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们的老师厉以宁

朱善利 等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

朱善利 等主编  

页数:

313  

Tag标签:

无  

前言

亦师亦友张来武厉以宁先生雅号“厉股份”,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也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虽然没有在北大的小课堂给我上过课,但在北大的大课堂,在以“厉股份”到“厉民营”以及“厉土地”为标志,3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我一直是他的学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积极支持推动股份制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就与厉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当时我是一个数学专家,对股份制的经济理论基础还缺乏研究。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理解还是在研读厉先生的代表作《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之后。让我难忘的是,1987年我拿到数学博士之后,没有留在数学系而是选择北大管理科学中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身),这是在厉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一生做出的重要决策,厉先生当时就是中心副主任(主任由丁石孙校长兼任)。这中间还发生了误会。因为我当时已是美国《数学评论》的评论员,数学研究的前途看好,和我的师弟张继平同属段学复先生得意的关门弟子。我的导师段先生不让我转行,一急之下,冲着当时北大校长丁石孙先生发脾气,他误以为是丁校长让我转了专业。近年来,我和厉以宁先生、何玉春师母交往更加密切,这里有我们对北大精神的共同认知。我对厉先生诗集中《鹧鸪天》“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百读不倦。在这里我也记录我与厉先生和何老师两次在宁夏相聚的故事。初访宁夏2002年8月7日,厉先生和何师母首次来到宁夏。厉先生就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的情况进行考察,并分别在固原市和银川市作了题为《贫困地区发展战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报告。这一年是我在宁夏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在这为期8天的考察中,我陪同厉先生在宁夏实地考察了高新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移民开发和扶贫扬黄工程,并就国内经济与改革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抵足畅谈。已过古稀高龄的厉先生再次以他的深厚的经济学造诣,以及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敏锐直觉与把握能力,为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要建议。那段时间,厉先生正重点研究“三农”问题,我当时正在宁夏抓“科技特派员创业制度”的试点,试图探索一条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厉先生对此给予了热情赞扬。我与厉先生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上高度默契,使我深受感动,也倍受鼓舞。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北大校园,重新回到那段中国经济改革风云交会的探索历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式的变迁,各种经济改革理论、众多思想流派围绕“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使得经济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科学中最繁荣、最活跃的领域。从后斯大林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改良的苏联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东欧模式”)、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东亚模式”)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欧美模式”)等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争论与辨析,折射出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深刻反省传统经济体制和理论的基础上所经历的艰辛而勇敢的探索轨迹。但是,由于改革并没有触动所有制,没有改变“双轨制”的基本态势,因此不能不带来消极的后果。而且这种做法愈持久,其消极后果也愈严重。为了克服这些矛盾,我国开始酝酿用价格、税收体制和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消除“双重体制胶着对峙”状态,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厉先生是这个时期所有制改革理论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与以强调价格体系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的改革思路不同,厉先生洞见中国经济转型中第二类非均衡即缺乏成熟的微观市场主体,也就是缺乏具有充分活力,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市场决策权的企业群。他从中国非均衡经济现实出发,强调企业改革优先。厉先生1980年夏提出股份制,他是想通过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培育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厉先生围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这一股份制核心观点的阐述、呼吁,对我国经济学学术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改革的政策取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Ⅱ向。随着改革的深入,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最流行的经济思潮之一,并在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而被广泛接受,1990年末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了。

内容概要

厉以宁老师不仅是一位经济学泰斗,也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厉老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他的培育下,一批又一批弟子已长成材。桃李飘香,师恩浩荡,为了感激先生的培育之恩,编者筹划出版了这本文集。《我们的老师厉以宁》以叙述师生情为主,100余位弟子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自己和老师以及师母相处岁月中的点点滴滴,从不同的侧面书写厉以宁丰富而传奇的人生。

书籍目录

亦师亦友(代前言)白城之行忆事心路厉老师在沾化和厉老师一起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记厉老师在纽约的一次讲座重视国情社情的调查与研究师生情,半生缘听雨到清晨正是新承师恩时与老师同行从仰慕到从学厉老师教我了解中国经济老师发火了厉老师和我的个人“危机”老师与我的人生轨迹毕业20年感言受益于厉老师的责任观随厉老师在珠江三角洲调研经济学家的人文关怀陪厉以宁、何玉春老师去巴黎化身红烛勉后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心目中的厉老师厉老师生活轶事春播桃李,秋收硕果厉老师在浙江我求知路上的引路人师爱无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不怨春迟,独秀寒枝一场春雨催桃李我跟老师学参政特殊年代里的师生关系在厉以宁先生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会上的贺辞耐心、信心和宽心中国体制改革的探索者在厉老师身边的点滴记忆我和老师的相识、相知白山松水话发展厉老师支持我从事成人高等教育学者的学术生命之根本在于创新聆听君子的教诲贺厉老师八十华诞老师教我做论文学习厉老师经济思想的几点体会在大草原听厉老师讲过去的事情……

章节摘录

心路鲍寿柏我是1965年秋天由江苏宜兴丁蜀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由于家境贫寒,又是该校建国以来考入北大的第一人,当时在这个座落在太湖之滨的江南小镇上还曾经引起了一些轰动。但进入北大不到两个月就传染上急性肝炎被迫住进校医院。第二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在北大校园引爆,紧接着在年底受到所谓“十二月黑风”和“虎山行小集团”的牵连,以“攻击林彪、江青和中央文革”的罪名受到整肃。1970年3月,全国68、69、70届大学生的毕业证书被取消,我随300名北大清华学生被发配到安徽阜阳插花镇6377部队农场劳动改造,在春寒料峭中匆匆结束了五年北大生涯。北大数力系是个大师云集之地,学部委员和名教授之多当时居全国之冠,但我终于和他们擦肩而过。北京大学从此成了我青春时代破碎的梦。但是,后来有一个人的出现,又使我的人生道路发生转折,他把我以后的读书、治学生涯和从政经历又与母校北京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个人就是厉以宁老师。那是1984年4月的合肥改革讨论会。开幕当天晚上,我就到厉老师下榻的江淮饭店卧室,向老师请教了一系列问题,厉老师不厌其烦,一一作答。那晚请教的众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印象最为深刻。第一个问题.我那时已有数学、管理工程两门专业背景,但对经济学一无所知,有无可能改学经济学?老师回答:完全可以。老师说,以前学传统计划经济的人现在要转向市场经济,是从负数变成正数;你是数学出身,学经济学是从零开始,没有负数的包袱,你的起跑线更有优势。他的话使我一下子信心大增。第二个问题,是向老9币求教学习经济学应如何入门?我说自己没有读过《资本论》,要不要从攻读《资本论》起步?老师说:暂时没有这个必要,将来可以再补。当前,你可从研究现行体制、改革现行体制起步。他建议我先去读两本国外经济学的著作,一本是哈耶克的《通向奴役的道路》,另一本是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老师强调说,最重要的,你要到中国改革的前沿去学经济学。老师的点拨,使我迫切希望探究经济学的奥秘。在学海的迷茫中经历了多年痛苦徘徊的我,在那一天仿佛重新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我,感到自己的坐标就在这里。老师推荐我的两本书当时在国内没有公开出版的中译本,我通过朋友费了很多周折,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资料室搞到这两本书的复印本。等到啃完这两本书,我对老师更加产生了敬仰之情。因为这两本书赋予了我一种新的视角,使我有可能结合自己已经感知过的东西进行独立思考,在经济学的前沿得出自己的结论。从1984年至今这27年里,老师总是将他新出版的著作很快题笺送我,并逐一点拨每本书的精髓、要义和关键之处。1984年,老师在送我198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与罗志如合著,厉以宁执笔)这本书时,特别嘱托我注意该书的文笔是用的散文式的笔法,我这才发现深奥枯燥的经济学著作原来也能写得很优美、雅致,这也是厉老师写作的独特风格。厉老师的点拨,也使我懂得了经济学的行事和行文要为大众所接受,这对我以后写文章的风格也产生了影响。1984年秋天,厉老师应邀为马鞍山市作了四场报告,这四场报告分别是城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报告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转换成生动朴素的语言直接面对社会大众,其中城市经济学这场报告用股份制剖析和预言了马钢的未来,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将大型国企与股份制改革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报告在这座城市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我将这四场报告记录整理并在主办的一个内部刊物上刊登后,不到一个月在全国不胫而走,几乎被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媒体转载和刊登,并在经济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热议。这四场报告的记录稿,被收进1988年出版的《厉以宁选集》。我的人生经历,除了农村、部队农场、工厂漫长的体力劳动和基层工作体验外,真正有了做事的舞台是1983年10月登上领导岗位之后。而这以后的岁月又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从事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后15年在地市级领导岗位从政并主要分管经济工作。这两个阶段横跨四分之一世纪,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厉老师一直是影响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人物。我所工作的这座城市,传统体制的影响盘根错节,深入渗透到城市肌体的每一根经络。我就任之始,正是市场经济的风暴袭来之时,传统体制的抵触和顽强抵抗,使这里的改革攻坚几乎无从下手,改革十年阵痛,这里等于是发生了一场来回拉锯的生死战争。1996年年底,这座工业重镇的几十个国企宣告破产,政府主导的这场战役,使我这个组织者在那个寒冷冬天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类似这样的激烈冲突贯穿了改革攻坚岁月的全过程。我所做的事,就是把握时机,选择突破口,积小胜为大胜,把点变成面,把线变成片,用新规矩取代老规矩,让新体制逐步取得主动权。我在这座城市的核心层参与、主导、见证了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过程。这实际上也是完成了厉老师交给的一篇作业:这是一篇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年华去实践和身体力行、用整整15年心血写成的经济学论文。

后记

今年是我们尊敬的老师厉以宁教授80华诞和从教55周年。厉老师不仅是一位经济学泰斗,也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厉老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他的培育下,一批又一批弟子已长成材。桃李飘香,师恩浩荡,为了感激先生的培育之恩,我们筹划出版了这本文集,以此为先生80华诞献礼。提议编辑这本文集的是车耳与程志强两位同学。这项提议得到厉先生许多弟子的响应与支持。多年来,不管是在校还是离校,不管是身居国内还是海外,弟子们都得到厉老师和师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其中许多事情真切、感人。弟子们都希望把这些故事集中起来编撰成书,供大家分享。厉老师不仅在经济学方面造诣很深,对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有重大建树,对诗词、散文,亦有研究。厉老师还一心关注公益事业,为扶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加之他曲折的人生阅历和所撰写的文章、书籍很多,写这样一位受到世人关注的经济学家绝非易事。考虑到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已经在多个媒体得到展现,为了避免雷同,经大家协商,每一位弟子以自己和老师以及师母相处岁月中亲身经历的事来写。征集到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是经济学论文,而主要是写师生情。我们把这些文章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汇集成书,取名《我们的老师厉以宁》。文集编撰过程中,车耳、程志强、蒋承、张文彬四位同学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车耳联系了出版社,并和一些出版社的负责人反复协商、沟通,最终文集的出版得到人民日报出版社的支持。由于厉老师的弟子分布在海内外,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业内承担重要的责任,工作繁忙,很难有空相互间进行直接沟通,程志强和蒋承承担了与撰稿人沟通的任务。本书封面梅花是师母何玉春所画。我们要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他们的大力支持,才使得这本文集赶在厉老师80华诞与从教55周年庆典之前面世。虽然出自同一师门,但由于每一位弟子的背景各异、各有工作阅历,所以文章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水平有限,编辑时间又短,书中错误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我们的老师厉以宁》:七绝广东新兴国恩寺二○○二年六祖堂前悟性生,菩提明镜意中成,此心长似清泉水,处处无声即有声。注:惠能(一作慧能),生于广东新兴,是禅宗的第六祖,也是禅宗的南宗开创者。他曾做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认为他深明佛理,便将衣钵传授给他。清平乐甘肃崆峒山二○○四年台阶几许,百鸟啾啾语。万物竞生来又去,无序悠然有序。雨停始见莺飞,花开全赖风微。乐业安居处处,有为出自无为。注:崆峒山,在平凉境内,是道教名山。鹧鸪天迎何玉春来鲤鱼洲一九七一年往事难留一笑中,离愁十载去无踪,银锄共筑田边路,茅屋同遮雨后风。朝露冷,晚霞红,门前夜夜稻香浓,纵然汗渍斑斑在,胜似关山隔万重。注:厉以宁夫妇婚后1 3年一直两地分居,这时终于团聚了。南乡子重游京郊萧家河一九八二年习暖白云低,漫漫杨花坠人泥,忆昔塘边芳草地,萋萋,风动桥头卖酒旗。往事已无遗,又步柳荫过小溪,成片高楼村外起,依依,老树也知岁月移。注:27年前,即1955年,正值农业合作化之时,厉以宁在此住过两个月,进行毕业实习。踏莎行登崂山一九八七年细雨无声,山茶开早,娇姿媚态千般巧。人间不用护花神,春山处处是芳草。大道无形,何愁天老,和风定有朝阳照。急流日夜洗河滩,沉沙新积知多少。注:1987年厉以宁应青岛大学之邀前去讲学,在这期间两次游崂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们的老师厉以宁 PDF格式下载



老公说这书不错


大师人物,值得一读!!!


作为一个老师,这是最高的荣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