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护理心理学

胡永年,郝玉芳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胡永年,郝玉芳 主编  

页数:

201  

字数:

301000  

内容概要

  本书坚持以育人为本,重视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展现我国中医药教育、医疗、保健、科研、产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以期成为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
  本书供护理学专业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护理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护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三、中医学中的护理心理学思想
第二章 心理过程
第一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二、记忆
三、注意
四、思维
第二节 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三、情绪体验的维度
四、情绪状态
五、情绪的表达
六、情绪与护理
第三节 意志过程
一、概述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三、意志的品质
第三章 个性
第一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
二、动机
三、挫折
四、冲突
第二节 个性心理特征
一、能力
二、气质
三、性格
第三节 个性的形成、发展及影响因素
一、家庭
二、学校
三、社会实践
第四章 应激
第一节 应激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二、应激源的概念
三、应激源的分类
四、应激反应
第二节 应对
一、应对的概念
二、应对方式的种类
三、积极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 心理防御机制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四节 应激的理论模式
一、应激的生理模式
二、应激的心理模式
第五节 突发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
一、突发灾难事件与心理应激
二、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第五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状况
三、心身疾病的分类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社会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生理因素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一、心身疾病的诊断
二、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四节 常见心身疾病
一、冠心病
二、原发性高血压
三、消化性溃疡
四、支气管哮喘
第六章 患者心理
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一、患者的疾病行为
二、患者角色
三、患者求医行为的基本类型
四、患者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患者需要
一、患者需要的基本特征
二、患者需要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患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严重程度
二、患者心理活动与年龄
三、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治疗方式
第七章 护士角色人格
第一节 护士角色人格概述
一、护士角色人格的概念及其分析
二、护士角色人格的形象及其历史演变
第二节 护士角色人格的要素特质
一、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概述
二、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
三、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
第八章 社会认知与护患沟通
第一节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三、社会认知偏差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三、护患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第三节 护患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和沟通过程
二、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方式
四、护患沟通的目的
五、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第四节 护患冲突与护患关系的调控
一、常见的护患冲突
二、护患关系的调控
第九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一节 临床心理评估概述
一、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
二、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三、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
第二节 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心理测验法
第三节 常用的临床心理测验量表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
二、16PF人格问卷
三、自评量表
第十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一节 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概述
二、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与原则
第二节 心理治疗
一、心理治疗概述
二、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三节 中医心理疗法
一、情志相胜疗法
二、言语疏导疗法
三、移精变气疗法
四、暗示解惑疗法
第十一章 临床心理护理实施
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
二、心理护理的目标
三、心理护理的原则与主要实施形式
四、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五、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儿童患者
二、青少年患者
三、中年患者
四、老年患者
第三节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门诊患者
二、急诊患者
三、慢性病患者
四、传染病患者
五、手术患者
六、癌症患者
七、瘫痪患者
八、临终患者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一)潜抑 潜抑(repression):是一种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一个人把不能被社会文化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愿望、冲动,从而保持内心的安宁。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选择性地“遗忘”痛苦的事情。但这种遗忘不是真正的遗忘,而是将一些痛苦的事情转入个体的潜意识领域,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存在了,它们并没有消失,仍在不自觉中以各种间接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在某些场合下,这种潜意识会自动出现,例如部分“触景生情”现象、笔误、口误、梦境等。 潜抑对正常人的人格发展是必要的,而且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利用潜抑。但是如果放弃其他办法而一味地依赖潜抑来对付伤害,这些潜抑的内容,日后则可形成神经症状的根源。有时潜抑可使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紊乱。如会造成阳痿、阴冷;癔症或麻痹;关节炎、气喘、溃疡等多种心身疾病。 (二)否认 否认(denial):指对某些客观现实不承认,特别是对已发生过的不愉快、不幸的事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就没发生过,以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如亲人突然离世,家属却坚信他还存在,甚至保持其在世时一样的生活方式;患者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但仍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地做事,因不愿意接受现实而强装不知。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具有儿童的心理特点。如小孩子打碎花瓶,知道闯了祸,用手把眼蒙上。此种心态又称“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与“鸵鸟心态”类似的说法有“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否认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可使个体逐渐地接受现实,不至于过分震惊和过度悲痛,以避免精神崩溃,维持暂时心理平衡。因此否认是一种具有保护性质的正常防御。只有当其被频繁或过度使用,并影响人们的正常行为时才是病态的,才需要纠正。


编辑推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护理心理学》供护理学专业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护理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跟学校订的书一样,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