个同学议论军训。一个女生认为军训很好,她的集体意识和身体都在军训时得到了锻炼。一个男生马上反驳:这个我不同意。另一个女生也急于插话参与辩论。刚开学是军训季,有人困惑:有次看到大一的孩子们整齐地走正步,竟然看呆了,仿佛有什么安全感在里面。有人说:折腾人、摧毁人的工具中,军训是最轻量级的,大学里人踩人才是最可怕的。有人质疑一门课: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说在战场上要杀人如麻,绝不手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这才是好将军!骇然了我⋯⋯要这么豪放么⋯⋯北大学生齐唱“化学歌”竟然没一个笑场,我很奇怪,他们的解释是:无数次排练,对唱什么歌词早没感觉了,就是唱呗,说不定唱好了将来有好处呢。对于教育制度,有同学说:有时觉得,千万学生都像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静的孩子。我们没有太多的余地转身,只能默默接受属于我们的越来越稀少的自由气息。出口在哪里,我们心里没有底,四周都是看不见但摸得着的铜墙铁壁。可当我们从梦想的执念中探出头来,学会迎合这世界欲求的目光时,是真的成长还是内心的退化和损坏?也有人说: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去蒙蔽,还是增蒙蔽。我只知道这段日子,我的心都要空了。对于考试,他们说:如果是喜欢的,考不好我会愧疚,不喜欢的,连应付考试也懒得看,有时候如果不是不想让父母失望伤心,情愿用零分表达自己的厌恶。究竟谁开了我们的课?外文专业老师开的诗歌赏析课临近结束,老师请同学提问,有同学过后回忆说:我站起来说了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但是我被狠狠地驳回了,我只是讲讲我的理解,而老师认为我是对他的讲解提出质疑。解读诗歌,有必要这样吗?我认为外院最人文的老师,还是看不起学生的智慧⋯⋯有人说:我们还年轻就得老成地接受这个既定命运,怎么可能不绝望,谈什么希望理想积极乐观。虽然也的确是这样,不知道怎么跟自己交代。有人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难高兴了,觉得自己的身心历尽沧桑。对于未来,有人说:看一眼未来,然后装死,行尸走肉。也有人告诉我:老师,我在高中的成人仪式上曾立下豪言,要创立非官方的教育慈善机构。当时还被班主任笑话了。现在,我觉得更有必要坚定自己的决心⋯⋯我会一步步向着目标前进的。期末考试,教室里很安静。一个女生写得正投入,一粒粒染过的小红指甲在纸面上簇簇滑行,又好看,又轻佻。20岁的年纪,本是轻盈美妙,不该太多的沉重,他们却过早地沉重了。想想我20岁的时候,正在农村插队,动物一样活着,身边的人们不只迷茫,还自暴自弃,还毫无辨识力地坚信大喇叭里宣讲的一切。今天的90后们心里却早是明镜儿似的,他们看这世界很简单,它就是两大块:一个是要多强大有多强大的社会,另一个是渺小的孤零零的自己,碰到抗不过的强大阻力后,他自然退却,直接退回靠饱胀感去知会的这个自身。个体和社会,就是这样分离割裂着,他很知道他和那个庞大东西绝非一体,这也许就是两年更替一代人的不可抗拒的收获。出路和担当,似乎无关,但是无担当就将彻底无出路。读过食指诗歌《相信未来》的那个中午,大二的王蕾随我离开教学楼。她问我:老师,你相信未来吗?我说:我不信。她说:我信,我什么也没有,只有拼未来。2.啃苹果节12月22号放学,遇到两个女生在宿舍路边摆纸箱卖苹果,3块钱一个,当时很少有人过问。到12月24号下午再出门,学校变成了“苹果校园”,到处是捧着苹果乐滋滋走在路上的学生,各种夸张的包装,把苹果打扮得耀眼可爱。校门口一个戴小红帽的男生摆了苹果档位,卖9块一个了。碰到一同学,我问她非吃苹果不可吗,明天的苹果不是照样甜?她说,那就不同了。中文系的蒋茜告诉我:老师啊,我们中学时候就这样了,到平安夜都要抢苹果,抢了不马上吃,一到半夜,一片的啃苹果声,把我都给啃醒了,你说得多大声啊,这就是习俗,求个平安啊。所谓平安夜,他们都要信“苹果教”。原以为是年轻人追求洋时尚,再想,或者是不愿意漏掉任何祈福的机会,靠啃苹果祝福自己,他们不觉得这形式幼稚好笑,除非你能马上给他们一个真正可信赖的信仰。不啃苹果的时候,就啃火腿肠巧克力,总要有目标,总要握住个离自己最近的“抓手”。英语四六级考试刚散场,有人在去吃饭的路上发微博说:哈哈,六级,明年我会再来的。生活需要填充物,过去是12年的学习考试,现在是吃东西,明天可能是报名考各种证书。不然,没什么能证明他这条生命还存在着,这么多年的教育制度训练了这个庞大的群体,条件反射般的言不由衷者,表面百依百顺唯唯诺诺的背后,也许包藏着一个随时可能塌掉的内心,一批一批在深夜的黑咕隆咚里啃苹果的“孩纸”。3.吃货过去没特别留意过学生的早餐问题。早上7点40的课,7点起床,路边随便买早餐带着,走路用掉20分钟,刚刚来得及赶到教室。早上的课,我几乎什么都没吃就赶着去上课了。铃响后,常有学生在书桌下面藏着吃的,隔一会儿偷吃一口,被我看见了,马上静止,鼓着嘴收起手端坐。我说,摆到桌面上好好吃吧,不用掖藏,我不喜欢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偷偷摸摸。说了几次,没明显效果,依旧有人偷着吃。他们大约属于三种情况:怕老师或怕巡视的督导,尽管我早申明了一旦督导出现,还有我呢。有人已经铭记了,教室里不能吃东西,即使不挨骂,自己也不习惯。有人背后议论:你们还真吃啊,老师就是那么一说!惯性思维让他们坚信:凡老师说出来的一律是口是心非,是圈套或假话。有个早上,我再次强调我的态度:下面吃着,上面说着,像一家人一样,我感觉很好。有人接话说:督导可不是这么说的。即使不怕我,他们必须怕督导。搬出惩治者,我就没办法了。有去过台湾宜兰交换学习的同学说,台湾的老师遇到早上的课,会带上自己做的三明治给学生们分吃,吃不完的还能打包带走。而已经保研到厦大的一个同学说,听说在武汉大学上课吃东西要罚款的。每年有机会去台湾的学生大约只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一,派出之前百查千选,都是信得过的好学生。我认识的一个学生没通过校内面试,竟然是因为没答出本校成立于哪一年。就我的观察,台湾游学一个学期回来的,个个都有明显变化,个性更开放更舒展。不断扩招并校,学生数量猛增,中午一下课,学生们大多夺门而出。听说午餐要排长队,占去太多休息时间,11点30的下课铃,就是冲出教学楼、抢占有利排队位置的召集令。10月开始,我把中午下课时间提前大约10分钟,取消课间10分钟休息,我连续上课,他们可以自由出入,早10分钟就能确保他们排在前面,吃上热饭热菜,对“吃货”们这样更人性。我想我不怕督导。海子专题课刚结束,我还在回家路上,收到同学的短信,说她还没能理解透海子的诗。我请她别急,慢慢理解,马上就收到回复,无论如何没想到是这样的回复:吃上热腾腾的面了,什么都忘了,老师要不要来一碗?我来了认真,问她:念一个菜谱,是否比念一首诗更受同学们的欢迎?她回答:哈,在热腾腾的面前,什么都忘记⋯⋯过了几分钟,也许是发觉了我的认真,她又回复:如果是川菜系的菜谱,我很难引起共鸣,吃东西让人短暂忘却悲伤。我喜欢读跟我感受恰好重合的诗,不管谁写的。最后这句话让我感到她不是盲目的追星者,我回她:得理解一下你这说法。她马上连续发来几条:老师啊⋯⋯那木有什么深刻内涵⋯⋯我不是调剂来的中文,所以我真心喜欢一些文字,比如歌词;我也真心喜欢吃。其实老师你不是那种诗人,你挺注重现实情况的,你转发的微博,我用电脑的时候就有看。我感觉感性和理性结合,诗人才能存活。可能我还幼稚,不能体会你们内心的情感,个人感受,呵呵。我觉得活着很重要,把感觉表达出来也很重要,不然憋得慌,活着就表达呗。看这一串半自言自语,我心里好笑,想她是吃完了一碗热面,有了饱胀的幸福感,重新回到了形而上。比起空着肚子讨论诗,显然她更真实,我喜欢这样。早知道贵州、四川、重庆乡村里的很多孩子上学是经常不吃午餐的。有人说小时候饿过,以后怎样吃都感觉不到饱。而“吃”也随着这些孩子的长大,成了他们中间的一个敏感词,享用垃圾食品也是要有经济实力的。不知道“吃货”是否和曾经长久积累的匮乏缺亏相关,而沉淀成了基因记忆,但知道“吃”,有时候是乡愁、欲望、温暖、安慰的全部。只有把所有这么多重的含义联系在一起,才有助于更多地理解“吃货”一代。所以我说:“读书重要还是吃饭重要,吃饭重要。义愤重要还是吃饭重要,还是吃饭重要。”4.新生见面会那个下午很热,被我的学生约去对2011年刚入校的新生讲点什么。大太阳下面,几个被叫作学长学姐的都到了,都是学生会干部请的。学生会也不全是头脑僵化一成不变的,今年请来的人多是不念经的。一进教室是例行的热烈鼓掌,满满当当直挺挺地坐了一屋子,很少懈怠溜号的,表面上看像真拍手真呼应,其实说的听的,各自飘移。上来演出小节目的新同学像刚走出蜡像馆的蜡像一样,又紧张又僵硬,眼神呆滞无法定睛。他们之前都是怎么过来的哦,原准备介绍几本书和几部电影,临时决定放弃,气场不对。轮到大三同学介绍交换去台湾的见闻,然后有已经保研的同学呼吁解散中国式的学生会,下面没什么反应,刀枪不入地坚持着。如果这是一个校外人士来讲座,一定很失望,进而下结论:现在的90后实在太差,连对话的可能都没有。而大学里的讲座偏偏多是拉“傻乎乎”的大一新生充数。不到一小时的新生见面会,鼓掌、主持、讲话、答疑、表态,各环节都像排练好的木偶剧。这就是中国又一批年轻人大学生活的开始,是摆脱曾经捆绑他们前十几年生命的开始。不敢胡乱猜测那些挺直如机器人的小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和曾经想过什么,我敢说,他们可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傻。一学期后、一年后的他们一定不一样。生命本能自会让他们各自分离成活蹦乱跳的个体,虽然一下子还没舒展开。无论靠自己的努力还是被动的获取,大学四年只要能让他们确立一个独自的自己,就算功成。2009年起,考进这所海岛大学已经越来越难,考生分数已经要达到一本了,它正在攒劲儿想登临知名大学之列,可这和每个具体的学生有哪些切近的关系?有同学说关系大了,“211”[211工程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策划和实行的、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政策。“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了,好就业啊。有人说,“211”,那还有“985”[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呢。我心里想,居然全是枯燥的数字代号,一点儿创意也不想有。大三的学生尹泽淞说,新生问他:学长我很迷茫啊。尹说:我都大三了,我还迷茫呢。迷茫和“吃货”都是高校里的常态,是走向不迷茫和坚定的必然准备期。

后记

《退却》1.原因老师带队和学生一起去某高尔夫球场实习,球场分下来的工作是捉草地上的虫。联系实习不容易,老师希望他带去的大学生规矩有礼,而学生想的是究竟能学到些什么,未来用得上吗?很快,大家在大草坪上分散开,就是简单地逮虫子,开始还俯在地上找,很快发觉虫是由蝴蝶卵孵出来,开始转向消灭虫子的源头。男生脱了衣衫,女生拿着网子,满天扑蝴蝶。没想收工后,挨了老师一顿骂,说他们没有礼貌,等等,学生们心里很不爽。这件事起码有三个立场,老师、学生、球场各执一方(球场还没说话),哪个角度都可能讲出他的一通道理,似乎没谁有错,却大家都不快乐。刚听到这事,觉得好笑,怎么听都像是一次浪漫秋游,可是随后想到了七年来散落各处乱七八糟的纸片和最后被我堆出来的这些字。一件事大家多交流半小时,很可能出现好几条岔路,原本以为清晰了的东西,重又模糊混沌。而事情本身是多向度的,一个人能够听到看到的只可能是一个人的角度,但是,单纯的个人记录变成了书,被更多的人看到,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很多人还很难一下子换个角度去理解所谓的老师和书本,虽然他内心是从来没有过什么权威的。这只是一个人的看见、听见、想到,没别的。《上课记》出版以后,听到一些学生的意见。有一件印象最深,2009年《上课记》“点名和作弊”一节中的写到了朱俊材以为被点名引起的误会,学生认为我写得有问题,陌生人看那段文字,会对朱俊材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他是个不够好的年轻人。听了这话,赶紧去翻书,确实在词语上还应该更小心,我该向朱俊材道歉。一定还会有我没有听到的意见,虽然我的初衷是不伤害任何一个年轻人。也会有学生说,自己沮丧的时候会找出书,重新看看描写他的那一段,鼓励一下自己,他说:“你把我写得那么好。”我发现我变得不自由了,在2012年《上课记》里,开始避免写出他们的名字,多想让他们每一个都是真名实姓的很真的人,现在怕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烦乱,只能违背本意,把他们回避和隐晦了。在学校八年,上课七年,开始把他们看得太扁平,其实每个年轻人都有故事,故事后面深藏着他自己专有的沉重,不熟悉到一定程度,他不会讲出来,而很多他们的故事都不能写出来,只有叹气。希望那些灰暗的仅属于他自己的故事,以无法甩掉的背影的形态衬托他们身上的光亮,让亮的东西得以凸现吧。知道得越多越不敢写,已经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搅得人很不安。这些看来轻飘飘来往的年轻人也在带给我疲惫和无力感。在校园里住着似乎感觉不明显,一离开这个岛,飞机轰响着拔升,忽然出现一种脱离重力的轻松,像有个默声在提示:知道得越少越好(是一位学生对我说的)。虽然邮箱、电话、微博都畅通,但是那种面对面坐着走着给人带来的“杀伤力”,换成虚拟空间就气弱多了。2012年11月很多的阴郁,好些天都没有和人说话的心情,低沉昏暗的周末请几个学生来,看他们下厨,听他们说话,好像这是他们的家,好像从不同地方赶回来的孩子,谈话从古希腊、宗教、校园政治、世事轮回、社会问题、社会结构、戏剧、电影、小说、诗歌、诡异事件、京都奈良、德国、夹边沟和高尔泰、民国、齐邦媛《巨流河》、新文化运动⋯⋯桌上盘子全光光,甜品也一滴不剩,天马行空还在继续,每个人透彻明亮,犀利开阔,后来他们咚咚咚跑下楼,担心深夜12点宿舍楼会锁门。静下来的时候重想,我是谁,一个偏离者,一个仅以写字安抚内心的人而已,偶然积累了一本关于年轻人的书而已,正因为言论的不能畅达,人和人之间的变形和隔阂,特别是年轻人几乎没有发声的机会,一个人的一本书才被更多的人知道了。曾经以为眼见着这些生命的痕迹,不记下来,任由它自生自灭,飘散不定,不断被外来的概念和误解给蒙着,实在是太可惜。但一个人的力量算什么,无可帮助的是他们困惑的瞬间,失眠徘徊的晚上,望不见未来的未来。现在我的手机里还存着一个号码叫“好无助”,五年了,它还待在里面,安静极了,它的主人一定换号了,但是这个“好无助”还在。日子久了就留着它吧,我和他没什么不一样,也常常觉得好无助。别把现实理想化,大学是什么,大学是个灰色的江湖,设定规则,大家一起浑水摸鱼。有人说,听说有学校统一在教室安装摄像头,查逃课。听说有的讲座申请不到教室,移在北方冬天的楼道里进行。学生说,一年来教学督导进教室听课的更多了,有老师把他们赶出去。所有的江湖法则,都是具体的,由有鼻子有眼有神态的人执行的,你不习惯你不屈从就退出,事理无比简单。教师职业早已经被设定为打磨螺丝钉的计件工,设定里没有和灵魂有关的条款,不可能要求心境同样疲惫的老师在完成打磨任务量的同时,还得付出对每一颗钉子的喜爱,他就是打磨(当然他也是螺丝钉,也被别人打磨),圆或方一点,尖或钝一点,他不用关心。而体制也许没意识到,它或者也给少数人提供了反制的动力,把疏离者用力推向了相对年少单纯的学生,使得他们获得互救。2012年的12月20号晚上,第二天早上的航班我将离岛。接到一位同学的电话,他说:“老师要走了,这没什么,这选择挺好的,如果有人问老师到底出于什么原因离开,你就告诉他‘没什么原因’,你就这么回答。”我说:“好。”我们的对话很短,没有实质内容,但是,忽然感觉了深深地被理解,他是替我站在了一个退却者的角度去应对庞大无比的社会,为我找到解释的理由。什么说辞都不重要,在这个头顶闪着很多颗星的晚上,他选择的角度对我是多重要。2.结果过去很多年,最不适应的就是言说,七年来适应了一些,但真正适合我的还是最单纯的关系,和自己待在一起。有时候什么也不写,有时候写点什么,一个单纯的个体,而不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者。老师不代表昂扬向上进取正确,恰恰可能深藏的是萎缩、胆怯、低郁、偏执和错误,而这又可能被授予给他的教师身份所放大,加倍地影响到学生。对不起,我不够昂扬和主流,不能看到和指出更美好更现实的路,我能把握和感受的只是零星的片段的美妙,我比学生还无力。这八年的“出位”很累啊,心不断被搅起,颠簸,净是波澜,必须退却了。夏天见到卫然,隔着20米,她就说:老师你变了。变老了。不是,变温和了,你的眼神不一样了。真的吗?我想,是这些孩子七年的陪伴,把我变得温和了,变得能倾听和宽厚,愿意从我以外的细小和别人身上发现一些光泽。谢谢这七年中每一个学生的给予。说两件真实的事:在深圳我住的小区外有个很小的社区诊所,传说有个老中医可火了,每天挂号排队等他看病的人太多,最后竟然惊动了巡警,也招来了记者。经查证只是一个32岁的年轻医生,只是因为这个年轻人愿意倾听病人的感受和耐心解说病情。这不是一个医生本该做的吗,但偏偏人们把他传成了神奇的“老中医”。2005年我教过的第一届学生亢松最近有信来,除了在电视台工作之外,他还给一个艺术培训机构当老师,教编导方向的艺术考生。他发现现在的孩子“不再像我们以前那样惧怕老师,起码我上高中那会儿对任何一位有着‘老师’头衔的人都莫名地有一种惧怕”,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一次他出电梯,“突然同时蹦出四个人对我大喊大叫,我着实被狠狠地吓了一跳,四个学生哈哈大笑,然后他们作出了跑开的姿势,转而又觉得我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又都没跑,接下来继续在电梯周围埋伏,我问他们是否还准备继续吓人,他们兴奋地作肯定的回答。曾经看过一篇报纸讨论小孩子说脏话,说未来的孩子会越来越缺少礼貌。但是我现在却很真切地觉得,未来的孩子应该是会越来越快乐和自由吧……”最后想说的也是真事,送给我保留着的点名名单上大约1000个海大(不隐晦这个名字了)的同学:记得吗?校医院门口有个精神有问题的老头儿,课上说到过他,我说他,你们笑:迎着透明的落下去的微红的夕阳,他把脑袋伸出很远,拿剪子给他自己铰头发。2012年11月,再见到他,坐在校医院门口,安静极了,眼睛里的神全散了,呆呆地坐着。有时候他脚前有一张写了字的纸,8开大,大意是本人偏瘫,两个大点的字很醒目“捐助”。压着纸的是一个金属罐,罐子真够大的,估计里面放得下三万块,只在罐底有几张一块钱。最近一次,连这张纸也没有,就是那几乎空的高罐子。看不出他瘫了,只是安详了。可是,同一个区域,出现另一个年轻得多的智障者,高个子,长发纠结一团,赤色皮肤,彪悍狂野,比七年前的老头儿更威武欢快,有时候带点狂喜地在校医院门前来回走。我们每个人都看着这一切,它们好像都是既定的,不由我们来作选择。想不到什么可以激励的话,用一位2009年进入这所海岛大学的学生2012年11月7日发的一条微博作全书的结语吧:@匡儿:当自己真正对自己的整个生命、生命的整条道路都充满了自信时,最想并唯一能做的就剩“感恩”了吧,我想。感激生命的敏感怯懦脆弱以及不可知,感谢存在的一切,一切的存在。感谢这所有的不可知,使得每一秒都是其最完美的一秒,也正因这些最完美的分秒相加,我知道,生命终将是会走向灿烂的。我确信。2012年12月9日 海南岛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使用教学听诊器,静静地倾听那些年轻心脏的跳动,看到“在生活的角落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她如此耐心而友善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喜悦、忧虑和希望。这是一种充满细节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必须具备这样的细节。 ——朱大可 这是一本令人心惊的书,也是一部沉痛的书。它记载了一个时代在年轻人心中留下的恐惧、迷茫、贫乏、冷漠,也记载了一息尚存的希望、温暖和抗争。它以最敏锐的触角,触及了社会各个层面最深处的暗潮涌动和它们对年轻人心智的影响,也袒露了一个教师秉持良知和责任倾尽心力热爱和引导下一代人的赤子之心。 ——蓝蓝


编辑推荐

《上课记2》编辑推荐:王小妮的《上课记》自出版以来,便获得巨大反响与好评,成为2012年度话题书。《上课记2》仍然是王小妮的“教后感”结集,也是唯一的续集。2011至2012年,王小妮教授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她在书中继续倾听与书写着这些年轻人的理想主义、迷茫、激情、无奈、委屈和愤怒。《上课记2》告诉读者:88后已经不只是一个概念,他们正在飞速成长,并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心态和视角去理解着社会和人生。

名人推荐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使用教学听诊器,静静地倾听那些年轻心脏的跳动,看到“在生活的角落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她如此耐心而友善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喜悦、忧虑和希望。这是一种充满细节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必须具备这样的细节。——朱大可这是一本令人心惊的书,也是一部沉痛的书。它记载了一个时代在年轻人心中留下的恐惧、迷茫、贫乏、冷漠,也记载了一息尚存的希望、温暖和抗争。它以最敏锐的触角,触及了社会各个层面最深处的暗潮涌动和它们对年轻人心智的影响,也袒露了一个教师秉持良知和责任倾尽心力热爱和引导下一代人的赤子之心。——蓝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课记2 PDF格式下载



怎么说呢,看1的时候是一口气马上看完,因为拿起来就不舍得去放下,但是拿起2,我个人觉得2没有1好看……


有些文章过于感性 但瑕不掩瑜 这些文章背后都或多或少地给自己一些触动


告诉你,大学生活的走向,学生的想法


如今和大学生们已经有代沟了,作为还算年轻的老师,读这本书很有共鸣。


做一个浮躁尘世里有心的老师。


只可惜以后不会有3大爱王小妮老师


个人觉得2没有1好看,可能2更多的在于观察,把声音交回给学生们吧


好,真实,值。描写的很真实。


有些书面字体模糊,这不是正版的吧


这样的老师,真好。有学识、有智慧、懂宽容、平静而理性、懂得真正关爱学生。看着她跟学生之间的交往,真羡慕啊。如果我是小妮老师的学生,我想我也会常找老师散步、聊天吧。看这两本《上课记》,常常会想起大学的时光,真亲切。


跟第一部一样,很好看。


和上课记一比起来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和对同学们的保护


虽然都是一些简短的记录,但都很真实。


本人感觉可读性一般般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