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编辑委员会、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4出版)
出版社: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编辑委员会、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4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编喀斯特生态经济与反贫困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 可持续减贫科学发展与毕节经验 生态经济: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经济学 论中国扶贫模式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贵州生态文明 喀斯特环境与贫困类型划分 贵州省喀斯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研究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研究 贵州在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的政府生态责任探究 建立赤水河流域经济特区的必要性——以省级行政区域格局为中心 贵州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灾荒与贫困:1912—1926年贵州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 第二编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火棘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初探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 河头喀斯特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护 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以贵州花江峡谷地区为例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zYGINELLINI族昆虫物种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气候干旱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桥小流域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云南石林遗产保护利用与县域经济和农村居民受益分析 喀斯特溶原坝地与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生产潜力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和花江为例 苗族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本土社会文化支持 第三编喀斯特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护与农村发展 文化千岛与乡村文明——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与模式探讨” 城市的古典精神——关于城市化中“农民上楼”引出的思考 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企业协助政府扶贫模式研究——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社区发展为例 黔南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科技文化品位与国际旅游业 接轨机制研究 我国民族经济发展史上若干误区的检讨——以清代以来黔东南地区的“糯禾改籼稻”为例 从影视文化人类学看喀斯特文化 基于贵州喀斯特环境的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浅谈喀斯特地区脉络化的族群关系和发展话语的建构 喀斯特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论贵州喀斯特地区驿道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以明奢香驿道线路为研究个案 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优化研究——以永川茶山竹海为例 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评价与选择——以贵州为例 贵州山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考察研究——以宰荡侗族音乐承传为例 附录 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政府生态贡任的目标 1.生态经济目标 生态经济目标的确定,是政府生态责任的首选目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政府的思路必须要清晰,要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等方面来反映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要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单位GDP能耗、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测度和考察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系。 2.生态环境目标 环境是发展的前提和依托,优良的环境可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恶劣的环境只会阻碍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构建。贵州从生态文明的区分类型来说处于环境优势型省区,但我们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态基础极其脆弱。因而要从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环境质量等方面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环保质量。要切实把提升森林覆盖率、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良好空气达标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清洁能源使用率、工业用水循环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纳入生态目标监控体系。 3.民生改善目标 民生的改善和落实,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作为经济社会“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更是要从人民生活改善、落实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强化社会安全等方面来提升公民生活质量、创设社会和谐及良好的法制建设环境。要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受教育年限、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失业率以及社会安全指数等作为民生改善的主要指标体系。 4.基础设施目标 基础条件的改善,使贵州省能较好和较快地使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成现实的后发优势,而这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部分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而基础条件方面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瓶颈因素是交通和水利,因此,我们要从城乡道路交通的改善、城乡公用设施的投入等方面来确保基础设施目标。要把人均道路面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以及农村公用设施建设状况等作为落实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体系。 5.生态文化目标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依赖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公民。只有每一个公民都具有了生态环保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和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这就必须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培养每个公民的生态文化教养,使其具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因此,要把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普及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及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作为促进公民生态素养的主要指标体系。 6.廉洁高效目标 政府生态责任的理论依据建构在公共服务理论之上,政府只有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服务,才能有利于政府生态责任的落实和贯彻,才有利于持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政府要从政府服务、依法行政、执法公正、公民满意度等方面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公务人员廉洁程度。要把行政服务效率、政府廉洁指数以及公民满意度作为提升政府廉洁高效的指标核算体系。 因此,政府生态责任目标的确定是前提,相应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具体目标的分解和细化,但在具体目标的贯彻过程中政府所应把握的原则是政府行政尺度和行政能力的体现。


编辑推荐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第2辑)(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反贫困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