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化常识与趣闻随问随查

李津 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作者:

李津  

页数:

327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国人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虽然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却一日不能远离。生活中,人们时常会在同亲朋好友闲聊时,因腹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遭遇到尴尬的冷场或随意吐出错误的言论;也时常在面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追问时,因不能够给他传输准确无误的知识而张口结舌,惭愧至极。 每天我们都会遭遇到别人抛来的文化知识的问号。或者自己也会忽然对一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话题产生兴趣。例如,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为什么叫倒霉呢?为什么我们把意见不同称为意见“相左”而不是“相右’’呢? “老婆”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三脚猫”是一种“猫”吗?山珍海味都包括什么?人们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急于狂补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又苦于坐在案前钻研的耗时耗力。的确,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现代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家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浩如烟海的四书五经、历史典籍了。 于是,本书为了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获取到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收录了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及人们喜闻乐见的知识点,使读者能够在工作中、休息时,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随问随查,以最快的速度汲取到知识的营养。

书籍目录

一 咬文嚼字,词语释疑 001/唯一“活”着的古文字是什么? 002/历代汉字有多少? 003/汉字真的是仓颉创造的吗? 004/甲骨文是谁发现的? 005/《康熙字典》究竟收了多少汉字? 006/汉字之最有哪些? 007/何谓大篆、小篆? 008/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009/汉字横写是怎么开始的? 010/为什么称古代平民为“匹夫”? 011/为什么把妇女中的英雄人物称作“巾帼英雄”? 012/为何购物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 013/“借光”来源于哪里? 014/“倒霉”的由来? 015/“黎民”和“百姓”是一个意思吗? 016/我们说“江山社稷”,“社稷”和“江山”是一个意思吗? 017/古代女子的成人礼为何被称为“笄礼”? 018/古代为何称卖茶和买酒的人为“茶博士”和“酒博士”? 019/“姓”和“氏”在古代是一回事吗? 020/古人为何要在名之外.再取字呢? 021/“顶戴”和“花翎”有什么区别? 022/“冠”与“帽”是一回事吗? 023/古人书信中“足下”是什么意思? 024/清代的郑板桥曾经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难道“走狗”还曾经是褒义词吗? 025/为什么称兄长为“哥哥”?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026/“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怎么来的? 027/为什么古人称学生为“桃.李”? 028/何谓“十恶”?为什么“十恶不赦”? 029/头颅为何又被称作“首级”?它和军队的奖励制度有关吗? 030/“时髦”一词和头发有关吗? 031/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刘海”呢? 032/“领袖”这个说法出自何处? 033/古人所说的“连襟”是指什么人?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034/为什么古人常把妻子称为“糟糠之妻”? 035/牛什么现在将城市里的道路称为“马路” 036/“义结金兰”是什么意思?是与兰花有关吗?二 古文典籍,文学名家三 兵政刑制,皇家官邸四 民俗礼仪,节日节气五 唐宋明清,逸事趣闻六 婚丧嫁娶,生活趣闻七 宗教文化,神话传说八 趣话三国,畅聊名著九 古地觅踪,俗语探源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等级观念森严的清代,官员的服饰要根据官职的大小在品质、颜色、数量上都有严格的区分。“顶戴”即是官员戴的帽顶。一、二品分别为纯红和杂红;三、四品分别为亮蓝和暗蓝。进士、举人、贡生都带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具体戴的东西是: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镂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官品的自然无顶珠。在清朝,花翎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子上的装饰品,因此不是一般官员所能戴用的。翎分蓝翎和花翎两种。鹖羽做蓝翎,孔雀羽做花翎。花翗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在清朝初期,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的便是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的是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则没有被赐予花翎的。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份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十岁时,必须通过骑、射两项考试才能戴用。但后来花翗赏赐渐多,就不一定经过考试了。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常识与趣闻随问随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中国文化精粹。传承文明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的历史宝库世代相传的国学宝典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化常识与趣闻随问随查 PDF格式下载



有趣也不乏文化,值得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