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口气读完大宋史

孙秀玲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孙秀玲  

页数:

287  

字数:

21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宋朝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一个朝代。从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朝开始(公元960年),到最后一位皇帝赵骨在崖山被元兵逼迫,由丞相陆秀夫背负投海自尽(公元1279年)为止,共历18位皇帝,319年。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宋朝又分为北宋(960~1127年,首都开封)和南宋(1127~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和火药,海上贸易也十分兴盛,当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一半,人口繁盛,商贾云集,文化也极度兴盛。在大宋王朝的319年中,应该说是人才辈出,文化成就、商贸工艺不逊于大唐王朝。北宋大儒张横渠先生甚至留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广为世人传颂,志趣何其高远,人格何其伟岸,气概何其不凡!以至于宋朝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然而,翻开宋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败绩累累、满纸辛酸的历史事实,这些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这大宋朝怎么竟然还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最窝囊、最无能的一个朝代呢?319年的岁月竟然有260多年要向北方的蕞尔小国称臣纳贡,皇帝们胆小如鼠、苟且偷安、贪图享乐,大臣们党同伐异、钩心斗角、奸佞当道、忠良冤屈,将帅地位低下、军队人数众多却不能战、几乎是每战必败,学者们道貌岸然却狭隘保守。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讲了宋代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颐的一个小故事。程颐之前,中国对妇女的贞操问题一向尺度很宽。比如做过宰相的范仲淹的母亲,在范父死后即行再嫁,并没有人轻视她。可是程颐却想入非非,订立片面的刻薄标准,只准男人随便再娶,绝对不许妇女再嫁。有人问他:“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说:“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做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如此重视气节的大宋朝,是不是应该铁骨铮铮、自强自立、自尊自重呢?三个世纪的大宋史扑朔迷离、纷纭复杂。个中曲直,我们尽在后文一一道来;是是非非,留待读者朋友们细细研判。

内容概要

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朝代,一个发明了印刷术和火药的朝代,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一半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软弱、最窝囊、最无能的一个朝代,一个在319年的风貌里竟然有260多年在向北方的蕞尔小国称臣纳贡的朝代……
三个世纪的扑朔迷离、纷纭复杂…… 300多年的是是非非、个中曲直……

作者简介

孙秀玲:北京自由撰稿人。出生在长白山脉、鸭绿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毕业于吉林省戏曲学校、东北师范大学。曾任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英文版编辑。电子信箱:sxiul@126.com

书籍目录

引言
1.陈桥兵变
2.杯酒释兵权
3.革新制度
4.扫平西南
5.强干弱枝之策
6.北征受阻讨南唐
7.壮志未酬人西去
8.兄终弟及
9.翦灭北汉
10.啃不下的硬骨头
11.金匮之盟
12.雍熙北伐
13.学习酚革命
14.王小波起义
15.大事不糊涂
16.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7.澶渊之盟
18.一国君臣如病狂
19.中国版“灰姑娘”
20.刘太后垂帘听政
21.不爱江山爱美人
22.宋夏战争
23.庆历新政
24.风雨飘摇暮气沉
25.短命皇帝来去匆匆
26.王安石变法
27.富国有术,强兵无方
28.司马光复辟
29.哲宗再复辟
30.宋徽宗的享乐人生
31.宋江、方腊起义
32.海上之盟
33.开封保卫战
34.靖康之变
35.坐享半壁江山
36.皇帝南逃惹兵变
37.屈膝求和丧家犬
38.争战川陕
39.刘豫称帝,秦桧南归
40.平定内乱伐大齐
41.绍兴和议
42.隆兴和议
43.孝宗中兴
44.悍妇李凤娘
45.庆元党禁
46.开禧北伐失败
47.史弥远专权
48.丁亥之变
49.蒙宋开战
50.末世风流
51.蟋蟀宰相专权
52.最后的挣扎
53.留取丹心照汗青
附录:宋王朝的命脉沿革

章节摘录

  1.陈桥兵变  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咏日》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长达50多年的乱世。这期间,天下似乎失去了约束,群雄四起,军阀混战,各地纷纷自立门户,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907~959年的53年里,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与此同时,在南方和黄河以东地区,先后产生了“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五代十国”是强梁横行、肆意杀伐的兵匪天下。在半个世纪的历史隧道中,无论是更迭而出的五代君王,还是割据一方的十国主君,都是依靠手中的兵权演绎着杀伐兵变的武打剧。在相互争战和仇杀博弈中兑现各自的生存筹码。  如此这般,在风云变幻的50多年中。这些匆匆的历史过客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仅只五代王朝就更换了8姓、14位君王。为了争夺皇位,军阀们的铁蹄踏破山河。搅得天下动荡不安,生灵涂炭,黎民百姓饱受兵燹之灾。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值得庆幸的是。历史的年轮终于在悲惨中转到了公元951年,时局的狂飙开始有所减弱。  951年2月13日,在中原地区的后汉,宰相郭威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后周,并决意结束乱世。登基之后,郭威慨然表示:“朕起于寒微,备尝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下民乎?”47岁的郭威勤于政务、励精图治,中原一带的百姓渐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954年,周太祖郭威英年早逝,其养子郭荣(本名柴荣)继承了皇位,此即“五代第一名君”——后周世宗。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着手统一天下。先后发兵征服了后蜀的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4个州;夺取南唐的淮南和江北14州。959年,周世宗北伐契丹,欲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料途中染病,不得不返回京师开封。  柴荣病倒后。四方诸侯“惟京师之有变”而蠢蠢欲动。此时,病危的柴荣心中清楚,拥兵自重的武将很可能趁机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据说,在北伐途中,柴荣见到了一个长约二三尺的木牌,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的字样,令他对手下的“殿前都点检”萌生疑忌。  “殿前都点检”是禁卫军的最高将领,掌管禁卫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时任都点检的是柴荣的姐夫、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为了防范这位皇族成员发动政变,保证7岁的儿子柴宗训在自己死后能坐稳皇位,柴荣决定解除张永德的军职,任用与皇室毫无关系、看上去忠诚厚道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令其掌握禁卫军大权,辅佐幼主。  一切安排妥当后不久。39岁的柴荣便匆匆离世。然而,柴荣死后仅半年,他最信任的部将赵匡胤便轻松地夺取了皇位。结束后周两代共9年的统治,建立了大宋王朝。  赵匡胤(927-976)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赵弘殷原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爱将。后来,后唐被后晋所灭,后晋又被后汉所灭,赵弘殷在改朝换代中逃过了一次次的“清洗”,仍然在新王朝中担任武将,而赵匡胤则在动荡的时代里长大成人。  在军营中长大的赵匡胤受环境影响,从小喜武厌文,练就了娴熟的骑术和高超的武艺。在那个马上得天下的时代,19岁的赵匡胤已经成家。却还是白丁一个、寸功未立。946年,赵匡胤毅然离家外出,决心闯出一番事业,然而,浪迹天涯两年,仍然一无所获。  948年,赵匡胤漂泊到河北邺都(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投靠后汉军队,当了一名普通士兵,开始了戎马生涯。20岁刚出头的赵匡胤勇武善战,很快受到郭威的养子柴荣的赏识,并将其留在身边,任命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府属骑兵指挥官)。951年,郭威发动兵变,灭掉了尉蝴,建立后周王朝。赵匡胤追随柴荣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到953年,赵匡胤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军队的副指挥使。  954年,郭威病逝,周世宗柴荣即位。同年2月,北汉对后周发动进攻,双方交战于高平。  当时,赵匡胤随周世宗前往迎敌。由于北汉军人多势众,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徵畏敌如虎,临阵脱逃,以至于开战不久,北汉军队就占了上风,后周军队阵脚大乱。万分危急之时,赵匡胤表现得果敢英勇,在周世宗的指挥下,与禁卫军统将张永德并肩作战,奋勇破敌,后周军队转败为胜。  高平一战,奠定了赵匡胤的政治地位。战后,被周世宗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禁卫军的高级将领,并受命整顿禁卫军。在赵匡胤主持下,后周禁卫军裁汰老弱、调选天下勇壮精锐之士到都城,组建了一支殿前劲旅。统军的将领叫殿前都点检。由张永德担任,而赵匡胤则接替了张永德原来的职位,升任殿前都指挥使。  此后,赵匡胤又随同周世宗征讨南唐,平扬州、下寿春、得泗州,尽显威勇,越加受到信任。跻身禁卫军高级将领后,赵匡胤开始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以拜把兄弟的方式聚拢了一批生死与共的死党,号称“义社十兄弟”。这“十兄弟”中其余九人包括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个个都是手握兵权的高级将领。  赵匡胤利用整顿禁军之机,将其麾下的心腹安插进殿前诸军,出任各级将领。此外,他还与赵晃、高怀德、慕容延钊、朝令坤等禁卫军高级将领结为好友。相互支持。  南唐战役以后,赵匡胤着意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将赵普(922~992)、王仁瞻、楚昭辅、吕余庆及弟弟赵匡义等人聚拢在身边,形成了一支运筹帷幄的参谋团队。当时,能够与赵匡胤抗衡的还有两股势力,一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一是郭威的外甥李重进。李重进是马步军都虞侯。而张永德则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赵匡胤要想高升,首先就要将张永德拉下马。后人推测,周世宗在北伐途中所见的木牌,应该是赵匡胤用来陷害张永德的诡计。结果,周世宗中计,在病重期间罢免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之职,派其到外地去镇守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而提升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同时,又把李重进派出京师,命其率部防守河东。周世宗如此煞费苦心地给儿子铺路,实际上却为赵匡胤夺位称帝扫除了障碍。  959年6月,周世宗去世,其第四子柴宗训即位。当时,后周的政局很不稳定,主少国疑,人心浮动,而赵匡胤及其心腹则加紧活动。经过近半年的部署,殿前司以及侍卫司的高级将领基本上都换成了赵匡胤的亲信。殿前司前四位高级将领分别是都点检赵匡胤、副院长都点检慕容延钊、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而侍卫司除了都指挥使李重(不久又移守扬州)、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外,其他的如都虞侯韩令坤、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或者好友。  960年正月初一,从北方边境镇、定二州传来战报,声称契丹与北汉联兵入侵。消息来得突然,辅佐柴宗训的宰相范质、王溥等人惊慌失措,急令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卫军前往迎敌,正月初二,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率领先头部队离开京师开封。都城里随后便放出传言:“将在出征之日,册立点检为天子。”谣言四起之时,后周朝廷却还蒙在鼓里。平静如常。正月初三,赵匡胤率主力军出发。当晚,行军至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位于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时,部队安营驻扎。  当时,有一位号称熟知天文的军官名叫苗训,煞有介事地指着天上说,看到“日下复有一日”的天象,预示了改朝换代的“天命”。这一说法很快在军中传开,将士们聚在一起议论:“主上年幼,未能亲政,我们这些人出生人死为朝廷卖力,他知道吗?我们的点检为人仗义,英武盖世。不如先策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  将士们群情激昂,赵匡胤却将军中诸事交给弟弟赵匡义和心腹谋士赵普打理,自己则躲进营帐饮酒,直至醉卧榻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也似乎在告诉世人——这期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全然不知情。  此时,军中都押衙李处耘、殿前都虞侯李汉超等将领已经鼓噪而起,并与赵匡义、赵普等人商议,欲拥立赵匡胤为帝。  一切都在赵匡胤蒙头大睡之时热烈地进行着。次日,天刚蒙蒙亮,赵匡胤被呼喊声吵醒,披衣出帐,见众将士列队于庭院之中。个个手执兵器,齐声喊:“诸军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不等赵匡胤开口,便有人把预先备好的黄袍罩在赵匡胤的身上,众人口呼“万岁”,拜跪于地。  见此情景,赵匡胤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对众将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就必须听从我的命令,否则我不能应允!”众将纷纷表示遵从圣命。接着,赵匡胤颁布了入京以后的军纪。  当天下午,赵匡胤率领部队返回开封。一路上军容整齐,秋毫无犯。  初五清晨,大军抵达京都,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早已做好了内应准备。城门已在其控制之下,赵匡胤大军顺利进城。守城的后周兵将不敢轻举妄动,只有侍卫副都指挥使韩通疾驰而出,欲集结军队应变,但是。被殿前司勇将王彦升发现,将其追杀,韩通的家人也无一幸免。  赵匡胤人城后,登上明德门。命令诸将士返回所属军营驻地,自己也回到了原来的官邸。随后。将领们簇拥着范质、王溥等后周要员来见赵匡胤。赵匡胤一见他们,马上装出为难的模样,说自己完全是被将士们所迫,惭负天地。未等范质等人说话,已有将领声色俱厉地叫道:“我辈无主,今日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  范质、王溥等人深知大势已去。当日,周恭帝柴宗训也就拱手让出了皇位,  960年正月初五,33岁的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做了皇帝。  因为赵匡胤曾在宋州(治所位于今河南商丘)担任归德军节度使,故改国号为“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一场无惊无险、兵不血刃的兵变平静地终结了动荡不安的五代时期,大宋王朝就此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


编辑推荐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和火药,海上贸易也十分兴盛,当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一半,人口繁盛,商贾云集,文化也极度兴盛。然而,翻开宋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败绩累累、满纸辛酸的历史事实,这些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这大宋朝怎么竟然还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最窝囊、最无能的一个朝代呢?319年的岁月竟然有260多年要向北方的蕞尔小国称臣纳贡,皇帝们胆小如鼠、苟且偷安、贪图享乐,大臣们党同伐异、钩心斗角、奸佞当道、忠良冤屈,将帅地位低下、军队人数众多却不能战、几乎是每战必败,学者们道貌岸然却狭隘保守。  翻开本书,它将带你一同领略大宋王朝充满矛盾的兴衰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口气读完大宋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