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漠那边
2013-2
孙一先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02出版)
孙一先
无
当年惊心动魄、震撼中华大地的“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41个年头了。两年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概要叙述了它的过程,明确指出这是一次“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的武装政变阴谋”,由于其叛国外逃,在蒙古国坠机身亡而破产。 对于“九一三”事件的研究,特别是对林彪“折戟沉沙”的追索,最近1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掬其要者如:2003年凤凰卫视驻莫斯科记者,对前苏联克格勃官员的采访,及其后凤凰网2004年播出《林彪死亡之谜》的视频;201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以及256号专机第二副驾驶康廷梓等人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的回忆等等。但是,仍有若干不解之迷等待析解。 本书《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在2001年初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加印了4次,并在2006年出版了删节本,仍然销售一空。现在,应广大读者,尤其是研究界对第一手资料的需求,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修订再版。 修订再版书的结构有所调整,并在文字上作了一些订正,模糊不清的照片予以更换。当然,不足之处可能尚有,敬希批评指正。
《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作者以驻蒙古外交官和坠机现场见证人的身份,回忆了当时那震撼人心的一幕。书中描述了出任驻蒙外交官、亲历中蒙关系交恶、坠机现场实地勘察、拍照,与蒙方外交人员谈判交涉、回国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与军方共同分析坠机原因、蒙古方面对事件的态度、苏联人充当了什么角色、中共中央对事件的处理过程、《张宁自传》披露的所谓事件真相等等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孙一先,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生于1927年11月,1946年参加革命,后调入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历任科员、秘书、科长,以及参谍、副处长、处长等职。1965年12月,调任中国驻古国大使馆二等秘书、使馆临时代办,总共长达8年之久,亲历了“九一三”林彪坠机事件。归国数年后,奉派中国常驻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任团长。期满归国后,于1987年离休。离休之后,撰有《蒙古——马背上的民族》、《林彪折戟沉沙目击记》、《罪与罚——林彪坠机现场视察纪实》等文章,并著有《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一部。
再版前言 第一部分 亲历林彪坠机事件 第一章 突如其来的紧急约见 新大使莅任 中国飞机在蒙古坠毁 克服通讯障碍,迅报国内 北京收到使馆电报前后 国内要大使亲察坠机现场 第二章 奔赴飞机坠毁现场 飞往温都尔汗 驰往坠机现场 现场初勘 第三章 如入炼狱,触目惊心 失事飞机粉身碎骨 双方协议土葬死难者 尸横焦滩,惨不忍睹 令人诧异的5、8号遗体 无名无姓,按号下葬 最后的告别 第四章 “军”还是“民”彻夜争论 双方第一、二轮会谈 蒙方提出《会谈纪要》草稿 第三轮会谈,我方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轮会谈,蒙方态度僵硬 第五轮会谈,双方激烈争论 悻然遄返乌兰巴托 第五章 紧急回国向周总理汇报 领受任务回国汇报 驻蒙古苏军进入战备 到北京,接受约法三章 向周总理汇报 总理的关注 在被“隔离”状态下工作 第六章 揭开三叉戟256号坠毁之谜 去西郊机场看飞机 震惊和思考 索要遗体遗物的交涉 外电传闻与专家分析 机组人员有问题吗 第七章 人去室空的毛家湾和七○四工程 林彪的旧居 叶群和“老虎”的秘屋 工毕人亡的七。四工程 第八章 一代名将,千古罪人 一代名将,谁人评说 千古罪人,盖棺论定 第九章 历史的追索 一本书污染了半个地球 撰文揭示历史真相 澳洲记者寻根究底 决疑的答案在哪儿 今日的坠机现场 第二部分亲历中蒙关系波折 第十章 穿越大漠南北 去蒙古不算出国吗 旅途见闻 大漠中的遐想 过境前后 关于马背上的民族 第十一章 乌市友谊街5号 抵达驻蒙古使馆 拜访使馆各部门 外交拜会 走访侨领 第十二章 蒙古昔日的辉煌 兴衰更替 走向新的振兴 配合苏军抗击日寇 二次大战显身手 第十三章 “有限主权”的枷锁 俯首帖耳的领导人 附庸性经济与政治 苏军重新大举入蒙 第十四章 中蒙关系恶化再恶化 “文革”浪潮汹涌而来 “五二一”事件和“八九”事件 去隆县拜年 第十五章 意外的一次旅行 “冷板凳”上寻热点 突然的旅行安排 蒙古中北部那山那水 蒙方要我国移交援蒙工程 第十六章 度过奇冷的冬天 可怕的冰冻事故 中苏边境武装冲突 等待蒙古“气候”转暖 中蒙关系开始“解冻”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桑加几乎是一口气把我方对纪要的修改意见逐条驳回,意思是蒙方起草的这个稿子一个字也不能改。 许大使虽然耐心地听完,但气愤的样子已从面色上表现出来。 高陶布看到谈判桌上的气氛不大好,有“爆炸”的可能性,就连忙插话来缓冲了一下: “大使同志亲自来肯特省现场工作,我们很高兴。我们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分析情况。双方都有尽快结束这个问题的愿望。大使说今天要回去,我们理解你的工作很忙,大使也可能了解我们工作也很忙。要是大使和桑加同志同意的话,我的意见是今天把这个问题谈好,一起回去。我的主张是按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不要为一个词去争。我希望有经验的大使同志给予协助。大使说要本着两国友好的精神来解决问题,我对大使的主张表示欢迎。”许大使按下了心头的怒火,发表了长篇讲话,耐心地说服对方:“经过这两次会谈,可以进一步了解,双方哪些是同意的,哪些是有不同意见的。有关纪要的谈判,我们才进行了两次,双方存在不同意见是很自然的。但我相信,通过友好的实事求是的互相谅解的反复商谈,问题总会得到解决。我从第一次接触额尔敦比列格副外长,他通知中国飞机在蒙古坠毁这件事开始,到我们在这里的前几次会谈,总的印象是蒙古政府对中国256号民航机失事的处理,是本着友好精神的。所以,我相信只要双方很诚恳地把这种精神贯注到谈判中来,很多分歧是可以解决的。“其次,从这次现场视察看,对死难者遗体的处理看,都本着友好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顺利地进行了。在处理纪要这个问题时,如能继续贯彻这种精神的话,问题同样可以得到解决。我还要重复说,这次同上校、司长和同志们共事这几天,合作得很好,相处得很愉快。 “刚才上校提出的对我们修改意见的考虑,我认为双方还可以商量。现在先发表两点看法:中国政府曾通过中国大使正式向蒙古外交部解释了关于中国飞机进入蒙古国境的答复,即9月14日晚8时半,我向额尔敦比列格副外长所讲的那几句话。考虑到这是由于蒙古政府的要求而做出的解释,因此纪要上应当写出这几句话。当然,这里发生一个问题,即蒙古同志们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对此我无法表示我自己的意见。根据我的观察,蒙古政府对此是采取谅解态度的。 “第二个考虑,我们不应限于事情的现象,而应从事情的本质去看,对事情的分析就容易取得一致认识。也就是说,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事情的局部不能说明其实质,只有事情的实质才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全面。比如说,在哪个交叉路口发生了一起车祸,假如只发现了汽车的轮子、方向盘,交通民警是不能判断是谁的车,只有看到这个车的牌照是JIK多少号,才能知道是哪个大使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失事飞机很明显地写清楚是‘中国民航256号’,这是所有到现场的同志有目共睹的。这是一架具体的飞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提出把有‘民航’字样的机翼写入文件。我不理解上校同志为什么连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都不同意写上?” 许大使讲到这里怕引起对方争辩,马上转了话锋: “现在,我想讲另外一个问题。这两天来我们同上校、司长、同志们一起友好合作,我们很满意,我也愿意继续同你们一起工作下去。但是,中国22周年国庆节很快要到来,我作为国家全权代表,不能长期离开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因此,我请你们谅解,我今天就准备回到乌市去,我委托我们的孙一先秘书作为我的全权代表,跟各位继续真诚友好地合作,完成这项工作。” 蒙方看到许大使话已说尽,去意已决,桑加只问了一句:“大使是否计划今天走?”许大使回答:“是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国外任职(中国常驻联合国军事参谋团团长)届满归来。有的朋友建议我写写回忆录,讲讲亲眼目睹的林彪外逃坠机现场的情况,以及中蒙间就此交涉的经过。我曾写过两篇两三万字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出版界有的朋友看到,劝促我写成一本书。由于种种原因,我手中的笔几提几辍。时光流逝不为我驻,倏忽已达古稀之年。我猛然感到,自己经历的这段历史,搞不好可能会带到八宝山去。于是,从1998年初开始奋笔,1999年3月写完第一稿,接着在出版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又经年余的修改补充,完成此书。 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身体欠佳,精力不足,除了参阅能够得到的少量书刊资料外,主要靠自己搜肠刮肚的回忆,无法去广征博引。 我参考的书籍和文章主要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张云生著《毛家湾纪实》,前中联部二局编印的《蒙古人事资料》,民族大学出版社编印的《我国周边国家概况》,民族大百科全书的“蒙古”条目,军事谊文出版社编印的《世界各国知识丛书》的蒙古篇,军事大百科全书的《林彪》条目,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林彪》,张聂尔著《风云“九一三”》,以及中共中央党校于南教授的《林彪集团兴亡初探》,前驻蒙古大使许文益的《历史赋予我的一项特殊使命》,前外交部符浩副部长的《“九一三”事件补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丁明整理的《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熊蕾的《历史的注脚》,康廷梓的《林彪仓皇出逃目击记》,敖其尔的《今日温都尔汗》,李安定的《林彪之死真相查访记》,新华社《参考消息》刊登的《林彪事件探秘》《林彪遗骸是怎样鉴定的》《林彪坠机事件详情》,《解放军报》刊登的《林彪出逃座机残骸收藏始末》,《中华儿女》杂志刊登的《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等。 在本书初稿完成后,承蒙下列同志帮助分别审改有关部分:前空军司令王海、前空军院校部部长王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安建设、前青岛市外经贸委主任刘吉德。分别校改全部书稿的有出版界的朋友和前驻蒙古使馆的几位老友。 本书所使用的照片,除我本人和沈庆沂拍摄的以外,还承蒙于南教授、安建设副研究员、王中远局长,以及驻外朋友提供。 对上述书籍、文章的作者和照片提供者,特别是帮助审稿的各位同志,谨在此深表衷心的感谢! 另外,借本书出版之机,澄清一桩公案: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的《叶群之谜》一书,作者焦烨,责任编辑安玲。该书附录《林彪之死真相再探》,对原驻蒙古使馆一等秘书张玉璇采访记,张自称1971年9月15日,随许大使去坠机现场视察。经查,驻蒙古使馆从前和现在都没有一秘张玉璇其人,采访记答问的内容,基本上是我过去写过的有关文章。我不明白焦烨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凭空捏造,鱼目混珠,而责任编辑在卷首“内容介绍”中,还声称“本书所涉及资料详尽可靠”。 就此,我郑重声明:本书出版之后,凡是盗版者,或者未经中国青年出版社和我本人同意,随意引用本书内容,胡编乱造者,我们定将深入追究,必要时诉诸法律。
《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作者所描述的内容使“九一三”事件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晰,大量事实有力地批驳了关于“九一三”事件的诸多不实传闻。书中历史资料十分丰富,书稿情节生动、可读性强,数十幅精彩历史图片使《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更具现场感,全书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林彪事件的真相。
无
蒙方一再坚持是中方的军用飞机进入其领空而坠毁,这是为什么?还有就是那个洞,又是怎么来的?对以上两点可以作各种解释,但似乎不能排除飞机是被蒙方击毁的;若是则种种不可理解的坠毁之谜就不复存在了——或许这才是历史的真实?作为亲历者的记录,可作参考史料,对于还原那段历史还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对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蒙/中苏关系,特别是当时蒙古的一些情况,该书提供了一些信息。
看过许多国内出版的有关林彪坠机事件的版本书籍,总觉得这本是最真实可信的。其它很多探讨“九一三”事件的文章也都引用过作者在书中所绘的“林彪坠机现场示意图”及其它描述。作者孙一先是当年亲临坠机现场的中国驻蒙古大使馆四人之一(其它三人分别是驻蒙大使许文益、研究员沈庆沂、翻译员王中元),作者清晰的讲述了“九一三”事件发生前后,中蒙关系的波折及事件的发展,用大量事实有力地批驳了关于“九一三”事件的诸多不实传闻。书中历史资料也十分丰富,诸如第七章《度过奇冷的冬天》、第八章中的《克服通讯障碍,讯报国内》、第十一章《‘军’抑‘民’,彻夜争论》、第十二章《紧急回国向周总理汇报》等等都是首次披露。作者在书中曾说道,“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联手蒙古对付中国,向蒙古及中蒙边境派出大量部队,驻蒙苏军作战部队总人数竟达八万人”,“而蒙方也一再坚持称是中方的军用飞机进入其领空而坠毁”。 这也是不是林彪折戟沉沙、葬身异国荒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给读者印象颇深的是第十四章中写的参观毛家湾林彪故居时的情景:林彪卧室东墙贴有林彪在叶群生日时《书赠爱妻叶群》的条幅:“发不同青心同热,生少同衾死同穴。”,而旁边有叶群的题答:“教诲恩情永不忘,他年定随到黄泉。”,作者曾心中惊叹:想不到世界上竟有这样应验准确的“誓言”!期待着“九一三”事件的解谜!
该书纸张质量还不错,正版书籍,但内容觉得有些啰嗦,没有实质考察性,多为第一语言叙述形式,主要是外部形势,没有多少相关林彪同志的事件描述》
书是给妈妈买的,内容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数的包装质量很好。
也许真实离我们太远,无法接近,文笔不好,这样的事情可以写得很精彩,就像曹升的《流血的帝国》一样,境界不高,流水账还没记好,就这也敢出书,好在也是个历史见证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