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2012-11
中国青年出版社
李雪静 著
219
130000
这是一个高一学生笔下真实的青春故事。作者以三个女中学生的友谊为线索,真实地展现了当代初中生精彩个性的生活画卷,为读者打开一个全新的青春世界:这里有小升初、小中考、中考的硝烟战火,有应试环境中的学生心理问题,有家长、老师惧怕又不知如何应对的青春期追星和早恋现象,有传统教育方式与时尚前卫的青春风采间的激烈冲突,有孩子视角里的“拼爹”、“生二胎”等社会现象……
这个同龄人眼中的中学生校园故事真实、真诚、感人。
李雪静,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女生,生于1996年,就读于青岛市某中学2011级4班。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同时,她热衷于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现为中国红十字会成员,兼任《青岛晚报》校园记者。
成长过程中学过绘画、摄影、声乐、舞蹈、二胡、钢琴,但最爱的始终是读书和写作。2009年10月被第七届“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组委会授予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2010年5月出版散文集《青春谜底》,2012年6月获“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高一年级一等奖。其成长、读书、写作情况曾先后被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齐鲁晚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少年儿童研究》、《中学生
初中作文》等十几家媒体报道过。
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她始终笔耕不辍,在新浪网开有个人博客:“云淡风轻
一切美好”http://blog.sina.com.cn/qjxfpabbgs
序 写作是一种青春的表达
第一章 说再见吧
回不去的小时候
第二章 世界其实是个立方体
转过了童年的那面
还有崭新的青春在等你
第三章 日子是波澜不惊的大海下
藏着的一尾鱼
第四章 成长从不是件刻意的事
就在不知不觉间
我们悄然成人
第五章 掠过所有花的影子
一切美好都该有个结局
跋
很早之前。大约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杜牧的 《赠别》。开头两句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我 喜欢这两句诗。原因简单至极。因为里面嵌有我的名字。就是 在那天。我知道了原来“豆蔻”是形容妙龄少女的专有名词。 这让我产生了一点莫名其妙的小骄傲。后来我才了解。《赠 别》其实是杜牧先生在落魄时写给一位雏妓的诗作。我立刻 觉得自己受到了玷污。可是这丝毫改变不了什么。于是我很 快释然。 忘了介绍自己。我叫林小蔻。今年1 5岁。矫情点说。我正 处在我一生中本应该最美丽的豆蔻年华。“本应该”的意思就 是。我自己并不觉得它有多美丽。事实上。我像大多数平凡而 普通的中学生一样。卑微成大千世界中的茫茫沙尘。每天就 是那么固定的几件事——上课。吃饭。写作业。睡觉。运气好 一点。女生也许还会加上“逛街”或“唱K”。男生则欣然选择 “泡妞”或者“篮球”。 我生活在一个沿海的二线城市。是的。它繁华得让人忘 了它本是个二线城市。每年游客多得可十白。尤其是夏季。全国 各地的男女老少像看见血腥的苍蝇一样。嗡嗡地冲向大海。 然后再疯狂地把相机拍到没电。据说它曾连续几年当选为 “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但我们全都觉得。这根本是在扯淡。还 是吴双总结得好:“有每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的学校的地方 全都不适宜居住。”我坚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学生都赞成。 吴双是我的好朋友。再与时俱进一点。是我的死党。我们 还有另外一名死党。名字叫做于天睛。我们都在远海中学的 A班。远海中学大概算得上全市最搞笑的中学了。这里的初 中部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名师如云。中考成绩在全市数一数 二;高中部却臭名昭著。乱成一锅粥。不过高中部帅哥云集。 据说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远海初中部爆满的缘故。享受高端教 育的同时还能来几个帅哥相伴。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应该 是每个初中女孩子的梦想。 远海中学的A班号称“全市最好的班”。要进这个班。需 要通过两项测试。一是才艺测试。占三十分;二是写作测试。 占七十分。其中才艺测试又分为两项。朗诵是必选项。剩下的 可从舞蹈和声乐中选择。我有舞蹈底子。报考时自然选择了 舞蹈。 这次考试当然很重要。六月初考试。我从四月就开始准 备。当然。比我更勤奋的大有人在。 P3-4
《豆蔻》这本书内容新颖,很符合现在初中生的生活,内容真实、充实。许许多多的句子都很经典,有生活气息感,有助于写作,可谓文学价值高,我非常喜欢。
学生写的真实的学生生活,家长看看也不错,可以了解一下孩子的中学生活
孩子很喜欢这本书。书的作者是青岛的一个小姑娘。
女儿让买的,在读,她喜欢,作者是青岛的女孩,呵呵,人才
这本书反映孩子生活,推荐家长和孩子看看。
内容很好 意犹未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