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藏一年

书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书云  

页数:

237  

Tag标签:

无  

前言

  二〇〇八年三月六日,我制作的反映八位普通藏族人一年生活的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在英国首播,随后又在加拿大、德国、芬兰、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巴西、阿根廷、南非等近二十个国家播出。  与此同时,我用英文撰写的我们拍摄人物及其家人故事的书AYearInTibet(《西藏一年》)也在英国出版,并相继被翻译成荷兰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  在西藏最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时候,影片《西藏一年》和同名图书获得西方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甚至是抗议和联名上书,一些人认为,《西藏一年》是为中国政府作宣传。  一年以来,不仅世界关注西藏,中国更关心西藏。我很庆幸能把《西藏一年》呈献给国内的读者和观众(同名电视纪录片将陆续在全国电视台播出)。  我诚惶诚恐,作为一个汉族人,我深知自己对西藏的了解有限,以往所受的教育和国外生活的经历使我解读西藏的时候常有偏见。后来,我研究西藏历史,多次入藏考察,并且有机会和我们的拍摄人物朝夕相处了一年,但是要真正了解藏文化和历史,真正了解虔诚而善良的藏族人,需要的时间何止一年,应该是一生一世!  书云  二〇〇九年三月于伦敦

内容概要

  “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的奇妙幻想。作者满怀对高原的痴迷与眷念,多次亲身入藏,以深沉关切的心灵,将目光对准最为普通的民众,记录他们在春夏秋冬最朴素、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感人至深。  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八位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于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中缓缓打开……

作者简介

  书云,作家,制片人。  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之后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攻读国际关系,毕业后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导演的首部纪录片《半边天》讲述一家四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获得瑞典“环球南北电视大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参与制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大奖。由她拍摄、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以及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片《秦始皇》《长城》《魅力中国》等在西方引起普遍关注。  2006年6月,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带领摄制组在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与八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拍摄制作了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该片2008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后,迅速被加拿大、德国、芬兰、西班牙、阿根廷、南非等近二十个国家电视台订购,并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地方台播出。  拍摄之余,也从事写作。2000年,她独身一人,从西安出发,沿着玄奘的足迹,走过中亚,走遍整个印度,用英文创作了史诗般的《万里无云》,图书被翻译成中文和另外8种语言。2005年,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又以一年时间重走长征路,写出震惊西方的《长征》。在执导《西藏一年》中,将片中八位人物的故事记录下来,是为本书。图书于2008年3月在英国和同名电视纪录片同步推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书籍目录

序/格勒自序第一章 英雄城之夏第二章 失业的冰雹喇嘛第三章 天葬第四章 轮回路上第五章 漫漫求学路第六章 天寒地冻第七章 我要出嫁?第八章 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第九章 女人、山羊、青稞酒第十章 三百万声祈祷第十一章 罪恶即是惩罚第十二章 留住信仰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英雄城之夏  长空之下,英雄城外,宗山巍峨挺拔。  “阿佳,阿佳,欢迎你到英雄城。来,跟我们喝一杯!”一个身穿藏袍、剽悍而强壮的男人一手举着玻璃杯,一手向我挥舞不止。  我知道他在叫我,因为“阿佳”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姐姐”。我不由停住脚步。那男子正和七八个同伴坐在树下的藏毯上豪饮,旁边是一堆东倒西歪的啤酒瓶。他脸上那不羁而憨直、热烈又欢快的表情,让我立刻醒悟:我回到了西藏。  “到了英雄城,不喝就不是英雄!来,喝一杯!”他端着酒杯的手指着前面挺拔的宗山。  我也指了指宗山,示意我要去那里。这已是我第九次进藏,所以深知,只要接过这杯盛情难却的酒,就一定得喝下,而且要一直喝下去,一醉方休,可惜我滴酒不沾。  那男子站起身,举着酒杯,朝我大步走来。我这回可做不了英雄,但无处躲闪。放眼望去,赛马场周围绵延开去的空地和树林里,到处都是江孜城和附近村子里的人搭的帐篷,还有从方圆几百里赶来的商贩建起的摊位,从堆成小山的藏北羊毛到香气扑鼻的台湾香肠,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这里是江孜老城边上的赛马场,江孜一年一度盛大的达玛节马上就要拉开序幕。“达玛”是跑马射箭之意,也是藏族人“过林卡”最好的时候,就是在地势开阔、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地方,搭起帐篷尽情玩乐。藏族人说,过林卡、喝茶、念经是他们最要紧的三件事。阳光灿烂的夏日自然是过林卡的最好光景。  帐篷后、大树下,一对对男女在谈情说爱,不时听到他们欢愉的笑声。他们大胆奔放、旁若无人,让我有点不好意思,赶紧从他们旁边挤过,朝宗山走去。  宗山不高也不大,但是平地拔起,突兀、险峻。山顶上的城堡依山势而起,层层叠叠,与陡峭的山岩融为一体,白墙红檐,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碧蓝的苍穹。在蓝天的映衬下,它显得庄严、威武、壮美、神圣,犹如雪山的雄狮,守望着江孜大地。  宗,在藏语中意为“要塞”,也是旧时县政府的称谓,一般在山顶。  江孜老城则围绕在宗山脚下,寺庙和民居一起簇拥着宗山,像一个家族簇拥着他们威武的首领。站在江孜城的每一条街巷,都可以抬头看到宗山的雄姿,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侧面的巍峨形象,城与山就这样和谐地成为一体。  但是,江孜的宗山不仅仅是江孜人的骄傲。一九。四年,英国军队从他们的殖民地印度入侵西藏,江孜百姓和军人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刀剑、弓箭,甚至放羊用的“古朵”抗击敌人,英勇抵抗长达六月之久。最后,英军炮轰宗山城堡,很多人宁死不降,跳崖自尽,“英雄城”江孜由此得名。电影《红河谷》使江孜人抗英的悲壮故事家喻户晓。  宗山和山上的城堡也由此增添了许多英雄气概。  一九九一年夏,我从牛津大学毕业后,第一次来到江孜。那时,江孜城里每一片树林、每一块空地,甚至十字路口,都有人在欢歌畅饮。在远离喧嚣的地方,黄灿灿的油菜花无边无际,犹如金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大山深处。绕城而过的年楚河奔腾欢歌,河边绿树成荫,野花竟放,百鸟争鸣。城里的人们似乎也要与欢乐的大自然一赛,他们的歌声让鸟儿胆怯地躲进树丛,他们艳丽的服装在蓝天白云下耀眼夺目。那一个夏天,在江孜,我不饮而醉,醉在热情欢快的人群里,醉在沁人心脾的油菜花香中,醉在美丽如画的古城。那一个夏天,在江孜,我反复问自己:我是在梦游西藏吗?  自从远离家乡独自进北京大学读书,我就渴望着超越日常生活。我开始利用假期,作一些短途的旅行,尔后,越走越远。遥远的边疆风情,绮丽的自然景观,一直让我深深迷恋。  记得我在北大的最后一年,同学们都在讨论着毕业后的去向,不是报效祖国、支援边疆的口号激励了我,也不是支边的优厚待遇吸引了我,而是雪域高原的神秘、壮美和空灵,使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当我把想去西藏工作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却立刻成为众矢之的。我想用援藏的优厚待遇说服他们,说在那里工作几年,可以入党、工资加倍,回来后,工作、分房和晋级都可优先,但我得到的是父亲斩钉截铁的回复:“不知你哪来的这种古怪念头,真是越学越傻。北大毕业,好单位随你挑,去哪里不行,为何偏要去西藏?你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吗?”  在我父母眼里,西藏就是一片蛮荒之地。“在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你怎么活?牛粪烧饭,饭还不熟;生病找喇嘛念经,医院还不知是什么样……”父亲如此这般教训一通,写了满满一页信纸,提醒我进藏的严重后果,警告说,此去非丢掉小命不可。他的一席话确实让我动摇了。  一九八八年,我考上了牛津大学,但是对西藏的向往之情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强烈。在牛津,我阅读了大量关于西藏的著作:清代和民国时期涉及西藏的文献,西方探险家自十八世纪以来的记录,当然还有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所著《消失的地平线》,此书使得西藏从此成为令西方人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与此同时,我开始学习藏语,师从著名已故藏学家迈克·阿里斯。当时,他的妻子,即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袖昂素姬被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软禁于仰光家中。阿里斯多次要求到缅甸探妻,均遭缅甸军政府拒绝。他四处奔走,呼吁英国和国际社会帮助,他不是为了夫妻团聚,而是为了缅甸人民,因为早在他和昂山素姬于牛津大学相识的时候,就许下承诺:“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  每次从外奔走回来,阿里斯就在家里给我和另外几个学生上课。我们从三十个藏语字母开始。宽敞幽暗的客厅里悬挂着巨幅唐卡,上面是藏传佛教保护神,桌子上摆放着阿里斯爱妻的照片,她面容清秀美丽,明亮的双眸流露出一腔柔情。我看着阿里斯忧伤的面容,并没将心思放在他教的藏语词句上,而是在思考他的命运。我曾经读过昂山素姬写给他的情书中的一段话:“有时候,我很害怕在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大环境和国家命运会使我们分开。但这些忧虑实在微不足道:只要我们全心全意相爱并珍惜对方,相信爱和慈悲最终会战胜一切。”如果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命运是多么残酷!一九九一年,昂山素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直到八年后,阿里斯因癌症去世,他们夫妻竟未能再见一面。深爱之人阴阳永诀,人生还有更痛之悲吗?  在阿里斯的影响下,我选择了西藏作为研究的方向。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里,从一个世纪的卷宗中,我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英国曾秘密支持西藏独立,并通过印度向西藏当局提供武器,远比美国中央情报局活跃,这和英国政府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截然不同。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  ——英国《卫报》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西藏一年》  亲身穿越深不可测的千年雪域  实景记录神秘圣地的藏地密码  同名电视纪录片即将在CCTV、凤凰卫视隆重播出  从BBC到CCTV英法德意葡20种语言震撼全球  全球冒险家为什么总像吸过鸦片一样奔赴“香格里拉”?  100年前,大英帝国为何会在隆冬冒险入侵西藏?  无数人为何万里迢迢去朝圣,甚至死在半途也无怨无悔?  活佛与平常人有多远?  转经筒为何会响遍藏地每一个角落?  天葬师究竟是一种怎样神秘的职业?  雪域高空兀鹫盘旋,为什么从无人见过其尸首?  冰雹喇嘛司职什么?  西藏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藏一年 PDF格式下载



西藏一年


帮朋友一起订的!


一段真实记录神秘圣地的震世文字


应付任务应付任务应付任务应付任务


卖了最后一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