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搅局

陈晓峰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25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陈晓峰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类历史,有个“权力下移学说”:最早是“上帝”和“神”说了算,然后“君权神授”,下放给天子君王;后又下放给诸侯、奴隶主、封建主;再后来,进一步下放,权力为黄仁宇所称的“文官集团”控制;此后出现分野,在西方,权力下放给市民阶层,于是实现了民主;在中国,权力下放给无产阶级,于是出现了专政(用药过猛,权力下移过快的副作用)。 我想,这两条道路终会殊途同归的。权力的下移是历史长河不竭的源动力。接下来会是什么呢?性别平等,女权组织在做;人和动物平等,动物保护组织在做。虽然只是少数,但的确先锋。 有了这个明确的权力下移主线,人类历史就有了主心骨,何去何从,无有疑云。 眼界一俟打开,具体到艺术界,心同此理。艺术最早是少数人的特权,可归于古典艺术;进入现代社会后,权力向大众开放,变成多数人的艺术;及至后现代社会,安迪沃霍曲通“权力下移”之精髓,宣称“百货商场是博物馆”、“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能做15分钟名人”,正是对艺术权力下移的敏锐洞察。一方面,老朽在哀叹:艺术不存,权力不保;一方面,新锐在叫嚣:我要我的艺术,我有我的权力。杜尚、博伊斯皆为时势英雄,每一步都把自由、解放的权力艺术化、人格化,合辙押韵,名留青史;保守派、文艺复兴的余勇们,也不去争抢,乐得放权,自我心游万物,尽显艺术高贵的遗民范儿。 再看艺术批评,最早,权力也集中在专家身上,可谓学院派。后来,因为公众的需要,权力不得不下移给媒体,可谓媒体派。当媒体也碎片化的时候(媒体的权力也在下移),权力下移给谁了呢?博客?公知?独立艺术批评人? 且慢,看官别太乐观,整个艺术批评的“权力下移”速度并未如此之快,这不符合历史发展逻辑。须指出,整个艺术批评的权力目前仍掌控在大资本家手上,他们左手支持学院派,右手把控媒体派,从而主导着艺术史的潮流与走向。(时尚界?也一样。) 这真是个悖论:艺术居然是谁有钱谁说了算?! 这话说对了一半:仅仅有钱还玩不了艺术,不仅要有钱,还要有修养。艺术的公式是什么?有钱,有修养。即便是一个穷人玩艺术,他也必然比邻而居的穷人多一点钱,多一点闲和审美的样子。 人类急着奔死、投胎,艺术不,艺术凝固于当下,当下即永恒。 艺术批评家自古难做。他显然不符合“知行合一”的古训,会留给人口实:“你批评这电影不好看,你给我拍一个试试?”一句话,如若批评家修养不够,一定窝气。所以,艺术家千万别拿批评家当回事,谋饭而已,市场共同做大。叫好、叫孬都会吸引目光。 我要奉劝的是:批评家千万别和艺术家一般见识。只要你觉得有十余人会和你想的一样,会应和你的判断、观点和鉴赏,那你就是个艺术评家了,你可以有底气了——你不是孤立无援的。如果有成百个甚或上千个人支持你的想法呢?恭喜你,你是个成功的艺术批评家了。你正在为艺术批评权力的下移、进一步下放做出位移和量变的努力。你分崩的是整个艺术体制和艺术特权。若不离析,何来独立?——从物理上看,做布朗运动的细微原子是最民主的,随心所欲地不规则运动。而在整体上,又是最有秩序的,一如天体的运行。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从来靠的不是“强制力法则”,而是“吸引力法则”。——对大自然和艺术而言,强制力是不发挥效用的,魅力、吸引力所产生的能量,才是宇宙的奥秘。 说这么一番大大的道理,是想推荐陈晓峰兄的艺术批评文论,他自言是个“搅局者”。对于当代艺术一途,既参与又旁观,懂得“你不搞搞事,死了没人埋”的千古定理。21世纪初,他从民国旧都南京杀至首善之区北京,先是创办《美术焦点》,后又复兴《红艺术》、《艺周刊》,现在则是《中国艺术新闻周刊》的主编,名头都大得很。他身具福建人特有的草莽气息、阳谋气息和人文气息,这一点,看他的文论多有会心:草莽——他大呼小叫、赤膊上阵,乱拳打死老师傅;阳谋——明摆着看谁不满便要叫板,决不暗地里摆你一道;人文——最后,在言辞间隙,他的人文情怀显露无遗,不仅把话说圆了,说通了,而且说得好看有趣在理,也终将你说服。(不服的话,他会再写三篇!) 毕竟一介书生,初若辞不达意,循序渐进,终能我手写我心,自是行家里手。可叹这个野蛮无趣的时代,权力下移是下移了,领情者几何?识货者几人? 有许多老朋友不解,斥他:你住的地方连空调都没有,为什么还在宋庄?你怎么混成这样,房子车子都没有?你不为老婆孩子家庭的未来计划么? 此时的晓峰,黑圆眼镜遮面,陈独秀、闻一多一般的神色,振振有辞又兼福建普通话含糊不清。歌词大意是:在宋庄,很快活,朋友遍天下,知己数我多,有吃有喝有闲活儿,还有艺术伴随我。 艺术的信徒越来越少,艺术的投机分子越来越多,艺术的叶公好龙者和附庸风雅者也混诸一般。 我所见,晓峰兄是艺术的信徒。他必将受艺术的恩惠,也受得起艺术的恩惠。最后我想对他说:权力消解不了的,只有下移,晓峰兄,这是你的使命,也是你的荣耀。

内容概要

  本书为陈晓峰的艺术批评文集,收录了他近些年来对艺术的探索与感知。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地呈现了艺术圈内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力求从文化、心理、艺术等各个层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状态。

作者简介

  陈晓峰,艺术时评人,大型活动策展人。《美术焦点》《红艺术》创办人,第四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媒体传播总监,第六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群落展总协调人、艺术节学术论坛总策划。现任《中国艺术新闻周刊》主编。

书籍目录

序言艺术批评的尺度
第一章艺术的危与机
 “疗伤系”艺术群体的新崛起
 2011年:艺术界的罪与罚
 艺术界的贺岁档被谁上了
 2011年艺术危机G点
 两张假画
 落在上海美术馆的文化心伤
 艺术批评“芜湖宣言”之后
 岳师傅的菜
 尤伦斯“视觉”工作的新启示录
第二章大腕们的难言之隐
 我哥是张晓刚
  方力钧们的“李宇春模式”
  王广义们的“平面化现实”恶果
  徐冰的另一种恶俗
  院士们的处女展要破什么
  两个院长的左右不分
  大腕们的“新投资”
  吕澎的传统药方
  王林犯了传统型策展人的错
第三章艺术圈的八个为什么
  艺术界为何要八卦
  艺术代表们为什么看不见“犀利哥”
  展览之死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拍卖
  谁在动“艺术史的奶酪”
  价值低廉的传统PC之战
  为什么艺术教育无法领全国教改之先
  当代艺术“体制化”导致艺术界中年危机
第四章 不需要被公开的秘密
  谁是展览的“混搭”高手
  请批评家评论作品有价值吗
  通过奥利瓦对国际艺术界说不
  画廊小姐比策展先生重要
  不爱画廊小姐的老板就一定不是好老板
  当代艺术的销售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创意
  无间道:当代艺术变质的环境问题
第五章 艺术江湖的生意经
  吕澎的超级游戏
  100元和1000万元的作品区别有多大
  艺术是不是一门性感的生意
  中国当代艺术与“中产”关联有多大
  批评家为谁服务
  当代艺术比电视更需要“收视率”
  谁是艺术领域的“贸易保护”者
  这是一个艺术衍生品超级粗糙的阶段
  合作还是收购——艺术资源整合时代到来
  艺术量贩式行为和海南“疯狂的房子”
第六章 艺术的坏习惯
  艺术界改革的动力在哪里
  中国美术界“没有精神”的时代何时结束
  中国艺术界需要的不是在“315”得到安慰
  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感”
第七章 艺术的小趋势
  互联网的艺术诱惑
  “苹果时代”的艺术家
  艺术家2.0
  双年展需要观众的爱心奉献
  80后艺术的“钱途”
  中国当代艺术的忧郁
  从“剩艺术家”现象看“发展中国家”精神需求
  互联网重新定义“艺术家”——艺术国际“野蛮生长”两年记
  中国艺术传播最新面孔:“围脖”迅猛
  宋庄的未来和798的现实
  中国当代艺术“80后也奔三十了”的新启示录
  超越艺术门类之分的“观念牵手”
后记 梦想的颜色

章节摘录

二线中心城市南京,一场由黄药发起、中年艺术家们积极参与的“疗伤系”艺术群体的诞生,正在成为2012年艺术界总体疗伤极具探索性的方案和行动之一。它的刺激点,在于对当前中国社会人性所处时态的一种揭示,并转化为听上去更像辅助医疗性质的“疗伤系”艺术理念,以此让人深切意识到自身与社会的结构现实之关系。关于艺术颠覆性的实践行为,总是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段推出才能证明它价值处于高点的一面。当中国式当代艺术爬升的力量开始逐年减弱,或者舆论声音内外受困,甚至创新停滞不前的时候,则是新的艺术方式诞生的最佳节点。“疗伤系”艺术家的总体特征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内心体验和精神的回应与介入。艺术家希望通过艺术的实践搭架出一个可供讨论的区间,以此证明当代艺术家表达过程中所体现的关于现实反馈的“中间态价值”。同时,他们通过艺术方式形成的“疗伤”方案,准确地把握了当下中国人精神现实的状况: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到各种负面问题的冲击与伤害,在身心与情感的最深处都需要“疗伤”。基于这个来自现实中感同身受的共识,便是产生“疗伤系”艺术家的土壤。“疗伤系”艺术群体认为,“今天大家都在精神十字路口彷徨、犹豫、痛苦、抉择之时,南京就成了大家疗伤的最好地方”。 中国当代艺术如果有AB面的话,“疗伤系”艺术群体便揭开了中国人关于现实精神和心理超级危机的B面。中国社会则面临着经济失衡、物质诱惑、道德无底线、文化无根脉、都市化生活的孤独、精神压抑的痛苦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全面否定。每个人都在都市化进程中遭遇挫败感和自身奋斗的迷失感,而南京艺术家群体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在新的艺术理念框架上提出的一种关于艺术结合社会的解决方案。在改革转型当口,利益得失结构固化,社会矛盾激发,这个群体希冀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让社会能够意识到自身被隐匿的一面,而“疗伤”则体现艺术家们对现实中国新一轮的艺术想象与架构。或许,“疗伤系”艺术群体是艺术社会上行通道板结化之后选择第三条道路性质的路径;或许,还可以撕开一个当代艺术自身创新的裂口;也或许,能够让更多被掩盖价值的艺术群体浮出水面。 组织者黄药认为,“南京艺术生态受外界大环境的影响甚少,有的只是被遗忘,被抛弃的伤感……因此艺术家在这里只能闭门自我疗伤,安抚自己”,这个在“疗伤系”艺术家群体当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黄药的招魂、郭海平的精神异常、成勇的障碍、刘绍隽的野种、罗隶的放生、孙大量的念咒等,“这些关注点和研究方向常被现实社会边缘化或忽略掉,但其实又是社会存在本质问题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构成这个群体的特殊关注点与艺术切入口,而这一切又那么贴切地直指人性。 相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商业品牌化的消费性艺术潮流,“疗伤系”因其更具观念颠覆而赋予艺术本身行动现在时态的意义。正如“疗伤系”发起人黄药认为,“艺术创作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解读和对周遭环境的反射”,这个群体的作品从各个角度都直指社会矛盾焦灼面,比如对“精神焦虑、权力迷失、个体身份、价值观念、道德底线、财富观、家庭观、婚姻状态、人性丧失、文化处境”等受到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的话题,都从不同思维观念上做出了深度挖掘,让观者从视觉层面体验到自身所处的日常生活中显现的精神与现实双重之困。“疗伤系”艺术群体破坏了当代艺术达到“增长极限”的伪学术说辞,也是对被边缘化群体价值奋斗的激励,从而让艺术回到正常更新的秩序里的积极探索。而由“疗伤系”艺术家挑起的这场关乎视觉生命力的持续行动,显然也是关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是关于艺术介入社会的态度与立场。“疗伤系”艺术群体的落地,则显现了当代艺术多元化形态构建者的开拓与自醒意识。P3-5

后记

首先,我想感谢亲爱的父母和我的太太张照会,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想自己迟早会自取灭亡的。还需要特别感谢的,是一直对我厚爱有加的黄药先生、老愚先生、张建设先生、王晓琳女士、法明先生、李君峰先生、尉天骄先生、王唯铭先生、林利锋先生、谢敏先生、胡赳赳先生、张广辉先生等,他们在不同阶段影响了我,拓宽了我的思维和眼界。另外还要感谢那些和我共处过或长或短时间的同事们,他们一定都忍受过我过度的激情和过分的偏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国际网的博客平台,给我提供了一个自由思考和发表的平台。那里也有我的很多粉丝,也感谢他们的日夜相伴。 梦想有不同的颜色,我想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应该是属于艺术色的。说不清楚自己这十多年来想要什么,能够串联起来的只是那些和艺术有关的情境。一直认为自己对艺术有些敏感的天赋,但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却糟糕得一塌糊涂。这两者的巨大反差常让我陷入矛盾,甚至一度还有过自卑。有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严重的缺陷,比如生活上一无是处,完全没有赚钱的概念,总是处在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这些年最让我惭愧的是,一直以来,都是老妈瞒着老爸,暗中给我汇款才得以让我从不安的生活琐事上摆脱出来,保持着独立和纯粹的思考,天马行空地生活。家人的愿望总是简单而又无法实现:我老妈希望我能够像明星那样在春晚露一下脸,我老爸希望我到《人民日报》捧铁饭碗。他们的愿望我至今都没办法实现,我的心思全不在正常生活上。随着他们年纪渐大,我曾一度想过联合一些好友,拍摄一个类似春晚的视频以及做一份山寨版的《人民日报》,署上我的名字给他们看——不过这些都没有付诸行动,所以在他们眼里,我直到现在都是失败的,在过着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因为他们可比拟的对象都是我那些在镇上一同长大的同学,如今,他们都过上了令周围人羡慕的中产生活。小镇的生活全靠面子。因为我的种种不听劝告,直接导致了他们脸面全无;因为我一次次错过了他们给我的工作布局,使得他们难以在乡亲面前圆谎。其实他们真的非常快乐,如果不是我的原因,他们会很和谐很幸福很社会主义地在新农村生活。他们从来也不计较,反倒是我自己放在心上了——只要我多打一个电话,他们就很满足,似乎完全忘记之前对我的极度不满。父母的爱真的是深沉,真的是难以回报——三十岁之前,我绝对想不到这些。 这十多年,我的另外一个梦就是去美国,但是一直找不到最好的契机。有时,一些机会出现在面前,但却在我的犹豫当中滑过了——在去美国这件事上,充分显示出自己最大,同时也是最令人痛恨的一个缺点:优柔寡断。这个性格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自身发展的可能。因此,我一直希望能够改掉这个毛病,让自己能够在人群中表现得干脆有力。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写出来,也表示一下自己改过的意愿。我可不想在我的艺术时评里,在判断一个展览、一个艺术事件、一个活动、一个艺术家等方面显示得优柔寡断。因为我觉得艺术批评的价值就在于它判断上的坚决,而不是拖泥带水和平衡在利益链条里。好在我控制得还不错。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很常规性的梦,就是出书,以此证明自己还是个干货。但我没想到,第一本书要等这么久才出来。而且,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第一本书应该是小说,却没有想到是现在的艺术时评。时间退到五年前,我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个艺评人。但实际上,这恰恰将我之前所接触到的东西都连在了一起。艺术时评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面。在我坚持写了一年的时评后,网友和业界人士便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我发觉找到了可以发挥自己所长的重要介质。通过自己思考的文字和社会形成一种小角度的互动,我觉得这件事情再合适自己不过了。我想,有了这样一个开始之后,以后一定会有更多新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忍耐我这个阶段的粗糙,我一定能够越写越好的!我认为评论是需要时间加以成熟的,它犹如好酒,需要年份才能保证更好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本书的出版,也是对我这么多年来坚持的一种交代。我的顽固和不懂世事的心,在本书里可能都能窥见。我一直不是一个很安分的人,从上大学开始,我就开始到处寻找突破的机会。然而,在性格上,自己又是个喜欢离群独处的人,于是内心便经常处于矛盾和分裂之中——我想这和我的父母有关,他们一个严肃甚至带有暴力倾向,一个非常温柔,支持我的全部行为。这使得我后来的很多思考都能在极端里寻找到一种平衡。我从没想过走寻常的路,我曾经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我会经常跑到莫愁湖去写生,不是画画,是写字。当时的我,觉得文字也可以像绘画那样把看到的东西还原出来;会选择一条完全没有走过的路回学校,还会跟乐队的朋友到女生楼下吼叫和高歌。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做,现在想来,每人以后做什么事情可能都是已经注定了——因为,你很难改变这些根植于你性格里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不允许我们做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万幸的是我都坚持了下来,至今没有妥协过! 这一路,我碰到了很多朋友,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的宽容和理解,给了我人生可以选择走另一条路的正确建议。只是很多时候,我只是表面应诺,内心却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但是,他们大都支持我胡作非为般的激情——可能这也是我能够确认自己身上不多的好。因为其他社会人际关系我都不擅长,如果要应酬,还不如直接惩罚我和美女说通宵的话。如果我不做艺术工作的话,一定是有社交障碍的入,虽然后来在媒体工作方面我一直极力克服这些,但始终是一个喜欢在自己世界里冥想的入。我一方面不太相信书上说的,或者别人强调给我的,另一方面,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觉悟里。而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过了三十岁之后,才明白其实早应该知道——这可能就是我全部的纠结。我相信一个人能够坚持下去,我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中心。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从南京到上海,从上海又转道深圳,最后直奔北京,跨入艺术世界,延续上当初那些青涩的梦。 最后需要说的是,这些艺术时评,不管好与坏,都是我用心写的。没有玩穿越,你懂的。感谢每位关心我的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身具福建人特有的草莽气息、阳谋气息和人文气息,这一点,看他的文论多有会心:草莽——他大呼小叫、赤膊上阵,乱拳打死老师傅;阳谋——明摆着看谁不满便要叫板,决不暗地里摆你一道;人文——最后,在言辞间隙,他的人文情怀显露无遗,不仅把话说圆了,说通了,而且说得好看有趣在理,也终将你说服。(不服的话,他会再写三篇!) 毕竟一介书生,初若辞不达意,循序渐进,终能我手写我心,自是行家里手。可叹这个野蛮无趣的时代,权力下移是下移了,领情者几何?识货者几人? ——胡赳赳


编辑推荐

《搅局:我来戳艺术江湖的泡泡》编辑推荐:一支笔,翻江倒海,搅起艺术江湖阵阵旋涡。中国当代最显赫的艺术家都倒在他的笔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搅局 PDF格式下载



大胆犀利的评价,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本书的某些标题很醒目,也确实语出惊人,当然反映的问题也很中肯。但有些侃的远了,善用流行语,当然也是年轻人的做派,也显露出年轻人的浮躁。其实整本书都不错,给被艺术圈迷惑、被艺术市场数字迷惑的人敲了警钟,揭了底,写的也让你激动不堪。 但里面不时的强调黄药、药艺术和他身边的朋友有些牵强,虽是“广告”,但感觉不加为好。除了封面作品图面,其余的作品图片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就解读为作者为了还人情吧!


   这本书的某些标题很醒目,也确实语出惊人,当然反映的问题也很中肯。但有些侃的远了,善用流行语,当然也是年轻人的做派,也显露出年轻人的浮躁。其实整本书都不错,给被艺术圈迷惑、被艺术市场数字迷惑的人敲了警钟,揭了底,写的也让你激动不堪。
   但里面不时的强调黄药、药艺术和他身边的朋友有些牵强,虽是“广告”,但感觉不加为好。除了封面作品图面,其余的作品图片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就解读为作者为了还人情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