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2011-8
中国经济出版社
洪名勇
266
试验区不仅仅是作为改革的实验田,以及治国方略演进中的关键点。更为重要的是,试验区的改革实践推动了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又进一步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实践。
洪名勇,博士,教授,博士导师,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高校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省级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省{校)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11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的负责人,贵州大学学术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国家软科学、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统计局、省软科学、省长基金、省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等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持完成地方政府和企业横向课题多项,一些横向课题已被政府采纳并实施;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完成的世界银行项目“黔贵鄂渝农村水土保持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被国家水利部采用,对项目顺利实施产生了积极作用”获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省社科一等奖1次(独立),省部级二等奖(独立或者第一)4次,省部级三等奖4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次;出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农地习俗元制度及实施机制研究》、《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研究》等专著9部,出版教材1部,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最终成果为《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图书。在《经济学家》、《民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经济问题》,《农业经济问题》、《制度经济学研究》等多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2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济学文摘》、《农村工作通讯》全文转载或转摘。
第1章 试验区——中国改革方略的实现路径
1.1 试验区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
1.1.1 建立试验区的时代要求
1.1.2 建立试验区的理论基础
1.2 中国试验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2.1 中国试验区(特区)的发展
1.2.2 中国试验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3 试验区——改革方略的实现路径
第2章 新型发展思路的毕节试验区
2.1 毕节试验区的产生背景及试验区的建立
2.1.1 毕节试验区的产生背景
2.1.2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
2.2 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
2.2.1 人口控制与以人为本
2.2.2 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2.3 开发扶贫与和谐发展
2.3 多党合作的共建模式
2.3.1 多党合作机制的构建
2.3.2 毕节试验区多党帮扶合作机制的运行
2.3.3 毕节试验区是多党合作的成功典范
2.4 制度创新与毕节试验区建设
2.4.1 制度创新与试验区建设的互动
2.4.2 毕节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2.5 毕节试验区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3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浦东新区
3.1 循环经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从资源约束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3.1.2 从传统经济模式反思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3.2 循环经济:浦东新区的实践
3.2.1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3.2.2 浦东循环经济取得的成效
3.3 循环经济是对毕节生态建设实践的新探索
3.3.1 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的先行探索
3.3.2 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涵和延伸
第4章 消除基本制度阻碍的滨海新区
4.1 消除基本制度阻碍:单项制度改革向综合改革的必须选择
4.1.1 制度创新:发展的基石
4.1.2 消除基本制度阻碍:从单项制度创新走向综合配套改革
4.1.3 消除滨海新区基本制度阻碍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
第5章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成都试验区
第6章 以人为本的重庆试验区
第7章 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试验区
第8章 两型社会、和谐发展的武汉试验区
第9章 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战略
第10章 毕节试验区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后记
版权页:我国改革30多年,起步于农村,后转向城市,整个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是围绕经济体制,从单项改革入手、由易到难的改革。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遇到的阻力就越大。推动某个方面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行政体制、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其他领域,都要触及体制的内核问题和外围问题,甚至需要对一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制等制度进行再造,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改革只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才能“增加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基于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②。综合配套改革的提出有其现实的背景和必然性。理解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意义、深刻内涵和战略举措,有必要对我国改革的发展进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从改革内容分析,可将我国改革进程大体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点选在了农村,突出成就表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取代了人民公社制。
《中国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线索》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