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史
2011-1
中央編譯出版社
周錫保
560
无
代序:半生心血考衣冠 苏堃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终于出版了。付印前夕,周先生要我为他的这本专著写几句前言。我踌躇了。向例名人作序,识者题跋,而我二者皆非。拖了许久,周先生催促再三说,“你对为什么要编写这本教材以及它的编写过程是最清楚的,你不说几句话,谁来说呢?”义不容辞,只好勉为其难了。的确,我同周锡保先生在戏剧学院共事三十年,为了这门课的教材建设,我们是一同研究规划的。因此,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成书的经过情况向读者作一简要的说明。 为什么要编写这门教材呢? 大家知道,中国的戏曲舞台,演员穿着的戏装,使用的道具,色彩绚丽,光怪陆离,煞是好看。但戏曲的衣冠服饰是不大遵守历代服制的规范,它基本上是沿用明代的服制,并且数百年来又经过不断的衍变、夸张,形成了一种通用的舞台演出艺术服饰,观众也从来不追究它的历史真实性。这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看,有它的美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但在话剧舞台或电影银幕上,在表演历史题材的作品时,就不能不研究和再现它的历史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具体性了。当然,在话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上是不是只能是历史服饰的照抄仿制,不能有丝毫的变异呢?不,它允许从艺术审美和舞台实际的要求出发,可以而且必须有某些艺术的夸张、变异和丰富,但“万变”不能离其“宗”,就是说,基本上要符合历史服制的真实性和服饰的具体性。基于这种认识,就要求舞台美术专业人员必须具有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高等戏剧院校舞台美术专业,研究和开设服装史这门课程,乃是它的重要任务之一了。但是,戏剧学院建院后,这门课是一个缺门。它既然是一个缺门,就应设法填补这一空白。然而谈何容易。在当时的师资条件下,要物色适当的师资担当这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是有相当困难的。第一,他必须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第二,必须精通古汉语;第三,必须有一定的绘画技能;第四,还要看他对这门枯燥的冷门学科有无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师资哪里去寻找呢?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1952年戏剧学院建院后,从外校调来担任工艺图案绘画课教学工作的周锡保先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周先生基本上具备上述前三个条件,但他愿不愿意搞服装史的研究和教学还不知道。为了学科建设,我们商请周先生承担这项任务。锡保先生虽然对这门课程比较生疏,但为了教学的需要,仍欣然接受了中国服装史的编写和教学任务。我们给周先生配备了助手,并且得到中央文化部的支持,拨了专款,从人力、物力上支持了这一新的事业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周先生的积极性。从此,他就以全部精力和坚强的毅力投身于这项教材建设中去了。 成书不易。作者翻阅中国古今历史文献,跋山涉水亲赴云冈、龙门、敦煌等地调查,临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仔细考证,辨别真伪,埋头著述,精心编绘,前后历经三十寒暑,才完成了此一卷帙浩繁、文图并茂的大工程。 从《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编写,可以看出周锡保先生的治学精神是严谨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著述的目的是明确的。譬如,他在研究宋代服饰的篇章中,从男子品官冠服到妇女一般服饰,都作了详尽的考证,甚至对细微末节都作了详细分析、注释、绘制。 因《中国古代服饰史》是为戏剧专业的需要而编写的,锡保先生非常注意结合戏剧专业的研究。例如,他在《历史剧服饰及其他》(《戏剧艺术》1981年第1期)一文中写道:“历史人物必然受当时的社会制度而规定,也受此局限,他们的起居生活,也不能超越这种制度……因而,在历史剧中我们也必须尊重各种事实,例如演清代剧,就必须穿清代服饰,反映清代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叫清代人物去穿上明代服饰,因为这是违反清代法制的。当时如果违反这种制度,就要遭到杀戳ere343……”。对于道具的使用,他也主张“应力求其合乎时代特色。不能让西施睡在近代的美人榻或者席梦思上,刘邦也不能要他坐在清宫的御座上……”。服饰虽然可以变化,但他主张“应该避免同古人生活相距过大”。在《鹖冠(冠)考略》(《戏剧艺术》1982年第3期)一文中,对于戏曲人物头上的“二根野鸡毛”,也作了历史的考证,说明其历史根据、演变及其在戏曲中的运用。例如,《左传》的“初献六羽”就有“执翟羽而舞”的记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仲由(子路)好勇,有“冠雄鸡、佩豚”的记述。因为雄鸡、豚都是勇猛的动物,因此,古人戴佩此种动物羽毛或毛皮,都有象征勇武的寓意。戏曲人物头插“二根野鸡毛”,除象征勇武之外,也有装饰美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周锡保先生这种结合专业特点研究中国服装史的方法是正确的,富有成果的。 《中国古代服饰史》的问世,填补了舞台美术服装专业课程这一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服饰制度的衍变及其风俗民情,具有历史认识作用与参考价值,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中国文化史也是一个贡献。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难免有遗漏或疏误。这有待于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继续研究、订正、补充,有望于专家们的批评、指正。
《中国古代服饰史》为我国著名服饰史专家、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锡保先生的遗著,自1956年作为文化部、教育部研究课题,并于1961年列入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编写目录。周先生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而服饰史又是一门崭新学科,从上古以迄于清末民初,不论从文字上,还是从图片资料上,都需要做最基础的爬罗、剔抉工作,至艰至巨,殊无捷径可言。周先生穷十余年之功力,孜孜矻矻,铢积寸累,以底于成;而此书一出,国内同类的著述中至今亦无人能出其右。
周锡保(1910-1984),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中国服饰历史的教学、研究奠基人、创始人。 建国初期,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的关于填補中国服饰史教学、研究空白的任务,毅然进入该领域,开创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等院校服饰史教学专业;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服饰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61年8月1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题为《我国服饰的变迁-简论服装发展史上的几次重大变革》的专业论文。1984年完成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服饰史专业的教材——《中国古代服饰史》,填補了空白,为我国的服饰史教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奠定了基础。
目 录彩图释说半生心血考衣冠(代序)凡 例第一章 服饰的起源第一节 服饰的初步形成 001第二节 服饰的具备时期 008第二章 冕 服第一节 冕服的形成时期 013第二节 冕服的具体形制 014第三节 冕服的种类及其等差 015一 十二章纹饰 016二 冕服的附件 017第四节 冕服的历代演变 018第五节 冕服的使用 028第六节 冕服的形象问题 032第七节 冕服中的几点看法 050第三章 弁服及其他服饰第一节 弁 服 053一 弁(爵弁、皮弁、韦弁、冠弁) 053二 元 端 055第二节 深 衣 057一 深衣的形制及用途 057二 历代对深衣有图式的诸家 058第三节 袍、裘 060一 袍 060二 裘 060第四节 妇女的服饰 061一 服饰 061二 首饰 061第五节 舄、履(屦) 062第四章 周代后期的服饰第一节 周代前后的军戎服饰 065第二节 周代前后的生活及仪俗 067第三节 周末赵氏的变服 069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服饰 072第五章 汉代服饰第一节 男子品官服饰 085一 一般服饰 087二 汉代的冠、弁、巾、帻 087第二节 妇女服饰 110一 命妇服饰 110二 妇女一般服饰 111第三节 军戎服饰 128第四节 礼仪及生活习俗 129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服饰第一节 南北民族间的服饰影响 137第二节 南朝官服 139第四节 南朝一般冠服 142第四节 北朝的一般服饰 144第五节 妇女命服 163第六节 妇女的一般服饰 163第七节 妇女的发饰 165第八节 军戎服饰 167第九节 南北朝的生活 169第七章 隋、唐服饰第一节 隋、唐的官服 185一 天子冠服 186二 群臣的冠服 187三 一般服饰 191第二节 隋、唐的妇女服饰 204一 后、妃及命妇服饰 204二 妇女的一般服饰 206第三节 隋、唐的妇女发饰 227第四节 军戎服饰 243第五节 唐代人的生活及仪俗 252第八章 五代服饰第九章 宋代服饰第一节 品官冠服 269一 祭 服 269二 通天冠、远游冠服 269三 朝 服 270四 公 服 273五 时 服 274六 幞头及其他 276第二节 一般服饰 280一 男子服饰 280二 服饰的附件 288第三节 妇女服饰 297一 命妇冠服 297二 妇女日常服饰 302三 妇女的一般首服 308第四节 褙子、半臂、背心、裆 317第五节 释、道服饰 326第六节 军戎服饰 330第七节 北方诸民族在服饰上对宋人的影响 335第八节 宋代的生活及仪俗 336第八节 服饰纹样 339第九节 341 >第十章 辽代服饰第一节 辽之男子服饰 341第二节 辽之妇女服饰 342第三节 军戎服饰 343第四节 仪 俗 343第十一章 金代服饰第一节 男子服饰 349第二节 妇女服饰 351第三节 军戎服饰 352第四节 生活习俗 352第十二章 元代服饰第一节 男子服饰 361第二节 妇女服饰 363第三节 军戎服饰 364第五节 仪 俗 365第十三章 明代服饰第一节 官 服 381一 皇帝冠服 381二 文武官服饰 382三 内臣服饰 387第二节 一般服饰 389一 衣、裙 389二 巾、帽 390三 带、佩 395四 履、靴、鞋 396第三节 妇女服饰 413一 命妇冠服 413二 妇女一般服饰 419三 妇女发饰 420第四节 军戎服饰 434第五节 明代仪俗 436第六节 衣料及纹饰 437第十四章 清代服饰第一节 清代入关前及统一后对服饰的改制 441第二节 品官冠服 446一 冠 饰 446二 服 饰 449三 其他附件 451第三节 冠服的穿戴及使用 454第四节 服饰的禁例 456第五节 一般男子服饰 458第六节 皇族、皇戚属及命妇冠服 473一 冠饰(朝冠、吉服冠等) 473二 服饰 473第七节 妇女一般服饰 475一 满族妇女服饰 475二 汉族妇女服饰 476三 发髻首饰 479第八节 服饰的衣料及纹样 502第九节 军戎服饰 503附《大清会典图》及《皇朝礼器图式》中冠服表 504第十节 仪 俗 523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后的主要几种服饰演变一 服饰在地区上的趋向 526二 服饰在职业和阶层间的区分 527三 服饰形式的类型 527后 记
第一章服饰的起源 第一节服饰的初步形成 从遥远的时间上说,人类开始用天然石块、树枝等捕击野兽,冬则把所获的兽皮用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夏则裸身或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烈。这样和动物只依靠其本身的皮毛来保护或保暖已有区别,即人类已脱离了动物的境界。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说最原始的服装已初步有些雏形。在历史上或称之为猿人时期,即史载中的所谓茹毛饮血,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的年代。 人类在不断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总是会不断提高生产力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不断地改进使用工具,由天然石块而磨制适应于捕猎动物时杀伤力较强的工具,或利用兽骨等制作,来提高生产力,在历史上称之为旧石器时代。再进而入晚期至细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提高了,工具改进了,各种使用的器物包括服饰在内,必然也随之发生变化,使之较适合于人体各个部位的要求。他们把天然的兽皮用石棱锐边和磨制成锐利的骨角等进行分割,用它或披之于身、或掩之于下体,按照人类的意志来适合人体的要求,也就是人类可以支配这些天然物质了,逐渐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境地。当然,人类是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一定会进一步把切割的兽皮或成块或分条,并将分条作为连缀片块之用,或者作为带子来束用。这时服饰的形式必定是进一步有意识地做成某一种式样了。他们在穿着时都可按其所需而自由制作,这时可以说服饰是已经离开了萌芽雏形状态。恩格斯说:“人则以自己所作出的改变来迫使自然界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支配着自然界。”但在这漫长的时期中,服饰的具体形式如何,在目前来说,我们还是无知的。以意推之,当然还是简陋的。 到了人类能磨制骨针,并用骨针来缝制衣服,这时服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目前考古学上的发现,在周口店山顶洞中发掘了一枚骨针,以后骨针又陆续大量地被发掘出来。这种骨针的发现,足以说明我国在一二万年前后,人类已使用这种骨针来缝制兽皮等衣服了。这个时期的服饰形式,必然较前一时期有所发展,可以将切割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皮片,较为细密地缝制起来了。 到了再晚一些时候,又出现了石和陶制的纺轮,又说明了不单是利用兽皮来制作衣服,还进一步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布帛,使衣服的原料又发展了一步。这种骨针和纺轮都有实物可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氏族社会时期长短不同的各类骨针,短的不到一寸,并且有几个针眼细得几乎同今天的扎鞋底针或粗的缝纫机针相仿。这足以说明这时的缝纫衣服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礼记?礼运篇》中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考古上的发现,同这种世代传说而记录下来的史料是相符合的。如上述的冬则居营窟,这同洞穴遗址的发现亦是与史载一致的。其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如麻布一类的织物残片,足见后人记载的治麻丝为布帛的史料,也是有所依据的。 服饰既为人类的护体需求,那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狩猎而进入渔猎、畜牧与农业时期,各种工具的改进,在服饰的制作上当也更进一步适应人体的要求,这样,美化的要求和审美的观念当亦伴之而生。他们不仅要求服饰式样的合度,并且在服饰本身外加以各类附属饰件等来进行美化。如山顶洞人已用穿孔的兽牙和小石珠作为身上和头上的装饰品;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围绕于骨骼的颈项间的骨珠、穿孔的动物牙齿、蚌珠蚌环等;从披发而到束发、辫发等形式(见图1.1.1、图1.1.2),既是从当时实际需要出发,也含着审美上的要求,这也是使服饰发展的一个因素。 人类在对自然的斗争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种认识在那个时期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对各种自然界所发生的现象是懵懂的。在有的现象还得不到解释时,就认为是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这一切,如对于赖以生存的天和地,绵延繁殖的祖先,都认为应是尊而崇拜的对象。这就产生了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必然会反映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到服饰制度上来。我们可以从《易?系辞下》中所说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所说的乾即是指天,坤即是地。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象天而服色用玄色;地为黄色,故下裳象地而服色用黄色。这种用上衣下裳的形制以及上玄而下黄的服色,就是由于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服饰上的形和色。《礼记?礼运篇》云:“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这就是对生者和死者以及天地的祀礼,于是产生了祭服和丧服的形制。《周礼》中的“享先王则衮冕”,也是对人类祖先的崇敬在服饰上的表现。这种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也可见之于《论语》:“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冕。”黼冕即是祭服中的服饰。这是说在夏禹时不重视平时的衣着,而把祭祀天地、祖先的祭服加以美化考究,就是把宗教信仰的服饰放在首位,日常的服用却可以不考究,这是我国古代服饰由于信仰而发展的又一个因素。 上衣下裳的形制和基本的玄衣黄裳的色泽确立了以后,随着历史的进展,必然会在这一基础上使服饰丰富起来,因为天地间的万物又给了人类在服饰上多样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虞书?益稷》中也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这里所说的也就是将天地间万物的形态、色彩概括地,象征地施之于服饰上。这种采之于自然的形态,除服饰外,同样也绘之于实用器物上,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中的纹饰即是一例。 《后汉书?舆服志》云:后世圣人,观翚翟(雉类)之羽毛有五采(通彩)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见鸟兽有冠角、髯,于是制作各种冠或髻式及系冠之缨蕤(见图1.1.1之2.图1.1.3、图1.1.4、图1.1.5之1.2.3.图1.1.6诸像);见兽(牛)之颈项下有垂胡之形,乃效其式而将衣袖裁成垂胡之式(见第四章图4.4.1之4.5.7.8)。凡此,都足以说明服饰及冠帽也包括发髻在内,造型与施色都是人类在不断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形态,并把它作为服饰的制裁及其形、色、纹样等的源泉,使服饰在发展上既按实际需求,又可达到审美上的目的。此外,再加以前面所说的保暖、宗教信仰、季节、时令等因素,逐渐使服饰的形、色、纹样多样地统一起来。这是服饰发展中的又一个因素及其重要过程。 现在再谈谈关于上衣下裳形成的前后过程。根据我国的史载和金文中常见的有“赐汝赤芾朱黄”的芾字,作象形的“巿”状,在经传中也常见的有:《诗、小雅》:“赤芾在股”。历来释经者都认为芾之施用于服饰,是象征太古时代蔽膝的含义。后汉郑玄注释谓:古代田渔而食,因用其皮先作掩蔽于前面的下体,以后再掩蔽其后面。到后来布帛产生,衣裳的形式确立后,仍把前面遮掩的一片加之于服饰之前,沿用上古人形成衣裳的初期样式,是有不忘其本的用意。由此可知,人类最早是用皮毛等先围之于腹下膝前。这种先围前、可能是为了保护腹部免遭病害,同时也有可能与人类赖以繁殖后代的生理形态所起的作用,因而产生这种蔽前的形式,这也常见于各民族的裸体者的形像中(可见之于图1.1.7)。日后把这种蔽膝作为保存古制而施之于衣裳之外(在图1.1.3、图1.1.8之1、图1.1.6中可见之),并且用之于礼服中。后代学者也认为韨是在衣服之前,而它加于服饰上却在衣服之后,即所谓舜始作韨以尊祭服的说法。 往后把蔽前与蔽后的两片相为用骨针连缀缝合起来,这样就形成后来的下裳,也就是后世的裙子。这种上身有衣,下身有裳,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这种上衣下裳制,一直保留到以后的很长时间。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把所有的各种衣着,都统称之谓衣裳,可以说就是古人留给我们一种基本服式的缘由。 前面已提到过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衣服形制确立后,人们都按照这种式样穿着去祀天地、祭鬼神、拜祖先。部族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活动得以较有秩序地进行着,因而天下治,已不像早先任意披着无一定形制的衣服了。传说中的黄帝,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陶笄、骨笄、网坠等,且又有纺织物的残留痕迹,如麻布类的织物。这同《魏台访议》所记的“黄帝始去皮服布”也是相符的。在距今约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具备了上衣下裳这种基本形制,是可以信得过的。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辛店期)的陶绘中,就有这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连的形制,其中一人似乎头上已有戴帽的形式。由于这像比较写实,容易识别衣裳形制(见图1.1.9)。另如图1.1.3、图1.1.8也同样可以看出衣裳的形式。 在传说中有黄帝的元妃螺祖西陵氏,教民以养蚕的说法。《禹贡》中也有二处贡丝的记载,并且有:“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意思是大水退了,可以回居平地从事蚕桑的育植了。但在目前发现的实物中,殷商时期已有了丝织物,如带有雷纹的绢等,在甲骨文中也有桑蚕和衣、裘的象形文字,并有玉蚕的发现,帛字在甲骨文中也曾见到。蚕丝的产生,保守一点的说法,大体上说来在夏、商时期已有了。这种由麻织物进而发展养蚕业,产生丝织品,使服饰的原料又增多了品种,服饰又进一步丰富起来。 上衣下裳的形制既备,与此相应的首服,即头上戴的帽、冠以及发饰如髻辫等,足上穿的鞋子,必然也随之而产生。据《后汉书,舆服志》云:“上古衣毛而冒皮”。是利用兽皮缝合成帽形而戴之于头上,这比先前的披发的形式是又进了一步。《释名》云:“帽,冒也。”《尚书?大传》云:“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这是说人类的首服先有戴帽的记载。《六书通》及《说文》:“‘曰’(帽),小儿及蛮夷头衣也。”这是头上戴的帽与冠的区别。因帽较冠为之方便,易戴易脱,所以古代人先有帽是有理由的。 再从目前发掘的实物,在仰龆文化和龙山文化层中出现了陶笄、骨笄、骨簪来看,似乎在这时期已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头饰了。按笄即后来叫做的簪,笄。簪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把头发束起来挽成发髻后,用笄来贯穿发髻中,起让发髻不散的作用;二是将头上所戴的冠用笄从冠旁孔中横贯到发髻中,由另一旁的孔中穿出来,有把冠固牢于发髻上的作用(见图1.1.10之1和2)。因此可以说,在仰韶文化期间,即在殷商之前,在首服中已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头饰了。到殷商以后,骨笄普遍出现,并且在笄头上镂刻着精美的鸟首形和饕餮等装饰纹样,且有较长的骨笄,长度可能到20厘米左右。这种长的笄当是用作贯冠之用(图1.1.10之2.即是较长的笄)。其短的约在10厘米左右,当是贯发髻的笄。足见当时头饰已有了发髻,而且已有了首服的冠了。因为冠有大小,所以,短一些的笄也可以用来作贯冠之用,因为帽是不需用笄来贯固的。除了有笄的实物可以说明外,也可于玉佩的人形饰物中见之(见图1.1.5之1,图1.1.5之2,图1.1.5之3)。 至于梳理头发的工具,在夏、商时代出现了骨梳玉栉。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的镂空的漩纹骨梳,梳的齿约为十四至十六齿左右(见图1.1.11之1和2)。虽然较早的栉梳还未发现,可能因为用木制而不易保存的原因。因为有了梳子,头发可以整理了。 《世本》载:“于则作屝履(注:于则,黄帝臣)。草曰屦,麻曰履。”亦有说麻与皮制的都叫履。按《释名》云:“齐人谓韦履曰屝。屝,皮也,以皮作之”,《急就篇》云:“草履曰屝。”虽说法有异,这可能由于时间或地方方言上有所不同的原因,但古代鞋子确有皮制的,也有由草和麻编织而成的。 衣裳的形成,由冒皮而束发戴冠,足上着的有屝、履、屦,以及冕服中所着的舄(“舄”字也见之于金文中,作“翟”)等,这可说是比较早期服饰制度的形成阶段。
1.《中国古代服饰史》为我国第一部服饰通史,是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1956年,上海戏剧学院周锡保教授受文化部委托,编写这部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系通用教材,耗费半生心血著成此书,在考订史实、研究方法、纂辑史料、著述体例诸多方面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出现的几部简史及断代服饰史,率皆以此书为母本。 2. 1956年,文化部将《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编写列入重大科研项目;1961年,教育部将此书列入全国高等院校通用教材编写目录。 3.《中国古代服饰史》不仅从我国历代正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籍中剔抉爬梳,考订历朝历代官服、常服的典制与变迁,而且以病残之躯亲自到大同、云冈、敦煌等处摹写石雕、壁画中的服饰纹样,以地上遗存及地下考古发掘来印证典籍中的记载,即采用由国学大师王国维所确立的二重证据法,使这一学科真正走上坚实的科学研究的轨道。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