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编大学语文

高雅杰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高雅杰 主编  

页数:

297  

前言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高职学生为了在众多本科生、研究生中争得一席之地,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操作技能”和“情商”两方面多下工夫。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效果显著提高了。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职责。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已不能仅立足于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之真正成为具有专业技能且身心健康、能从容应对复杂人生的合格人才。这也正是我们此次对2005年《大学语文》改版所要达到的目的。  本次改版着重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整体设计上,改变以文章体裁为依据组合教材篇目的传统做法,淡化文体知识,以文章情感表达为主线编辑了“处世励志篇”、“爱国思乡篇”、“父母师恩篇”和“友爱真情篇”四个实用主题板块,意在突出价值观引导、以情感教育带动阅读能力培养。  二是篇章教学中,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与主讲课文相似文或相关文的阅读——“拓展诵读”,即每章节后至少一篇拓展阅读文章,这样加上主讲课文,全书共选取百余篇经典文章,给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充裕的选择空间,既拓宽了师生的阅读视野,更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处世励志篇》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学校刘丽娟、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井学臣编写;《爱国思乡篇》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高雅杰、黑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孙淑艳编写;《父母师恩篇》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张亚男、中共黑龙江省虎林市委党校李艳编写;《友爱真情篇》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栗延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学校刘颖编写。

内容概要

本教材以培养阅读欣赏能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围绕“处世励志”、“爱国思乡”、“父母师恩”和“友爱真情”四个主题,选取了古今中外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在内的近60篇经典文章,通过“作者简介”、“注释”、“阅读提示(包括写作背景、鉴赏要点)”和“难点探究”几个环节对每篇文章进行层层深入剖析,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欣赏的方法,最后通过“拓展诵读”环节,选取与课文主题内容或写作风格相近或相关的文章作为拓展训练内容,进一步练习、巩固和消化本节理论知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也可作为机关、公司和其他人员自学或鉴赏文学作品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处世励志篇 《论语》十则(摘录) 寡人之于国也 《学记》三则(节选) 精卫填海 渔父 垓下之围 龟虽寿 山居秋暝 五代史伶官传序 前赤壁赋 最苦与最乐 秋夜 雅舍 论求知 致大海 绳子的故事 最后一片叶子 虚荣的紫罗兰 老人与海(节选) 我有一个梦想爱国思乡篇 谏逐客书 登幽州台歌 春望 虞美人 答司马谏议书 满江红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过零丁洋 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 最后一次演讲 念奴娇·昆仑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雨巷 故都的秋 故乡的榕树父母师恩篇 游子吟 别老母 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纸船——寄母亲 背影 小抄写员 麻雀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老师友爱真情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芙蓉楼送辛渐 赠汪伦 蒹葭 长恨歌 无题 鹊桥仙 醉花阴 钗头凤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 永远的蝴蝶 一棵开花的树 默默地情怀附录A 中国文学史概述附录B 外国文学史概述附录C 古代诗词格律简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没过多久,其他课程也很难正常进行了。大理石喷水池已停止喷水,旁边搭起了一个养猪棚,养猪棚边上又砌了炼钢炉。高年级学生养猪、炼钢,我们的任务则是到街上拾捡破铜烂铁,作为炼钢的原料。  当时全民都在炼钢。国家领导人发出号召,十五年赶上英国,二十年赶上美国,但对英国和美国的情况却不了解,只相信了一种说法,即赶上赶不上的标志是看钢产量,于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中国大地无处不在炼钢。里弄铁门和各家各户阳台上的铁架,已全部砸下来充作原料,我们这些孩子再到哪里去找铁呢?谁拾到一枚锈迹斑斑的铁钉就如获至宝了。捡拾了几个月所得寥寥,而喷水池旁炼出来的钢更是一团丑陋不堪的黑疙瘩。于是学校根据上级指示转移方向,让学生进附近的工厂劳动,说是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不能老坐在课堂里读书。  老师们出发了,到一家家工厂去商量,希望他们能接纳我们劳动。这么多十岁刚出头的孩子涌到车间去,既无劳动能力又极不安全,工厂理所当然是不欢迎的。老师们只能红着脸一次次恳求,一直恳求得那些厂长突然想起了自己早年的老师而感动起来,才迟迟疑疑地同意我们去劳动几个月。毕竟不行,工厂很快下了逐客令,老师只能再去找另一家。就这么一家家工厂轮着转,初中三年,几乎把学校周围所有的工厂都劳动遍了。劳动之外也上课,老师们知道时间无多,总是像抢夺珍宝一样把那一点点上课时间抢在手里,精琢细磨。那些老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在我的记忆中一个个风度非凡,课讲得好极了。就在劳动的夹缝中,仅仅三年,我们的作文写作能力已达到流畅无碍、几乎不犯语法错误的地步。数学更好,在路上走着走着,一蹲下身来就可与同学一起在地上用小石子画出一道道著名的几何学难题,吵吵嚷嚷地证明起来。  读高中我换了一所离家更近的学校。这所学校原来是女子中学,刚招男学生,校长是一位女老师,听说是一位著名右派的太太,英国剑桥出身。我们进校不久她已不能做校长,却仍然每天忙忙碌碌。我们只在一旁偷看,想找到这位老师在步态举止上的反动影子。正面相遇时,我们叫一声“老师好”,她立即回礼,眼睛直直地看着我们,比其他老师回礼时看我们的时间要长。我们的目光立即躲开,心想这大概就是别有用心的眼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编大学语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