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范文西夏学论文集

李范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范文  

页数:

7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李范文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西夏学专家,在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方面著述颇丰,多次获得地方和国家荣誉奖励,对宁夏文化事业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诞生以来,特别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对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志愿到宁夏来投身西部开发建设。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各条战线上,付出了巨大努力,创造了骄人业绩。他们心与宁夏相连,脉与宁夏相通,血与宁夏相融,是宁夏发展的实践者、创业者、见证者,在宁夏发展史上铭刻着他们的名字。李范文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宁夏是西夏故地,李范文先生为了深入研究西夏学,1960年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志愿来到我区。此后五十余年,他呕心沥血而初衷不改,历尽磨难而矢志不渝,一直专注于西夏学研究,在学术的殿堂上艰苦登攀,取得了令人钦佩的丰硕成果,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西夏学大家之一。

书籍目录

序八十述怀我的回忆西夏史研究与文献整理《同音研究》前言《同音研究》提要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吗?附:评李范文著跋《番汉合时掌中珠》复字注音考释之一《番汉合时掌中珠》复字注音考释之二西夏文《杂字》研究《五音切韵》新字考释《夏汉字典》序试论西夏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试论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党项西夏社会发展的影响试论西夏社会性质论西夏与宋的关系试论西夏与辽金的关系在全国宋史学会上的讲话从西夏的独立看宋朝的民族政策西夏国名辨西夏皇帝称号考西夏官印考释“邦泥定国兀卒”考释春桑考西夏官阶封号表考释西夏的印刷技术西夏都城兴庆府名称质疑关于明代西夏文经卷的年代和石幢的名称问题《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前言西夏陵墓出土残碑考释西夏陵出土琉璃建筑材料考释西夏王陵与贺兰山岩画的关系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的关系再论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务实求真不断前进从零开始的西夏学继往开来共创辉煌西夏学的产生与展望西夏学研究的10年20世纪中国西夏学的回顾与展望

章节摘录

  我的回忆  流年似水,往事如烟。  我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前尘往事仍历历在目,宛如昨日,仿佛砧上月影,千拂不去。提起家世,我不由得想到儿时的两件小事。第一件事,小时见我家屋梁上挂着一捆线装书,奶奶告诉我那是药书。当我第一次学到“束之高阁”这一成语时,我立刻联想到那捆书。后来我上小学识了一些字,出于好奇心,总想知道房梁上挂的是什么书。记得有一年年底扫尘,将这捆书解下来,我终于见到那是木刻本《本草纲目》。另一件事,在我家楼上发现三块积尘足有半寸厚的木板,已被薰黑,但上面镌刻的金字仍清晰可辨,两块小的上面分别刻着“精心炮制”、“童叟勿欺”;一块大的刻着“天顺堂”,奶奶说这是药铺字号。  奶奶告诉我:“这些都是你祖爷在城(县城)里开药铺的遗物。你祖爷有三个儿子,全不识字,在家务农。他在城里做生意,买了一些田地房屋,让你爷爷他们耕种。你祖爷去世时,药铺倒闭,把他生前置的土地全卖掉还了账,连几间破瓦房也当给了人家,全部家产只剩下这三块牌子和一捆书。你爷爷他们因不识字全被人家骗了。你爷爷是老三,仅有你父亲一个儿子,为了不再受骗,才把你父亲送去上学。你要好好念书,将来才不会上当受骗!”  我父亲只上过小学,毕业后在农村教书,那时村子里出一个“先生”,自然令人刮目相看。周围十多里,丧葬行礼都给他下请帖,我家的堂屋就贴了几十张,也算是一种荣耀。  1931年旧历九月,我出生在陕西省西乡县。从我懂事起,就只见奶奶、母亲和姐姐整天买棉花、纺线、织布、卖布、买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在山区教书,每年腊月底等他回家,家里方能吃上肉,唯有这时才能听到母亲和奶奶的笑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李范文西夏学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