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吴江雪

吴中佩蘅子 中国经济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中国经济  

作者:

吴中佩蘅子  

页数:

163  

字数:

117000  

译者:

魏武挥鞭 注解  

Tag标签:

无  

前言

  红颜一词,古已有之,除了指代酒后容颜,惯例是指女士;蓝颜一词,是今人的参照派生,一般是说男子。蓝颜的从无到有,说明今人有一定的崇古意识,于古人的约定俗成不乏尊重。那么,“红颜蓝颜”的组合用于出版主题,就有男女两性、古书今读的意思。言情武侠,是阅读内容的现代分类,但是饮食男女,言情是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同样有言情小说,它在文学史上的特称,是才子佳人小说。古往今来,才子佳人小说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人人爱读,在于它的通人性、识大体,启发了我们对于一时一地所谓美与善的思考。  才子佳人小说,它有着欲说还休的名声。这类小说自成一派,在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在文学史上,它往往与艳情小说、公案小说及世情小说等题材相提并论。艳情小说是指以写性爱为主的小说,众人熟知的《金瓶梅》是其中典型,出脱前者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出自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这样定义:“至所叙述,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故当时或亦称‘佳话’。”  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至少有两种文学背景:其一,在艳情、世情小说对于人欲色情过于横流的诸多作品之外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它们大多数用笔秀丽、端庄大雅,并不涉及绣榻纵欲,这可谓是对当时风潮的某种反思与拨正。其二,才子佳人,古已有之,早在唐小说中,不乏此类掺杂风流韵事的真情实意,因此传为佳话,至于明清,可谓是某种追叙和复古。因为人各有志,所以各取所需、各逞其才,才造就了明清小说在文艺意义上的百花齐放。  说到百花齐放,那么,才子佳人小说就是一朵花。对于一朵花,不必非要苛求在它上面读不出兵戈气象、家国情怀来。再则,一部小说,毕竟能量有限,非要求它穷究世间万象和古往今来,悬格过高,未免目中无人。就好比一位长者在座,此番议论的,是茶道养生。你不好拿他的茶道主题去苛责他:为什么不振臂疾呼还我河山?一本书,自有它的旨趣,不必非要去讨好每一个人。言情小说,不涉战争与和平,无关王朝与家族,它本没有教化世人的大抱负,我们何必强人所难呢?有言在先,是因为想到:在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对垒现象。批评家以批评为己任,对于作家笔下求精,固然是一种鞭策;对于读者分辨取舍,也不失为一种提示乃至警醒。怀着向善的愿望,指出问题,提示歧路,这都是批评家的功德。历史会铭记的。可是,鱼目混珠的事太多太多,批评家(据说还有很多批评家,实际是因为做不了创作家,才退而任职专事批评的)动辄以大义民生来要求一切,那么,高调之下,几人能副?  批评家唱高调,实际上是一种取巧。批评固然可以显出批评者的高明见识,但可惋惜的是,这类批评最后往往流于议论是非,所谓批评,也堕落为肤浅无聊的闲话。中国文学并不缺乏思辨,所以,批评从来不缺;人心人性之中,落井下石、诋毁不倦、倾轧不已,都是不听美德管制的心魔。所以,常见现象之一种:批评家成群结队,抨击作者胡言乱语,教训读者明辨是非。凡是新生事物,要批评它不成熟、幼稚可笑;凡是陈年古迹,也不放过,批评它观念过时,立论狭隘,随后作大度宽容状,归之为时代的局限性使然。  因为有不少心狠手辣、看重门第的批评家的毫不留情,才子佳人小说的地位,一直不高。实际上,才子佳人小说,作为古典言情文学的一种,当年当时,老百姓爱听爱说,谁说劳动人民没有情与爱,他们情真意切,爱得更真挚。他们的想象力固然有限,可是对于婚恋情义的态度,大体是端正无邪的。当时的古典言情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当然不能跟《红楼梦》这样的大作相比,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成为批评家的偏爱。  批评家的心狠手辣,往往在软柿子上才见得心应手。《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大概是头绪繁多,盛衰开合,其中充满了大判断和小结裹,处处是伏笔、句旬有隐喻,来头大了,名声高了(当然,名头高大的倒吸引了那些妄图一战成名的批评家,比如就有人唯我独醒、满纸鄙夷地批评《红楼梦》只不过是一个俗艳的女子),寻常人不敢挑衅。而一般的批评家,因为识时务,立地成俊杰,对大作品不敢造次,转而就欺负弱小。正如《西游记》第六十七回中,猪八戒跟孙行者说的:“哥啊,你不知我老猪一生好打死蛇。”  才子佳人小说当然不是一条死蛇,前头说了,它是一朵花。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基本属于文学史的常识,这锅冷饭不必再炒。自古到今,诸事由蒙而壮,再至于衰竞而亡,这是四时有序的常理,也不必翻来覆去地讲。就说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自发音含糊的孩童成长为梨花带雨的风韵成人,这个转变发生在明清时期。  明清小说之所以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一方面,一时一地,谁家没有些自己的代表土产?另一方面,也印证一个道理,反映人生有多种方式,传道不是还有方便法门么?唐诗宋词元曲是表现方式,到了明清,诗文大道上的灯盏都亮了,那么手中的灯笼只好挂到乡间的郊道上去,小说体裁因此繁荣起来。这个新的变化,使得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为自己夺得一席之地。到了清末,风云变色,天地重排,中国古典文学也就可以告退了,明清小说的这一页,于是翻过去了。  翻过去了,并不妨碍我们回翻再读,取温故以知新,相信必有收获。我们读古人的言情作品,一方面抚慰思古幽情、好奇心理,一方面,我们亲近古老的中文,就会发现它传情达意的魅力依旧,它们依然活泼、精神、回味不尽。法国的儒贝尔将军,曾说古人的书籍是文体的百科全书。我们看一看这些小说的笔法、用词和结构布局,细加体味,自有一得。曾经认真研读中国小说的德国大诗人歌德,对《好逑传》、《花笺记》和《玉娇梨》等数部才子佳人小说都非常推崇,他赞叹道:“中国的小说,都有礼教、德行与品貌方面的努力。正因为有这样严正的调教,所以中国才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  用歌德的话来护佑,虽是表面文章,却多少可以防范那些“好打死蛇”的批评家的专事捣乱、一味贬损。但是,即便没有歌德等人的赞誉,“红颜蓝颜”书系的存在,也自有它的理由。我们对于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可以赞誉、可以批评,只不过不管是哪种评论,都要恰如其分,不要失去了适当的比例感、分寸感。假如才子佳人小说不值一提,我们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它并不等于承认它就是明珠,璀璨生辉,非它莫属。从文学史的演变来说,才子佳人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流派;从文学反映时世的角度说,才子佳人小说的作用,有诗文不能替代的地方。对此,我们取节制的承认,但是无须去夸张、去夸大这种地位。  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文艺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得不错:“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这个时代的趣味、习惯、憧憬决定的。”所以,英国的文学批判家赫兹里特重申这个常理:我们无法用一个时代的感情去测量另一个时代的感情。作为本书系的出版者,对于读者,我们有三点意在尽职的提醒。第一,不要流于细碎,在本该陶冶情性的阅读中切勿放任学究的习气。记住,你是在读一部小说,而不是考订史实。文学具有残缺不全的本质,我们只是尝滴水而知其味。第二,不要盲目地美化传统。才子擅诗文,佳人事忠贞,这种四平八稳实际是文艺修辞。传统的形式有如旧式中堂的对联,取其端心束念的劝喻,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流传不变的是某种精神内核。第三,才子佳人,才美联姻,这是美好愿望,读者不要想入非非,不可自拔。不妨想想莎士比亚的劝告:太完美的爱情,伤心又伤身,身为江湖儿女,没那个闲工夫。  下面说一说书系选目的基本内容。作为古代的言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在故事模式上大致相类:忠奸斗争、小人陷害是必要的桥段,否则罅隙无从开、冲突无从起。使女代嫁、乔装寻觅、情浓私奔,虽是常见的套路,但却也表现了女主角“她”的聪明智慧、一以贯之不让须眉的可敬佩的气概,这些德行就像云后的太阳一般,发出温柔的亮光,照耀着我们的行动。同时使剧情富有起伏,在阅读欣赏上有更多的热闹可看。才美相知、相慕及相期,那么“以诗为媒”必不可少。才子佳人小说的黄金时代,是在顺治、康熙两朝,“红颜蓝颜”书系第四辑,续选此中四部代表性的作品:《人间乐》、《飞花咏》、《合浦珠》和《驻春园》。  书系选了《人间乐》。四卷十八回,清宝纶堂刻本题“天花藏编次”,封面栏上方镌“潇洒文章”之语,这广告,做得颇有些急不可耐。才子佳人小说中,囿于模式,唯有在情节上竭尽跌宕之能事。才貌双全的女角居掌珠,欲求抛头露面,必先女扮男装,这是我们在《宛如约》中已经读到过的。女角的才貌歆动京城,而其身份的扑朔迷离让才子许绣虎浮想联翩:若其为女,那就是我的“好逑”;若其为男,必是我的“佳朋”。用现代话说,眼缘投合,横竖是她(他)了。居小姐不仅倾心,更以男子之身“娶”了另一位佳人来小姐;洞房之内,以姐妹之情谊游说来小姐,双双嫁与许绣虎。对此作者不胜歆羡:一箭双雕俱得意,满门共庆乐人间!说实话,我们不禁要为来小姐鸣不平,对居小姐的如此手段,难以接受。万幸才子许绣虎到底还是个才子,值得一对佳人来托付。可是,你居小姐的眼光若是错了,岂不是要来小姐为你的过错陪葬?当然,我们要知道,才子佳人小说,本身是“梦中说梦两重虚”,在这上头较真,只能说用错了材料。所谓“人间乐”者,才美联姻,得偿所愿。每一个落魄寡欢的穷书生,他们的苦楚各各不同,而如此和美的梦想,却是人人相似。  美国学者马克梦谈起才子佳人,津津有味。他说,佳人都是“天才的女超人”——聪明能干还胜出男子一头。反观居掌珠这一角,马克梦的话说的真是恰到好处。对照之下,才子许绣虎除了对爱情勇于追求、始终坚持的勇气值得肯定之外,其他方面,乏善可陈。天降如此福运,左右怀抱佳人,许绣虎作为“人间乐”领受者的好运气,不是我们阅读的重点,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那“天才的女超人”身上。  书系选了《飞花咏》。该书又名《玉双鱼》,全称《新镌批评绣像飞花咏小传》。十六回,不题撰人。封面镌“精刊古本”、“本衙藏板”,现藏于大连图书馆。  较之同类题材,本书情节的曲折,或见突出。先是男女两角昌谷和端容姑,从父之命,定为婚好。顺水推舟的开头,必然是平地风波的接续,于是,家庭遭变故,姻好乃多磨。后端容姑因自感身世,诗吟《飞花》;飞花如絮,絮入四方,围绕“飞花”一题,唐昌、彩文表兄妹因和咏、联咏,乃订婚约,至死不渝。以“飞花咏”为姻缘的联线,最后得大和美结局,正所谓“昔有意难求,今无心会合”。  我们知道无巧不成书,于是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而不复杂。“原来小婿不是小婿,转是我亲儿昌谷”;“这样看来,小儿端昌不是小儿,转是我昔年之婿”;“孩儿岳父转是父亲,父亲转是岳父,固已奇矣。谁知端家的媳妇,转是昌家原定的媳妇;昌家的继女儿,转是端家的亲女儿,不更奇乎?”  另外,书中也涉及到当时的军事体制问题。昌全因祖上军籍,被解去边庭守戍,这是全书风波的缘起。后因边地立功,得以回乡;端容姑被宋脱天抢去,遇凤仪救起,遇乱军走散,被昌全救起。我们不妨统计一下:看看风波是从何而起的,不幸又是如何铺张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人物,都在正统序列,所以贬谪发配是常见的由头。而戍边苦事,源于乐极生悲,又蕴有否极泰来,这也是值得读者注意的一点。  书系选了《合浦珠》。本书全称《新镌批评绣像合浦珠传》,据考原作者为袁于令,袁氏此人,颇有情趣,史载“年逾七十,尚勉为少年态,喜谈闺闱事。”原作已佚,本书系烟水散人据袁氏所撰《合浦珠》改编而成。刊刻于清初,署名为“携李烟水散人编”。  合浦珠还,是一句成语,比喻人去而复回或物失而复得。从这个基本含义出发,本书是一部详叙失而复得的言情故事。在人情之常理,对于失而复得的人或物,往往弥足珍惜,这使此类题材一贯的结局显得格外牢靠。书叙男主角钱九畹,发誓要娶才色双全的佳人,这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典型开场,因心中怀有远志,于是所遇人人皆留心。自遇名妓赵友梅、父执范公之女梦珠,第三位中道相投的夫人瑶枝,则是以“还阳就亲”倍添合浦珠还的原意。  故人重逢、旧梦重圆不必赘言,小说识小,却多有别致的收获。我们看第五回中,鸨母赵月儿开导友梅,她的几句话端的是掷地有声,十足将道貌岸然的“才子”揶揄了一把:“你爱他有貌,我看他瘦削脸儿,也不能赛过二郎神。你羡他有才,只会做几句歪诗,也不能比那七步曹子建。”  才子钱九畹、鸨母赵月儿,自非同一阶层,可是作为才子的聪明人说话,往往自喜、自命、自占地步。那钱九畹,“做了几句歪诗”,周遭一片讨好之声,遂以才子自命。有了这个自我期许,才有娶得佳人归的誓言。可是照“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的概率论,钱九畹之流,其才如何?我们倒觉得鸨母赵月儿的话更来得平切而实在一些。书系选了《驻春园》。全书六卷,共二十四回。又名《第十才子驻春园》、《绿云缘》、《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第十才子书》等等,从这些别名可见该书的真实反响。通行版本为乾隆四十八年万卷楼刊本、宣统庚戌上海铸记书局石印本等。全书正文在每回前有词一首引入,回后有总评,评语切题,谈言微中,颇可一观。书题“吴航野客编次,水箬散人评阅”。  这部书的名声较大,而其实际,也无愧名声。书叙男主角黄玢,在嘉兴驻春园读书,对邻家楼上住的曾云娥一见倾心。云娥为避祸,到金陵吴家投亲。正所谓情深不知所措,黄生跟踪而至。为图接近,不惜卖身邻居周家。除去“女扮男装”,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男主角“卖身通途”的用心,这也是古典作品中常见的桥段之一。吴女绿筠,在故事中起初扮演着红娘冰人的角色,毫无悬念地窥破了二人心事,后来,遇才子而情不自禁,亦欲厕身其中,这一点,颇有勇敢气概。此后的故事合乎情理,云娥因遭母亲另许他人,绿筠划策,让云娥与黄生出奔。历经一番波折,才子黄生中了探花,这个官方认证的“才子”终与曾、吴二女合卺。  今人演绎梁祝,主张的是:合理的爱情婚姻,要看男女双方,是否才貌相当、情感相投,而不该拘缚于门第的高低和金钱的多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种制度,必有局限,这是不必口角争议的。于是,在这个普遍背景之下的一次自由恋爱,尤其快人心魄。照李渔的看法,才女才子的自主配合,这才是士大夫的理想生活。所以文人笔下,乐于铺张,将一幕幕男女的人间喜剧捏合成戏。  以上作品四种,采择于中国古典名著,以“红颜蓝颜”书系为题集成推出。英国有句谚语:时间的长河荡尽了千古风流。我们断章取义,用时间的长河来宽容古人作品中或许有的糟粕,须知,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的那几颗星,谁没有过“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的情结和绪念?今日苛古,来者也必苛刻如我们。不薄今人爱古人,端恕之风,愿与激扬。  明清的言情小说,作者均已作古,但是那时那代的风物人情,我们从文字上感到跟我们是如此的贴近,唤起共鸣之处,也不乏有之。也许,宋明之后,“性理”或“道学”的时风太盛大了,可是,爱情这东西,跟咳嗽一般压抑不住,有需求,有期盼,但是那时候写爱情的作品却少得可怜,充其量在宋词中夹带走私了一些,只有到了明清,人们才开始大笔书写,记录多情男女在恋爱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歌唱他们的感想,其中不乏邻近现代人秉持的所谓“新意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这些作者用自己的笔墨为女子生色,为女子争应得的地位,这一点努力,哪怕只是道出“人生大欲,男女一般”,都值得我们去尊敬。为了这个,我们为两个世纪前的古典文本动用了“她”这个字。  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文艺流派,才子佳人小说有始有终,现在我们用“古典言情”为之正名分类。当然,我们都知道,书中写的事,在当时并没有发生而且也不会发生,这不过是小说家遐想抒怀的一种反映方式,读者不可痴人听梦。同时也使我们明白文学创作不是刀兵革命,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可能全部反映出来。有许多揭破现实和价值动员的大任,留待其他的文体来担当,这只不过是一部言情小说。  至于曹雪芹批评才子佳人小说“干人一面”,对此也要有鉴别。钱钟书说过:“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这大概就是才子佳人小说落入俗套的重大理由之一,也正因为此,我们重申阅读的希望:第一不要放任学究气;第二不要泥古忘返;第三,不可中了才子佳人模式的毒。  两个世纪之前,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问世,而那时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正逢其时的年代,中西相通,天花藏主人在序言中说到:“自古男女存大欲,况于才美复多情”。但是,何以西方作品至今深攫住少男少女那颗多情的心,本国同期出品的古典佳作却无人问津?今人都知道AA制的意思是各买各的账,以为来自西方的法则果然高明,殊不知本国早有“打平伙”一说,凑份子找乐子而已。周边的姑娘家流行说“闺蜜”,以为是今人的领先独造,可是古人有“手帕交”,名词有别,但古人早已经历了我们正在经历的。  我们出版“红颜蓝颜”书系,旨在细分中国古典小说,为其中独特的一支流派做整理、以播传。才子佳人小说或有的糟粕和精华,与明清小说的流派和发展一起,都留待专门的学术去探讨。作为出版者,只尽流传播扬的本职,而不是动辄为读者送法上门,强卖自作高明的提示。关于小说反映的历史情况、风物人情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那个年代的情感、文学、哲思与主流价值观,读者大可在欣赏具体作品中去把握、去体会、去回味。  千古文士佳人梦、千古文人侠客梦(当然还有黄粱美梦,青天白日梦……),同一个梦做上了几千年,可见这个梦的共性之大,影响之深。因此可以理解何以在这个以“效率、监督和创新”为基本诉求的利润时代,我们依然为“她临去秋波那一转”而驻足流连。古往今来,昨非今是,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这个梦。不过有梦总比没有梦好,有梦,至少让我们还有更多想象。说来也怪,新的启发,倒往往来自于对旧梦的追寻——爱默生说过:在每一种天才的作品中,我们都能辨认出那些为我们抛弃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以前不曾具有的庄严,又回到了我们心中。  吴航斌  2011年3月21日 北京

内容概要

《吴江雪》,全称《新镌绣像小说吴江雪》,吴中佩蘅子著,凡四卷二十四回。书叙才子江潮,在进香途中偶遇佳人吴媛。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可这一心事如何出口?幸赖有媒人雪婆,不辞辛劳,往返于两家撮合说亲,最终结成姻缘。此间小人破坏、豪富欺人的段子自然不免,于是有丘石公、尚书公子与平远侯公子这些人物出场,小人诡计被雪婆与吴媛一一识破,达官求婚也被力争辞却。《吴江雪》对于琐情细故,几处写得逼真传神,值得肯定。在姻缘成真之际,媒人雪婆则功成身退,这一写法或许是从将相列传中借鉴来的,但用在儿女情长故事中,未免有些不纯不粹之憾。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回 清闺约法 训子奇方
第二回 丘宜公鱼龙莫辨 江信生猫鼠同眠
第三回 江信生童年入泮 陆氏母吩咐进香
第四回 吴小姐精通翰墨 雪婆子轻拨春心
第五回 江潮还愿结良缘 吴姝进香遇佳偶
第六回 佳人有意怜才 才子多情求配
第七回 老夫人虚联姻契 小秀才实害相思
第八回 良友强为拉份 奸人遂致成仇
第九回 小姐密传心事 雪婆巧改家书
第十回 江潮看情书 弄儿施巧计
第十一回 丘石公巧骗份金 江信生透知奸计
第十二回 巫女有心荐枕 楚襄无意为云
第十三回 柳婆子归家设计 丘石公伪写情书
第十四回 吴小姐聪慧辨奸 老雪婆坐衙鞫贼
第十五回 雪婆走报江郎 侠友义锄贼子
第十六回 男扮女江生暂会 父从军小姐远行
第十七回 献赫腾军乐迎亲 李素芳悟禅解脱
第十八回 吴媛姝示剑守贞 老雪婆强争大义
第十九回 献平远奉旨求婚 吴参军抗疏回主
第二十回 彩舆迎婿 寇警抗师
第二十一回 贞女子预识兵机 莽将军错掳艳色
第二十二回 王师败绩 智士扁舟
第二十三回 多情种哭奠招魂 老雪婆远行通信
第二十四回 江潮联捷朝天 圣旨恩荣归娶

章节摘录

  雪婆忙施礼道:“娘娘,许久不见,一向纳福?”陆氏答礼道:“你是雪娘娘?为何一向再不到我家来?”雪婆道:“不瞒娘娘说,日日忙得紧。时常要来拜望拜望,再拿不出工夫。”  陆氏道:“今日又是甚风儿吹得到此?”雪婆道:“近闻老娘娘恭喜,小相公进了学。老身一来庆贺,二来特与小相公作伐。”  陆氏正与江启源商议,要与儿子议亲,见说“作伐”两字,心中欢喜。连忙叫了丫鬟,拿茶吃了,收拾点心。对雪婆道:“雪娘娘,你是走大家的,我也不指望攀高,也不指望嫁资;只要旧人家对得我家小官人过便是了。不知你说的是哪一家?”  雪婆道:“老娘娘,我也道小相公这样一个好相儿,小小年纪就进了学,自然有好人家赔了妆奁送与他的。只恐人才不十分像意。如今老身因有极好的一头亲事,故此敢来作伐。”  陆氏道:“我家虽是中等人家,也是衣冠旧族,因我孩儿侥幸进学,日来说亲的颇多,帖子也有几百副在这里。因我家老相公古怪,要择一个工容言德全备的好媳妇,因些未曾成就。雪娘娘说的,自然与众不同。你且说是哪一宅?”  雪婆道:“苏城大人家也多,这些夫人、小姐,老身也认得一大半。虽说千娇百媚,尽是脂粉妆成,绝少天姿国色,哪求四德俱全?只有洛神桥吴涵碧老爷,只生一位小姐。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那些人几乎和我们同样地思想、行动和感受,读者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澄明、清纯和文雅罢了。  ——[德]歌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吴江雪 PDF格式下载



该系列书籍集全了,很不容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