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面向现代农业的中国农民教育研究

李水山 等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李水山 等主编  

页数:

303  

字数:

300000  

内容概要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得以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设目标,这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构筑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城乡巨变的过程中,我国广大农民始终是城乡建设与发展的主体。通过农村和农民教育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使我国农民素质持续、稳步的提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最有力的和最可靠的保障。
2008年10月,党中央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我国的农村改革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决定》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民教育,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和紧迫课题。

书籍目录

农民教育要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紧密结合
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教育研究
农村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农民教育问题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教育培训问题研究
现代农村金融建设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现代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建设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农业院校学校制度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农产品加工贮运与流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乡村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农民教育研究
服务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农民教育研究
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农民教育研究
创业农民教育研究:实施农村人才工程构建三级“绿证”
服务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农民教育研究
现代渔业进程中的新型渔民教育研究
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与农民教育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与农民教育研究

章节摘录

  “农业”已经由过去种植业、养殖业的概念,扩展为农贸工相结合,协调农业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广泛发展的更科学的现代农业概念。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改变传统农业观念,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农村”也不仅仅专指农业生产的基地以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的居所。在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其内涵成为农民从事农业多方位大生产的物质交换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注其基础设施、社区建设、政治建设、村民自治、社会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综合发展问题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农村工业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大力改革。  传统的“农民”仅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或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按职业界定,凡从事种、养业和直接为种、养业进行产前、产后服务的劳动者,都应界定为农民。按身份界定,凡是有农村户口的,便是农民。《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将农民解释为:“农民是个人或集体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人”。长期以来,农民都是“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在加人世贸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开放领域后,重新认识和合理定义“农民”,赋予其现代农民的新内涵,更加全面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民教育,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面向现代农业的中国农民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研究参考书,可能头时没读仔细,对我而言,作用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