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日)井上清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日)井上清  

译者:

贾俊琪 于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一书分为15章,约10万字。该书从钓鱼岛历史入手,科学严谨讲述从明清开始,钓鱼岛即为我国领土;接下来,作者论述了日本企图强占钓鱼岛的目的,揭露了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方一步步强占钓鱼岛、琉球群岛经过,驳斥了日本方面“钓鱼岛属于日本”、“钓鱼岛为无人占领岛屿”等论点;最后,作者结合近几年钓鱼岛问题的新动向,指出了在新时期明确“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这一事实的必要性。
作者亲自到冲绳地方,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找到许多琉球时期的档案资料和地图。
他是唯一站出来发表论文论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日本学者。以后,许多学者再研究钓鱼岛问题,都离不开井上清先生最原始的调查材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引用井上清在此书中的观点。
世界范围内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最权威著作
告诉国人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普及读本
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了解的领土常识
唯一讲清了钓鱼岛始末的通俗读物 书中观点多次被外交部发言人引用
一部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百科全书
一部为捍卫钓鱼岛主权提供论据的读本
一部填补中国人钓鱼岛常识空白的随身经典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邓小平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连半步都不会后退,也没有后退的空间。中国人讲友好,也讲原则。 ——《人民日报》
无论“购买”还是“租借”,都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新华社
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不仅应该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更应该明白“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中国人历来是讲道理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把这个问题讲给身边的每个人。 ——新浪微博
井上清的这部作品堪称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权威著作。作者从历史、国际法和现状多方面入手,科学地阐述了钓鱼岛各个方面的问题,令人读过之后不得不信服书中的论述,进而敬佩作者的一丝不苟。——日本网站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对其的占有在国际法上是无效的。——井上清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井上清 译者:贾俊琪 于伟 井上清,193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国史科,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日本近代史和现代史研究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二战期间,他参与了文部省的维新史料和帝国学士院的帝室制度史的编纂工作,战后成为由日本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等组成的历史学研究会的重要领导成员。1950年,他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日本学术会议。1954年,井上清就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副教授,1961至1977年期间担任教授。井上清著述颇丰,他撰写的《日本军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等为中国学者所熟悉。1971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我国台港澳和海外华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井上清教授亲赴冲绳地方,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找到许多琉球时期的档案资料和地图。他是唯一站出来发表论文论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日本学者。以后,许多学者再研究钓鱼岛问题,都离不开井上清先生最原始的调查材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引用井上清在此书中的观点。1960年井上清到苏联访问,回国途中顺访我国,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他还与近代史所的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刘大年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井上清三十多次到中国访问,王震、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都分别会见过他。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胡绳院长都与他建立了密切关系。1997年,井上清应邀出席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社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忍之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博士”,以表彰他在日本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他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岚清在中南海会见了他。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为什么要再谈钓鱼群岛问题/1 第二章 日本政府等故意无视历史事实/15 第三章众所周知,钓鱼群岛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5 第四章清代的记录也证实钓鱼岛是中国领土/39 第五章 日本的先知者也明确记载了钓鱼群岛是中国领土/51 第六章驳斥“无主地先占为主的法则”/63 第七章琉球人和钓鱼群岛的关系淡漠/73 第八章所谓的“尖阁列岛”岛名与区域都不固定/87 第九章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琉球处置”与钓鱼群岛/105 第十章 甲午战争中日本确立对琉球列岛的独占/117 第十一章天皇政府觊觎钓鱼群岛长达九年/133 第十二章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明夺台湾暗取钓鱼群岛/149 第十三章 日本“领有”“尖阁列岛”在国际法上亦为无效/163 第十四章 反对掠夺钓鱼群岛是当前反军国主义斗争的焦点/179 第十五章几点补充/191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林子平在序文里写道“此数国之图小生不敢杜撰……琉球原有《中山传信录》为证”,可见他的琉球图是根据《中山传信录》里的地图绘制的。然而,他不是囫囵吞枣地、毫无分辨地接受《中山传信录》的观点。林子平研究了《中山传信录》及当时日本人研究琉球的权威著作——新井白石所作的《琉球国事略》等,同时加上了自己的见解,才写出了《图说》并绘制了地图。《中山传信录》中的图没有按国分色,而林子平却用色彩把它们分开了。 对此,琉球政府的声明说:“《中山传信录》中记载三十六岛之外不是琉球领土。所以,林子平就把在此之外的钓鱼群岛机械地用色彩区别开来,把它当做了中国领土。这种资料没有价值。”面对这样的托辞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林子平绝不是“机械地”区分,这在图上一看便知。他把十分明确的中国领土台湾、澎湖涂成了与中国本土不同的颜色,而把钓鱼群岛涂上了与中国本土相同的色彩。由此看来,他并不是将三十六岛以外的所有岛屿都涂成了与中国本土相同的颜色。林子平认真研究了《中山传信录》,并根据上面的久米岛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的说法——这句话与我在前一章里的解释相同,认为这里就是中国与琉球的分界点,对在此之前的钓鱼群岛是中国领土一事深信不疑,并特意用不同的色彩明确地加以区别。 实际上,《中山传信录》中对姑米岛的注解,与郭汝霖、陈侃使记的记述相同,久米岛以东是琉球的领土,而西面的各个岛屿是中国领土。用汉语方式表达也是极其自然的。 我在《历史学研究》2月号上写钓鱼岛的沿革时,尚未见到1785年(天明五年)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及附图,那时我用的是1944年东京生活社出版的《林子平全集》第二卷版本,其附图没有按国家用色彩分开。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邓小平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连半步都不会后退,也没有后退的空间。中国人讲友好,也讲原则。 ——《人民日报》 无论“购买”还是“租借”,都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新华社 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不仅应该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更应该明白“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中国人历来是讲道理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把这个问题讲给身边的每个人。 ——新浪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来两国人民可以好好庆祝一番,但近几个月来,日本少数右翼政客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大肆炒作所谓钓鱼岛问题,把原本友好的气氛搞得乌烟瘴气。对于日本右翼政客违背历史事实的肆意妄为,也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盲目“跟风”。日本前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就公开表示“钓鱼岛非日本固有领土”,对野田的作法不表赞同。孙崎享的这一表态,使我联想到,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1913年-2001年)对钓鱼列岛问题的研究和他得出的结论,即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井上清教授还指出:“不论日本政府如何伪造歪曲历史,隐瞒事实,玩弄帝国主义的所谓国际法,中国的领土毕竟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偷盗的本质未变。” ——《文汇报》 井上清的这部作品堪称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权威著作。作者从历史、国际法和现状多方面入手,科学地阐述了钓鱼岛各个方面的问题,令人读过之后不得不信服书中的论述,进而敬佩作者的一丝不苟。 ——日本网络评论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对其的占有在国际法上是无效的。 ——井上清


编辑推荐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是日本知名学者关于钓鱼岛问题最权威著作,作者因此书多次遭到日本极右翼势力打压,唯一讲清了钓鱼岛始末的通俗读物,《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中观点多次被外交部发言人引用,一部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百科全书,一部为捍卫钓鱼岛主权提供论据的读本,一部填补中国人钓鱼岛常识空白的随身经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PDF格式下载



字体大,行距大,内容也不如期待的深刻,有点小失望,不过还是一本不错的普及与通俗的社会读物。


了解一下总没错,何况是以对方的角度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买给家人看得,送货快包装好!


给人很大启示,关于先占和时效的论证很精彩,对于岛名重要性的补充非常有启发


挺好的一本书。值得。


正直的日本作者告诉我们钓鱼岛是中国的,每个日本图书馆都应该有这本书。


很好,提供了不同的观点


这位日本的历史学家在立场上是左派,是支持中国的


作为普及读物,足矣!不错,值得每个中国人读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