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忠告
2013-3
中国妇女出版社
这本书是查斯特菲尔德(1694—1773)爵士写给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和继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书信集。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出身贵族世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游历欧洲大陆,后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32岁继承父亲爵位,36岁进入枢密院工作,并任驻荷兰海牙大使:后又担任爱尔兰总督、国务大臣等职。 从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6岁起,查斯特菲尔德爵士便开始给儿子写信,传授学业、为人处世、品行培养、交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在查斯特菲尔德爵士的谆谆教诲下,菲利普·斯坦霍普也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可惜的是,菲利普·斯坦霍普由于身染重病,36岁便英年早逝。在儿子身体不佳时,查斯特菲尔德爵士领养了继子,因此这本书中的信件也有一部分是写给继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去世后,他的儿媳将这些信件公开,此后风靡欧洲各国,成为西方贵族式教育的典范。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的这些信件虽然写在18世纪,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出身贵族,对儿子进行的教育也是贵族式的教育,但是纵览其教育理念,充满了平等自律和刻苦上进。比如,他在信中教育儿子要培养良好的品性,远离骄傲和浮夸,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结交人生导师,培养真正的友谊,正确对待娱乐活动,合理安排生活等,还有诸多关于优雅气质培养、为人处世之道的金玉良言。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在给儿子写这些信件时并未想过公之于众,因此对于某些问题表达得非常的率直。此外,由于时代原因,其中某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妥,比如过分强调取悦他人,教育儿子把贵妇人当做跻身上流社会的跳板。为了比较原汁原昧地呈现查斯特菲尔德爵士的信件原貌,对于这些内容在出版过程中予以保留,请读者朋友在阅读过程中批判地借鉴。 在本书的结构编排上,根据信件内容划分为九篇,分别为:持之以恒地学习、品性培养、珍惜宝贵的时间、人际交往、口才与书面表达、事业、游学、仪表和生活。每篇中的信件根据作者的写作时间进行了排序。由于有的信件讲了多个主题,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保留了其中最主要的主题,对其他内容进行了适当地删减。信件本身是没有主题的,为了方便阅读查找,为每封信添加了主题。此外,提炼了每封信中经典的语句放在前面,希望能为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信件内容提供帮助。 这本书既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也适合亲子共读,还可以父母读后与孩子交流。希望这本风靡世界200多年的经典教子书信集能够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88封信》内容简介:人年轻的时候,总认为时间很多,于是就大把地浪费时间,一点儿也不心疼。这种心态就像那些有钱人不知珍惜财富,经常大手大脚地花钱一样。可是,等到他们发现财富散尽的时候,大错已铸成,追悔莫及。高效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而方法恰当则是提高做事效率的有效手段。做每件事都要讲究方法,而且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建立在牢固基石上的品行才会坚实,否则品行大厦一旦坍塌,就一定会砸得你头破血流。即使你现在还是个年轻人,也应该严于律己,因为只有在年轻时懂得严谨、自律,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出良好的品行。《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88封信》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名著。
作者:(英国)查斯特菲尔德(Chesterfield P.D.S.) 译者:张智萍 查斯特菲尔德(1694~1773),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英国贵族世家出身,青年时代就读于剑桥大学,游历欧洲多年后继承爵位,正式进入英国政界。凭借优秀的社交技巧和谨慎宽厚的处事智慧,博学多才的他先后担任英国驻荷兰大使、爱尔兰总督、国务大臣等重职,在英国政界与上流阶层备受好评,也深得人民的尊敬和喜爱。在他的后半生中,他将自己的外交技巧以书信形式寄送给自己的儿子和教子,希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从父辈的人生经历和处事态度中获得成功的智慧。查斯特菲尔德的这些信件,不但教育了他的儿子成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更在欧洲掀起热潮,成为上流贵族家庭教育的教科书。这本书信集涉及知识、教养、品德、礼仪、事业、生活等人生经历的众多方面,成为了培养杰出青少年的优秀范本。
开篇父亲是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第一篇持之以恒地学习 一知半解是学习的大敌 不要卖弄学问 教育对品性的影响 懒惰和关注琐事是求知的敌人 读史书的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持之以恒地学习 学习法国史的方法 从生活中获取真知 戏剧欣赏 阅读经典名著 读书的方法 精读伏尔泰的作品 第二篇品性培养 说谎与诚信 骄傲和虚荣 关于道德 品性的重要性 社会是荣誉的课堂 完善品性的培养 虚荣心的积极作用 真正的智慧 别以嘲讽和模仿为乐 浮夸与怯懦 自夸与自责 贪婪和野心 不要太看重出身和头衔 第三篇珍惜宝贵的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 利用一切时间积累知识 作息有度 讲求效率 珍惜当下的时光 第四篇人际交往 友谊和择友 赢得他人的好感 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学会赢得人心 与女性相处 认识“上流社交圈” 与人交往的原则 远离不好的朋友 掩饰与伪装之别 探究人的本性 如何适应“上流社交圈” 两种不同的社交关系 适当地给人恩惠 增长社会阅历 第五篇口才与书面表达 寻找演说的榜样 形成优雅的语言风格 努力成为雄辩家 演讲与书写 正确的拼写 对“语言时尚”的态度 写好商务信件 注意语言表达的习惯 如何写信 第六篇事业 为自己谋划未来 适应宫廷生活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外交官 怎样在议会获得成功 正确面对第一次政治受挫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设计师 第七篇游学 在旅行中获得知识 去威尼斯欣赏艺术品 游历罗马和优雅地与女性交流 在巴黎学习、娱乐和社交 游学德国,建立良好的声誉 第八篇仪表 讲文明、懂礼貌 斯文从容的举止 优雅的养成 讲究衣着 保持高贵的举止 粗俗的表现形式 良好的教养及其表现形式 一个人必要的品质 如何获得必要的品质 讲究个人卫生 怎样对待卑微之人 第九篇生活 看问题不能偏颇 拒绝心不在焉 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 劳逸结合 不要人云亦云 娱乐有高雅与粗俗之分 合理安排日常开销 饮食合理 生活中的辩证法 平和地面对病痛 生病的时候别独处
版权页: 不要卖弄学问 学识就像怀表,放在口袋里就好了,无须时时炫耀,让人知道你有表就行了。 亲爱的孩子: 优点、美德与恶习或缺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优点或美德超越了某个底线,就会沦为缺点或恶习。举个例子来说,过分的慷慨大方就是奢侈浪费,过分勤俭节约则显得你贪得无厌;过于大胆的行事作风会显得轻率冒险,太过谨慎则显得你怯懦无能。因此,在我看来,与避免恶习相比,实践美德更需要人们的判断力。恶习本来丑陋不堪,人第一眼看见就会被吓倒,我们会被引诱的原因在于恶习往往会戴着美德的面具;而美德往往拥有美好的内涵,我们第一眼就会被它吸引,并且越来越为它着迷。美德超越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准确的判断显得更为必要,引导和调节美德中积极的因素全靠你的判断力。不仅是美德,任何一种优点都需要判断力。如果没有准确的判断,优点也会引发愚蠢的行为和过失。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如果没有判断力,就会走上傲慢和卖弄学问的歧途。我希望你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千万别沾染上常见的恶习,相信我的经验对你有借鉴作用。 有些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却时常谈论一些全无新意的内容。这是满足人们虚荣心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学识越丰富,就该越谦虚。哪怕你真的对某件事十分坚信,也不要表现得太过肯定,你只陈述自己的观点就好,不必下断言。即使你的观点注定能说服其他人,也要包容其他人的看法。 有些卖弄学问的人喜欢谈论古代的话题,似乎过去的东西要比现代的、比人类自身的东西更重要。他们喜欢随身带着一两本经典名著,不愿意读“无聊”的现代作品。他们还会很明确地告诉你,1700年来人们在艺术和科学上毫无建树。古代的优秀知识当然需要很好地掌握,然而没有必要去炫耀这些知识,更无须鄙视现代社会,而对古代社会盲目崇拜。你要做的是依据知识本身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而不是以年代来论英雄。即使你正好随身带着一本埃尔塞维尔版的经典名著,也无须炫耀,不必对人提起它。 很多所谓的杰出学者,他们对公众和私人生活的精彩论述其实就是从古代作家那些相似的例子中借鉴来的,这并非是明智的做法。首先,他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从古到今,根本不会有完全一致的生活例证;其次,历史本身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就连最优秀的史学家都无法清晰地知道当年的真实情况。因此,为了让历史在被引用时能令人信服,我们应该学会从史实本身出发来推断这些细节问题,绝不可以轻易相信那些古代的诗人或是历史学家的权威。你要明白,即使历史上发生的情况与现在很相似,也仅供参考,绝对不能用来做教科书。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88封信》的结构编排上,根据信件内容划分为九篇,分别为:持之以恒地学习、品性培养、珍惜宝贵的时间、人际交往、口才与书面表达、事业、游学、仪表和生活。每篇中的信件根据作者的写作时间进行了排序。由于有的信件讲了多个主题,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保留了其中最主要的主题,对其他内容进行了适当地删减。信件本身是没有主题的,为了方便阅读查找,为每封信添加了主题。此外,提炼了每封信中经典的语句放在前面,希望能为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信件内容提供帮助。《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88封信》既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也适合亲子共读,还可以父母读后与孩子交流。希望这本风靡世界200多年的经典教子书信集能够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