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冲传

马雨农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马雨农  

页数:

496  

Tag标签:

无  

前言

悼张淮南先生 周恩来 淮南先生逝世将三个月了。每念公谊,迄难忘怀,而且也永不能忘怀。 我认识淮南先生甚晚,西安事变后,始相往来,然自相识之日始,直到临终前四日。我与淮南先生往来何止二三百次,有时一日两三见,有时且于一地共起居,而所谈所为辄属于团结御侮。坚持国策,至死不移,淮南先生诚五年如一日。五年来国内外风波频起,淮南先生尤首当其冲,而风波之险,谣诼之多,甚且侵及先生,但淮南先生辄处之泰然,绝未以一时“行情”动其心志,变其神态。且困难愈甚,而先生之努力亦愈多,奔走亦愈勤。这种至死不息的卫道精神,淮南先生也是五年如一日。我与淮南先生初无私交,且隶两党,所往来者亦悉属公事,然由公谊而增友谊,彼此之间辄能推诚相见,绝未以一时恶化,疏其关系,更未以勤于往还,丧及党格。这种两党间相忍相重的精神,淮南先生是保持到最后一口气的。淮南先生为国民党的青年中委,但从未以此骄人,且曾任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总干事,亦从未染近日“调查统计”工作的习气,在平日待人接物,尤极谦和,而青年英俊之气,亦未稍衰。这种动定成宜的守身立世之道,淮南先生也是守之至死不渝的。综合先生生平,蒋委员长挽之为“赴义至勇,秉节有方”,可谓深知其人。在我印象中的张淮南先生,尚可续上“临事有恒,持躬至谨”两语,以为之赞。 五年来,我与友党人士相识,无虑数百,唯因工作关系,始终安危与共的淮南先生实为其最。今逢开会追悼之日,怆痛之情,不能自抑我对于往事的回忆。 我识淮南先生,虽在西安事变之后,但淮南先生奔走两党团结,却早在西安事变之前,临潼变作,淮南先生亦被羁留近两旬,我于事后知之,以不及谋面为憾。事平,先生复入陕,遂得相见。为商两党团结事,几朝夕往还,达三四月。彼时,甚至以后,参与其事者固不仅先生一人,唯先生为能始终其事。先生与我,并非无党见者,唯站在民族利益之上的党见,非私见私利可比,故无事不可谈通,无问题不可解决。先生与我,各以此自信,亦以此互信。每当问题争执之际,我辄以“敌人所欲者我不为,敌人所不欲者我为之”之义陈诸先生,先生亦常以此义相督责,故问题终得解决。先生这种忠于民族国家利益的精神,直贯注到他临终前致某先生书及和我的谈话中,犹殷殷以两党团结为念,可见他在一开始奔走团结时所表现出的忠诚,并非偶然了。 其后,淮南先生伴我一登莫干,两至匡庐,凡所奔走,靡不与闻。因先生之力,两党得更接近,合作之局以成。“七七”变作,“八一三”继之,先生不仅忙于团结,且复奔走坛坫,未几,即出国赴苏,完成树立强援使命,而国内团结少先生参加者却近半年。接替之人竟至一翻成议,肇成以后纠纷不解之局。迨先生归来,虽一再图谋挽救,终因事态已成,难于根本改变,居常引为憾事。然亦正因先生归,武汉之局,得以开展。于此,亦可见先生一身关系之重,在国,国内合作成,出国,国际强援树,去国事顿,回国势转,先生虽非决最后大计者,然其任事之勇,奔走之劳,已匪异人任了。 由武汉而重庆,淮南先生更是辛劳备至,一方面既忙于国际团结,另一方面又忙于国内团结。其时,国内一部分人士已转移其眼光对内,而先生独持正义,力主以团结御侮为尚。民二十八年春,我有江南之行,是夏,复北返延安,均赖先生助其成。不幸,抵延后,我因折臂出国就医,不与先生共安危者几及一年。此一年中,国内风波迭起,赖先生斡旋其间,得使局势未臻恶化,而我则养伤国外,真觉愧对先生。 去岁夏初来渝,复与淮南先生往还,而团结之局,亦日入险境,但先生努力不稍懈。今岁一月事起,二月报事随之,三月为参政会期,四五月有中条山战役,此中风浪之险,环境之恶,为五年来所创见,先生劳神焦思,力维大局,备极憔悴。六月苏德战争起,方冀先生不得施展于国内者,将偿志于国际之活动,不意竟先一日而病例。病榻相慰,初尚以纳粹第五纵队作祟戏语先生,孰料一病缠绵,竟致不起。数次视先生病,辄蒙以两党关系为问,临末一面,犹殷殷嘱我与某先生保持联络。先生既逝,联络乃似中断。嗣每遇风波,辄增先生不在之思,而每念先生,更兴安危谁共之感。 然而,抗战还在坚持,团结更须加紧,再求一如淮南先生者出而继任巨艰,赓续前功,应早在国民党贤明当局的选择之中了。可是,淮南先生已不愧为国家民族之栋梁,已不负于蒋委员长特达之知,即在吾党,亦深痛丧此良朋,何况国民党失此忠贞,其损失何可计算?!但我们相信,国民党尽多英才,尤多关心团结致力御侮之人,淮南先生虽死,其至勇至谨有恒有方的精神,犹照后人,必有许多继起者补其岗位,替其职守,这是我们最所企祷,也是全中国人民最所热望的了。 目前形势正如吾党毛泽东同志所说:“全世界人类的任务,是团结起来反对法西斯,而全中国人民的任务,则是团结起来反对日本的进攻。现在这两种团结都有大大加强的必要。”而民族领袖蒋委员长更号召全世界反侵略各国联合奋斗,团结制敌。在这种国际团结的任务面前,我们国内团结,如不加紧,如再恶化,不仅无以兴奋世界反侵略各国的联合奋斗,抑且无以对前方将士被难同胞的流血牺牲,更无以继淮南先生五年来奔走团结戮力御侮的遗志。果如此,追悼又有何用? 但是,淮南先生的精神尚在,这是团结的象征。前线的血还在流,怎能分得出属于何党何派?碧血丹心,精忠报国,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而淮南先生正是其中杰出的一个。 我们追悼淮南先生,我们便应踏着淮南先生的道路前进。淮南先生的道路,就是团结的道路! 张淮南先生精神不死! 国际与国内团结万岁! (原载1941年11月9日重庆《新华日报》)

内容概要

  《张冲传》张冲是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早年加入国民党,游学苏联,因党务活动被苏联逮捕。获释后任“中统”要职,参与过著名的顾顺章案、牛兰案、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一手炮制了让周恩来一生蒙冤的“伍豪事件”。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密使,他为中苏谈判、国共谈判呕心沥血,成为周恩来的挚友良朋,为促进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了国共两党的高度评价。他还是民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开拓者,推动了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

马雨农,1946年2月生,浙江平湖人。1964年9月至1970年3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后当过建筑工人。1974年12月进光明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编委。1993年5月调任浙江日报社副总编辑;1995年9月任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兼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99年11月任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局党组书记、局长;2001年12月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总编辑;2005年3月任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91年被评为高级记者,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10月退休。现为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新闻学会会长。著有《知音曲——马雨农新闻通讯选》《论说札记——马雨农新闻文论选》《林巧稚传》(合著)等。

书籍目录

代序 周恩来:悼张淮南先生 第一章 脉承山海 第一节 故乡家园埋忠骨 第二节 伴随黎明和春天来到人间 第三节 幼年丧父的家庭困顿 第四节 慈母做主的娃娃亲 第五节 恩师知遇的精心培育 第六节 忧乐天下的少年志向 第七节 志在醒华的远大抱负 第八节 早婚青年的求学选择 第二章 师从磨难 第一节 皇城根下的铁路缘 第二节 乡情亲情总相依 第三节 志在报国为民 第四节 转学哈尔滨与哈尔滨转学 第五节 初历国共合作 第六节 牢狱之灾 第七节 曲折的获释过程 第八节 重返哈尔滨 第三章 中统干将 第一节 中统特务生涯的开始 第二节 不羁之才的谋略初试 第三节 顾顺章 事件的案中案 第四节 牛兰案天价交易的幕后隐秘 第五节 伍豪事件的始作俑者 第六节 设计主任的淡然转身 第七节 涉苏外交与奉旨离婚 第八节 著述最丰的一年 第四章 影业中坚 第一节 涉足影业的机缘 第二节 在考察中筹划蓝图 第三节 建设国家级的影业基地 第四节 倾心扶助国产电影 第五节 电影教育与教育电影 第六节 热情介绍苏联影业 第七节 首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之门 第八节 《农人之春》的为国争光 第五章 秘密特使 第一节 《八一宣言》的感召 第二节 致力缔结中苏军事同盟 第三节 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第四节 受命秘密出使 第五节 有惊有险的旅途 第六节 在待命中周游欧洲 第七节 意外中断的莫斯科会谈 第八节 蒋介石的突然变故 第九节 内奸的告密与日媒的曝光 第十节 无奈的决定:取消行动 第六章 联络代表 第一节 找寻共产党 第二节 质疑寻找伍豪的启事 第三节 香港接线潘汉年 第四节 北行船上的非正式会谈 第五节 陕北的回应 第六节 和谈与战争的交结 第七节 沧州饭店的首轮谈判 第八节 二次谈判的倒 第九节 延伸到战场的谈判 第十节 西安事变历险 第十一节 历史在这里转折 第十二节 意外实现的国共最高层会晤 第七章 和谈功臣(上) 第一节 走上谈判的主角位置 第二节 迎接周恩来的徒劳往返 第三节 蒋介石再赋使命 第四节 毛泽东邀请去延安商谈 第五节 再接周恩来的计划突变 第六节 三人组合与双方交底 第七节 西安初会周恩来 第八节 初次交锋的原则谈判 第九节 与周恩来的公谊和友谊 第十节 横生波折的两难周旋 第八章 和谈功臣(下) 第一节 杭州会谈的意外顺利 第二节 一登莫干:密谈如幽会 第三节 为蒋经国回国尽力 第四节 破天荒的创举:国军考察共军 第五节 延安之行的真相辨析 第六节 西安会谈的图文解读 第七节 一上庐山再生波折 第八节 二上匡庐意外逆转 第九节 抗战炮声下的握手言和 第九章 军援顾问 第一节 中苏利益博弈的条约之争 第二节 出使莫斯科 第三节 联络中共:周恩来的名片 第四节 开拓抗战的军援通道 第五节 求援九国会议的希望破灭 第六节 会见斯大林:陈请苏联出兵 第七节 期待苏联出兵的希望落空 第八节 出掌顾问事务处 第九节 部属友人眼中的中将处长 第十章 力维大局 第一节 再续国共谈判 第二节 战乱年代的忠孝之道 第三节 在风波迭起中斡旋 第四节 多事之秋的外交难题 第五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 第六节 皖南事变的风暴冲击 第七节 在内外交困中弥合 第八节 劳神焦思,备极憔悴 第九节 三国博弈下的艰难周旋 第十节 一代英杰的英年早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动荡和变革时期。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各种新思潮在中国迅速传播。对俄国革命的关注,激发众多国人考察俄国和学习俄语的兴趣。一批寻求救国之路的有志青年,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受到振奋和鼓舞,决心以俄为师。1921年7月,他们中的13位代表,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集聚到上海、嘉兴,在一艘小小的游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就是许多国民党人,也对俄国革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孙中山早"已在观察和研究俄国的革命道路,决定派人赴俄留学,特别请了一位俄国教师在廖仲恺家里为革命党人上俄语课。"蒋介石原来羡慕欧美,1919年夏天,"曾有过‘筹措费用,游历欧美三年’以及‘先赴法国,游历世界’的想法,不过,很快他就决定游历俄国,为此下功夫学习俄文。"1921年元旦之日,"蒋介石预定当年应做之事4项,其巾第一项即是‘学俄语,想到俄国去视察一回,实在做一些事业。’" 学习俄语,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时尚。张冲先期报考圣约翰大学,原本也是想由此了解欧美,走向世界。他最终进了北京交通大学,学上了俄语,究竟纯系经济原因而偶然巧合,还是也有个人选择的因素,现在无从考察。但他自学习俄语以后,钟情有加,对俄国研究的兴致也日见增长,此后一生便与对苏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是他当时还不会想到,他的这个专业特长,会使他与蒋介石有缘相随。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革命历经挫折后,一直在努力与苏俄联系,寻求支持。1923年8月16日至12月15日,蒋介石受命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身份,有了一次历时四月的访苏之旅。此后不久,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功实行改组,同时开启了国共合作的历史。

后记

这部传记从开始酝酿,到付梓出版,有四年时间了。但此刻把它呈献给读者,心中仍感忐忑不安,总觉得时间还嫌不够,作品尚不成熟,担心还有差错。 对传主张冲,原本并不熟悉。为他立传,事出偶然,但也有一点因缘。 张冲先生的女儿张雪梅女士和女婿邱清华先生,是我敬重的前辈。我们同住在杭州,常有往来。2008年春天,在一次闲谈中说到了张冲。其时,二老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一再惋惜他英年早逝。当时,我随口说了一句,将来如果有条件,可以收集点资料,写点东西。但老人却很认真地对我寄予了厚望,并逐渐具体成了写一本传记。受他们的委托,我深感责任不轻,特别是事后不久,雪梅女士不幸病逝。邱老也年逾九旬,体弱多病,长住在医院,更觉得压力沉重。 一旦真正着手写张冲的传记,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有关张冲的史料实在稀少,搜集起来极为困难,几乎需要沙里淘金般地去寻找。而且,有些文章所述内容常有矛盾,也有一些似是而非,需要查对相关事件和人物的文献记载,搞清来龙去脉,予以确认、鉴别。不少事例,犹如文物考古一般,需要对搜寻到一些片断,作查证、比对、拼接。工作量之大,出乎意料。这可能也与张冲长期从事秘密工作有关。我只能尽力而为,多下功夫,力求丰富和准确。 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收集资料,阅读有关书籍,熟悉抗战前后的历史背景,梳理张冲一生的历程。两年多后,有所收获,有所积累,但仍觉得还不充分。本想再多花几年时间,深入挖掘,但邱老期待的目光,不容我慢行久拖,只得尽力加快节奏,以不负他和其他家属的期盼。好在2010年8月,我完全卸任公职,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可以开始潜心写作。 由于这个题材基本上是自找的,没有什么任务观念。虽受家属之托,但他们都十分豁达,一再表示,除了尽可能地提供资料之外,写成什么样都不予干涉,作什么评价都悉听作者自便。所以,写作的心态比较宽松,只求文责自负,对历史负责,对良知负责。 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曾说:“历史研究,贵在求真。”他还认为,应该采取摆客观事实的纪实性写法来写传记。本书的写作,就是想遵循这样的原则,作一点尝试。为此,写作中引用的文献材料比较多,写得犹如学术考据的风格。有时为了说明一段真实的历史,甚至把一些引证辨析的过程,也写入了书中。这是特定条件下,鉴于特定人物的一种选择。张冲本人留下的史料既少,有些记载和说法又多有矛盾,需要作些论证。而且,张冲所经历的,大多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所交往的,又是蒋介石、周恩来等重要历史人物,所以在叙述其生平时,作者常常有敬畏、拘谨之感,不敢妄加发挥。只能力求比较全面地搜寻与传主有关的文献史料,客观地展现他的人生历程;力求多引用当事人的第一手材料,或者权威论著的文献,尽可能地再现一个真实的人物,再现一段真实的历史。 这样做法,也符合作者的职业习惯。此书的写作,更多地采用新闻的笔法,而不是文学的笔法。所写的内容,力求做到有事实依据,有来源出处。不捕风捉影,不随意演义。力求做到细节的陈述,也有据可循。但这只是愿望而已,限于水平等原因,离此要求肯定还有不小差距。效果如何,尚待检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者在写作中发现,以往流传甚广的一些说法,如张冲寻找伍豪的启事、张冲随考察团访问延安、张冲与毛泽东、周恩来的首次会谈等,与事实似大有出入,原本想采取回避的做法,各说各的;但由于这些事件与传主关系甚大,而流传的说法已形成相当广泛的影响,实在很难避开,不得不作了正面的质疑和商榷。作者愿以一家之言通过争鸣和辨析,探明真相。相信读者定能作出明断。 本书的遗憾很多。由于收集史料困难,书中还留有一些疑点和空白。本想去台湾访问,查阅国民党保存的档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成行。查阅大陆保存的档案,也非易事。即便是一些已知的线索,由于条件限制,终也未能如愿查得。因此,有关传主的一些经历,笔者在没有掌握准确史料之前,只能暂留空白、暂时存疑或暂且不写。作者对历史研究纯属外行,书中所述的历史问题,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限于时间仍嫌仓促,成稿后未能多加推敲,差错之处诚望读者朋友,特别是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希望有机会再版时改正、完善。 在搜集材料和写作过程中,我得到很多热心人的帮助,谨表示由衷的感谢。 邱清华先生自始至终一直关心我的工作。尽管病养在医院,他仍不时来电垂问进展。我去看望他时,常予指教和鼓励。他在病床上仔细审看了初稿。邱老的公子、张冲的外孙邱夷平先生通过他的朋友、学生从台湾帮我收集到张冲的一些珍贵资料。夷平师效张冲的风范,富有爱国热情。他和夫人林旭赴美国深造,双双获得博士学位,学业有成,但都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他们分别受聘担任上海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中科院上海营养研究所所长助理,都是一个行业的专家。邱老的女婿曲宝库先生,帮我收集资料等,为本书的出版做了不少工作。 张冲的孙子张良若、张骞兮、张俭若,接受作者的采访,提供了张冲遗存的信函复印件,以及其父张炎所撰《张淮南先生行年小谱》手稿复印件等宝贵资料。他们大学毕业后,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作出了贡献。他们自幼随父母生活在新疆,历经坎坷,后来陆续回到故乡温州定居。张氏兄弟,继承了张冲慷慨助人的家风。张俭若先生帮助作者联系访问乐清,张良若先生亲自陪同作者寻访故居旧地。在乐清,得到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陈绍鲁、市档案局局长吴金汉先生的大力帮助,查阅资料,拍摄到了张冲的遗信手稿。2011年11月下旬,本书初稿写成后,张氏兄弟专程到杭州审看初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在琯头,张冲的外甥孙郑振晓先生陪同我再访故里、墓地,并实地考察了中雁荡山的环境。 尤其要感谢的是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他的指教和帮助,使我获益甚多。在初稿开始写作时,杨先生的几部大作一直是我主要的参考书。他对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和国民党联共与反共经历的权威论著,是我熟悉这段历史背景的引路指南。一些与张冲有关的内容,还多有引用。2011年初,因有些问题不解,我冒昧写信向杨先生求教。杨先生发来邮件,诚恳地解答我的问题,并慷慨赐予我多件有关张冲的资料,帮了我的大忙。如蒋介石与张冲来往电文中几次出现的“前途”一词,就是请教杨先生才搞明白的。杨先生是史学大家,尽管教学著述极为繁忙,但仍拨冗给以指点,使作者深受教益,深为感动。 四年来,无论我走到哪里,到处都受到热心朋友的帮助,深感友情的珍贵。在北京,我的学长、《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杨继绳先生帮我联络咨询事宜。北京交通大学校史馆张其坤馆长接受采访,赠送了校史出版物。在温州,市记协孙宏杰主席和周潮忠副秘书长陪同我访问了温州中学,并到温州市图书馆查阅、拍摄资料;《温州都市报》薛元总编辑委派记者黄小玲陪同我访问了乐清、琯头。在乐清,还承张炳勋先生介绍情况,惠赠大作。在上海,市记协贾树枚主席陪同我访问了上海文史馆,并在吴孟庆馆长陪同下采访了曾在蒋介石侍从室任职的张令澳先生。我的大学同学丁广烈先生则安排我采访了98岁高龄的“二流堂主”唐瑜先生,介绍有关潘汉年的情况。在南京,江苏省记协周世康主席帮我联络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朋友;南京市文化局离休干部陈智女士,给我介绍中央电影摄影场的情况,并惠赠她的大作《农人之春逸史》;南京图书馆夏彪先生,不仅提供我借阅、拍摄的方便,还有心为我收集资料。在哈尔滨,哈工大校史室陶丹梅老师,为我提供了校史资料;黑龙江省记协崔尊秘书长,陪同我访问哈尔滨日报社志室,得到康铁主任的帮助。在西安,时任华商网总经理蔡国栋先生,为我安排了两天的访问。在杭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俞文明先生、浙江广电集团高子华、陈九九、吴伟先生,浙江省记协陈宗泽、傅亦军先生、魏加芸女士等,都给予支持和帮助。还有我的家人,不仅尽力为我安心写作创造条件,还做了大量的辅助工作。 还要感谢团结出版社梁光玉社长和特约编辑、《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宏伟先生,他们的热情鼓励和精心工作,使本书得以如愿出版。尤其是梁社长,亲任责任编辑,给予很多指点。本书在写作中,还得到诸多朋友的帮助,参阅了大量学术著作,限于篇幅,难以一一列举,详见附录参考文献篇目。采用的照片,除家属提供和作者自摄外,还有一些转自其他书刊。其中有的因不明出处,未能注明作者,甚为抱歉,期待联络后补正。在此谨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马雨农 2012年4月20日谷雨节于杭州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斯人独憔悴,始病寒,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等挽张冲    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  ——周恩来挽张冲    国士无双斯人不在;九原可作万里相招。  ——朱德、彭德怀挽张冲    赴义至勇 秉节有方  斯人不永 干将沉光  ——蒋介石挽张冲


编辑推荐

《张冲传》是一部记述民国传奇人物张冲的生平,50万字的传记,翔实展现了张冲经历奇特的一生,特别是他作为国民党谈判代表,周旋于蒋介石与周恩来之间,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曲折经历。《张冲传》披露真实史料,考据严谨,可读性强,且有文史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张冲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