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气相色谱分析

伦国瑞 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

伦国瑞 编  

页数:

96  

内容概要

《气相色谱分析》为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气相色谱分析》从基础知识入手,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的组成、结构、使用与编程方法。全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分析基础,SP3430型气相色谱仪的安装、控制和使用方法,GC-900-SD型气相色谱仪的组成、操作、安装、保养与维护。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厂水处理与化学监督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电厂化学专业的教材,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由山东省电力学校伦国瑞担任本书主编。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气相色谱分析基础
第一节 色谱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气相色谱基础理论
第三节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组成
第四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
第五节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
第七节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思考题
第二章 SP3430型气相色谱仪
第一节 仪器介绍及安装
第二节 仪器的气路流程
第三节 检测器的安装
第四节 控制电路
第五节 SP3430型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思考题
第三章 GC-900-SD型气相色谱仪
第一节 仪器的组成结构
第二节 仪器的操作
第三节 仪器的安装、保养与维护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知识目标]本章学习色谱分析的分类、色谱分离的一般过程,色谱分析常用的术语;学习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影响各塔板分量的因素;学习气相色谱仪的组成,载气流量的校正,TC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FID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离子化机理,检测器的灵敏度;学习各种固定相的性能、担体的处理方法,色谱柱的制作方法;学习色谱分离条件的性能指标与选择方法;学习色谱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读者具有色谱分析操作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能力。一、概述色谱分析法是1906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首先提出来的。茨维特让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流经装有碳酸钙的管柱,并继续用石油醚淋洗时,发现由于碳酸钙对叶绿素中的各种色素吸附能力不同,这些色素被彼此分离,并在管柱(称为色谱柱)中出现了不同颜色的谱带,如图1-1(b)所示,因此茨维特就将这种分离方法称为色谱分析(也称色层分析)。图1-1(a)是茨维特所用的色谱分析装置示意图,但这种方法当时并不被人们所注意,直到1931年色谱分析法应用于分离复杂的有机混合物时,人们才发现它十分有用。此后色谱分析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色谱分析法经常用于分离无色物质,早已失去了有颜色的谱带的特殊含义,但为了纪念茨维特,现在仍采用色谱分析这个名字。


编辑推荐

《气相色谱分析》是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专业培训用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气相色谱分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