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母亲的情怀

陈南 编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

陈南 编  

页数:

273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你1岁的时候,她怜爱地喂你吃奶,而作为报答,你在她的乳头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当你2岁的时候,她坐在小床旁唱着摇篮曲哄你入梦乡,而作为报答,你却在她累得刚睡着时号啕大哭。  当你3岁的时候,她照着食谱做了几十次才熬出一盘鲜美的肉粥,而作为报答,你一下把那盘肉粥打翻在地。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个和你一样可爱的洋娃娃,而作为报答,你一下子就把洋娃娃的手脚卸了下来。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套漂亮的新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就和小朋友们跑到附近的水洼去玩。  当你8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花皮球,而作为报答,你踢碎了邻居窗户上的玻璃。  当你10岁的时候,她省下了半个月的工资给你买了电子琴,而作为报答,你乱按了几天,从此就再也没有碰过它。  当你13岁的时候,她送你和你的小同学们去看电影,而你却要她坐到另外一排。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钱让你参加夏令营,而你却一封信也没有给她写过。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着一个很重要的电话,而你却坐在电话机旁和你的朋友聊了一个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偷偷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等你回来一起庆祝你的高中毕业,而你却跟同学聚会到天亮。  当你19岁的时候,她到处借钱付了你大学的学费又送你到学校的第一天,你却要求她在校门口下车,怕被朋友看见而丢脸,并让她以后别来学校探望你。  当你22岁的时候,她低声下气地为你找了一份工作,而你却在上班的第二天就和上司大吵一场,并辞去了工作。  当你24岁的时候,她买了家具为你布置新家,而你却对朋友们抱怨那些家具是多么的老土。  当你27岁的时候,她在你婚礼上毫不出众地坐在那里时,你像花蝴蝶一样穿梭于宾客之间,却始终没向她敬一杯酒。  当你30岁的时候,她对你照顾婴儿提出建议,而你不胜其烦地对她说:“妈,现在时代不同了!”当你40岁的时候,她提前一个礼拜告诉你她的生日,而到了那一天,你却和同事玩了一天的麻将。  当你50岁的时候,她时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而你却宁愿花时间去关注一套肥皂剧的剧情。  终于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间,你想起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时,你觉得心在隐隐作痛……伏羲

内容概要

  母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本书记载了数十个不一样的母爱故事。但一样的是阅读时的感动。读完这一篇篇感人的文章,请你轻轻地试去眼角的泪吧。生命是如此短暂,希望藉由这些故事带给你的心灵震撼,能让你领悟到如何珍重自己的人生,珍重那个深深爱着你的母亲。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有一种情让我们痛彻心扉
 母亲的鞋架
 镌刻在地下500米的母爱
 床板上的记号
 生命的支点
 母爱无言
 母亲的清醒一刻
 只因她是母亲
 骄傲的红薯
 与爱同在
 暖脚
 因为爱你
 生命中瞬间的感动
 ……
第二辑 妈妈的爱,永不嫌多
第三辑 母亲的眼泪是一条河
第四辑 请不要再麻木了
第五辑 等到春暖花开时
  

章节摘录

  有一个朋友,经常不修边幅,加上浓密的八字胡,总给人一种粗放莽撞的感觉。那天,一帮朋友聚会,聊着聊着就聊起各自的母亲,这个西北大汉居然细腻、温柔起来。他娓娓地讲述着母亲生前关爱他的一些小事,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夜深了,下了整整两天的梅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吧吧嗒嗒”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轻轻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房门口的鞋架前,弯下腰来。  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不仅手头的工作多了,应酬也多了,我回家就再无规律。妻子渐渐习惯了我的忙碌,每每回家太晚,抱怨几句便不再理睬我。一次深夜回家,看到母亲在她的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我带点责备地说她:“娘,不用惦记我,我没事的,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我母亲结结巴巴地说:“娘知道,娘担心你……”从那以后,再没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  母亲只有我这么个独子,因为父亲早亡,我结婚后,母亲便跟着我和妻子同住。小学还没毕业的母亲,始终牵挂着我,爱着我,却最大限度地给我飞翔的自由。  这一天,我深夜才到家,屋里传来的清脆的钟声——是客厅墙上老式挂钟报时的声音。抬手看看表,12点整。“她们应该都睡了吧。”我想着,轻手轻脚开门关门,换鞋进房间。  第二天吃早点时,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突然愣住了,不知道母亲会这么清楚。我一边往母亲碗里夹菜,一边敷衍道:“娘,我知道了。”此后每次回去晚了,第二天母亲总是能准确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但不再多说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要对家太疏淡。而我心头的疑问越来越大:每次晚归,母亲怎么会知道的呢?母亲在他四十三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目失明,此后就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  那晚,我又是临近12点回到家中。因为酒喝多了,就没有直接回房间睡觉,悄悄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儿,大厅传来了报时的钟声,12下,清脆而有节奏,我开始轻轻地走回房间。  刚到门口,我呆住了,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在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在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和妻子,她总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钟声来确定时间。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来闻。我的泪水悄然滑出我的眼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了对母亲的关心,但母亲却像从前一样牵挂着我。一万个儿子的心能不能抵得上一位母亲的心呢?从那以后,我努力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总是尽量早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母亲在牵挂着我。  母亲是63岁那年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早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清朗的月光是母亲留下来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  又在深夜,下了整整两天的梅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吧吧嗒嗒”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轻轻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房门口的鞋架前,弯下腰来……我知道,母亲是在察看鞋子,是在看我有没有到家。(佚名)湖南冷水江东塘煤矿瓦斯大爆炸,震惊全国。谁也不能忘记井下那悲惨的一幕——一位女矿工身体僵硬地斜倚着井壁,一只手捏着鼻子,另一只手斜搭在湿润的井壁上,井壁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儿子,读书……这位母亲叫赵平姣,矿难发生时48岁。谁能想到,在不见天日的煤井深处,她已弓着脊梁爬行了13年。  1993年,赵平姣的丈夫陈达初在井下作业时被矿车轧断了右手的三根手指。此后他只能在井上干轻活,收入少了很多。为了供女儿陈娟、儿子陈善铁上学,赵平姣决定自己下井挖煤。陈达初惊讶不已,自古以来,哪有女人下井挖煤的?而且下井太危险,早晨还是个大活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尸体!赵平姣却非常坚决——不能耽误孩子上学。  虽然有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然而工班长还是发给了赵平姣一身工作服。煤矿需要劳动力,但管理并不规范。  1996年,陈达初身体基本好转,能够下井了,他求妻子不要再下井了。  但赵平姣说:“达初,别看现在我们每个月能挣一千多元,日子过得轻松了些,可不攒一些钱,以后怎么供孩子读大学?”陈达初想到儿女们马上就要上初中高中,听说上大学一年需要一万多元,只好不再吭声。几年过去了,陈达初望着劳累过度、日渐衰老的妻子,再次劝她不要下井,或者自己去干背煤的活儿,让妻子做比较轻松的推车活儿。赵平姣说:“我的身体比你还好呢。如果你不放心,就让矿里把我们安排在一个班。”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其实,我也放心不下你呀!你去上班时,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如果上同一个班,我们就能互相照应。孩子们大了,即使真的发生意外,他们也能照顾自己了。要死……我们也要……死在一起!”有了这个悲壮的誓言,此后每次下井前,赵平姣夫妇都会站在井口边互相凝望一下对方,那份生死相依的感情尽在无言的对视中,澎湃在心灵深处……1998年秋,女儿陈娟初中毕业了,她想找工作,但是父母坚决不同意,于是在商议后,她考取了市里一所职高。从这一年起,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年共需要一万余元,儿子上初三的学费一年也要一千多元。赵平姣决定做最苦、最累的活——背拖拖。  “背拖拖”是方言,是指在井头处,把煤用肩拖到几十米外的绞车旁。  井头是不通风的死角,人在里面根本直不起腰,稍微动一下就喘吁吁,那里是井下最危险的地方。  从此,赵平姣在井里总是蜷缩着身体爬行在井头,艰难地将一百多公斤的煤拖到绞车旁。因为是计件算工资,这位体重仅45公斤的母亲,想的是要拖更多、更多……’2005年秋,儿子陈善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赵平姣激动不已。送儿子上火车之前,她叮嘱道:“儿子,好好读书……每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妈会为你准备。妈知道你节约,但你千万不要亏待自己。妈身体还好,还能下井……”陈善铁噙着泪水不停地点头:“妈,你和爸也要多保重……”赵平姣不愿让儿子在大学里因为缺钱受委屈,她决定坚持到儿子大学毕业再退休。夫妻俩满怀希望地憧憬起退休后的日子:老两口种种地,和儿女打打电话……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砸得支离破碎。  春节后,矿上挖到了一片好煤层,这种煤比普通煤每吨要贵两百多元。  矿主决定日夜加班挖煤。但是,这种煤层含有高浓度的瓦斯,井下已不时暴露出瓦斯泄漏的一些征兆。然而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矿主把安全抛诸脑后,仍旧要工人加班加点。2006年4月6日下午3时,赵平姣和丈夫有说有笑地向煤矿走去。和每次下井一样,换上工作服后,他们在井口相互看了一眼,目光中饱含着夫妻俩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恩爱和默契,也饱含着祈祷和企盼:下班走出矿井时,夫妻俩都可以看见对方安全地站在眼前。  夜里10点,矿井深处突然传来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大地剧烈地抖动了几下!“出事了,肯定是出事了!”陈达初拔腿飞快地往井下冲。此时,巷道里浓烟滚滚,瓦斯夹着煤灰像飓风般从下面喷涌而出,呛得人几乎窒息。  陈达初只有一个念头——把妻子救出来!他一次次往矿井深处冲,强烈的气流却一次次把他推出来。  无边的绝望像滚滚的煤灰,疲惫不堪的陈达初“扑通”一声瘫坐在矿井里,他的脑海里全是妻子:她在哪里?她怎么样了?这时,另外两名矿工发现了他,冲上来使劲往外拉他。陈达初大声吼:“孩子他妈还在井下!”说着推开二人,转身又要往井里头冲。两个矿工又拉又拽,最终硬是把他拉上了地面。  矿难发生后,井下14名工人只有5人逃过劫难。经过7天7夜的紧急搜救,人们在井下找到了赵平姣的遗体。赵平姣死在离丈夫找她时所到处仅二十余米的地方,她似乎知道自己无法逃过死亡的劫数,没有继续往上爬,只是用一只手捏着鼻子,另一只手斜搭在湿润的井壁上,那里,依稀可见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手指刻出来的几个字:儿子,读书……一位母亲,在黑暗的矿井下,在孤立无援的最危急关头,以这样的方式向她的孩子和丈夫作最后的告别。在场的搜救人员被深深震撼了!“20米,只有20米呀!”面对妻子的遗体,陈达初使劲地抓扯自己的头发,痛哭不已。他痛恨自己没有冲下去把妻子救出来,更恨自己没能在最后的时刻信守那个悲壮的誓言——死也要死在一起!陈娟和陈善铁接到噩耗后赶回家里,母亲已经长眠地下!姐弟俩抱头痛哭:“妈妈呀,您为了我们,没过上一天像样的日子呀!”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母亲的情怀 PDF格式下载



作文神器个人很喜欢平时可以多看感人


给朋友的儿子买的,他超喜欢的。说对初中高中作文帮助很大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