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2012-8
经济科学出版社
黄孟丽
243
188000
无
物价已成为当下中国最敏感的话题,不同学者对此又有不同解读,有人认为2011年中国存在巨大的通货膨胀;有人则认为目前中国工业产能仍然普遍过剩,因此不存在明显通胀的压力;还有人认为在欧元债务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这让中国的通胀变得温和可控。在复杂的形势下,针对是“胀”还是“缩”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学家基本分为了三个阵营:警惕通货膨胀、警惕通货紧缩以及中间派。 经济学家们认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短期内通货紧缩的危害更大;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则是眼下让人担忧的问题。同时,通货膨胀对于发达国家也是个潜在的长期威胁。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尽管央行做了很多努力,存款利率也下降到近乎于零,但是仍未阻止通货紧缩的趋势或者改善通货紧缩的现状。 2010年,欧元区的GDP增长缓慢,最近三个季度的GDP增长季率为0.4%、0.1%、0.2%,而且物价指数一直落在欧洲央行的2%界限以下,最近三个月的数据是1.5%、1.6%、1.4%。由于经济倾向于下行,加上财政紧缩等政策,欧洲经济可能在2011年后进入通货紧缩。 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从2010年起开始持续回落,年率已经从2009年12月的2.72%下降至2010年6月的1.05%。美国经济前景不佳,GDP增速下降,而物价指数也节节走低,未来的趋势会是通货紧缩。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为提高货币和信贷增长而采取的广泛措施都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体实际产出和工业潜力之间的差距巨大。尤其在欧洲,紧缩计划会进一步削减内需。不过庆幸的是,基本不会出现突然的价格暴跌。这不仅仅因为人民大众仍希望消费价格适当地上升,而且对于日后的通胀预期会有助于稳定实际价格。但是压力在短期内的平衡仍不容乐观:风险的平衡状况也同样如此。如果通货紧缩变成根深蒂固的状况,那么它会比大多数形式的通货膨胀更具有危害性。当物价下跌的时候,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会持观望态度,以期待更低的价格。这样一来,经济将会陷入消费疲弱和物价下滑的恶性循环中。在负债累累的经济体中,物价的下跌会给消费者和政府的负债增加实际负担。 与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更让人头痛。在过去20年中,各央行对于如何控制过度的物价上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如何促进物价上涨,却不尽然。例如,日本多年来虽然一直努力控制物价跌落,但是仍收效甚微。尽管确实有一些负债累累的政府很想通过高通货膨胀率来侵蚀其债务,但是并没有什么迹象表明,那些维持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有所减弱。 综合这些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三大央行最应担心的就是物价回落问题。而这三个国家(地区)开支预算紧缩的规模也表明,在未来几年中。这三大央行将持续保持政策性低利率。但是这却给其他国家带来了麻烦。大国富国接近零的利率促使其资本为了寻求更高回报而涌入其他市场,让其他经济状况健康的国家很难保持经济稳定。 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这个问题是非常急迫的。因为随着物价上涨,资产泡沫膨胀,很多新兴经济早已过热,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不合时宜地放松了货币政策。《经济学人》调查了25个新兴经济体,它们中2/3的经济体的实际利率都呈负值。它们的通胀预期并不稳定,因而物价会迅速飙升。 这种现象表明。货币紧缩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央行都已开始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却死咬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限制了其提高利率的能力。甚至那些有着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国家也担心,更高的利率会让他们的货币飙升。 其实,新兴经济体坚挺的货币是重新平衡世界经济中必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积弱的发达经济体逃离通货紧缩的困境。新兴经济体的紧缩财政政策可以帮助其缓解物价压力。资本控制也应成为其自我保护的一部分,以防突然涌入的外国资本。 历史证明,这些政策都不是两全之计。当富国放松货币政策时,新兴经济体则有可能出现无法抑制的贷款和资产泡沫。富国在今天为抑制通货紧缩而采取的措施,可能就变成明天新兴经济体破产的根源。 对于中国来说,通胀经济是这两年的热议话题。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就是身边物价在不断的上涨,全国物价处于一片涨声。从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蔬菜,到低收入者可望而不可求的住房等,市场价格无不上涨,而增加的工资却远远赶不上物价。人们发现自己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生活压力普遍增大,在大城市中的人们更能感受到经济发展了而自己的幸福感却大大降低了。房地产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楼市泡沫中有人欢喜有人忧。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很多中低收入者沦为房奴,为十几年的房贷辛苦奔波挣钱;而正是此泡沫造就了中国无数的拥有上亿资产的富豪。中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也日益严重。谁来拯救中国的经济?谁来帮助人们找回迷失在高速经济建设中的幸福? 针对我国经济状况,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百姓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二五”规划的特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2010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国十一条”、“国十条”和“9.29新政”,受此影响,全国及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房价涨幅明显缩小。为了巩固调控成果,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国八条”),提出“明确房价控制目标、更大范围更加严厉的限购政策”等一系列政策。 “十二五”规划中,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增加中国人的幸福感的目标和规划,全国各地人大会议也紧跟中央的指导,纷纷提出以百姓幸福为主,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措施和办法。幸福像花儿一样开遍全国。 编者
物价已成为当下中国最敏感的话题,面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我们需要思考:通货膨胀究竟是何方神圣?通货膨胀如何左右我们的生活?面对通货膨胀这个劲敌,我们如何打好财富保卫战?《穷人通胀富人通缩》告诉你上述问题的答案。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是一本集思想性、学术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天于通货膨胀与紧缩的经济学书籍。本书由黄孟丽编著。
第1章 什么是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1.1 验明正身:通胀与通缩
1.2 反映购买力变化的货币现象
1.3 通胀与通缩,到底该防谁
1.4 十字路口,徘徊在通胀与通缩之间
1.5 非驴即马的经济关系
1.6 左手通胀,右手通缩
第2章 通胀与通缩的根源
2.1 通货膨胀的成因
Z.2 似乎有悖经济规律的现象
2.3 融资渠道与投资
2.4 “挤出”效应与后果
2.5 怪圈是如何产生的
第3章 你真的了解通货膨胀吗
3.1 通胀让人无所适从
3.2 通胀是洪水,来了先淹死穷人
3.3 谁在一片涨声中苟延残喘
3.4 通缩是天塌了吗
3.5 通胀让谁更受伤
第4章 号脉房地产市场
4.1 房价与月球接轨
4.2 谁造成的房地产泡沫
4.3 谁从泡沫中受益
4.4 炒房,造就多少千万富富翁
4.5 高风险带来高收益
4.6 谁为泡沫买单
4.7 房奴,为谁辛苦为谁忙
4.8 谁来终结房地产泡沫
第5章 泡沫经济生存法则
5.1 从衣食住行看十年通胀
5.2 幸福感与什么有关
5.3 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影响
5.4 在纠结中前行
第6章 穷人与富人的差距
6.1 穷人的钱,富人的钱
6.2 怎么界定穷人和富人
6.3 通胀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6.4 穷人的口粮,富人的盛宴
6.5 中国的贫富差距
6.6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6.7 穷人不仇富,富人莫炫富
第7章 通账与我们的生话
7.1 通货膨胀的前世今生
7.Z 通货膨胀进行时
7.3 如何让资金更增值
7.4 要不要理财
7.5 靠补贴,能克服通货膨胀吗
7.6 面对通胀.股民何去何从
7.7 用知识武装自己:最大笨蛋理论
7.8 通胀下的生活成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钱包
7.9 涨工资Vs通货膨胀
参考书目
2007年,有全球经济中心之称的美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这是继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势头极为迅猛,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蔓延到了金融领域。随着雷曼兄弟等世界著名投行在此次危机中纷纷倒下,次贷危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通货膨胀可以从一国传导到另一国,显示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征,这正是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弊端之一。由于经济全球化在这次危机的扩大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这场危机最终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都因此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美国、日本和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受到的冲击更是巨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2007年上半年,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通货膨胀带来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生产成本上涨、热钱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扩大等问题。直到2008年8月以后,通货膨胀的压力才稍微有所减轻,而经此一役,人们对于经济领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及它们带来的影响也更加关注。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一直都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见仁见智,但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公认的权威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即认为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或物价总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派又被称为“物价派”,其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另一种学派是“货币派”,其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通过货币数量论证明了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决定因素。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大多是综合以上两种理论,即通过研究物价和货币数量的两种经济现象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如果物价持续上涨,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同时还伴随着经济过热,这种现象就定义为通货膨胀;反之,则称为通货紧缩。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有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三种,其中CPI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它是通过衡量居民的生活费用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当CPI超过5%,就可看作是严重通货膨胀,CPI在3%~5%之间就是温和型通货膨胀。2010年,我国的CPI指数从年初的3.1%上涨到年末的4.6%,全年平均涨幅为3.3%,由此看来,我国的通货膨胀还是温和型的。但是事实并不容乐观,2011年3月份CPI指数已突破5%,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了解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以及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情况,就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的具体种类来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有结构型通货膨胀、输入推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下面来分别了解一下这几种通货膨胀。 1.结构型通货膨胀 2007~2008年度,通货膨胀率先在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体现出来,具有明显的“结构化”特征。例如,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成品上涨31.7%,蛋类上涨21.8%。农产品涨价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政策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而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旺盛,使得供求不平衡,价格也就被推高了。2008年1~2月份,我国CPI创新高分别上涨7.1%和8.7%,这两个数字足以证明通货膨胀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2.输入推动型通货膨胀 输入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次贷危机发生后,大量的资金从金融市场流向商品市场寻求避险,而这些热钱的流入,大大地推动了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上涨,从而推动了我国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引发国内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 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2007年至2008年6月,我国经历了高通胀和高增长的发展历程,这与我国特殊的经济增长结构有重要关系。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拉动需求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其中消费支出是总支出的主要力量。在发达国家,消费占GDP总量的2/3左右,其次是投资和出口。而在我国的格局却截然相反,消费只占GDP比例的50%左右,而且投资和出口所占的比重还在逐年上升。而这种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国内能源、燃料等资源紧缺的危机,而资源的稀缺性又进一步促进了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又加大了国外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力,并导致输入推动型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历了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先后出现过4次高通胀率。在与高通胀的反复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首次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出人意料的是,我们享受刚刚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还没有多久,在1~2年之后就迅速变为“增长下降、通货紧缩”的状态。这不仅是中国所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全球经济都在面对的。正如英国《经济学家》(1999)所指出,虽然作为一个老牌敌人——通货膨胀似乎受到遏制,但一个新的、可能是更加危险的敌人正在蓄势待发,它就是通货紧缩。 不管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对居民产生财富效应。不过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它对低收入者的影响尤其突出。在治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政府要把财政支出不断地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更加合理化。这不仅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3-6
物价已成为当下中国最敏感的话题,不同学者对此又有不同解读,有人认为2012年中国存在巨大的通货膨胀;有人则认为目前中国工业产能仍然普遍过剩,因此不存在明显通胀的压力;还有人认为在欧元债务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这让中国的通胀变得温和可控。在复杂的形势下,针对是“胀”还是“缩”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学家基本分为了三个阵营:警惕通货膨胀、警惕通货紧缩以及中间派。 风险的平衡状况也同样如此。如果通货紧缩变成根深蒂固的状况,那么它会比大多数形式的通货膨胀更具有危害性。当物价下跌的时候,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会持观望态度,以期待更低的价格。这样一来,经济将会陷入消费疲弱和物价下滑的恶性循环中。在负债累累的经济体中,物价的下跌会给消费者和政府的负债带来负担。 而对于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这个问题是非常急迫的。因为随着物价上涨,资产泡沫膨胀,很多新兴经济体早已过热,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不合时宜地放松了货币政策。《经济学人》调查了25个新兴经济体,它们中2/3的经济体的实际利率都呈负值。它们的通胀预期并不稳定,因而物价会浮动也不稳定。
无
非常不错哦。
主题思想就是会通胀,物价会涨,呵呵,挺简单的
朋友推荐的,还没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