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知识哲学疏论

张灵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

张灵  

页数:

191  

字数:

179000  

内容概要

知识的增长、提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知识在现代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更加至关重要。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也越来越高度知识化、智能化。随着知识的膨胀和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真理、真实、现实、虚拟、符号、意识形态、广告等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知识的生产、创造与这种生产创造的组织、协作、传承、评价等相关问题也变得更加纠结和耐人深思。胡晓松等编著的《知识哲学疏论》在对金岳霖先生的名著《知识论》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论”或“知识哲学”的相关问题做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勾连、阐发,对读者深入、系统地理解、思索知识和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知识哲学疏论》适合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具有相当学历的一般社会人群阅读,有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亦不妨参考乡。

作者简介

张灵,陕西省洋县人,生于1965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曾在长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从事教学和编辑工作,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人文学院硕导。近年在《文艺报》《小说评论》《中国文化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有学术著作《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201O年),另著有汉语国际推广读物。

书籍目录

知识哲学与人类对知识的态度
官觉、存在与知识
什么是存在或世界?
谈论世界存在的基础
智慧存在的基础
官觉与世界交往中的心能
精神的众妙之门
什么是觉或意识?
实在感或可靠性的由来
官觉、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正觉与错觉、所与与呈现
意念、习惯、常识
意念、意象、所与
外物的区分和外物的“同一性”
抽象、记忆、穿越、一与多
知识与常识、习惯
草绿色的“黄大衣”的启示
世界、图景、符号
常识与相信
什么是理解?
物、人、事、世界、历史
日常所说的“认识总是亲认”?
认识的体验性与差异性
超越认识的主观性
超越知识的感性之途
知识的图案之“茧”
知识图案可靠性的来源
既“通”且“真”的知识图案
外物、世界与知识图案总在互动中
知识图谱的指南价值
本然的世界与现实
无观的世界与个体
三个世界与认识的对象与内容
自然律与科学
抽象、普遍、知识:一与多
抽象的用处
语言与世界3
“3”存在于哪里?
什么是符号或语言?
文字
语言诞生于命名之中
字的蕴藏与说的重要
字作为“样型”、符号
字的官觉呈现、token与帅e
字“身”的历史一文化“附魂”
指义与表现
字的形、音、义的分裂
符号世界与生活情感
认识作为符号行为
所与、意念、语言的三角关系
意象或符号:意念的载体
人是意识形态的动物
逻辑、时空、人
逻辑的流水线
“思议三原则”
逻辑原则与思议秩序
时空这个巨大的框架
“东西”、性质、事实
时间与存在
时空与事实
归纳与演绎
分析、推理与量化
哲学、玄学与科学
技术、量化、比拟
事实、真理、秩序、意愿
缤纷多样的世界不可能归纳为一个始源或原理
逻辑与人的自由
世界、知识、学术、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最新修订)
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
附录二
吴其溶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以《植物名实图考》为中心的考察
吴其溶的科学散文艺术
权一利逻辑对学术逻辑僭越的当下症候——也谈“付费出版学术专著与交版面费发表论文”问题
后记

章节摘录

  为了说明意念,我们还需提及另一概念意象。意念与意象均与“意”有关,但一个重在“念”,一个重在“象”,显而易见,相对而言,有“象”的自然更为具体,更靠近外物或世界本身,有“念”的更靠近抽象、更接近头脑。前者,即“意象”,也就是金岳霖所说的意念的“所指”,对于更具体的东西,我们往往以“指”示之,“指头”或指向外物或世界的部分,或直接触及外物或世界的那一部分。而“意念”,它在我们的头脑中、心目中,我们虽有成语“推心置腹”“肝胆照人”“掏心窝子”“剖心而论”等等,但都只是比喻,往往“所谓”只能以言“谓之”,因此“所谓”就是用语言直接陈述的、说出的。作了这个初步的分辨以后,我们再来看金岳霖先生的一段论述:“就意念之为意念说,或就所谓说,意念非象,它是普遍的、抽象的,所以它独立于官觉类。就意念的所指说,它或者是意象或者是所与,如果是意象它间接地也是所与。所与是不能独立于官觉类的。我们仍可以用‘红’为例。我们所有的‘红’意念是不完全的,没有充分发展的。如果我们得到相当充实的‘红’意念,我们也知道关于‘红’的许多真的命题。牛见而发脾气也许是这些真命题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说出许多别的命题,例如关于‘红’的光线的波动的速度……等等。但是‘红’之所指就不同了。我们思想到‘红’,我们不必只思‘红’的所谓,我们也许想到红,我们也许有某红意象。(我个人想到红,就想到中国人所谓大红或洋人所谓中国红,而在意象中和很厚的绸子成一幅图画)。我们思想到红,在思想历程中的不只是红的所谓,而且是红的所指,这后者或者是当时的所与,或者是经验中的所与,或者是类似所与的意象。”金岳霖先生说,“意念非象,它是普遍的、抽象的”,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确认的头脑中的东西,但这个东西即意念总不是随意产生的,它虽独立于某官觉类或某官觉者,但它总得之于意象或者意象之源的所与,即官觉实际接触而感觉的外物与世界的呈现,而这是极为丰富的。  ……


编辑推荐

《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以“立足大众、传播文化、美美与共”为宗旨,旨在面向广大的大众读者传承和共享优秀文化成果。丛书是启迪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情操、价值引导的普惠性文化服务项目。 本套丛书共十二册,分别是《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易经》入门、《老子》入门、《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台港名家名作选读》、《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古诗观止》、《唐诗选读》、《黄帝内经》述要。 本书为《知识哲学疏论》,由胡晓松编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知识哲学疏论 PDF格式下载



还没读,感觉不错,关于知识哲学的书不是太多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