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 记忆 转型
2012-12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导言一、问题的提出二、“空间记忆转型”的含义三、文化哲学的解读四、研究对象的状态与定位第一章 哲学视域中的文化和松辽文化一、哲学视域中的文化二、文化与松辽文化1、松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1.地理环境对松辽原始人类物质文化类型的制约2.地理环境对于松辽文化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3.自然地理环境与松辽文化的地域或民族特色4.自然环境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给予松辽民族心理的影响四、松辽文化的时代性演进1.松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2.松辽文化的兴盛与繁荣3.松辽文化的式微第二章 松辽文化的结构一、松辽文化的形态结构1.松辽文化中的内隐文化2.松辽文化中的外显文化3.松辽文化中的延伸文化二、松辽文化的层次结构1.主流文化与亚文化2.雅文化与俗文化三、松辽文化的心理结构1.松辽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首先反映在其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艺术风格上2.从自然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到基督教、伊斯兰教乃至萨满教,在松辽地域都交错并立着3.松辽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交融合4.松辽地域的特殊历史途径与其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互构第三章 历史时空中的松辽文化一、松辽文化的基本特质1.松辽传统文化不是中原文化的衍生或地方变种2.多民族的文化荟萃是松辽文化的鲜明特征3.松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二、松辽文化的现代价值1.松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为民族团结提供了借鉴2.松辽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3.松辽文物遗迹是开拓历史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三、松辽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四、松辽文化与世界文化第四章 松辽文化的发展和转型一、松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以传承2.通过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得以传承3.通过节庆习俗得以传承的文化二、松辽文化的变迁与整合1.松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松辽文化变迁的原因和动力3.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影响4.松辽文化的现代转型三、松辽文化的觉醒与文化认同1.松辽文化的觉醒和认同2.松辽文化的功能和性格第五章 松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张力1.松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矛盾2.松辽文化现代整合的困境二、全球化条件下的战略选择1.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思路2.重视具体生活情境的思路3.文化产业化思路结束语参考文献ABSTRACT后记
《空间记忆转型--哲学视域中的松辽文化》(作者田建华)旨在对松辽文化予以哲学透视和反思,通过对其文化结构、文化功能、文化变迁、文化认同等的哲学分析,试图对于这一区域文化形成新的解读视域,从而为东北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的发展,进而为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的腾飞提供新的加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