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刑事诉讼法的时代精神

孙洪坤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孙洪坤  

页数:

311  

字数:

405000  

内容概要

该书是系统和全面地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期刑事诉讼法时代精神变革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以中国的问题,世界的视野,独到的研究方法,对21世纪新时代的刑事诉讼法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刑事诉讼理念的现代化,刑事司法权的优化配置,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价值取向,刑事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救济机制与保障,刑事和解的博弈论,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立法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拓展我们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学术版图,促进刑事诉讼法的改革完善,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孙洪坤 1975年生,安徽省毫州市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获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安徽省法学法律人才库工程人才,全国检察理论研究特邀专家,兼任安徽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与法学教育研究会副总干事,淮北市法学会副会长、淮北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序一序二导论:刑事诉讼理念的现代化上篇 新时代的刑事诉讼价值观 第一章 刑事司法权的优化配置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 沉默权的代价与价值取向 第四章 美国辩诉交易是非之争及其启示 第五章 无罪推定的法哲学思考 第六章 程序正义的中国语境中篇 新时代的刑事诉讼人权观 第七章 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 第八章 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救济机制 第九章 刑事指定辩护制度的实证分析 第十章 刑事审前司法审查制度 第十一章 刑事非法证据的效力权衡 第十二章 刑事非法证据的责任属性 第十三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下篇 新时代的刑事诉讼变革观 第十四章 刑事回避制度的观念更新与改革 第十五章 刑事再审程序之批判与重构 第十六章 刑事诉讼中疑罪案件问题 第十七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 第十八章 正当程序的宪政之维 第十九章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论 第二十章 刑事和解的博弈论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二、理念的内涵和对传统刑事诉讼理念的考察(一)理念和法律理念的内涵理念,“一是指信念;二是指思想、观念”。①从词源上考察,“理念”一词源自古希腊语,原意是指见不到的东西,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在柏拉图哲学中,“观念”常译为“理念”;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观念”是理性领域内的概念,有时也译为“理念”。把“理念”引入到法律领域,产生了“法律理念”,又该做何种解释呢?有学者就认为:“法律理念就是对法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一种理智的思想,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态度,是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有机结合的产物。”②相对于传统而言,法律现代化不仅应包括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的现代化,还应当包含法律理念的现代化。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普法,所有这一切的法律活动,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法律理念作为引导,都将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这就好比一艘黑夜里航行在大海中的小船,没有灯塔的指引,就会失去航行的方向。将“理念”用在刑事诉讼领域,就是贯穿于刑事诉讼法的理性的、普遍的观念;无论是刑事诉讼法律理论的研究领域,还是刑事诉讼法的具体应用部门,都需要现代化的刑事诉讼理念加以引导。(二)对传统刑事诉讼理念的考察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文明、进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与传统社会相比较都有了空前的发展,法律同样也处于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传统的刑事诉讼理念如引礼人法、礼法并重,民刑不分、重刑轻民,无讼是求、调处息争,权力本位思想等已经无法与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合拍,其固有的缺陷也日渐暴露出来。

后记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一项制度之创建,必先有创建该项制度之意识与精神。一项制度之推行,亦同样需要推行该项制度之意识与精神。此种意识与精神逐渐晦昧懈弛,其制度亦即趋于腐化消失。”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他的深邃和精辟。法的精神是法律的灵魂,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必先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注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法治精神,重塑刑事司法的灵魂。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弘扬法治精神,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入宪等,都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广阔深刻的背景和画面,为笔者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的时代精神对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功能和价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新时代的刑事诉讼价值观,还是新时代的刑事诉讼人权观和变革观,莫不与一国法治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如影相随、息息相关。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指出,我所指的中国人的精神,是那种中国人赖以生存之物,是该民族在心、性和情方面的独特之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项制度之创建,必先有创建该项制度之意识与精神。一项制度之推行,亦同样需要推行该项制度之意识与精神。  ——钱穆


编辑推荐

《刑事诉讼法的时代精神》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刑事诉讼法的时代精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