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钧窑艺术

丁建中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丁建中  

页数:

266  

内容概要

《钧窑艺术》简介:钧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历来以追求自然窑变为宗旨,以追求窑变意境为目标。这也是钧瓷与其他瓷种的最大区别。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新老钧瓷艺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钧瓷无论在釉色创新还是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钧瓷的故乡在河南禹州境内,那里窑口林立,拥有庞大的创作队伍。《钧窑艺术》作者丁建中先生(艺名钧丁)以钧丁钧窑为创作基地,致力于钧瓷的生产与研发。他依据几十年深厚的技艺功底,使作品具有独到的特色,并以骄人的成绩跻身于钧瓷名家之列。

作者简介

丁建中先生,艺名钧丁,1964年3月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厘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中国钧瓷评定委员会专家评审组评委,河南省陶协陶瓷专家委员会成员,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
第一章 钧瓷
第一节 通论
一、中国钧窑艺术浅论
二、钧窑原料和制瓷品种
三、钧瓷窑变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因素
四、钧、汝瓷之别浅析
五、钧瓷造型略谈
六、历代钧釉特点简析
七、当代钧釉的新发展
八、浅释钧瓷大火蓝
九、小议钧瓷作品的命名
第二节 钧官窑论
一、宋钧官窑瓷器制作技法初探
二、略论钧官窑的工艺创新
三、禹州钧官窑出土的青瓷
四、对钧台窑的几点新看法
五、“宋钧品质”析议
第三节 技艺
一、传统钧瓷泥、釉料的加工
二、钧窑艺术釉常用料分类
三、传统钧瓷手拉坯成形工艺
四、气烧钧瓷的七十二道工序
五、气烧钧瓷产品缺陷分析及预防
六、现代红釉钧瓷的制作工艺
七、天蓝釉钧瓷探秘
第四节 鉴赏与收藏
一、现代钧瓷的鉴赏与收藏
二、钧瓷的开片现象
三、钧釉鉴赏九字诀
四、古钧瓷真伪的简易鉴定
五、现代钧瓷的十大藏点
六、钧瓷的艺术魅力及价值
七、现代钧艺优劣之断想
第五节 余论
一、金鸡报春大奖赛印象
二、制作迎香港回归礼品的回忆
三、关于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四、钧艺创作心语
五、回忆恩师晋佩章 先生
六、国庆节,我走上从钧路
七、一首钧瓷诗的出处
八、钧瓷创新管见
九、浅议钧瓷的艺术化发展
十、钧瓷情满香江
第六节 歌咏
第二章 古陶瓷
第一节 通论
一、禹州钧窑出土的青花瓷
二、中国古代的高温花釉
三、从扒村窑装饰品种谈民窑特点
第二节 技艺
一、油滴天目的研制
二、木叶天目的试制
三、官窑青瓷片纹釉的试制
四、黑釉铁锈花产品的试制
第三章 彩釉瓷
第一节 通论
一、陶瓮颜色釉概述
二、彩釉瓷及其与钧瓷的区别
第二节 技艺
一、用锆英石代替氧化锡试制粉绿色釉
二、十种高温还原焰烧成的艺术釉
三、钧瓷一厂的彩瓷釉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畜力。经过自然风化的土料有些仍呈块状,根据需要,泥料需用几种土按一定比例配合,并加工成一定的细度,一般采用牲畜拉耙的方式来加工泥料,故把这种泥料加工方式叫做“牛拉耙”。 “牛拉耙”加工泥料的过程是:首先用石块砌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沟槽,沟槽内宽高各1m左右,离圆心部位约有4m的距离,在圆心处固定一木桩,木桩上用一横杆固定一个能围烧沟槽圆周转动的木制搂耙,耙齿(用橿子木制成)放在沟槽中。绳子的一头儿套在圆心的木桩上,一头儿拴在固定的搂耙的横杆上。加工泥料时,沟槽中予先放入适量的水和需加工的土料,然后赶动牛在沟槽边沿围绕沟槽拉着木耙不停地转圈,利用耙齿连续不断的冲击力,把沟槽中的土和水混合粉碎成合适细度的泥浆,泥浆通过出口处的筛子孔流入放浆池中。这个过程须连续不断,人工不停地把土料投入沟槽中,并放入适当的水,而耙成的泥浆就源源不断地流入泥浆池中。 泥浆池一般都用青砖铺成,四周用砖或废旧笼盔围起来,大约有50cm高。其面积大小不等,小的有几十平方米,大的有一百平方米以上,有的钧瓷窑上有好几个这样的泥池。耙成的泥浆放满一个池后,又放入另一个池。泥池中的泥浆沉淀后,人工放出或吸出表面澄出的水,然后通过日晒、风力的作用使泥料由稀变稠、变软、变硬,一直到能用。 (3)人力。这个过程是对泥料在使用前的进一步加工。把泥池中风干能用的泥,按垂直方向,用铲子从上到下把泥一片一片地铲到运泥车上,装满车后拉运到作坊屋中泥场内堆放,进行人工搬泥即练泥。搬泥的目的是均匀泥中的水分,使泥软硬一致,排出泥料内部的空气,清除杂质尘粒,使泥更均匀好用。 搬泥的方法:首先把散落的泥块用铲子归拢到一块,把泥块铲起后,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双手握住铲把,把泥反转向下往泥堆上使劲摔去。这样把泥摔成堆后,可从一个方向开始搬起,例如从左到右,按照上述的手法把这堆泥全部搬一遍。搬泥时应注意后手要低,用劲要大。另外还要注意每次铲起的泥不要太多,铲的泥片要薄些,这样更利于把泥早点搬成。判别泥搬成的标准是,用手指在泥堆的侧面从下到上划拉一下,如果感觉软硬均匀一致,表面也光滑一致,这堆泥就算搬成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钧窑艺术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论文的一个总结,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原创性,反映了作者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