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方现代思想史

罗兰·斯特隆伯格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罗兰·斯特隆伯格  

页数:

717  

字数:

7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资深教授罗兰?斯特龙伯格的扛鼎力作《西方现代思想史》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风行欧美大学,90年代新版问世,续写流行神话。
  斯特龙伯格教授以高屋建瓴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近500年来西方思想的全景画卷。

作者简介

  美国历史学家,先后在马里兰大学、南依利诺大学和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任教。著有:《18世纪英国的宗教自由主义》、《欧洲现代思想史》、《欧洲思想史——1789年以来》,《在发生了一切之后:1945年以来的思想史》、《战争的救赎:知识分子与1914年》、《男人、女人和历史》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导论
第一章 伟大的传统及其衰落
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遗产
中世纪思想及其崩溃
从中世纪到现代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现代政治思想的开端
巴洛克时代
第二章 17世纪的科学、思想革命
中世纪的科学
哥白尼革命
开普勒和伽利略
科学革命的继续
新世界观
弗兰西斯·培根
勒内·笛卡儿
世纪的其他哲学家
牛顿革命
第三章 17世纪的政治思想革命
中世纪遗产
宗教宽容
绝对主义和主权国家
清教徒革命
哈林顿和霍布斯
光荣革命与洛克
第四章 17世纪末:转向启蒙
路易十四时代
正统论与批判
复辟时期的英国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莱布尼兹
第五章 启蒙运动:自然神论者和“哲学家”?
自然神论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
晚年伏尔泰
卢梭
社会契约
第六章 启蒙运动:怀疑主义者和“科学家”?
英国的怀疑主义
大卫·休谟
社会科学在启蒙运动中诞生
经济学
历史编纂
其他社会科学
启蒙运动的扩散
启蒙运动的局限
启蒙运动的结束
第七章 浪漫主义和革命
法国革命对革命的抨击
拿破仑时代
伊曼努尔·康德和哲学革命
后康德时代的哲学家
浪漫主义的起源
各种不同的浪漫主义
浪漫派的政治观念
浪漫主义的意义
第八章 意识形态的时代:1815—1848年
欧洲的形势:—年
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
民主
年革命
第九章 进步的理念:黑格尔、孔德、马克思?
黑格尔
孔德
马克思
进步观念
第十章 达尔文与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
达尔文与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的传播
其他科学的影响
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
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与宗教: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维多利亚时代的其他哲人
第十一章 从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
世纪中叶之后的文学
自然主义
象征主义
对象征主义的批评
萧伯纳与爱德华七世时代的人
世纪初现代主义的诞生
非理性主义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洛伊德
第十二章 19世纪末的社会和政治思想
继续前行的社会主义
费边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
无政府主义
民主制
社会学思想的兴起
宗教危机
作为宗教的民族主义
第十三章 困境中的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战争的思想根源
战争结果:苏维埃共产主义
意大利和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战后的文学和思想
年代的弗洛伊德
爱因斯坦和科学革命
世纪年代文学中的观念
文学复兴时代的人物
第十四章 从经济萧条到30年代的战争
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与西方知识分子
脱离共产主义
哲学革命
左倾年代的文学
萨特与存在主义
第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反复的震荡
战后景象
存在主义
萨特与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的没落
意识形态的终结
保守主义的种种倾向
战后时期的一些思想潮流
第十六章 反叛与反动:1968—1980年
新左派与激进的年代
左派的没落
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革命
略论禁令的解除
绿色革命
第十七章 解构的年代
东方的没落
大学与知识的零碎化
解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
某些学术团块
宗教
科学
艺术
结语
索引
推荐文献
译者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社会科学在启蒙运动中诞生  毋庸赘言,18世纪使“科学”享有极大的荣耀。达朗贝尔在《百科全书》里写道:“哲学精神现在也就是观察和精细的精神。”观察、实验、分析;基于细致的研究制定清晰严格的一般法则——这是确实可靠的方法,是笛卡儿和牛顿的产物,现在被认为臻于完善。因此所《拉瓦锡与夫人》,雅克·路易·大卫绘,1788年  拉瓦锡在夫人的帮助下,在巴黎兵工厂建立了一间精巧的化学实验室,在此他进行了各种实验,为他宣布实现化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需要做得的仅仅是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依然被迷信和混乱所困扰的各个领域。培尔的思想代表这个世纪的精神——“错误并不因为其古老就好些”;让我们用有效的脑力劳动来清除过去的一切马虎和轻信。这也是亚历山大·蒲柏在著名诗句“人类的正当研究对象是人”中所表达的意思。  在这个世纪里,自然和物理领域里的新进展鼓舞了人们对科学进步的信念。到该世纪中期,电成为大众的玩具,专家和业余爱好者都喜欢演示这种神秘力量。1746年,穆申布鲁克穆申布鲁克(Pieter van Musschenbroek, 1692—1761年), 荷兰实验科学家。发明了莱顿瓶(电瓶);1752年,美洲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进行了著名的实验,证明闪电就是电。到该世纪末,亚历山德罗·伏打发现了把电能储存在一种简单电瓶中的方法,人们制造出最初的蒸汽机和简陋的火车,在大批人群的围观下乘气球上天(1783年在巴黎)——“工业革命”开始了。凯伊、克隆普顿、阿克赖特、纽可门和瓦特使英国进入了一个机器技术的时代。其后果到19世纪初才显露出来。汽车、铁路、飞机、电报和机械化工厂的萌芽在18世纪已经隐约可见——仅仅隐约可见,但足以暗示技术无限进步的诱人前景。在理论方面,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和世纪末叶的拉普拉斯等数学家改进和完善了牛顿力学。在其他科学领域,布丰描述了各种生物形态,瑞典的林奈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莫佩尔蒂和狄德罗对生物的起源做了推测,多少预示了19世纪的进化理论。化学不甘落后,开始反叛亚里士多德,并且在18世纪大约从施塔尔(1717年)到拉瓦锡(1783年)施塔尔 (Georg Ernst Stahl, 1659/60—1734年),德国化学家和医生,提出燃素说。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年),法国化学家,用氧气学说推翻燃素说。逐渐形成一门现代科学。  不过,启蒙运动期间,占据舞台中心的是对人的研究。在C.E.雷文(《自然宗教和基督教神学》,1953年)看来,科学在18世纪可能遭受了一次“突然的日全食”。与17世纪相比,真正伟大的科学家确实寥寥无几。——原注这里是令人振奋的前线,在这里人们能够把当时对人本身的强烈兴趣与同样受到尊重的牛顿和洛克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今天,我们往往着重看18世纪社会科学的缺陷,即过分的简单化和过分的乐观主义。错误似乎就出在要把人文简化成物理,把人和社会说成牛顿式机器。但是,不能否认,18世纪奠定了各门社会科学的基础。经济学、社会学、历史研究、政治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后来在现代世界得到了发展。它们都脱胎于启蒙运动,它们的创始人是当时那些全能的启蒙者,如休谟、伏尔泰、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所写成的法国启蒙运动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他对政治科学的开创性贡献,这在前面已经谈过。在18世纪60和70年代,人们的兴趣开始集中在经济学家身上。他们在法国被称作“重农学派”。(Physiocracy的意思是由大自然进行统治。)  经济学  18世纪经济理论的背后隐含着当时人们的某种伦理关怀和问题。现代经济学家非常讲究“科学性”,他们会很惊讶地得知他们这门学问最初是道德研究的一个分支,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18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道德哲学教授。他在写出不朽的《国富论》(1776年)以前写过一部论述道德情感的著作(1759年)。爱尔维修的《论精神》对重农学派产生深刻影响。这部著作在1759年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公然鲜明地支持享乐主义伦理——带来快乐即为善,造成痛苦即为恶。沙夫茨伯里伯爵、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的导师)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 1694—1746年),苏格兰道德哲学家、美学理论家。和休谟都以比较温和的方式论证类似的主张。对于经济科学来说,这个主张的意义在于,经济学把永远追求个人幸福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第一位重农主义者魁奈在其开创性作品《经济表》(1758年)中开门见山地宣布:“用最小的公共代价获取最大量的快乐,乃是最完美的经济行为。”没有这种“经济人”,也就不可能建立一门经济科学。“经济人”相信现世幸福就是人生目的,因此他们要以系统的、有预见性的方式来为之奋斗。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科学的一个前提,显然就是对这一享乐主义伦理的普遍接受。这对于今天的人们似乎已司空见惯,但是启蒙思想家对“追求幸福”的重视则反映了某种新的倾向。古希腊人重智慧轻幸福、古罗马人重权力,中世纪人推崇圣洁;加尔文和新教徒尽管据说是带来了“资本主义伦理”的某些因素(勤劳、节俭、节制),但无意把现世成功作为终极理想。  现代经济学的另一个前提是经济个人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学者和信奉者想当然地认为,不受任何团体支配的自立自强的个人,乃是最典型的社会单元。社会和思想的进化在很多方面都为此做了准备。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帮助这些独立的个人走到一起创立政府。在新的经济思想中另一种现在人所熟知的因素是社会和谐观,即认为个人活动的总和可能产生社会和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每一个人都不断尽力去为自己所能控制的资本谋求最有利的使用”——用什么能够防止出现那种意愿相互冲突的混乱局面?或者说,救治社会无政府状况的良方是什么?斯密指出,幸好上天凭借一只“看不见的手”,确保在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时社会整体随之受益。《国富论》的一些部分接受了曼德维尔提出的著名观点——“私人恶德乃是公共美德”。人们追逐财富,贪求奢糜,反而给穷人提供了工作,给国家带来了财富。这种社会和谐观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得自于牛顿的宇宙比喻:所有的质点都在运动,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宏大体系。  在重农学派和斯密之前,人们对经济问题也有许多思考。孟德斯鸠1748年就已经提出了建立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一般科学的概念。所有的法国重农主义者都承认从《论法的精神》中受益匪浅。甚至自博丹那时起,除了大量探讨具体问题的务实文章外,也有一股严肃的经济理论思考的潜流在涌动着。洛克本人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达德利·诺思都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在法国,坎特龙坎特龙(Richard Cantillon, ?—1734年),英国经济学家,长期住在法国。的《论商业的性质》在18世纪初期就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直到1755年才付印出版),梅隆梅隆(Jean Fran?ois Melon, 1675?—1738年),法国经济学家。1734年发表的《关于商业的政治论》也是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攻击。  这里应该谈谈这些被称作“重商主义”的早期经济学思想。思考经济问题,并不新鲜。在亚当·斯密之后,人们往往把斯密之前的一切思考都斥为即兴遐想和不着边际——思维简单,支离破碎,错误百出。对于从16世纪晚期到18世纪初期的这些早期经济论著,人们夸张地使用了“重商主义”这个词—— 这个词是后来的发明,旨在对各种现象进行分类,有些像现代历史学家把“封建主义”套用在中世纪的政治秩序上。最近一些研究者怀疑这个术语是否够用,怀疑对这批文献的贬低(把它们说成至多具有历史价值)是否公平。重商主义据说是一种用显而易见的方式来增强经济实力的纲领。它着眼于商业,其判断通常是管窥蠡测、浅见薄识。但是,尽管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及其之后的一些人)相比,这些思想散乱而不系统,但是这些开拓性思想为后来的大综合做了准备,而且最先提出假设:人能够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去增加财富。17世纪,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就试图把笛卡儿的数学分析方法应用于经济现象。一般而言,与后来更辉煌的重农主义者相比,重商主义者对用计划来改善经济的可能性怀有更大的信心,也更乐观。但是他们也看到有时“法则”会压倒统治者的意志,因此他们建议明智的政治家应该顺应“自然”,而不要对抗自然。  无论他们有多少可取之处,早期经济学者到了重农主义者和亚当·斯密的时代就逐渐衰落式微。人们指责重商主义者提倡干涉“贸易自由”,违背了自然法则。旧的经济秩序,无论是否得到所有的“重商主义”理论家的认同,本身是管制性和歧视性的。它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进口商品与本国产品竞争显然是坏事,因为这样会使本国的手工业者失业,因此必须加以限制乃至禁止。金银流失也被视为坏事,而赢得贵金属则是好事。“良好”的贸易享受补贴的鼓励;出口本国产品来换取外国的原料就属于这种贸易。关税、禁令、补贴都被用来确保实现“贸易顺差”和保护国内制造业。此外,国家有时还试图控制工资和物价。  这种“体制”很容易导致腐败,因此在1750年以前就零零散散地出现了一些抨击,有人还建议最好用“贸易自由”来取代这种臃肿的特权体系。大卫·休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性批判。他指出,贸易顺差是一个幻想,从长远看,经济法则总是在打破这种幻想。顺差带来了硬币,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结果是出口下降。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是逆差,物价就会下落,就将赢得市场。因此,最终总会实现一种平衡。(法国的先驱者坎特龙大约在同时也提出了基本相同的观点。)与自己的朋友和苏格兰同胞亚当·斯密相比,休谟的经济思想既不全面也不系统,但是为亚当·斯密的思考做了铺垫。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按照这位美国学者的叙述,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而不是亡灵的画廊,这正是他的成就所在。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探讨欧洲近现代史的教师和学生几乎无人不读斯特龙伯格的欧洲现代思想史著作。  ——惠顿学院历史教授保罗·赫尔姆赖克


编辑推荐

  《西方现代思想史》为研究西方现代学术思想的最新力作之一。旨在成为一种了解西方欧洲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和引导,引导读者接触一些伟大的思想家,把他的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联合起来,揭示思想的连续性和谱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方现代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书挺多,斯特隆伯格的这本相当不错了。


书很精美,质量上乘。内容嘛,思想史嘛,历史,了解大概状况,还是不错的。对西方思想的了解可形成系统,很有帮助。系统性的介绍,还是值得推荐的。


西方思想史的入门之作。作者的原书被出版社“腰斩”了,前后两部分分别改头换面出版。此次中文版算是还其本来面目。应是告慰作者于九泉了。


言简意赅 简明扼要的描摹了西方现代思想的大观


不错,值得一读的思想史著作。


奠定哲学的基础,了解西方文明,而且简单易懂。


思想盛宴,慢慢品读,大师之作。


感谢当当的发货速度,昨天下午下单,今上午即到。学术类书籍不同于普通读物,看对眼了就要下手,这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首先是本书著者;另外,译者是刘北成,应该值得信任,最重要的是该书作者已逝,已无写作新版本的可能;另外学术类书籍,再版再印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建议购买!价格贵了一点。


除了当当就拿一个塑料袋包装,导致边角都被撞坏了以外,没有缺点,当当啊!我就是为了收藏才买精装版的!你这让我有多心疼啊!


金城出版社越来越好了,不仅书的装帧精美,质量可靠,专注于内容的筛选,为读者负责。


好评,没开始看呢


书看起来很好,读起来内容也很赞,同学超级喜欢


还未阅读,但以被作者的博学多识所震撼!


哲学的入门书籍


思想者的归宿.......值得一生看的书


说很好,包装精美,质量很好


书不错,塑封的,纸张质量很好,内容很充实的……


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读过。读后觉得还可以。特别是译得流畅。全书学术味较浓,伹暴露出作者两大硬害:一是政治偏见太强或无知如对马克思的评价就充分暴露出作者的无知与偏见,不说别的只说马克思写出的两百二十万多字的巨著《资本论》是任何人都忽视不了的;二是作者的自然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能力太差,如对爱因斯坥的评价。对量子力学就沒有涉及更不见玻尔的身影,要知道二十世纪人类的两大创造便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希望作者再版时认真审视自己的角度,真正写出一本西方现代思想史来。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也非常适合时下中国人学习阅读。精装版的封面比较好,但是里边的纸张很粗糙,排版很一般。出版社的装帧设计、纸张选择既对不起这个价格,更对不起这本内容非常好的书。


前几年的版本早已没有,很高兴能再版。书的质量不错,弃平装选精装,意在收藏。


很好的书,译文也不错


有太多的名人了,看的眼晕


本书太厚 内容庞杂 适合专业人员读 不适合普通人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