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器之和田血玉

浮生轻尘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

浮生轻尘  

页数:

267  

字数:

23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浮生轻尘悬疑力作——《国器之和田血玉》!
  《国器之和田血玉》讲述:崇文,宣武,正阳,老北京的前三门下埋藏了一个关乎天朝龙脉的秘密。荒凉大漠,漫漫黄沙下,一个沉睡了千年的神迹引来东西方各路豪强的竞相争夺。三希堂中国宝字画竟然隐藏着神秘地图,无意中获取的血玉人像是不是解开一切谜团的钥匙?是香妃的百载幽香,还是成吉思汗的无敌铁骑守护着这片净土?尘埃落定后才发现,人力终究抵不过历史的滚滚洪流。

作者简介

  浮生轻尘,网站编辑,热爱写作,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有丰富的古玩字画知识。《国器》为其创作的古玩小说系列,初步设计为四本。该系列的第一部《国器之青花》和《国器之和田血玉》均已完稿,连载时读者反响强烈。余下两部写寿山石传奇故事的《国器之帝石田黄》和描写珐琅彩的《国器之绝宝珐琅》正在创作中。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四九城
第二章 风水世家
第三章 传世之秘
第四章 请君入瓮
第五章 天津卫
第六章 碰瓷
第七章 有求于人
第八章 机关算尽
第九章 《伯远帖》
第十章 赝品疑局
第十一章 鬼街巧遇
第十二章 大漠黄沙
第十三章 诡异来信
第十四章 赛宝大会
第十五章 异国神秘人
第十六章 沙海之怪
第十七章 巧合的藏宝图
第十八章 古怪村落
第十九章 神秘湖
第二十章 湖心密洞
第二十一章 大汗的诅咒
第二十二章 京西贾家
第二十三章 真假紫铜
第二十四章 初入朱府
第二十五章 连番试探
第二十六章 要命的玉玦
第二十七章 功败垂成
第二十八章 交易
第二十九章 雾笼鸡鸣山
第三十章 真相大白
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四九城 暮春时节,天气已经转暖,在家里憋了一整个冬天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来到外面。 一场迟到春雨的过后,动乱中的古老北平也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一般。 早在大清朝还繁盛的时候,大栅栏就已经是四九城里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这片兴于元,建于明,盛于清的不大地面,云集了北平城所有的著名商号。诸如八大祥的布店,张一元的茶庄,六必居的酱菜,月盛斋的酱肉,荣宝斋的文玩,提起来都是让人竖大拇指的顶顶招牌。有名的大店和数不清数目的小店,以及大街上来来往往扯着嗓子吆喝的游商,共同组成了这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我们的故事就从大栅栏的说起。 在大栅栏,经营文玩的不只有荣宝斋一家。在荣宝斋斜对面的一条胡同里,还有一家不大的店面,叫做盛宝斋。 有好事的人讲,老板当年起这个名字,图的是有朝一日能强过荣宝斋。 盛宝斋掌柜的姓马,本是回民,家住牛街,在满回当权的清朝时候,祖上也是一方大员,颇有家财。 这个马掌柜从小喜欢文玩,跟着祖父出入豪门大家,也着实看过不少好东西。世道败落之后,马掌柜就独身在大栅栏开了一家文玩店。嫌弃他不务正业的父辈们,一怒之下将马掌柜赶出了家门。从那之后,马掌柜更是吃住都在店里。 他本是极其精明的人,再加上有一些父辈留下来的关系,将不大的小店经营的红红火火。恰逢乱世,古语常言:盛世藏古玩,乱世买黄金。在性命都不保的年代里,谁还有心思玩弄这些东西。所以,无论是满清遗老遗少,还是家道败落的富户,都纷纷将多年的藏品拿出来贱卖。时间久了,盛宝斋的规模也隐隐有可以和旁边的荣宝斋一较高下之势。 马掌柜今年已经年过花甲,从去年开始就不怎么过问店里的事情了,现在的盛宝斋已经交给儿子在打理。 马掌柜的独子姓马名权,是个十足的纨绔公子,自幼接受西化的东西影响,原本是看不上自己老爹这摊子东西的。可是有天和狐朋狗友们在八大胡同的翠红楼,亲眼见到其中一个亮出大拇指上那枚硕大的号称是西太后生前最喜欢的翠玉扳指,并成功让几个人争得不可开交的花魁陪自己过夜之后,马公子意识到,自己老爹这些东西原来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开始听从老爹的安排,照看起来店里的事物,学习文玩的学问。 可是草包毕竟是草包,自以为将老爹独子里那点东西掏空之后,马公子也是到处显摆起来,加之周围一群酒肉朋友的瞎起哄,马公子竟真的以为自己在四九城文玩圈里也是一号数的着的人物了。自此更是得意满满,将本来经营的红红火火的店面给折腾的一天不如一天。老马掌柜劝过几次不听之后,自己收拾了一批细软,去到了京西玉泉山买了一套独门独栋的小院颐养天年。没有人管自己之后,马公子更是变本加厉,将好好地小店弄的是乌烟瘴气。 这天,久未有客上门的盛宝斋来了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客人。 是个中年人,带着一副硕大的墨镜看不清楚面容,头上带着一顶礼帽,身上穿着一件已经洗的发白的长衫,手里拎着一个藤箱。 马权此时正坐在大堂中间的躺椅上吞云吐雾,看到客人上门,瞥了一眼,简单的哼了一声。柜台后面一个小伙计,赶快跑了出来,走到客人面前一鞠躬:“这位爷,您要点什么?” 中年人的声音很嘶哑:“我手头有件东西,听闻你们家价格公道,想过来看看你们收是不收。” “这位爷,您来我们店可真是来对地方了。不是和您吹,四九城里您再找不到第二家价格比我们合适的店了,您请里面坐。”小伙计眼看来了生意,忙不迭的将中年人让进了大堂。 马权一听是生意上门,也懒洋洋的从躺椅上站起身来,收起自己那只黄花梨的瘿瘤木做的烟袋。这只烟袋海柳为嘴,瘤木当杆,上面嵌着玳瑁,乃是马权年前花了一百大洋从一个落魄的满清贵族手里买下来的。单是用作烟袋嘴的海柳,就让这只烟袋价格不菲。 海柳,因其形似陆上丝柳而得名,乃是长在海底岩石处的一种东西。质地坚韧,水浸不腐,火焚难损,富有光泽,又被称为海铁树,极难寻觅。海柳制成的烟嘴,凉喉爽口,有天然的过滤作用。配上黄花梨瘤木做成的烟袋杆,马权每天拿着这只烟袋用来吞云吐雾都成了一种享受。 走到客人跟前,马权微微一揖:“鄙人忝为本店东家,不知这位客人有什么东西打算出手,可否拿出一观?” 一旁小伙计听的马权文邹邹的词,暗地里冲着马权竖了一下大拇指。 马权冷眼瞧见,自然又微微向上扬了扬头。 中年人看到马权手里拎着着的烟袋,轻轻一笑:“看来我今天是来对地方了,就请东家帮忙看看我这件东西值多少钱吧。”说罢,从藤箱里拿出一件瓷瓶。 瓷瓶呈青白色,高约一尺,宽口,细颈,鼓腹,编足。瓷瓶放在茶几上时,正好一道阳光射入屋内,照在瓷瓶之上。温润留暖,煞是好看。 “东家,这是?”一旁的小伙计也为眼前这件器物深深吸引,不由得低声问道。 “青百合花瓶。” “东家好眼力。” “景德镇青瓷!”中年人刚刚想接话夸奖马权一下,却被马权接下来这句话噎的一下做声不得。 “您说这是青瓷?” “难道不是?”马权横了中年人一眼。 “您再仔细看看。”中年人低声说道。 “我看不必了,琉璃厂天天见,几十文钱就能买一个。要不是看你这个东西器型好看,我还懒得看呢。”说罢,马权起身向往里屋走。 中年人一看马权要走,忙什起身来拦住马权,左右看了一下,小声和马劝说道:“这是柴窑的东西。” “柴窑?”马权闻言果然停下了脚步,再次回身过来,上一眼下一眼,一边打量着瓷瓶,一边打量着中年人。 中年人脸上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等着马权给一个确定的答复。谁知半晌之后,等到的确是一阵巨大的笑声。 “哈哈哈哈,柴窑?什么年代的,窑口在哪儿,有什么特征?真以为胡编一个名字名能到盛宝斋骗钱?太目中无人了吧。好歹我马大少也是京城古玩圈中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不说见过的宝贝比你吃过米多,至少上至三皇五帝下到慈禧光绪,还真没我没听过的东西。到这儿来蒙人,伙计,送客!”说罢,头也不回的径直走回屋内。 P3-6


编辑推荐

皇宫总是有太多的谜团,玉器总是藏着故事。 浮生轻尘的《国器之和田血玉》集文物鉴赏,古玩掌故,推理探险于一身,讲述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藏的秘密。 三希堂“伯远帖”藏住惊天秘密,“片柴值千金”的柴窑惊现完品……所有线索直指新疆,是香妃墓还是成吉思汗宝藏?神秘游移湖下藏着什么秘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器之和田血玉 PDF格式下载



自从看了一本《北京镜鉴记》后,就特别喜欢这种题材的书,有历史,有传奇,有风水玄学,有民俗风情,让一个北京孩子走在路上有种到处都是秘密的感觉。


主题不错,但作者构思能力不够。


书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后续出版能否快一点。


很不错,现在还没有看,有时间再看看


打发时间的小说,勉强看看吧


作者笔力好,细腻又不罗嗦,感觉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