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常用动词历时与共时研究

白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白云  

页数:

28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常用词是词汇系统的主要部分,古今差异、南北分歧大,它们的发展变化牵连到整个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汉语常用动词历时与共时研究》抽取了表动作行为概念的五类常用词——“吃类词”“打类词”“看类词”“听类词”“走类词”等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各自的同义聚合系统及主导词的词义系统进行了古今南北全面的比较研究。《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汉语常用动词历时与共时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古今南北综合比较的方法,对常用词进行“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

  白云,女,1973年3月生。山西和顺(原晋中)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3项。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常用词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第二节 关于常用词的界定及常用动词的提取一 人们对常用词的几种理解二 本书对常用词的界定三 本书对五类常用动词的提取第三节 理论基础一 语义场理论二 语言的历时性特征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材料与目的一 研究方法二 研究材料的选取三 研究目的第二章 汉语五类常用动词的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第一节 “吃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吃类词”的历时演变二 “吃类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三 结语第二节 “打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打类词”的历时演变二 “打类词”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共时分布三 结语第三节 “看类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一 “看类词”的历史演变二 “看类词”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三 结语第四节 “听类词”的历时演变及共时分布一 “听类词”的历时演变二 “听类词”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三 结语第五节 “走类词”的历时演变及共时分布一 “走类词”的历时演变二 “走类词”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三 结语第三章 五个常用动词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第一节 “吃(噢)”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吃(噢)”词义的历时演变二 现代汉语方言中“吃”的词义分布情况三 结 语第二节 “打”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打”词义的历时演变过程二 “打”词义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三 结 语第三节 “看”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看”词义的历时演变二 “看”的意义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三 结语第四节 “听”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听”意义的历时演变二 “听”的词义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三 结 语第五节 “走”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一 “走”词义的历时演变过程二 “走”意义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三 结 语第四章 关于常用动词动态发展变化的理论思考——以五类常用动词的研究为例第一节 常用动词演变方式及其动因一 常用动词演变方式的具体类型二 制约常用动词演变方式的动因第二节 常用动词词义演变的类型与动因一 常用动词词义演变的主要类型二 常用动词词义演变的动因第三节 实词虚化及其等级和梯度——以“吃”、“打”、“看”、“听”、“走”的虚化为例一 实词虚化研究概观二 五个常用动词虚化的主要表现三 常用动词虚化的等级性与梯度理论第四节 常用词的两重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一 常用词的稳定性二 常用词的变异性三 稳定性与变异性的制约关系第五节 结论第六节 余论一 常用动词抽样研究所反映的汉语史分期问题二 常用动词抽样研究所反映的现代汉语方言分区问题附录 论文征引、参考语料来源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看”词义系统的共时分布状况既是历时演变的投影,其本身又是历时演变的一个阶段。  (1)“看”在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意义基本上都在现代汉语方言区有所反映。“看”的初始义(包括“阅读”、“观赏;欣赏”义)东汉末年进入通语书面语系统后一直沿用至今,而且遍布现代汉语各大方言区,成为全民最常用的基本义;表“观察并加以判断”义、“探望;访问”义、“诊治;诊断”义产生于魏晋时期,“守护照料”义始见于北朝,广泛分布于现代汉语十大方言区;“对待”义、“款待;招待”义、“尝试”义、“即将;将要”义、“提醒对方注意”等意义均见于唐代,现代方言中仍在使用,但分布范围差别较大。  (2)“看”的词义系统发展到现代,发生了变化,而方言区的分布状况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变化。变化之一:某些意义消失或萎缩。表“暗中察看”义始见于魏晋时期,到清代退出了通语,而今在各大方言区中也未见其用例,从“看”的词义系统中彻底消失;表“款待;招待”义仅保留在中原和兰银官话中,表“即将;将要”义限于西南官话和粤语区,“看”作为提醒对方注意,意义虚化的用法只见于北京话、冀鲁、兰银、西南官话及粤语区。这三个意义通行范围有限,成为方言用法。变化之二:新的意义产生。在徽语、赣语、平话、粤语、吴语及兰银官话等方言中“看”由“守护照料”引申出“放牧;喂养(牲畜)”义;中原官话区“看”引申出“恰好;刚刚”义,如:“我正要去找你,看神你来了,省得我跑一趟。”徽语“看”可以用在动词结构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义,意义进一步虚化。当然,这些意义仅限于某些方言点使用,从目前看,没有进入通语的迹象。  2.词义系统的历时演变过程始终贯穿着通语与方言、方言与方言之间的竞争。“看”与动词或动词结构组合之后,表示“尝试”义南北朝时期通行于广大的北方地区,本是个方言用法。唐代进入通语,地位上升,并进而影响到南方各方言区,现代吴语、徽语、湘语、赣语、闽语、平话仍在使用。与“看”相组合的动词结构各地方言表现形式花样繁多,有“V-下/一下子/下子/起来/下去+看”、“VV+看”、“V+看过”、“V看”等形式。但被通语吸纳的最常用结构是通行于官话区的“VV+看”式。可见官话作为强势方言,其语言成分更容易进入通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常用动词历时与共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