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2012-12
团结出版社
方明
354
323000
本书主要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强势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及各行各界往大西南转移以备持久战的历史事件。书中有对撤退西南的原因与时机揭秘,有国民党撤往重庆前后的部署与撤退计划制定的内幕,还有工商界、文化界、文物及难民内迁时的经历详情。
方明,湖北黄冈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中。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除工作中的编辑业务外,近年有《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萃》、《我们的家园湖北》、《中国近代史话》、《百年通俗演义——艰难探索》、《壮怀激越古荆州》、《湖北雀情概览》、《中国海空军抗战纪实》、《黄埔将领恩怨录》、《殊战——军统锄奸纪实》等十余部著述出版。并发表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共约三百余万字。
前言
一 日本军队步步紧逼
1.大撤退前的激战
2.三十六计走为上
3.仓皇的撤退
二 迁都纷争
1.为何是重庆
2.别离南京
3.迁都重庆
三 工业大迁徙
1.兵工厂——战争的命脉金陵兵工厂内迁
2.迁厂的争执
3.全国工厂总动员
4.哪里是终点?
四 百年老厂内迁路
1.民族工业领头羊
2.橡胶业“旗舰”
3.硬骨头吴蕴初
4.上帝的“叛徒”
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坎坷的荣氏家族
7.内迁的上海厂在江城
五 陆路中转站
1.临时陪都
2.日军继续进犯
3.一座城的搬迁
4.悲情撤离
5.撤离途中的惨案
六 水上中转站
1.传奇卢作孚
2.世界瞩目的小城
3.大抢运
4.“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七 硝烟中的国宝
1.誓与文物共存亡
2.颠沛的文物
3.“北京人”觅踪
4.南迁文物今何在
八 高校及文化界的内迁
1.“偌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2.精英摇篮西南联大
3.漂泊的浙江大学
4.中央大学
5.武汉大学
6.上海的内迁高校
7.“华西坝五大”
8.鲜为人知的西北联大
9.大美小地方李庄
10.备受呵护的“孵化器”
11.“中学校长是司令”
12.万山丛中的文化中心
九 艰难的迁徙
1.背井离乡
2.黑色逃亡路
3.殚精竭虑的救助机构
4.“沿海填四川”
5.顽强的生存
6.救救孩子
7.穷的是学生
8.还有学者作家
9.香江秘密大营救
10.文夕之灾
十 大后方的生命线
1.手指抠出的通道
2.“铝谷”上方的驼峰
3.农民血汗铺就的跑道
十一 驻守重庆
1.重庆大轰炸
2.不屈的陪都
后记
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大撤退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多,这本书正好重温一下。
披露了抗战时期,政府大撤退的一些密闻,进一步印证了《围城》大学搬迁的描述。
集齐全套了,关注下到底是怎么大撤退的
有关国民党的抗日功绩,教科书上展现的少之又少,通过《国殇》系列了解了不少历史,这套书值得收藏。
这本书买到后很快就读完了,对于抗战期间国府迁至重庆的过程,以前很少有专门著作进行介绍,现在读了这本书,使自己对当时情况有了比较全面了解。
国殇系列,让人更熟悉那段历史,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也是付出巨大的牺牲了的,并非全然的投降不抵抗,昨天看新闻里说,松沪会战的更多照片浮出水面,真是大幸,保存下来的珍贵史料,价值千金那!这套书,我已经买全了。
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写的生动详细,一些历史是不知道的。
一套都买齐了,有得看了。
强烈推荐这一系列作品,基本是对整个时代的还原,故事性强,节奏感明显,值得一读!
说的比较详细,很好,非常好
刚到,没细看呢
要不是这场大撤退哪里有将来的胜利
无法和《国殇》第一部、第二部相比。可读可不读的一本书!
这个商品不错,买了好几部了都
比较客观,还可以
听说宜昌大撤退很神奇,今天看了这书,才知道中国人真神奇
本来此书挺不错的,但不知为何?贵部却未发来,而是发了另外一本书来(中外医学研究第8期)。
抗战时期大撤退秘录
评国殇6
总体来说,书还不错,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