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卷-外交的文化阐释

董秀丽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董秀丽  

页数:

308  

字数:

293000  

内容概要

  《外交学学术文丛:外交的文化阐释(美国卷)》从民族特性、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对美国外交的文化基础进行系统梳理,对美国外交决策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细致解读,对文化在美国外交政策、外交思想、外交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本书适合对国际关系感兴趣者及相关的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董秀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与文化、国际法、联合国研究,主编系列专著《世界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美国外交的文化阐释》《中美外交的文化解读》等,撰写专著、教材《美国历史与现状》《美国政治制度剖析》《美国政治基础》《国际法教程》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文化概说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三、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国际政治文化理论体系
  一、国际文化体系中的文化结构
  二、国际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单位
  三、国际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力
  四、国际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功能
 第三节 文化与国家外交
  一、外交的影响因素
  二、文化对国家外交的影响
第一章 美国文化与外交
 第一节 美国文化的特点
  一、美国文化的特性
  二、美国文化精神
  三、美国文化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一、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二、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四、文化要素与美国外交
第二章 民族特性与美国外交
 第一节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二、英属殖民地的经济与社会
  三、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第二节 美国的民族特征
  一、美利坚民族的构成
  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初始形态
  三、美利坚民族特性的真正形成
  四、美利坚民族的突出特性
 第三节 美国民族特性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种族优越感、地理位置与“孤立主义”原则
  二、“孤立主义”的延伸——“门罗主义”
  三、文明扩展与“门户开放”
  四、理想主义特性在世界范围的第一次展现——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五、“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外交特点
第三章 文化传统与美国外交
 第一节 清教徒精神
  一、“上帝选民”的使命感
  二、“美国优越”的价值观
  三、“推广美国模式”的外交目标
 第二节 移民精神
  一、开拓进取精神与扩张主义倾向
  二、崇尚个人权利与人权外交传统
 第三节 商业精神
  ……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
第五章 宗教与美国外交
第六章 美国外交决策者文化背景因素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出现 民族的形成包括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及心理素质等因素。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早期100多年的移民史中,英格兰人一直是主体,他们当时还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意识,而是很自然地在血缘上和感情上把自己看做“美洲的英国人”。例如:英国的地名被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北美,像曼彻斯特、巴尔的摩、伯明翰等城镇的名称;还有将英国皇室成员的名字引用到地名上,如詹姆斯敦、纽约、查尔斯敦、伊丽莎白等城镇的名字。殖民地时期的三所著名大学中,有一所被命名为威廉一玛丽学院,而哈佛大学的所在地更是直接就用了英国大学城的名字“坎布里奇”(剑桥)。在法律方面,北美殖民地使用的是英国的习惯法的审判制度,建立的政府也是英国代议制式的政府。总之,英国的生活方式、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文化在13个殖民地中都自然而然地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而“其他非英籍移民,来自北欧各国,人数不多,他们的文化和英国的文化近似,因此,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英国式的生活”。这就是北美殖民地人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英国是自己的“母国”,而自己则仅仅是到北美开荒拓殖的美洲的“英国人”。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移民们将英国文化全盘带人生活之中。殖民地建立之初,移民们的文化需求很自然地与以往保持着一种承继关系。英国的小说、英国的诗歌、英国的戏剧、英国的服饰等,只要可以从英国运来的,他们就把它从英国运到北美。而此时的英国,也将殖民地当做文化产品的销售地,如英国伦敦出版的《新英语初阶》初级课本,曾在北美地区的小学中使用多年。殖民地既没有悠久灿烂的古老历史,也没有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更没有激动人心的远古的英雄时代,所以没有可供人们继承的属于自己的传统,他们只能以英国作为情感上的依托以便获得一种归属感,因此,在深层次的意识中,殖民地人将自己与英国人等同起来。 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普遍有着与英国人民族认同的意识,即便是美国民族意识启蒙的先驱们,也都毫无例外具有这种思想。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1733~1735年,正当英属殖民地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尖锐时,他的报纸保持了与英国人高度一致的观点。1728年冬,富兰克林曾组织“讲读社”(Junto),该社的成员在一起只谈论社会道德、自然科学。直到1760年,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殖民政府矛盾已非常尖锐时,富兰克林仍然认为:“经验已经表明,除非发生了严重的苛政和压迫,反对英国人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既然组成整个殖民地同盟是不可能的,那末,部分殖民地起来造反的企图就一定是发疯了,因为那些没有参加造反的殖民地,将同母国一起来镇压造反。”由此可以看出,13个殖民地的人们,还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来看待,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远不如他们对英国政府的信任,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也不如对英国政府的依赖,这就是当时英属北美人民民族意识的状况。


编辑推荐

《外交的文化阐释•美国卷》是一本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著作,不仅对我们系统了解美国的外交特点、文化根源和外交趋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堪称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卷-外交的文化阐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