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一浮思想研究

李国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国红  

页数:

196  

字数:

21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马一浮思想研究——以性命与六艺为中心》从马一浮儒学的基本观点“六艺赅摄一切学术”所存在的疑难入手展开分析、思考、研究,最终确定马一浮儒学的中心问题式是用原始儒家作为理想人生境界构架的内圣外王之道重建和发挥宋明儒学指向天人合一道德理想的性命之理。马一浮重建性命之理的目的是想用儒家本有的学理解决当时中西文化冲突中知识学术与道德学术的矛盾,其办法是用原始儒家六艺之学内圣外王之道的理想人生境界构架直接把一切知识学术与道德学术统摄起来,然后又以六艺之学为教来教人体证宋明儒学的性命之理,由此在人生实践中间接地把作为道德学术本体的性命之理引入知识学术,最终实现以德率知的人生境界。
《马一浮思想研究——以性命与六艺为中心》写作目的即是根据马一浮儒学的中心问题式把马一浮用“六艺赅摄一切学术”这一思想观念重建宋明儒学性命之理所针对的时代课题、所体现的具体思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这一重建过程所表现的最终发展方向具体展现出来。本书由李国红著。

作者简介

李国红,男,汉族,1970年1月生,甘肃省庆阳市人。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哲学流动站出站博士后。现为兰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甘肃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儒释道三教文化学术研究,有多篇论文在不同的杂志上发表。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关于马一浮研究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二 本书的中心问题和思路
三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西文化冲突中表现出知识与道德的矛盾
第一节 世界近代物质文明的上升
第二节 中国近代传统的失落
第三节 特殊机遇下保守主义的回归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的产生
第五节 科玄论战显示知识与道德的冲突
第六节 马一浮的正德、立人、救国思路
第二章 用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重建宋明儒学性命之理的思路
第一节 性命之理为六艺之源
第二节 六艺交融互摄
第三节 君子小人之辨
第四节 刻书留种子
第五节 办学育人才
第六节 修证性命之理
第三章 以六艺德教统摄先秦诸子与西方近代学术来展示性命之理
第一节 自性为立教之本
第二节 圣贤学问的真血脉
第三节 从性起修人六艺之道
第四节 六艺统摄先秦诸子学术
第五节 六艺统摄西方近代学术
第六节 学为圣人复兴六艺文化
第四章 以六艺德教摄尽三教凸显性命之理
第一节 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
第二节 三教合一的性德基础
第三节 三教教相不相混滥
第四节 心性修养之学贯穿三教
第五节 六艺之道摄尽三教
第六节 三教同归性命之理
第五章 人生境界上以德率知体现性命之理
第一节 近代以儒学议政对内圣性体的迷失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儒学外王大用的陷落
第三节 儒学哲学化对心体的迷失
第四节 儒学生命道统的失落
第五节 对旧儒学的新安顿
第六节 以德率知、复性归命
结束语
马一浮研究拾零
儒家文化的重建——论马一浮重建儒家文化的背景、思路和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节自性为立教之本 马一浮的思想深受佛教影响,在总的思想倾向上显示出明显的援佛人儒。这表现在他阐发儒教心性义理时对佛教心性义理信手拈来做我注解,无不相应,而且公开主张儒佛会通,认为在义理境界上佛教大乘所阐发的心性义理与儒学的最高义理只是名相上不同,实质上是一样的。在此前提下,他接过禅宗的话头把人生的一切归结为自性。在他看来,世人之所以在精神生活上感到胶着扰乱,忍受着身体上和心灵上的一切痛苦和烦恼,是因为跟随顺从自己的习气,不认识自己本来的自性。“世人所以胶胶扰扰,虚受一切身心大苦者,皆由随顺习气,不识自性。”显然这里的自性是指禅宗所指认的作为人们本来面目的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作为人们本来的真生命,是不存在任何的痛苦和烦恼的。而人们之所以在自己的生命中遭受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本来的自性清净心在后天生活中受到污染而被遮蔽,形成对本真生命的自我遗忘,发生颠倒错觉,认受污染的自性清净心为本来自我,从而自作自受身心的痛苦和烦恼。 马一浮这里显然是混同儒佛。在佛教中与禅宗的自性清净心相对应的是烦恼,烦恼是自发的情绪感受,与善恶分别无本质的关系。在佛教禅宗看来,恶的情绪固然是烦恼,善的情绪亦是烦恼。因此,烦恼一词在外延上比习气一词要广。马一浮在这里用儒家习用的习气一词作为人们痛苦和烦恼的原因,显然是文不对题。习气在儒家又称习性,是与人们的先天德性相对应的名词。儒家认为人性本善,而人们在后天的现实生话中之所以有恶发生,是因为人们随顺习气去行动,把习以成性的性作为自己本来的人性,而背离了自己本善的德性。因此在儒家习气必然是恶的,人们在行为上的恶行及其带来的对身心不利的后果是因为人们随顺习气所致。在儒家随顺习气必然导致恶行,然恶行在后果上只是外在的为人们的身心生活带来痛苦和烦恼,然这种外因后发的身心上的痛苦和烦恼在当事人不是内在自发的情绪,而当他正在行为时在情绪上或反自以为是、自得其乐。


编辑推荐

《马一浮思想研究:以性命与六艺为中心》写作目的即是根据马一浮儒学的中心问题式把马一浮用“六艺赅摄一切学术”这一思想观念重建宋明儒学性命之理所针对的时代课题、所体现的具体思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这一重建过程所表现的最终发展方向具体展现出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一浮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