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外语论坛(第3辑)
2010-12
中央编译出版社
刘利民 主编
742
980000
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哲学研究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主办,系年刊形式的系列学术丛书,每年出版一辑,本书为第3辑。该书主要介绍了语言哲学思想研究、国外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语言文化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内容。
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国外语言学研究
外语教学研究
语言文化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翻译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外语学科管理研究
第二,时间是感性直观与理性范畴的中介。我们看到,在康德的理论体系中,时间是感性的,与纷繁复杂的客观对象同质;另一方面,时间是知性的,它与抽象的概念同质。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通过时间这个桥梁得到连接和沟通。康德指出,“时间是一切经验可能的条件,它的先验规定,因其普遍的,并依据先天的规律,所以它与构成统一的范畴同质,但另一方面,又因其包含在一切杂多的经验表象中,所以又与现象无殊。这样,范畴运用于现象就由时间的先验规、定而成为?这种时间的先验规定作为知性概念的图式即为现象包摄在范畴之下的中介。”(毛怡红、沈耕:35)通过时间的中介,范畴应用于现象,概念应用于表象。 第三,时间为知识划定界限。在康德的理论中,所有现象必须存在于时间之中。时间是所有现象的先决条件。“现象范围就是时间范围,不在现象中出现,也就是不在时间中出现。现象界的存在者之所以能够作为某种什么出现,是以时间形式为前提的。任何一个存在者,只要它是某种什么,它一定在时间中。知识以感性直观时间为条件,超出时间,也就没有知识可言。”(孙冠臣2001:26)时间是知识的界限和边缘。人们可以认识的只是时间中的一切。温纯如先生在研究康德的图式理论时指出,时间在康德的时空观中就像织就现象的网,一切都在时间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