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
2013-2
崔丕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02出版)
崔丕
无
《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全面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 、英国等国政府陆续解密的历史档案,在多国多边解密档案互证研究的基 础上,深入探讨美国对日媾和政策与日本的抉择、美国与日本战争赔偿问 题、美国对日本北方领土与南方领土的政策、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与中 国、美日共同防卫援助协定的起源与特色、美日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 、美国处理返还冲绳问题的思路与政策、美日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认识与 对策、美日在东南亚的战略合作、冷战转型时期的美日关系等重大课题, 《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深刻揭示了美日关系从敌国向盟国的转换和 美日伙伴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认识当代美日关系演进的 趋势及其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政治与国家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 价值。
崔丕(1954—),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1978年8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10月起任教授。1996年—1997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访问研究。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任暨南大学特聘教授(一级岗位)。2009年10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历史学系主任。主要从事冷战国际史研究,专著《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华书局2005年10月修订版),2002年获国家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杂志发表多篇有关战后美日关系史、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重大决策、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日本对东南亚华侨的调查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
绪论 一、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多国解密档案资源与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 三、本书的学术体系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与日本的抉择 一、美国对日媾和政策转向的态势与《芦田书简》 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2文件与美国对日政策的战略性转变 三、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0/1文件与对日媾和七原则 四、吉田路线与战后日本对美关系的基本形态 五、《吉田书简》与《日台和约》的缔结 第二章美国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 一、拆迁赔偿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二、劳务赔偿原则的确立 三、日本战争赔偿问题处理的历史特点 第三章美国对日本南方领土与北方领土的政策 一、美国政府对处理冲绳问题的构想 二、杜勒斯与千岛群岛、库页岛的归属问题 三、美国对日本领土问题处理政策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与中国 一、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的形成 二、美日在对华贸易管制政策领域的协调 三、日本要求废除“中国差别”政策的策略与美国的容忍态度 四、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的影响 第五章美日共同防卫援助协定的起源与特色 一、美国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与日本 二、美国共同防卫援助政策追求的双重目标 三、美日关于共同防卫援助协定的谈判 四、美日共同防卫援助协定的特色 第六章美日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的形成 一、冲绳问题在修改《美日安保条约》中的意义 二、美国关于条约适用范围的立场 三、“事前协商制”与美国保留的特殊权利 四、《美日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的历史地位 第七章美国政府处理返还冲绳问题的思路与政策 一、肯尼迪政府对冲绳政策的内在矛盾 二、约翰逊政府转变对冲绳政策的动因及趋向 三、尼克松政府返还冲绳谈判的战略与策略 四、美日返还冲绳谈判中的核密约问题 五、美日返还冲绳谈判中的财政补偿秘密谅解 六、美国返还冲绳行政管辖权的历史意义 第八章美日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认识与对策 一、美日对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的认识与特征 二、美国遏制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对策构想及其变化趋向 三、美日在宇宙空间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 四、结论 第九章美日在东南亚的战略合作:印度尼西亚债权国会议的缘起与影响 一、印度尼西亚一马来西亚争端与美英日外交的不同走向 二、日美英援助苏哈托政权方针的确立 三、印度尼西亚债权国会议的进程及其影响 第十章冷战转型期的美日关系:对东芝事件的历史考察 一、东芝事件的由来与真相 二、美国政府处理东芝事件的外交策略 三、“东芝事件”对美日关系的深远影响 四、简要的结论 结语:冷战时期美日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图片目录 1.美国对日媾和特使杜勒斯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吉田茂(1951年1月31日·东京) 2.日本政府全权代表签署投降议定书(1945年9月2日) 3.《加强北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案》附图(1950年12月28日) 4.埃德文·鲍莱率领的盟国赔偿委员会成员在赴东京前的合影(1945年11月1日) 5.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3号文件关于日本战争赔偿的决定(1949年5月6日) 6.日本天皇裕仁和内阁总理大臣吉田茂签署的《对日和平条约》文本(1951年11月28日) 7.《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第三条地域中的冲绳群岛和钓鱼岛(1953年6月15日) 8.美国海外军事基地体系(1945年10月25日) 9.日俄·日苏疆界的变迁(1855—1945年) 10.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对华贸易管制问题的文件(1956年10月5日) 11.美国驻日大使艾利逊(1953年6月12日) 12.岸信介首相与赫特国务卿在《美日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签署仪式上(1960年1月19日) 13.美国政府对“远东”地域范围的界定(1955年9月22日) 14.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或外务大臣阅览《东乡备忘录》的状况(1968年1月30日—1988年8月24日) 15.藤山爱一郎外相、麦克阿瑟大使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秘密换文(1960年1月6日) 16.参加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的约翰逊总统(中)、腊斯克国务卿(左)、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右)(1967年1月20日) 17.基辛格手迹:尼克松总统、佐藤荣作总理大臣会谈的议题(1969年11月12日) 18.基辛格、若泉敬关于美日首脑会谈内容和程序的电话记录(1969年11月15日) 19.美国财政部长肯尼迪致尼克松总统的备忘录(1969年11月12日) 20.日本外务省关于“美国之音”中转站迁移费的文件(1971年5月15日) 21.日本外务省关于冲绳军用土地恢复原状补偿请求权的文件(1971年6月9日) 22.美国情报机构拍摄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心(1964年10月20日) 23.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与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尔的会谈记录(1963年1月9日) 24.美国情报机构绘制的中国核设施位置图(1963年7月10日) 25.日本政府关于美日空间技术合作的建议草案(1959年10月20日) 26.尼克松总统与佐藤荣作首相在圣克莱门托的合影(1972年1月5日) 27.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农业部部长致总统备忘录: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债权国会议的政策(1968年10月14日) 28.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关于印度尼西亚与共产党国家关系的年度报告(1966年12月20日) 29.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信息中心文件——熊谷独致巴黎统筹委员会主席的举报信(1987年9月22日)
版权页: 缔结和约的性质,“应该是简单的,一般性的,而不应该是惩罚性的”。缔结和约以后,日本的安全保障取决于日本内外形势的稳定程度。美国应该“永久保持在冲绳的军事基地与设施”、“争取将横须贺海军基地和设施改为商业用途,同时尽最大努力在冲绳建设一个更高水准的海军基地,并且确保美军在那里的绝对控制”。允许日本在一定限度内重新发展军备,加强警察力量、建立海上保安机构和联邦警察式的中央机构,以便遏制苏联和日本的共产主义。(3)改组占领机关。盟军总司令部的任务今后必须限定在监督方面,大幅度地恢复日本政府经济复兴的权利。美国政府不必征求远东委员会的意见,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单独向总司令部发布指令,建立不属于总司令部的国务院代表部,以保证华盛顿对总司令部的主导权。显然,对日政策重点的转移、对日媾和方针和占领机关职能的改变这三者环环相连,密不可分。尽管这份文件是凯南与麦克阿瑟会谈以后提出来的,但是没有完全采纳麦克阿瑟的意见,并且远远超出了双方磋商的范围。唯其内容之完备,才使得国务卿马歇尔未经内阁讨论并且越过向总统报告的正常程序,就准备将它直接提交国家安全委员会审议。当然,也正是由于该文件无视对日占领政策主管部门的意见,国务院远东司和陆军部坚持对其进行修改,然后再提交国家安全委员会审议。这样,政策设计委员会第28文件就失去了直接介入美国最高决策圈的机会。 在此期间,陆军部加紧研究日本安全保障问题。在他们提出的研究报告中,一方面,在承认美国的力量有限这一点上,同意凯南的观点,主张为了弥补美军力量的不足,日本应该建立一支20万至30万人的军队。该部队除了维持国内治安、协助美国占领军以外,还将作为重新建立日本陆军、海岸警备部队的核心7力量。另一方面,关于日本在美国军事战略中的地位问题,比凯南走得更远,提出在日本本土也要保持美国的海军和空军基地。只要这一目标没有实现,就继续占领日本,无限期推迟媾和。以该报告为基础,4月30日,陆军部正式对政策设计委员会第28文件提出修改意见。
《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所要探讨的就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美日关系在政治、外交、安全保障、经济领域的各种变化,阐明美日关系从敌国向盟国的转换和美日安保体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美日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势及其对亚洲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无
值得阅读和收藏。冷战史非常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