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

杨志,刘丹萍 主编 中国劳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劳动出版社  

作者:

杨志,刘丹萍 主编  

页数:

156  

字数:

175000  

内容概要

《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在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9YJA790193)的研究成果上完成的。
本书由杨志主编,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与中国挑战、低碳经济——全球性转变、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低碳企业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气候变化与中国挑战
一、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情况
(一)气候变化相关概念
(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
(三)气候变化的原因
(四)气候变化的表现
二、气候谈判与大国博弈
(一)国际气候谈判的发展历程
(二)国际气候谈判共识
(三)国际气候谈判分歧
三、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挑战
(一)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内部困境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外部压力
第二讲 低碳经济——全球性转变
一、低碳经济由来与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
(二)低碳经济的现状
二、低碳经济概念辨析
(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关系
(二)低碳经济的误解辨析
三、低碳经济对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探索低碳转型之路
(二)案例分析:苏州工业园区的低碳探索
第三讲 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
一、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的低碳改造
(二)建筑业的低碳改造
(三)交通运输业的低碳改造
(四)合同能源管理——为低碳改造保驾护航
二、新能源技术创造新兴产业
(一)太阳能——天空无限的恩赐
(二)风能——源自风车的技术创新
(三)核能——小小原子的巨大能量
(四)生物质能——古老能源焕发青春
(五)氢能——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
三、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案例分析
(一)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
(二)造纸工业的低碳改造
第四讲 低碳企业
一、低碳企业概述
(一)什么是低碳企业
(二)低碳企业的特征
二、企业低碳竞争力提升之道
(一)使用低碳技术
(二)强化低碳管理
(三)打造低碳产业链
(四)推动建立低碳社会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低碳竞争压力
(一)研究与实践起步晚
(二)中国企业认识不足
(三)来自技术变革的挑战
(四)处于产业链底端
(五)来自市场本身的压力
(六)低碳标准尚处在完善中
(七)政策与社会环境存在缺陷
四、低碳企业案例分析
(一)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
(二)远大空调“呵护生命和宝贵的地球”
第五讲 低碳城市
一、低碳城市概述
(一)低碳城市形成的背景
(二)低碳城市的含义和理念
(三)低碳城市评估新标准
二、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一)低碳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三、低碳城市案例分析
(一)伦敦:打造低碳之都
(二)东京:力争世界环境负担最低城市
(三)保定: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的典范
第六讲 低碳生活
一、新的生活模式
(一)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二)践行低碳生活
(三)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倡导低碳生活中的示范作用
二、低碳饮食·
(一)低碳饮食新解读
(二)低碳饮食建议
(三)低碳饮食案例分析
三、低碳出行
(一)低碳出行污染少
(二)低碳出行建议
(三)低碳出行案例分析
四、低碳办公
(一)低碳办公新时尚
(二)低碳办公建议
(三)低碳办公案例分析
第七讲 碳交易市场
一、碳金融与碳交易市场综述
(一)碳金融及碳交易市场的产生
(二)碳交易市场的内在机制
(三)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二、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
(一)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现状
(二)中国的CDM管理体系
(三)深入认识清洁发展机制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
(一)中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二)中国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碳交易市场
第八讲 低碳经济法制建设
一、发达国家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政策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依据和国际比较
(二)美国:重实效,蓄势强
(三)欧盟:覆盖广,重立法
(四)印度:讲权利,重政策
二、中国低碳经济立法的独特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二)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现核心利益
(三)注重优先领域
(四)立法公开显示
(五)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环境教育
三、案例分析:英国低碳经济法制建设
(一)宏观战略方面
(二)具体措施方面
(三)倡导公众参与
第九讲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双赢选择
(三)有助于突破技术贸易双重壁垒
(四)降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污染转移的风险
二、中国政府的低碳努力
(一)国家战略层面重视奠定了低碳经济的坚实基础
(二)政策推进体现了中国政府走低碳道路的决心
(三)制度的不断健全为低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四)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成就
三、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选择的现实考虑
(二)探索低碳经济中国发展模式的具体举措
四、低碳时代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政府战略地位提升,需加速政策创新
(二)需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需建立公共政策制定流程中的低碳思维
(四)政府需承担更多的法律监管与行政监督责任
五、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之策
(一)改变观念,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二)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三)积极倡导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四)积极尝试建立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

章节摘录

  3.业余气象工作者揭开气候变化的面纱  “气候变化将会对地球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最早提出这一警告的并非是科学家,而是一位业余气象工作者,英国蒸汽机工程师盖-斯图尔特·卡伦德(Gai Stuar to Calendar)于1938年英国气象学会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人类产业活动致使CO2增加,从而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的观点。这一次引起了科学界部分人士的关注,成为以后研究有关气候变暖问题的开端。  1957年,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主任罗杰·雷维尔(Roger Revelle)和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汉斯·苏斯(Hans Suess)受卡伦德的启发,发表了一篇介绍全球变暖的里程碑式的文章,他们在文中指出,“人类正在从事大规模的地球物理实验,要将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有机碳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返还到大气层中去”,燃烧诸如汽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已经使封存热量的大气层变厚,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气温升高的速度快于正常情况。该过程从此也被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此外他们还将人类活动产生的CO2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定义为“卡伦德效应”。同一年,在雷维尔的启发和游说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建立气体观测站,开始进行大气中CO2浓度值的观测,从而正式揭开人类研究气候变化的序幕。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近来大气中CO2的浓度值一直在直线上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 PDF格式下载



质量好 还没看 其实教材都差不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