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

茅于轼 赵农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茅于轼 赵农  

页数:

212  

字数:

16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荒是新中国历史上令人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粮食问题一直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耕地在缩减,种粮的农民在减少,粮食的进口在增加,国际粮价在飙升……中国的粮食安全吗?
本书从经济学研究角度综合研究了上述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认真审视、严密推断,简洁立论。作者认为:粮食问题并不等同干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历届政府紧抓粮食不放松.多年来成效可观,库存殷实。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开放思路,积极参与粮食的国际贸易。收放自如的粮食政策有助于我们抵抗“百年一遇”的“粮食危机”。

作者简介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84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注册访问学者,1990年受聘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社科院退休,与其他4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任所长、理事长,现为该所常务理事。

书籍目录

上篇 对话粮食安全
第一章 国家安全的测定——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就是日常的食品安全吗
2.粮食安全的测算指标有哪些
3.威胁粮食安伞的真凶
4.粮食危机在他乡
5.现在还饿死人的国家
6.全球粮食储备量低意味着什么
7.粮安天下的历史由来
8.粮食作生物燃料的利与弊
9.农民不种地了粮食哪里来
10.粮食库存知多少
11.拿什么来应对粮食危机
12.悲剧不能再重演
第二章 对粮食缺口的扫描
13.粮食供需平衡表能说明什么
14.如何判断我国的粮食是否安全
15.如何计算粮食产需缺口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年的粮食缺口是多少
17.天则经济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测算粮食缺口的方法是什么
18.什么是“百年一遇”粮食短缺
19.“百年一遇”包括哪些因素造成的波动
20.“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十年一遇”的粮食短缺是怎样的
21.天则经济研究所计算的“百年一遇”的粮食短缺是否符合历史的情况
第三章 留下惨痛回忆的饥荒
22.饥荒是人类的灾难
23.什么原因造成了饥荒
24.马尔萨斯人口论都说了什么
25.爱尔兰大饥荒
26.惨烈的“丁戊奇荒”
27.20世纪有哪些大规模的饥荒
28.现代社会为什么还会发生饥荒
29.盲目冒进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30.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31.历史上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32.1959~1961三年饥荒死了多少人
33.1959~1961三年饥荒是由粮食生产不足造成的吗
34.1959~1961三年饥荒是否与自然灾害相关
35.1959~1961三年饥荒期间的粮食征购情况
36.1959~1961三年饥荒期间的粮食进出口情况
……
下篇 解读粮食安全
结论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让饥荒成为历史。  ——都柏林大学教授 CormacGrada  事实上,并没有确切的论证可以证明,耕地面积少于18亿亩,粮食安全就会出问题。  ——凤凰新媒体何庆宇  到21世纪我们已在国家层面上基本解决了数量上的粮食安全问题。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司长郑振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 PDF格式下载



期待这样一个正直的学者所做的研究


计划市场都不能短缺


我们可以借此书初步了解一下。


茅于轼先生的书 简介独到 专业性蛮强的 慢慢读会有收获


很信任茅于轼


说的通俗易懂,研究的方法很值得学习,不过后面的报告跟前面的内容差不多,有点重复


写论文,导师要求买的,内容还是很饱满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