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故宫犀角图典

故宫博物院 编 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作者:

故宫博物院 编  

页数:

28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故宫经典:故宫犀角图典》力图较为集中而全面地绍介故宫博物院的犀角雕刻珍藏,并展示出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全书共收作品167件,占收藏总量的八成有奇,不仅包括了已公布的全部文物,而且新增近30件从未发表的遗珠。除掉一些药品、未成器者、保存状况不佳者及极少量雕刻品外,几乎可称全璧。全书注意图版细节,尤其是未发表过的,尽可能做到多角度多局部展示,提供完整的视觉信息;大致以器形为标准分为杯盏类及其他器形两大类。杯盏类数量较多,故又根据装饰题材分作花果植物纹、山水人物纹、龙凤动物纹、仿古式和光素式等细目。其他类中器物形式比较多变,既有极具典型性的槎形器,又有造型规矩的碗及突破角形的鼎、壶、花篮之类,还有小型瓶、盒、笔架等文房清玩,体现了犀雕作品的丰富侧面。

书籍目录

中国古代犀角雕刻工艺 刘岳
体例说明
故宫博物院藏犀角雕刻精品
图版索引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结合这一阶段的实物与文献描述,可知此时比较重视犀角本身质地纹理之美,不以显示雕工为目的,为了更好地衬托,有时还选择与其他贵重材质相结合的办法。这种做法的延续时间可能不短,在《天南行记》中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安南入贡方物,其中有“花犀盏盛用金堞一口,重三两”、“楞金犀盏一口,楞金五钱”,推测还是因器物少用雕刻与染色,故需金银之类搭配,以添华美。 宋代文化甚为发达,各种工艺均有长足进步,犀角工艺当无例外。虽然目前还未见有可信的实物传世,但此时文献中论及犀与犀角的产地、花纹、等级乃至各种犀带銙的文字远较之前为多,认识也更为深入,其中不少观点影响深远。 此时海外贸易尚有相当规模,因此土贡犀角之地虽不断减少,但进入中国的犀角总数依然可观。我们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引《宣和录》中看到,靖康二年(是书作建炎元年,1127年)二月金人攻破汴梁,掠走北宋“大内诸库、龙德两宫”珍宝无数,内里“花犀”一项达到21840斤,数量惊人。想来有一部分是为皇家造作机构文思院承接“金银犀玉工巧之制”68而准备的。至于民间之犀角工艺品交易亦很普遍。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皇城东南角东角楼街巷中有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按指每天定时开市),买卖各种犀玉珍玩等物。 当时贩卖犀角制品的应不止这一处。而在南宋时的《百宝总珍集》里还留下了高宗以后自西夏贩进犀盏的价格:“有每只值钱二三十贯者,又有已下者,更看大小做造如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故宫犀角图典 PDF格式下载



故宫经典的套系出的书都买了,这本也不错


和“竹木牙角”中的部分内容有点重复,但还是非常精美。


准备收齐这一套,就是价格有点贵啊。


图录吗,画面应该是非常养眼的,但是这本书的图片有点儿遗憾,很模糊,好象是用以前的照片扫描的。不过,有了“故宫”这块牌子就有了价值,起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坐标是不会错的。


估计野蛮运输,精装书外壳一角磕瘪。


太精美了,里面有不少藏品是收藏家们捐赠的,希望故宫博物院能好好保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