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第一枪
2012-3
中国青年出版社
张港
531
无
家居塞外三千里的古城齐齐哈尔,推窗便是那条清清嫩水。 20年前“纪念江桥抗战60周年研讨会”上,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夏家骏说:这样的战争,应该写成一部长篇。从此,写一部关于江桥抗战的长篇的构想,便在长游于嫩水中萌生了。我开始搜寻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边边角角。我的嫩江变成了秋风易水,即便风和日丽,也有杀声盈耳。 九一八后,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大部分地区,而在齐齐哈尔嫩江桥一带,东北军5个地方旅,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战役,史称江桥抗战。 江桥阻击战是中日军队之间一次大规模战斗,是中日战争中极少的敌众我寡战役,以杀伤计,日伪伤亡并不少于我军。此役,日军投入一个师团加两个旅团以上主力,计3万余人,中国军队只有5个地方旅的15个团部分部队,武器装备、战斗力差异尚不计算。江桥阻击战前,蒋介石、张学良强调对“日军忍让”,黑龙江省军是抗命作战,并没有得到中央支持。这样的战斗,且壮且悲。 江桥阻击战失利后,黑龙江省军主动进攻,意图收复哈尔滨、齐齐哈尔这样的大城市,这在日后的抗战中是绝无仅有的。之后,日军增兵至三四个师团。富拉尔基(现在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争夺战,三进三出,日军指挥官三次被毙伤。 许多书上说“九一八后,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然而,因为江桥抗战,黑龙江省中国政权一直支撑至1933年初,并控制着黑龙江省大片国土,向世界宣示,中国人在抵抗。 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参加了江桥抗战,甚至牺牲;江桥抗战还为日后的八路军培育出几员名将;韩国首任总理也参加过江桥抗战。江桥抗战部队是东北抗日义勇军最强大的一支,引发了全国抗战高潮,为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直接提供了素材。后来一部分黑龙江官兵加入抗联,一部分参加了长城抗战;徐州会战、绥远抗战、滇西会战也都有江桥将士参与。 转身其中,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一幕,让我心如潮水,不能平静,于是写下这部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首先是历史。书中地名、时间、战斗过程及人物几乎完全出于史料、考察,对当时武器、服装、部队番号都经过核实、考证。最喜欢《三国演义》与唐浩明的《曾国藩》,写作时努力学习两部名著的写法,至于写得如何,就得读者说话了。 孟母择邻,邻居能够决定人生。搬迁是多么难的事,可是不迁不行,不迁入类就有可能少了孟子。孟母有幸,可以择邻。而中国、日本这是两个永远不可能动迁的邻居:处好了,大家共同发展;处不好,就是兵戎相见。战争是文学永远的话题,中日战争更是永远的话题。但愿这本书,能够让读者对认识80年前的事与今后的事,有所思考。 因为事件发生在黑龙江,叙述中使用了许多黑龙江方言。 民航快递北京分公司张一鸣参与了校对,同事李超、王基斌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中国青年出版社王钦仁先生为出版付出许多努力,在此一并感谢。 张港 2011年8月15日
本书特点:
这是一部军事历史纪实文学。
九一八后黑龙江省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悲壮、激烈抗击,史称江桥抗战。
江桥抗战至少还有以下几点应该特别关注:
一、江桥阻击战是中日战争中极少的敌众我寡战役,以杀伤计,日军伤亡并不少于我军。此役,日军投入一个师团加两个旅团以上主力,3万余人,中国军队只有五个地方旅的十五个团,武器装备、战斗力差异尚不计算。
二、江桥战役后,黑龙江省军主动进攻,意图收复哈尔滨、齐齐哈尔这样的大城市,这在日后的抗战中是绝无仅有的。日军增兵至三四个师团。富拉尔基(现在我国著名的重工业某地)争夺战,三进三出,日军指挥官三次被毙伤。
三、江桥抗战时,蒋介石、张学良强调对“日军忍让”,黑龙江省军是抗命作战,并没有得到中央支持。
四、因为江桥抗战,黑龙江省中国政权支撑至1933年初,并控制着大片国土。许多书上说“九一八后,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是不对的。
五、许多最早的优秀共产党员参加了江桥抗战,甚至牺牲,江桥抗战还为日后的八路军培育出几员名将,连韩国首任总理也参加过江桥抗战。
六、江桥抗战部队是东北抗日义勇军最强大的一支,引起了全国抗战高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直接提供了素材。后来一部分官兵加入抗联,一部分参加了长城抗战,徐州会战、绥远抗战、滇西会战也都有江桥将士参与。
本书不仅仅是还原历史,还通过一百多个前后相接的曲折故事、二百多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剖析生死对决中人性的激烈冲突,解析中日矛盾的历史根源,引发人读者对战争的思考。
纪实特点:书中的地名、时间、战斗过程及人物几乎完全出于史料、考察,对当时武器、服装、部队番号都经过核实、考证。而对战斗的某些场面、人物形象,做了适当的艺术加工。对于敏感问题,尽量回避;决不出现有碍中日民族关系语言;没有宗教、民族等与当前宣传主旨冲突问题。当前抗战题材,纪实则缺少可读性,传奇则缺少可信度,本书努力避免了这些偏差。
人物形象:书中出现三百多个人物,有抗战英雄、日军官兵、汉奸群丑,不管主次大小,每个人形象都有独特的鲜明个性,读之如见其人,如临其面。有的可亲可敬、可歌可泣,有的可悲可叹,令人扼腕,有的则必欲杀之可后快。80年前,高山仰止,仿佛又是读者的朋友、亲戚、领导、兄弟;而那些丑行、暴虐,也离读者并不很远,身边随处可见它们的影子。
故事情节:本书共20章108节,每一个章讲述一个时间段内的大事件,每一小节突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与前后照应。情节曲折,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勾魂摄魄,扣人心弦。
环境背景:以1931年10月至1932年末为时间主线,围绕江桥战役,向战役前后延伸,讲述战争过程,战争的国际背景,双方决策者、参与者的心理轨迹,力图给读者一个江桥抗战的全貌。
语言特点:本书时而苍凉悲壮,时而风趣幽默,刻画呼之欲出的鲜明个性,同时,突出东北人的语言特色、黑龙江省的山河风貌,努力勾勒出一幅幅风俗画卷。虽然是战争题材,也不乏时尚、搞笑与现代感。让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决不与别的作品雷同。
图片:书前有16页的珍贵历史图片。
张港,出生于195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曾参与《马占山将军》《谢珂将军》《齐齐哈尔革命老区史》《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丛书》等地方史著作的编写。著作有《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大师也有错——余秋雨散文知识性疏误点击》《说名道姓》《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等。
前言
第一章 中村事件
中村震太郎确实是间谍
处死中村震太郎
川岛芳子从手表下手
九一八,九一八
第二章 江桥开战
张海鹏投敌
公园暗较武
兵难调,难调兵
九十九挺机枪
伪军司令踩地雷
第三章 马占山的师爷
娄师爷夜坐大青楼
绍兴人的故事
马占山道身世
双十节的意外电报
马走上任路慢慢
第四章 马占山到省城
马主席就任
计伏小日本
“不就外交吗,玩
海青招兵
鬼子“飞鸡
林义秀也想哨两下子
第五章 大战之前大PK
马专家献马马占山
韩家麟带来李继渊
为滨本联队长送行
多门中将与他的师团
桥上一记大耳光
第六章 1931年11月4日
中国日本开战
吃日本,打日本
凤岐闯军署
张海鹏疯癫了
第七章 大兴大血战
天良救国,誓死杀敌
军旗与军旗
一个“苏联人
日军战俘山田惟
炸不开的碉堡
击落日军飞机
第八章 决战三间房
鬼子吃了钢盔的亏
武士名剑砍萝卜
……
第九章 铁蹄下的省城
第十章 退守东大荒
第十一章 战与降的搏斗
第十二章 憋憋屈屈四十天
第十三章 再举战旗
第十四章 剑指哈尔滨
第十五章 走出兴安岭
第十六章 黑土红红
第十七章 围攻省城
第十八章 海满抗战
第十九章 西伯利亚的日子
第二十章 抗日路漫漫
版权页:中村震太郎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这年34岁,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情报科情报员。5月下旬,中村到达哈尔滨日本特务机关百武机关。百武机关头子甘粕正彦为中村踅摸来了一个俄罗斯向导,这人叫米罗阔夫,是白俄暗杀组织成员。中村震太郎一行到达齐齐哈尔朝日旅馆住下。这时,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已经有了不少日本间谍,这家日本人开的朝日旅馆就是日本间谍秘密机关,店老板铃木悬太郎就是日本特务头子。中村他们在这里等一个人,这人叫井杉延太郎。井杉延太郎是退役骑兵曹长,这小子30多岁,身体特棒,马骑得好,剑术精到。这回他是中村大尉的保镖。6月6日,一切准备就绪。中村震太郎、白俄杀手米罗阔夫、日本特务井杉延太郎、联络官蒙古人留存宝四个人,从齐齐哈尔出发,经昂昂溪,西行向海拉尔,准备7月上旬到达屯垦军驻扎地附近的洮南。中村震太郎与哈尔滨特务片仓衷约定在洮南会合,双方说好,如果10天不见消息,那就是遇到了麻烦;如过20天中村不到,那就是出了大事。1931年6月26日清晨,红红的太阳从山坡升起,白雾轻纱一般罩着兴安岭的群山,世界平和而安宁,屯垦三团一营三连正在出早操。哨兵忽然看见,山中的沙鸡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平常沙鸡起飞都是很舒展的,只有遇到异常惊扰才是这样飞的。突然飞鸟,必有惊扰。连长宁文龙命令停止早操,立即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前去林中搜索。不一会儿发现四个人牵三匹马鬼头鬼脑地向林子外张望。战士包抄过去,枪口逼住了这四个闯入军事禁区的人。四人中为首那个,中等身材,大方脸,络腮胡子,一脸横肉,身穿灰色棉袄棉裤,外罩俄式皮夹克,头戴三耳火车头式皮帽,脑瓜顶上套个风镜。这人正是后来引发九一八事变的中村震太郎。中村震太郎满脸堆笑地用流利的汉语对宁文龙说:“弟兄,我们是日本农业学会的,到贵国进行土壤学调查。”说着,顺手从皮包中掏出一包烟递过来,然后交出了护照。
《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编辑推荐: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中国军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哈尔葛江桥阻击日本军队的侵略,史称江桥抗战。江桥抗战引发了全国抗战高潮,为《义勇军进行曲》直接提供了素材。因为江桥抗战,黑龙江省的中国政权支撑至1933年初,并控制着大片国土。
无
在我们当地的《鹤城晚报》上看到介绍,张港写成了这部书,别人采访他时,他讲述了一匹战马的感人事迹。人是英雄,连他的战马在粮食紧缺时,奉献自己的生命都是心甘情愿的。重重包围不能泄露战士们的目标,面对屠刀,它安静地跟着走到林中赴死,连一声嘶鸣都没有。有这样的战马,怎能没有那么多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还我河山”!马占山带领将士打响抗日第一枪,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本书捧在手上,又沉重又悲壮。民族英雄的事迹,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了解和传扬。爱我中华,是能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誓言。
最不被国人了解的抗战英雄。
书质量很好,很厚的一本书,作者写得也很好。
好书,很值得看,史料详实。内容可读性很强
史料详实,可读性非常强
很厚的书,内容比较诙谐
很难得的史料。
勿忘国耻 国仇家恨 牢记在心!!!
书脊胶不多,翻久了怕裂开!
很好!值得收藏.很满意
剛剛收到,很厚的本,還沒細看,從介紹看,有點內容,應該好看的.
书到的时候里面都折了,而且书有点脏
国内首篇翔实介绍江桥抗战的专著,篇章体系完整,人物、事件介绍清晰严谨,是很好的纪实军事历史文学作品
这本书彻底的打破了抗战书的乏味,抗战历史+东北人的幽默,一本会让你看了就不想放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