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贫困反思
2012-2
知识产权出版社
陈晨
194
240000
近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携带子女的比例逐渐提高,这些随迁的农民工子女被形象的称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的生活学习状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能否很好融入城市社会,能否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公平合理的教育权,能否被纳入城市管理的保障体系,能否奠定自身发展良好的基础都成为日益凸显的焦点问题。《教育贫困反思-关于农民工流动子女的研究》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切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对流动儿童现存的教育贫困状况进行探讨,通过北京、吴江、东莞三个城市的实地调查归纳出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的现状,分析导致教育贫困的影响因素,总结现行儿童福利体制中的缺陷,最终提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的对策建议和完善中国儿童教育福利的构想。
本书通过北京、吴江、东莞三个城市的实地调查归纳出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的现状,分析导致教育贫困的影响因素,总结现行儿童福利体制中的缺陷,提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的对策建议和完善中国儿童教育福利的构想。
陈晨,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学。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青少年社会学、儿童福利与政策、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等。2000年以来,曾先后在《妇女研究论丛》、《中国青年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福利》、《少年儿童研究》、《中华家教》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编《青少年网络伤害》、《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中国流浪儿童调查》等著作,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中央综治委预防办的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
第1章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相关文献综述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的分析框架
2.1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
2.2福利制度对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的影响
2.3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本
2.4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
2.5流动儿童的大教育场
第3章 东莞市流动儿童教育贫困调查
3.1东莞市社会经济特征
3.2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3.3制度资本的作用
3.4东莞市的推力与拉力
3.5 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不平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吴江市流动儿童教育贫困调查
4.1 吴江市概况
4.2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支持
4.3流动带来的经济收益与文化收益
4.4 典型案例
4.5受教育权的相对义务方——教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贫困研究
5.1社会背景与外来人口概况
5.2 流动儿童的大教育场
5.3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福利供给匮乏
5.4家庭社会化的教育功能
5.5 学校教育
5.6 流动儿童的教育预期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6.1
6.2 家庭资本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影响
6.3 学校教育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影响
6.4 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影响
6.5 社会资本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影响
6.6 流动性带来的影响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主要结论
7.2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7.3深化户籍制度,加强制度融合
7.4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7.5 完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附录1 市政调研深度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附录2 一般访谈名单
附录3 访谈提纲
附录4 吴江市调查问卷
通过分析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的相对义务方——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提供的资源和保障,探讨流动儿童教育贫困产生的机制。流动儿童的教育贫困是制度性的贫困,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户籍制度的影响力量使得义务教育的经费划拨机制受到制约,教育属地化管理的制度使得流动儿童不能与城市户籍儿童一样平等接受教育,出现了公办学位难求、收取借读费、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由于我国缺乏有效保障儿童权利的福利制度,因此当教育贫困问题出现时,流动儿童并不能得到教育福利的救助与保障,教育的底线公平无法实现。 ……
这本书原本已经订到了,但为送到,已经两次了,望当当改进
值得热心教育,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一读并加以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