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都——热河
2011-4
中央编译出版社
斯文·赫定
334
赵清
无
斯文·赫定(1865—1952)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位瑞典著名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因发现楼兰古城的遗址,令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1930年6月25日,斯文·赫定从北京驱车前往承德(热河),在承德逗留十个日夜,写下了《帝王之都——热河》一书。该书不仅详细记述了斯文·赫定一行从北京到承德的旅行以及在承德的所见所闻,而且通过收集和翻译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将清朝帝王在避暑山庄的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斯文·赫定通过对数据精确的记录和对细节的描写令承德的多座寺庙建筑跃然纸上。书中更配有八十多幅珍贵老照片和四张作者手绘写生图,配合精妙的文字,将承德宗庙这些艺术瑰宝展现在读者面前。
前言 致温森特·本迪克斯
第一章 去往热河之路
第二章 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
第三章 土尔扈特部族迁徙
第四章 行宫——须弥福寿之庙
第五章 班禅喇嘛热河之行
第六章 康熙皇帝——热河避暑山庄的缔造者
第七章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
第八章 马嘎尔尼使团
第九章 皇帝的妃子——香妃
第十章 和珅——一个皇帝的宠臣
第十一章 嘉庆皇帝在热河之死
第十二章 咸丰皇帝在热河之死
第十三章 热河的其他几个庙宇
插图索引
附录
版权页:插图:小布达拉宫历经四年修建,于1771年9月竣工。就在此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土尔扈特部族从俄罗斯回到中国。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皇帝在碑文中也提到了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有三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成为修建小布达拉宫的原因,这是其中之一,而这些事件将因小布达拉宫的建造而被人们铭记。乾隆说:“久居俄国的土尔扈特部落也由于宗教的原因迁徙东归。他们整个部族数万人众,在经历了半年多的长途跋涉后回到祖国,恰好在这一时刻前来。”甚至在行宫的碑文中,乾隆皇帝也提到,这座庙宇修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土尔扈特部族重归大清帝国。很明显,皇帝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耶稣会士们也对这种说法做了肯定,皇帝把此事列为在他长治久安的统治时期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所以我想,在此追随土尔扈特人的足迹,回顾一下他们穿越亚洲的悲壮之旅,应该并不跑题。土尔扈特部族是厄鲁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17世纪初他们被东部蒙古各部驱逐,被迫离开自己位于青海湖边的草场。1616年他们继续迁徙,来到了乌拉尔河畔。部族首领率领5万个蒙古包的族人,在乌拉尔河与叶姆巴河之间定居下来,并且承认了俄国的统治地位。此后他们继续向伏尔加河下游迁徙。虽然他们表示愿意臣服于俄国,但这都没能阻止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掠夺俄国城市。他们的部族后来在伊犁河畔定居下来,与准噶尔部为邻。1761年,土尔扈特人的王族后裔——年轻的渥巴锡成为整个部族的汗王。这个部族当时被来自四面八方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民族包围着,但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祖先的信仰,信奉喇嘛教,以拉萨的达赖喇嘛为精神领袖。部族会派出使节觐见达赖喇嘛,向他奉上贡品。他们长途跋涉去西藏朝圣,遇到大事都要询问达赖的意见,因为他是神佛在世间的化身。这种信仰也是促成土尔扈特人(俄国人称为卡尔梅克人)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
《帝王之都:热河》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之一。
无
热河真是个好地方
有情境,有内容,还有图。
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视角独特,好书。。
该书目前为止共有两种汉译本问世,前年买了另一汉译本,读来就觉得意犹未尽,感觉其中很有一些部分未从瑞典文本译出。此次读此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组织翻译的汉文本,果真不同,读来顺畅许多,我认为,这是目前可见的最好的汉译本。建议对清代宫廷史和承德地方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
收到有破损 领导着急要看 给我好个骂 严重影响我的工作信誉 非常差
整体值得看,有大量老照片,前几章最值得看,后面的部分对中国人来说意思不大,对研究清史的人也许有用。
虽然是大名头,但是不值得一看,考古的内容没有,是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