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律师法庭攻守之道

段建国 法律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法律  

作者:

段建国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段建国所著,共分三编,收录案例21个。第一编内容为经验与技巧,第二编内容为思维与技能,第三编内容为风险与防范。作者经过对案例进行再加工,结合案例不同特点深入浅出地点拨律师在收集证据、法庭辩论等实务中应注意的要点。每个案例下均有作者结合多年律师从业的经验凝结而成的启示。

作者简介

段建国
开物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副主任,资深律师,《中国律师》杂志、《中国律师网》特约评论员,《方圆律政》杂志、《中国法律信息网》特约撰稿人,《中国辩护网》、《中国无罪辩护网》首席律师,在《法制日报》、《中国法院网》、《正义网》、《中国律师网》、《中国法律信息网》等发表文章近300篇。从事律师工作20余年来,主攻刑事辩护,曾为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案、反贪局副局长雷某某、焦某某故意伤害致死人命案、某国有大厂厂长王某巨额贪污案、某市邮政局局长李某某挪用巨额公款案、某省郭某重大涉黑案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还潜心致力于无罪辩护的研究,多宗案件无罪辩护成功,使20余名被告获得自由,深得各方好评。

书籍目录

序一 律师执业技能提升之道/田文昌序二 “反省”刑事辩护/李贵方序三 巧者劳而智者忧/汤忠赞第一编 经验与技巧案例故事一 “一窝硕鼠”被宣告无罪启示1 律师妙用修辞有奇效启示2 共同犯罪案件辩护人要不要协调辩护观点?启示3 “媒体判决”应当叫停案例故事二 被“冤枉"的公安千警启示1 律师的庭审发言要精、准、稳启示2 法庭是律师最好的舞台启示3 律师要有自己的“成名作”案例故事三 被法院否定的“涉黑”犯罪启示1 律师阅卷的窍门启示2 “打黑除恶”不可以扩大化启示3 让被告人家属取证不能化解律师职业风险案例故事四 局长挪用巨额公款案启示1 若程序不合法,客观事实就不存在了?启示2 律师该向毛主席学学语出惊人启示3 律师可否将复制的证据让被告人查阅?案例故事五 行长是死罪,还是无罪启示1 客户对案件的期望值决定对律师的满意度启示2 律师应当让无形的法律服务有形化启示3 大律师就要办大案件案例故事六 演绎“枪下留人”启示1 律师要做好自己的良心活启示2 成熟的律师不会过分看重庭审效果启示3 控方手中的无罪证据该不该出示?案例故事七 六年未决的“死刑犯”启示1 被良心拷问的优秀律师启示2 律师不是为坏人的“坏”辩护启示3 国人应当容忍辛普森漏网第二编 风险与防范案例故事八 震惊中外的火灾案启示1 律师该如何面对重大敏感案件?启示2 律师应当是理性的法律人启示3 律师要飞跃就必须专业化案例故事九 检察官犯罪后的博弈启示1 好律师就要苦守清贫启示2 如何理解律师的公平正义观?启示3 律师当庭发问有妙招案例故事十 只要星星在,爱心永不变启示1 律9币不要“包打”刑事官司启示2 律师的价值在于准确判断启示3 杀头不像割韭菜……第三编 实践与拓展

章节摘录

版权页: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律师庭审发言大可不必声嘶力竭、大喊大叫。讲话一定要讲清楚,心平气和完全可以达到说服人的目的。四两拨千斤,绵里藏针攻击力会更强,效果可能更好。法庭辩论不是吵架,事无巨细不依不饶,往往适得其反。律师应当是有涵养的法律人,应当沉着应战,处变不惊。律师的发言应当是缜密的、有逻辑的,言而有理,言而有据,才能说服人、打动人,最终让法庭采信。圈画不圆,不能自圆其说,宁可删除这些辩论观点,以免给法庭留下律师在胡搅蛮缠的感觉。人过一百,形形色色。当事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千差万别。素质低的当事人当庭谩骂律师的情形在法庭审理中出现并不是新闻。当事人骂律师不是新闻,但是若律师骂当事人就可能是新闻。与当事人对骂只会降低律师的身价。律师为被告人辩护、为当事人代理是法律赋予的律师的职责。如果出现有人格侮辱、人身攻击的情形发生,律师应当提请法庭对辱骂方进行制止、予以训诫,以保持良好的庭审秩序。若控方对律师进行突然攻击,观点不在律师的预料之内,律师事先不曾准备,律师应当沉着应对、仔细甄别控方的观点和逻辑是否有明显漏洞,切不可慌不择路、慌不择言。如果控方的观点完全成立,律师不可以为挽回所谓的面子而强辩。法庭是说理辩法的地方,不是争强好胜的场所。通过对事实的一步步澄清,随着对法律适用的一句句争论,可以帮助法庭查清事实、辨明应适用的法律条款,最后达到司法公正、不枉不纵,这是律师也是控方应当追求的理想目标。律师应当咬文嚼字,但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可患得患失。被告人当天穿的什么衣服、犯罪时天气如何等,一般情况下,除非对甄别证据真伪有用外,可以当做细枝末节,弃之不理。,辩护词也好,代理词也好,自己在发言之初应当亮明辩论观点,然后对论点作有理有据的论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据我所知,至今为止,关于介绍律师执业经验与技能的著作还不多见,段建国律师的《大律师法庭攻守之道》,可以说是经验之谈,也是感悟之作,其珍贵之处就是将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也许,有人阅读之后会深受启发;也许,有人阅读之后会感同身受;也许,有人阅读之后会吸取教训;也许,有人阅读之后会批评指正。  ——田文昌(中华全国律师协去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段建国律师选取了其二十三年执业经历中的二十个案例,通过案件事实介绍、辩护思路形成过程、不同案件的重点与攻守之道以及辩护结果的得失分析等,向人们重现并将人们带人案件办理过程,使读者进八“角色”,幻化为案件的“辩护人”,既可以重温作者的办案经历,也可以创造性地自己“辩护”,在想象的法庭中发挥自己的辩才,相当于品味到一种没有经历的经验。尤为可贵的是,在每个案例之后,作者都讲出了若干启示。  ——李贵方(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从段建国大律师这本《大律师法庭攻守之道》可以看出,研究法庭技巧、法庭艺术是可以提高我们辩护律师,特别是年轻律师的辩护水平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关键还要研究中国的法制特点、要研究中国律师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汤忠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江西金凤律师事务所主任)这些精心选择的案件,件件精彩,读来绝不乏味,而且有许多讨论空间,经段建国律师有理有据的分析,不少问题都焕发神采,颇具启发意义。书中多处以点睛之笔,介绍律师法庭攻防各种实战技巧,很精到,也很实用,足见段建国律师是个有心人,不但在办案中对各种细节有细致的观察,也有自己独特和缜密的思考。  ——张建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认真读完这本书,果然不出我所料,此书确实值得一读。这本书通过20个案例,以案说法、深八浅出,讲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启示部分,更是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我相信这本书,非但对刚入门的青年律师,即使对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律师,也是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许兰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刑事辩护委员会名誉会员)成为出色的大律师是所有律师的追求,成为一名专家型的刑辩律师是建国老弟对自己的定位和追求,从他所出的几本书和所辩护的案件中,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段建国大律师的这本新作就是一个见证,而且我认为他的新作确实是值得刑辩律师一读的好书,刑事辩护需要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书。  ——杨矿生(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妻员会主任,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主任)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之“道”,运用不同的辩护之“术”,法庭内外瞬息万变间的取舍与抉择,除了对语言文字的拿捏、微妙心理的把握,更需要成熟经验的引导。  ——王思鲁(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牙大状律师网首席律师)


编辑推荐

《大律师法庭攻守之道》:再现庭审之惊心,探觅成败之奥妙,体悟技艺之老到。二十三年磨一剑,攻守秘笈,倾囊相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律师法庭攻守之道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以朴实的语言,通过案例讲述了刑辩律师应该具备的攻守之道,快递速度很快。


翻看这本书之后发现大部分都讲刑事案件,对于实习律师不实用不实用~~~


大律师攻守之道基本可以成为一本执业教科书。


很好,很实用,对律师实务工作很有帮助


内容不错,逻辑性强,对律师执业成长非常有用。


内容不错 适合刚入门的律师


执业律师,可以看看。会有收获。


书还不错,对律师行业有个初步了解


好书,适合新律师刚入行时学习。


中国的法治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努力吧,汲取法律知识,培养法律兴趣


质量很好,里面是案例分析,能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


以前学法律的,买来读读


看了攻守,进退自如!不错,好书!


看了本书书后几个律界大碗的推荐才买的,但是看过之后感觉真是一般。作者明显有凑字数之嫌,有些话翻来覆去的说。前一页说过,后面一页又说一遍。而且很多东西点到即止。


这本书对于初入或者即将步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是很适合的


不错~~~~老公觉得还不错


老师推荐的书很好,我很喜欢。


初看还不错,希望对实践有一定作用。


对刚走进律师行业的新人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法律实务书籍!


很值得法律工作者尤其是律师读的一本书。


内容很多,说到很多方面,除了法律规定,还有细节,也有技巧。


对出庭辩论很有帮助。


经验总结,很有借鉴的意义。


看看 啊,没看,看了才知道


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深度。


内容丰富还算比较实用。


源于实践,值得阅读。


相当不错,值得读


里面有许多相关的案例,应该可以学到一些技巧,不过还得实践


还算是比较实用的


有一定的帮助,但有的观点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总之,还凑合!


书本既然有一页烂个大洞,根本无法阅读。


书中有缺页、页码顺序混乱


这本书处一到手感觉就像夜市地摊上买的书一样。轻,完全不像一本相同厚度的正版书应具有的重量:纸张粗糙,手感差不够光滑:裁剪及印刷我就无力吐槽了!


刑辩律师的呕心沥血之作,好书一本,学到了很多东西。


该书也是泛泛而谈,没有的很详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