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找家园(增订版)

高尔泰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高尔泰  

页数:

456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本在漂泊中写作的书。浪迹天涯,谋生不易,断断续续,写了十来年。十来年没过过生日。七十岁生日那天,很偶然地,在桑塔菲附近的高山上度过。寥寥长风,莽莽奇景,感到是最好的庆祝。和小雨谈起一些往事,我说,假如我现在是一个婴儿,或者是一个婴儿的病危的母亲,对于自己的、或自己死后孩子所面临的如此人生,一定会感到无比地恐惧。现在都过来了,能不感激命运?何况除了活着,还有更多。更多之一,是意义的追寻,化作了文字。早年冒这个险,是因为心灵的需要。窒息感迫使我用手指在墙上挖洞,以透一点儿新鲜空气。空虚感迫使我盗窃公产,想偷回一点儿被夺去的自我。机会很少,“作品”更少。字迹是赃物罪证,保存比写作更难。少而往往失去,常不得不从头来起。能有些许残余,都是命运的恩赐。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幸运。许多比我优秀的人们,已经消失在风沙荒漠里面。尸骨无存,遑论文字?遑论意义?从他们终止的地方开始,才是我对于命运之神的最好答谢。但是走到这一步,脚下已没了路。萍踪十几年,漂泊无定据。海洋郡日夜海风松涛,烦透了古典主义的宁静。偶住纽约,受不住钢骨水泥森林里那份现代主义的机械、效率和结构性的刚硬冷峻。拉斯维加斯红尘滚滚,白天黑夜理性非理性大街上和高楼里都很难分清。无数流动交织的边缘,叠现出后现代主义模糊的面影。但是解构的语境,解不开“轻”的沉重。总是在寻找意义,看到的却只有霓虹。烟花万重后面,是荒凉无边的太空。十几年来,眼看着人类失去好几百种语言,地球失去好几万种生物,新世纪与第三波恐怖主义同来;眼看着同情心,爱和被爱的需要,对自由、正义和更高生命价值的渴望等等,也在和森林草原冰川矿脉等等同步萎缩;眼看着知识分子宠物化,文艺学术商业化,生化核弹普及化;眼看着欧盟要卖武器给中国,北大清华学生们敲锣打鼓为“9·11”欢呼;善良温柔的阿拉伯妇女为了捍卫自己的石刑、面罩和无权地位,而争当人肉炸弹……我只有惊讶。瞪着惊讶的眼睛(显出智力的限度),看世事如魔幻小说。看自己的过去,也觉得像是梦游。我的全部经验、知识和观点,都局限在一个狭小闭塞的范围。没有书籍,没有资讯,没有朋友,独钻牛角。在许多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如因果律、质量不减定律、历史不会倒退、真理只有一个、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等等一再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以后,还在以天下为己任舍我其谁,还在以为“真理在手,不由别人分说”,非梦游而何?无知是内在的黑暗,引导我在外在的黑暗中摸索,非梦游而何?梦醒时分,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混沌。知道了我藉以呼吸的“有序”,很可能是自欺欺人的童话。在核恐怖平衡的钢丝绳上,随着无数人类从未经验的事物如反物质、隐秩序、基因工程和所谓“文明的冲突”等等进入“视野”,我发现自己由于定向思维的宿疾,脑子生锈,又感到呼吸困难。写作《寻找家园》,又像是在墙上挖洞。这次是混沌无序之墙,一种历史中的自然。从洞中维度,我回望前尘。血腥污泥深处,浸润着蔷薇色的天空。碑碣沉沉,花影朦胧,蓝火在荒沙里流动……不知道是无序中的梦境?还是看不见的命运之手?毕竟,我之所以四十多年来没有窒息而死,之所以烧焦了一半的树上能留下这若干细果,都无非因为,能如此这般做梦。真已似幻,梦或非梦?我依然只能,听从心灵的呼声。听从心灵的呼声,是不问收获的耕耘。不问不是不想,凡事不可强求。现在和同龄人沟通都难,遑论与e时代新新人类?遑论从难友们终止的地方开始?在这网络眼花缭乱,声、光、色、影像飞旋,“文化消费”市场货架爆满的年代,在这资讯滔滔,文字滚滚,每天的印刷品像潮水一样漫过市场的日子里,我一再嘱咐自己,要写得慢些,再慢些。少些,再少些。想不到《寻找家园》前两卷能在大陆出版。想不到虽然经过危难周折,还能得到那么多陌生的知音。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知音。“自由鸟永不老去”“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都是莫大鼓励。最使我感动的,是余世存的两句话:“原来高尔泰就是我呀,或者说我们都是高尔泰。”奴隶没有祖国,我早已无分天涯。集体使我恐惧,我宁肯选择孤独。在漂泊十几年之后,听到遥远故土新生代的这些话语,好像又复活了一个已经失去的祖国。那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生态,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命运,曾使我经常有一种在敌国做俘虏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超高温下凝固,超低温下冻结,干硬如铁,支撑着我们的脊梁和膝盖,使我们得以在非人的处境中活得稍微像个人。但是像个人样,也就是同非人的处境的疏离。有一次我到出生地高淳看望姐姐。儿时家山,已完全变样。在那个安置拆迁户的公寓楼里,她指着邻家堆满破烂杂物的阳台上一个晒太阳的老人,告诉我那就是五八年监管“阶级敌人”的民兵队长,直接虐杀我父亲的凶手。可能睡着了,歪在椅背上一动不动。看不清帽檐子底下阴影中的脸,只看见胸前补丁累累的棉大衣上一摊亮晶晶的涎水,和垂在椅子扶手外面的枯瘦如柴的手。但是仅仅这些,已足以使我对这个人的几十年的仇恨,一下子失去支点——同时,我也就更远地飘离了那片浸透了血与泪的厚土。有人说我出国前后,文风判若两人,从激烈到平淡,表明叛逆者经由漂泊,学会了宽容与妥协。这是误解。宽容妥协是强者的特权,弱者如我辈,一无所有,不是可以学得来的。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到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说异乡人感(也都和混沌无序有关),让我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的观看和书写。能够完成这本书,要感谢国际作家议会的帮助,更离不开妻子小雨的支持。我是一个生存能力极差的人,在国内混不到安全,在国外混不到饭吃。写作稿费极低,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如果没有她长期付出精神和体力的双重透支,为我承受着种种难以想象的生存能力,我根本就没有可能坐下来写书。如果没有她每天下班回来给我看稿子,删掉许多躁气、火气、“没味儿”和“小家子气”,我要写也绝对写不到现在这个样子。正如我们所尊敬的作家李锐所说,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

内容概要

高尔泰用一本书书写一生,苍莽浑厚、精洁优美。他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回忆,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对灵魂的深度挖掘。书中浓墨重彩刻画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记录了很多真实的生活事件。人性中的恶一再有机会被放大、扭曲。高尔泰用文字还原了许多琐碎小事和日常感觉,丰富着大历史。一种稀有的、似古君子的强健宽厚之风贯穿全书。

作者简介

高尔泰,美学家、画家、作家。
1935年生于江苏高淳。
早年就读于江苏师院美术系。
1957年因发表美学论文《论美》而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夹边沟劳改。
1962至1990年,分别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绘画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从事美学理论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系从事教学,四川师范大学任美学研究室主任。
1993年出国,在海外从事绘画、写作,并在多所大学访学。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

书籍目录

自序
卷一梦里家山
梦里家山
祖母的摇篮曲
大刀会
儿时偶像
人·鬼·神
清道士
兰姐的标本簿
阿来与阿狮
淳溪河上的星星
留级
时来运转
跨越地平线
苏州行
正则艺专
唐素琴
卷二流沙堕简
别无选择
雪泥鸿爪
《论美》之失
电影里的锣鼓
上帝掷骰子
地门
沙枣
逃亡者
风暴
安兆俊
月色淡淡
蓝波袄
军人之死
幸福的符号
出死
运煤记
走向生活
敦煌莫高窟
石头沪
寂寂三清宫
花落知多少
桃园望断
牛棚志异
面壁记
荒山夕照
窦占彪
伴儿
常书鸿先生
又到酒泉
卷三天苍地茫
天空地白
辛安亭先生
韩学本
杨梓彬
谁令骑马客京华
告别兰州
雨舍纪事
苏恒先生
回到零度
我的岳母
没有地址的信
画事琐记

章节摘录

  梦里家山我的故乡高淳,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与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恰好是“吴头楚尾”。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茅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的衔接处,山高林茂,俗称“山乡”;西部为丹阳湖、石臼湖、小南湖三湖所环绕,溪河交错,苇岸无穷,俗称“圩乡”。最早的县治固城始建于公元前541年,比楚威王筑石头城置金陵邑(前333年)还早二百来年,可称古邑。到我出生的时候,固城早已荒废,县治淳溪镇也只是一个仅数千户人家的小镇。镇上只有一条三米多宽、青石板铺面的弯曲小街,俗称老街。两旁店铺系明清建筑群,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横桁矮窗。油漆剥落几尽,裸露着灰色的木头。在街上走,有一种忧郁的感觉。还有一条“半边街”,另一边是水市,是这一带历来盛产的大米、鱼虾、竹木、桐油、土布、野禽、羽扇、茶叶、烟叶、芝麻等的集散地,每天晌午前后,都有一阵子热闹。正如我父亲高竹园先生在一首诗中所说,“水陆两楹市声喧”。一到傍晚时分,复又归于寂寥。淳溪镇位于小南湖西岸,没有城墙,但有城门。出东门就是湖,越过苇岸边大片大片的野菱菰蒲白芦红蓼,可以望见湖上帆影点点。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望见湖那边隐隐约约的一发青山。这里那里,时不时地,会有成群的野鸭、茭鸡或者水鸽子突然飞起又很快落下。南面是一条河,叫淳溪河。沿河绿杨如烟,烟树中白墙青瓦的老式民居夹杂着银灰色的草屋,凄迷沉静。河上有一座七孔石桥,叫襟湖桥,桥栏上的石狮很生动。桥头有一寺塔,叫聚星阁,第一层石头门楼,第二第三层皆六角形木结构,飞檐十二,凌空欲去,更生动。二者都是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古建筑,保存完好。解放后,襟湖桥已改造为汽车可以通行的公路桥,聚星阁也已拆除。那铁铸的宝瓶形塔顶有乌篷船那么粗,落地后无法运走,一直横在那里。大跃进时砸碎,喂土高炉喂了很久。位于淳溪镇东面的小南湖,又叫固城湖。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后期的地层断裂,小南湖东岸的原始湖岸线几成一条直线(它现在已被围湖造田弄弯了)。直线那边,平行地、但不均匀地分布着马鞍山和十里长山的山脉,这些山脉到湖边就断了,成为悬岩峭壁。主峰大游山由砂岩、火成岩及石英砂岩组成,海拔187米,林深石黑。八年抗战时期,日军占领了淳溪镇,我们全家逃难,就躲在大游山中。所有这些山脉,全都被森林覆盖。山上几乎全是松树,山下则是毛竹和杂树,主要是橡树、枫树、枣树、棠梨树和毛栗子树。棠梨极酸,没法吃。橡子极涩,也没法吃,但是很好玩。各棵树上刚落下的橡子,形状花纹都不同,帽盖也迥异,有的像栗子,有的像包紧的松球,有的像打开的松球,有的像很小的倒毛鸡。剥出来光彩润泽,不亚于泉水里的雨花石。有一阵子,姐姐们爱收集各种橡子,我也跟着捡,捡了还要给取名字,大头、海头、阿扁、阿细、羊羊、马公之类。可惜放在匣子里面,很快会干枯褪色,几天后再打开时,全都变成了晦暗的土黄色。好在树林里有趣的东西很多。即使灌木的丛莽,也都是无尽藏的宝库,那里面有覆盆子、浆果、草莓、甜心草……我喜欢一种淡紫色的小花叫蜜糖罐,摘下一朵,花托处会渗出一滴乳白色的汁液。你吸一下,小苦微甜,有股子清香。野生动物很多,有时闻得见狐狸或者野狗的气味,知道它就在附近,但是看不见。我能看得见的,都是些小家伙,野鸡雏儿之类,一个个绒球一般,叽叽叫着跑得很快,一忽儿就不见了……有些山里的孩子,捉得到麂子、獐子、獾,我捉不到,但是知道它们的存在,就感觉到野风拂拂,生活更加有趣。不过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世界,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高淳的地貌,已经完全改观。在圩乡,由于围湖造田,八十多平方公里的小南湖只剩下大半,二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石臼湖只剩下小半,三千多平方公里的丹阳湖整个儿变成了田野。由于人口爆炸,淳溪镇的面积扩大了至少十倍,把附近的许多村庄都吞没了。一排排五六层整齐划一、互相挤得很紧的公寓楼,代替了昔日小院横斜的老式民房。街道拓展得很宽阔,河被两边夹紧,变得很狭。水泥筑成的码头上人挤人运输繁忙。河上机动船团团冒烟突突作响。下水道很多,河水浓稠腥臭,漂浮着油污垃圾。河上已经有两座公路桥了,从桥上望出去,即使在夏天,也难得看到一点儿绿色。固城湖湖管会和江苏省渔业厅投放的三十多个网箱里,频频有鱼儿全部死光的纪录。山乡的变化更大。“大跃进”全民炼钢时,树木都被砍伐一空,所有的山全部光秃。水土流失严重,以致许多地方几乎寸草不生。七九年开始重新造林,但可以造林的面积已经很小。许多原先是森林的地方,这时已变成农田和村庄。原有的村庄迅猛膨胀,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村庄。从因竞相开采石头而褴褛不堪的山上望出去,村连村店连店,厂矿企业处处冒烟,一派城郊景象。特别是新房屋都用红砖砌成的,望上去特别扎眼。纵横交错凹凸不平的公路和土路上。以及因水质污染而浑浊不堪的河道上,卡车、小型拖拉机。三轮摩托和机动船拥挤吵闹,卷起阵阵黄埃,喷出团团黑烟。回到故乡,极目四望,恍惚中竟不知身在何处。儿时家山,早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我心灵中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  ……


编辑推荐

  《寻找家园》是一代学人的心灵史,是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书中作品沉重如山,灵动如水,是当代散文最美的收获。本书是《寻找家园》是增订新版,是传世经典,值得一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寻找家园(增订版) PDF格式下载



编辑推荐写非常准确一代学人的心灵史 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 沉重如山 灵动如水 当代散文最美的收获 增订新版 传世经典 黄钟大吕,震撼之音可闻;天籁之音,典雅之韵留香。 劲健而饱满的文字,诗与思的完美融合。 一本值得一读、再读、三读的书 高尔泰的文字就像古城墙上的石砖,一块块沉重、坚硬、沉默地砌在那里。那些痛彻心扉的记忆居然能在他笔下转化成平淡的话语。没有高屋建瓴式的空话,又不陷溺于个人的琐碎遭遇中。行文有情但不煽情,冷静而不冷酷。文字里看不到因侮辱和折磨所产生的幽怨、暴戾或故作洒脱,不呐喊、不发泄、不做作,不求一己之快。当得起各种赞美的一本书


读完高尔泰先生这本自传式散文集,久久,心口如山压下,一种沉重无力承受之感。心中波涛汹涌,却唯有独自静坐,默言无语……

“四十来年家国,多少血泪消磨”,这短短的总结亦道不出先生这几十年乃至这一生的心酸血泪和苦痛……

《西游记》里如来佛的大手掌握着那敢与天称齐的孙悟空的命运,一个佛掌翻转,瞬刻便把那正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压制于五行山下。先生这一生的漂泊颠簸无根,或许多多少少有他自己个人的因素(不从众,追求真理、追求自由、追求人生真意的性格),但决定命运的更是社会这个大时代对人的掌控。社会大时代宛如佛祖那只佛法无边的大掌,所有人都是孙悟空,任凭谁怎样在上面跳腾,也难能逃脱这大时代掌控人生命运的魔幻之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时代?先生正出生在抗日战争炮火纷飞的前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先生还只是一个2岁的稚童,举家为避战迁入大游山。居于莽莽大山丛中使得幸运地避过了战争带来的直面惨烈残酷,让先生在山中度过了即使贫困但却自由纯真的一些童贞岁月。“三岁看大”,这一段童年经历正是垫定他追求自由真意的人生性格基石。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先生一家从大莽深处回归江苏故乡高淳,先生也正式了他的求学时代,小学到大学,然后终于毕业,等待着他的是一条怎样无法预测辛酸艰苦的人生路?这个大时代一直在跳腾着……八年抗战胜利,三年内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未几,中国轰轰烈烈的各项整人运动开始了,“肃反”运动、“反右”运动、“四清”运动、“文革”运动,这些运动铸成了中国人悲风惨雨的一段历史人生,与其说所有中国人,更要说最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最难生息。先生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正是当时普遍典型的历史经历者,只不过他的苦难与顽强更让人动情、动容。从1957年发表《论美》被打成“右派”开始,先生从此踏在一条命途多舛的人生里――夹边沟农场劳改、靖远夹河滩农场、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酒泉五七干校劳动。人生到了这里,从1957年开始,已是过了二十来年的苦难人生。期间父亲被压迫至死,年仅二十五岁的妻子李茨林死在流放的农村里,自己被受批斗和批判,一个人既当爹也当妈带着三岁的女儿在五七干校里接受教育和劳动。让人伤心最是难抑的是,五七干校时小高林不敢晚上单独在家,先生为筹备庆祝元旦节目要熬夜加班,先生只好先是和衣哄睡小高林,然后偷偷溜出屋子回到加班现场。天气严冻,会议室的窗玻璃上都结着了厚厚的一层冰花,现场屋内烧着两个红红的大煤炉,但是有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刮在皮肤里感觉还像是刀片一般锋利。这个时候现场大门洞开,小高林赤身露体光着脚丫子大哭着冲进来要爸爸。先生爱急怒之下癫狂了起来,抓住小高林一顿狠骂狠打――这一幕,让人闻之心碎,读之心伤。那小小又可怜的孩子高林啊,无知无觉我满脸的泪水已经是肆意横流!先生不易,小高林又何其惨苦!!及至最后,先生出国后高林苦等先生消息不着,精神再度不堪重荷,如花的生命和她的母亲李茨林一样终止在25岁的青春季节!高林是我读这本书的至深伤痛,一定也是先生这辈子的至深之痛!即使最苦最痛,还是做不到麻木。先生一直漂泊,一直寻找,只是为寻找那失落的自我。

如果说先生在“文革”那一个特定历史时期里的那一段悲惨人生只不过是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人生命运的一个缩影,那么这还是能够让人理解的。但是为什么已是进入改革开放多年的1989年至1990年春节前夕,先生刚到南京大学布置一新的屋子还没住暖,就被莫名其妙的抓进牢里关了183天。“释放证”上的解释就写着“审查完毕予以释放”。整个事件,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是不是在祖国这样的一种强烈不安全感里,很大部分促成了先生晚年出走异国他乡漂泊的成因?

“文革”岁月,不止是先生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广大知识分子的一场浩劫!数不尽的大师才俊被消失在这段黑白颠倒的岁月里。昨日已矣,但愿所有人都能吸取历史的教训,让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生命的意义,在路上!只要还活着就不放弃寻找!先生仍正以他的一贯执著,他的被受打击但不放弃的那颗赤诚之心,奔波漂泊,继续寻找、寻找心中的人生……


“我来自何妨,将去向何处。”这句歌词并不陌生,关于何处是我家的疑问很多人都有,正如拼在城市间的我们,尽管都有自己的故居,但我们依然觉得朝不保夕,居无定所,在层起的高楼大厦间,为一平米的高房价而拼搏,我们没有家,这是在今天,在每个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人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孤独感,不时来袭,我们不断给身心造价,却总在现实环境中受挫,有些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而有些,却是人力之不可控。《寻找家园》,这部一代学人的心灵史,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讲述的是一段不同寻常的身体无处安,灵魂无处藏的历史,沉重如山,灵动如水之概况一点都不过。

喜欢看生平写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作者是历其一生,倾其毕生而作,他们之所以选择写,是因为他们有话说,一些话不得不说,而不若今天诸多的作者,写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写,是耗尽脑细胞来找话说,这种最大的区别是让读者产生感观刺激和感应震颤之不同的原因。

全书看起来描写似乎很平淡,情绪也很稳定,从文字的组成到观点的阐明都彰显了一个文人的特质:淡雅、文质,仿佛对面坐着老学者在讲述那段家常般的故事,而在这种文字的影照下,我们看到的观点是鲜明的,思想是坚定而活跃的,这里展现的是关于那段不能讲述的历史(打倒右派、文革等)的真实,没有任何文学表现形式上的修饰,但这种复述式的昨日再现,却真切到令人生畏,同时为他能扛过来的毅力和坚持所叹服。

当然,在这般特殊历史时期的背后,这本书其实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尤其开卷之初的家乡描述中,给人一种相识感,恍如回到了上学时候,手捧语文课本的阅读体验,让人沉静、迷醉其中,已经有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新鲜文字,此前看老课本,总觉得失去了活泼的因子,用框架圈住了文学的形式,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审美观和价值性也开始回归到最初,才发现想要达到此般的文学修养并非易事,今日真是有幸得见,不在标题上做文章,不在表面上下功夫,而内在丰盈,在对痛苦的游历中有了一份阅读的快感。

即便社会再开放,言论再自由的今天,大多的写作者甚至是曾经的亲历者,对这壶烈酒,这段过往还是讳莫如深,不敢轻易碰触更别说开启,那道疤的痛,那心的脆弱,重拾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关于这段历史的功过是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不敢说,已然成了一段众所周知却不可说的公开的秘密。历史的车轮和写作者们的笔端每及与此,页面都会产生快进和跳转,此间也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之所以如此不可说,除了不想说便是不敢说,而高尔泰现实经过几十年的“劳教”却还“不知悔改”老顽固的说了,是因为那份保存完好的“童真”?还是因为已然安全的生活在国外而无所顾忌?

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知识体系,如美学、哲学、文学等等,甚至一些醒世哲句。在对一些人一些事的追忆中,回放过往,在自己及当时人的颠沛流离和尸骨未存中寻找安身之所,立命之地,为游荡的灵魂、饱受摧残的精神找一个家园,从小我的角度,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将环境、政治、权利和运动放在一起,加以凸显,在唏嘘历史的同时,总会叹惋那些颇有造诣之人才的流逝。尽管书很厚,但还是会让人觉得他还有很多话能说却未说,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想看却未得见,酣畅之余不免有些遗憾。
每一种社会状态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每一个时代都会存在异种的声音,而一段政治决策的导向,不但关系到民生,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体制,可以百废俱兴,也可以民不聊生,小我无力左右也休于挣脱,但却可以在掩藏中留住真我,一种内心的声音。社会与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容不得他人说自己的错,即便最初不知结果,我们也总喜欢用不悔去实践一番。而这一步的选择,与小我是无损无大碍的,而大的群体却是重创。

尽管是散文集,每篇都可以单独阅读,除时间排序外,从前至后,自成体系,还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放下这本书在这个燥热的三伏天,即便是在初醒的清晨,还是会内心翻滚,我总觉得有这样经历的人写这样一本书,不是在抒情,也不是在泄愤,而是在撕心,尽管文字丝毫没有悲怆,但读每一个字都会有一种阵痛之感,这壶烈酒入柔肠,滋味丛生,甘醇、馥香,且浓郁、辛辣。


不知为何,我在刚刚看完高尔泰这本书得自序时,忽然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那是台湾与大陆的思念。游子久在家乡之外,接触的都是与成长不相符的境界,或许会有新鲜、开阔之感,但是总归是有着一种埋藏在血脉之中的思乡情绪。只是这种情绪,有的人缠绵、有的人清淡、有的人时百转千回的怀念、还有的人是刻骨铭心的沉重,这是因为出国的原因与目的不同吧——因镀金而海外求学的思念比得上因为逃亡而背井离乡的情感么?或许之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一个年代离我们远去,我们感受不到那个年代的风光与汹涌,也体会不了席卷沉浮于历史长河波涛之中的喜乐与哀愁,因为那是历史,与我们有着时间上的分离,显得那么的遥远;又因为那是历史,与我们有着空间上延续,又让我们感觉那么的贴近。历史与现今,是前后的继承,还是因果的循环?我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确信。只是在学者、文人的笔下去窥视那其中的痕迹。我喜欢看自传,因为那是时间自己留下的特殊片段,留给一个人、一些事的特殊痕迹,不会因为他人的评判去改变作者本人的视野,从而在这里有着那些冠冕堂皇历史之中寻觅不到的暗影。那是一个人的反思与记忆,因为其中的前因,使得我们不能因为过去而去忽视抹平。

有过太多的事情,由于时间的远去而被人渐渐淡忘,也因为群体利益的刻意隐瞒而转换了后人对他的认知。唯一不可磨灭的是个人心中的记忆,或许会有所偏颇,也许会因此残酷,却因为个人的真实接触和透彻体会而更加贴近阅读者的心扉。但是书中因为敏感的程度,有着不必要的删减,让人遗憾。
书中每篇文字的点滴,就如同是一个散漫的画家,随心所欲的几笔图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组成的一幅完整的画卷。静可,动亦可。从儿时的生活片段,再到上学时“好坏学生的转变”,再到长大之后因为“论美”的沉浮等等,分着看,是一篇篇记忆的散文,连着看,是一个人成长的记录。

总觉得,《寻找家园》这个题目过于的沉重,每次一翻开就会有种飘忽不定的游荡感与无法挥之而去的压抑感。因为书中有我已经“熟悉”的痕迹,如刚刚看过的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和随之而想起的《定西孤儿院》,那是时间伴随而出的伤痛,只是前两者是因群体的沦丧而悲恸,而《寻找家园》是因个人的漂泊起伏而伤感。前两者文字有着血淋淋的残酷疼痛以致我眼泪无法抑制的夺眶而出,而后者的文字灵动,但却与其中记忆伤痛的冲突,那么显而易见,让人读完便无法释怀,甚至无法超脱,只能压抑着,等候着一刻爆发。

都说文人过于迂腐寒酸,不懂变通之道。可不曾想,艺术讲究自然随性,而政治注重圆滑世故。两者虽然没有太多的交集,却会因为更深一层的意识形态而强制的纠结在一起,产生冲突。有人无可奈何明哲保身而沉默不语、有人顺势而上成就事业、更有人固执冥顽坚持己见而被“有心人”玩弄其中——他们因为内心的纯净,而不懂得迎合,或许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悲哀吧。在政治的战场之中,刀光剑影,跌宕起伏,即使是老将都会被暗箭所伤,何况是不谙世事,一心追求文艺的青年呢?当然,时光恍然,有些东西我们已经无法再去追究,只是其中的伤痕,还在心中,无法痊愈。

会想,文字到底有多少重量,使得外在阅读的人群有着不可言喻的压迫之感,随着其中一起沉沦其中,久久不可忘怀。或者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寥寥数笔,写满时光的铭刻的撰记,写尽花开花落的瞬息,写完人世沧桑的变幻,它凝聚了太多的情感,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悲欢离合,并要将他们一一传递。所以,当人们想要去拾起,既需要一副天生的硬胆,也需要一颗柔软的内心,跟需要在漫长时间中得反复斟酌与记忆。

“…除了或者,还有更多。更多之一,是意义的追寻,化作文字。早年冒这个险,是因为心灵的需要。窒息感迫使我用手指在墙上挖洞,以透一点儿新鲜空气。空虚感迫使我盗窃公产,想偷回一点儿被夺去的自我。机会很少,‘作品’更少。自己是肮脏的罪证,保存比写作更难……”摘自《寻找家园》自序,因为有些语言说多了也是无力的空洞,只有这个,能当做最完整的表达。


房市热起来的这些年,有一个争论就没停止过。不少人说,年轻人何必买房,租房合算得多,而且买房套牢自己,一生就被房子局限了,不单没有梦想,连挪窝都没可能。
  这种说法再多,也挡不住80后、90后进入购房大军。
  有些人痛责别人太看重房子,把房子当投资品来看。我也觉得一代青年,被房子困住是很可怜,但是,中国人的这种心情,身在其中,又是能理解的。
  特别是一个要办暂住证,被半夜查过证的人,暂住证取消了,换成了居住证,一样会被人上门查证的人;一个孩子因为户口不在本地就没法上学的人,户口就算在本市,不在本区,得交高价建校费、择校费的人;在某些城市,赶上特别的盛典,因为没有户口没有房子,会被要求短期离开的人……
  这样的人,房子对他们来说,肯定不是投资品这么简单,也不是一笔经济帐就能算清,房子意味着自由、保障、安全、稳定。
  我这几天,正在读北京十月文艺社刚刚出版的《寻找家园》。高尔泰先生这部凝结一生的作品,非常打动人心。其中也多次提到他和家人的居所,甚至从书名中也能看到,家园对于他来说,是一生的追寻。这个家园,是精神上的,同时也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归所。
  高尔泰幼时,抗日战争爆发,故乡高淳沦陷,家人带着他去到湖阳避难,客居山乡茅屋。蒙昧孩童,不知漂泊之苦。战争结束,他的父亲却第一时间回到高淳,然后这位知识分子用几年的时间,去跑买卖,做工,以期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终于,一幢漂亮,牢固,实用的房子,建了起来。但这幢房子带给高家人的不是安宁幸福的生活,带来的却是他人对这幢房子的贪念,也因此给高家人带来难了的厄运。
  高家人没在新房里住上几天,房子就被占用、征用、没收,高家人被划为地主,高尔泰的父亲被折磨致死,时年58岁。高尔泰在书中写道:“新屋人见人爱,是一切灾祸的原因”。
  高尔泰因为关于美学的观点和文章,被打为右派,后从夹边沟死地逃生,后到敦煌研究壁画,至酒泉、兰州、成都、南京工作,以及现在远居海外,他在这本回忆录里详尽讲述了各个时期的风云变化,乃至生活细节。
  这其中,他也详细讲述了每个时期他的居住情况。这个居住情况,既是个人生活,也关乎社会风云。
  比如在夹边沟土围子里无数劳改人员紧挨在一起的大土坑,没有任何隐私,衣不蔽体,每天处于饥饿状态,中间被抽调去画献礼画,住进苏联专家撤离后的豪华宾馆,恍若梦中。劳改结束后,到敦煌,文革期间,以废弃的沐浴房为家。80年代他选择大学任教,他首先想的就是能要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他选择了成都,成都的两所大学中,他选择了郊外的那座,因为那里有小山,远离市声。他把学校分配的新房子,找人换了一个旧房子,因为后者离山更近,离热闹更远。他终于和妻子有了个安定的家园。
  但这个家园也失去了安宁,高先生和妻子1992年辗转数度,最后在美国的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住下。房子小,但安宁,有画室和书房。高先生在这里,划下了他的这部回溯一生的作品《寻找家园》的句号。
  我猜高先生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并未把房子做为一个线索,只是从读者的角度,才发现房子和家,这在他漂泊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概念。
  有了自己的空间,有了一个安稳的家,才能安顿在外面受尽折腾的心。
  就像高尔泰先生的父亲在传闻四起,人心惶惶的时候,逆势而为,修筑家园,他父亲的信念是:“越乱越要有个房子住。”高尔泰在此后几十年,也像当初他父亲一样,想在乱局中建起安宁的一角。
  大多数国人也是一样的情况,家成为人们最需要的港湾,房子则是家的外壳。所以,再多的经济学家来指出这种买七十年的居住权是多么不理智,也不能阻挡大家买房,建立家园的决心。和动荡不安的人生相比,七十年的产权也是相对的安宁。


在书店里,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并没有特别在意,一是不知道作者的情况,不知道作者是著名的美学家,还曾经有过那样坎坷的经历;二、也没有仔细看书的内容介绍,以为就一本一般回忆录。回到家**当网一查,对此书评价甚高,于是才买此书。我是从书中的第二卷读起的。因为那里有一些篇章,写的是他在夹边沟农场劳改所受的苦难。以前曾读过《夹边沟纪事》。但那是一本带小说性质的作品。而在高尔泰的文章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在那里,所谓的“右派分子”怎样在死亡线上争扎。《寻找家园》的封腰上有几句话:“一代学人的心灵史,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沉重如山,灵动如水,当代散文最美的收获”。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可以认同这这样的评介。我庆幸,没有钷过这本好书。


高先生在自序中写:浪迹天涯,谋生不易,断断续续,写了十来年。浪迹天涯,这四字说来容易。时下存着这一梦想的人极多。条件不足的,就想着徒步、骑行;条件不错的,就想着乘车、乘机、自驾。仿佛天涯有千种万种未知的风情,在等待自己抚摸亲近。说起浪迹,也有几分古典武侠小说当中任侠使气的少年风味。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少年人的慷慨顽强、侠骨柔情,隐隐的在这两字当中泛起光芒。只是若加上谋生不易,不知还有谁有胆气踏进漠漠天涯。在谋生不易之后,再加上一行“福祸顷刻、生死须臾”的脚注,恐怕再有冒险精神的人,也不敢轻言涉入。

偏偏有那样一辈人,他们本无时下人这种浪漫的想法,生生被命运推上了去往天涯的歧路上。路是坎途,一步一坑。路上的人,言行文字放在今日,可能平常的不能再平常,那时却都成为罪名罗织的来源。总而言之,人不似人。前面有一个人说假话,自己也被迫说起假话,只到后来真假无可分辨。在一片郁郁茫茫当中,连自己是否还是个人都不知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中的人,尚有往来的机会。反观高先生,从一篇题目为《论美》的文章开始便仿佛被拉进一个诡异变幻的怪圈里。论美学,论的是学问,不是政治。清傲书生,执笔在手,时有骨鲠在喉,只愿一吐而快。可骨鲠吐尽时,围剿也跟着一路赶至。开始是学术的围剿,后来是政治的批判。再往后,被定为右派,送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被教养了一番后,回敦煌艺术研究所。好景不长,又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历尽艰辛。自己是惨剧的主角,同时又目睹着无数别人参演的惨剧。千千万万个因身体饱受折磨而死的当中的一个,有高先生的父亲;因精神饱受折磨而死的当中的一个,有高先生的女儿。身边的人亦是如此。多少人家破人亡,到最后连祖国是什么,都成为了个无法解答的问句。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处处辛辣凛冽之风。活在此等境地中,真好似活在人间地狱一般。

大约恰因为此,才有了《寻找家园》这本书。身体与灵魂的止泊之地,究竟不是那样好寻找的。尤其在那样的经历下,再返过头来,令自己拾起当年的拳拳赤子之心,让自己保持一份冷静,观照当年岁月,记录当年境遇,这当是怎样的难。如今高先生人在异国,去国无依,真是应了他抽中的那条诗谶:徘徊六合无知己,飘若浮云且西去。想要再吟一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也只是空吟一番,眼中所见黍稷终归再不是故乡黍稷。至于灵魂,以高先生的性情,只怕一生都不能安定了。太孤傲清高,太不染心尘。这样的人,堕入尘世百十年,仿若活的目的就是经受世间摧残。而事实上,天底下人的本来面目,不都应该是不染心尘的么?

若是高先生生在魏晋时代,其一派风流,自可流世千年。观行知人。有文章写过高先生数件小事。第一件小事是高先生不会做饭。新年之际单位发面和菜,给大家包饺子用。高先生将面一气调了,擀成一个极大面皮,将馅统统包在里面,过水煮。外面熟了,里面不熟,到最后饺子没吃成,吃了一餐面皮菜馅汤。第二件小事是高先生作画,画完一处须换笔时,他懒换,就将画笔在衣裳上擦。一天结束之际,低头看衣裳,只见色彩斑斓,却实在不知道到底怎么弄的。第三件小事是高先生画完画,想离得远远的观看一眼,以便察看哪里还须修改。倒着退,不知再退一步就摔在楼下去,好在有人提醒才醒悟过来。叹乎高先生终未生在魏晋时代,他的痴,他骨子里不屈,他对自由的向往,终都化成了落拓与苍桑。

我所知的十年离乱的年代,从祖父口中听来。他的描述始终浅淡,多是谁保护了他,他保护了谁。尔虞我诈刀光剑影,他不曾有过体验。少年起自己寻书读,也未曾见过这方面资料。大约这是禁区,亲身见过血肉如何横飞、尸体如何被鹰啄犬食的人,都不愿自揭伤口。有勇气将历史传达给天下听的人,在政治面前文章也只能缩手缩尾。高先生倒是写了,大陆出版似乎仍是删减版。若当真有所删减,那么所谓自由,在这番删减之后,也没什么可谈的了。

千古文章,唯至情至性者为至佳至美。斯书情性兼备,更有一腔难达之怒气哀气隐居其中。晚生后辈,掩卷回思,终是默然无言,惟清泪簌簌,不可抑止。欲要重读一遍,然而终是不忍。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看到腰封上的“沉重如山,灵动如水”,突然想起某年江苏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而作家又是江苏人,这是否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巧合?山和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画、山水田园诗,但要把山和水结合起来着实不易。

在我的理解中,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作山与水的结合,原因有三。其一,书中记录了山水田园的乡村生活。其二,在水的灵动中透出了山的沉稳。作家总喜欢在叙事后来一段沉痛的话,在美好的回忆中敲上一棍。其三,作家的文字如水般灵动,性情如山般沉稳。诚如他在序中所说“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到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说异乡人感(也都和混沌无序有关),让我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的观看和书写。”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似乎从题材上就已先分出了高下,划好了三六九等。革命历史题材、社会经济题材、农村题材往往被提倡,而都市爱情题材,却被视为小资情调,诗化的作品被视为不切实际的乌托邦。于是沈从文大抵是不被肯定的,汪曾祺大抵是不被肯定的,高尔泰大抵是不被肯定的。被重新发掘不过也是近几十年间的事情,就如张爱玲被编进文学史教材,都是很晚的事情了。

很难在一个不被肯定的时候,依旧坚持,坚持回忆往昔,坚持书写人生。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泛滥的潮流过去,控诉社会声讨他人早已成为滥觞之后,在巴金怀揣着《随想录》,解剖自己的罪恶之后,文革仿佛成为祖辈们不能乐道的谈资,成为文学界一道不可再揭开的疮疤。这时候再来个为人生,恐怕就不合时宜了,连作家自己都说“想不到《寻找家园》前两卷能在大陆出版”。

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集,一切都是那样真实。书中的一篇篇散文将我引入了一个江南小镇,它远离日军战火的袭击,有着淳朴的乡亲,但依然不能摆脱岁月的冲刷,历史的洗礼。在经历过九死一生后,一个的人仍能保持着童心,用纯净的笔触描绘生活。孩童时的天真,成长时的烦恼,成年后的磨砺,如今的闲适与淡然。作家在用自己的经历寻找着心灵家园,也在记录着历史。博物馆估计是建不成了,不过还好有图书馆。

在口红与毒药密布的时候,当文化快餐席卷而来的时候,不妨泡一壶龙井,细细地品读,为自己的心寻一个加,感受这一份山与水的结合。


人性的图腾

偷爱警/文

本文以纪实手法,将人物自传融入到散文体当中。给生活色调中,非公正的人生遭遇过程,一个很好的缓冲。高尔泰从故乡到望乡,由一名右派分子到现如今的旅美人士。他的一生中,在左右摆动下唏嘘不已,或许很多人会为之愤愤不平,但时代倒戈的洪流,已经冲垮这位叛逆少年的曾经,心中的正义与果敢,依然存留在这个汉子的心中。虽然老了,年事已高,他依然可以写出一些文字,来填补心中的遗恨,不为个人,只为现如今的浮夸庸俗,家园的楼阁,在现代模式下,快速的建立,各种高速化推进体,强烈的冲击这个家园的宁静。楼宇间林丛,导致乡村的美景、劳改时逃离的戈壁,都将会在中国特色的开发中,变成黑色的森林。

对亡者来讲,已经没有说话的权利,对生者,有权利为亡者,陈述一下亡灵的生平。文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但丝毫没有影响阅读的心情,通读后,会感觉到隐隐的疼,是家人、朋友的离别痛,是时代利器的纷争,瓦解了苦情的全盘心境。

多年前的版本没有看过,不过甚是期待,修订版的诞生。如今,捧在手中,厚重感自不必说,文字与纸张的选材,上乘之作,刊社对本书的重视程度,可以见证。此版本加入了卷三,有别于前一版本。卷一,是描写淳朴的家乡人的话,卷二,则是在描述高尔泰最低谷和最高峰的生平,虽然,很多人觉得劳改给高尔泰本人,带来的是饥饿和弥留。但要知道,那个时代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扭转和去改变政治压力,时代背景。无论你有多硬的门子,无论你再有多大的成绩,有多渊博的学识,在历史面前,你都将成为无名小辈的缩影,红色时代,占领主旋律的上风,高尔泰只能屈从与旋律的音符。不迎合的话,就做个息事宁人的蝼蚁好了。谁知到高尔泰,从小就是如此的违逆,苦了身边人,将自己埋葬在红色风暴的沙漠中。旅美算是逃离么,未必,到了美国依然无法回避当年的困扰。灾难依旧盘旋在高尔泰身边。

误认为高尔泰,会对当年时代,进行大段的批判式评议,甚至加入深刻的个人主义质疑声讨,但新版与旧版中,高尔泰没有过多的去抓住负面的拐点,进行繁复的攻击。文字从生死的角度,从读者辨别的角度,从有到无的角度,浅显的阐述人性的家园图腾。


当初选这本书只是奔了它的书名,当时只顾得上飞快地扫视了下书的简介。顾名思义——《寻找家园》,自以为是那种描写乡间野趣的类似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文章。后来,听人提起,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心里一直惴惴,于是,决定从头开始,抱着学生的态度,一一来拜读。

这是一部高先生的自传体散文集。全书458页,厚厚的一本。主要叙述了自1935年作者出生至1992年6月28日出国这期间的人生经历,书后还有一些出国后的遭遇。另附《没有地址的信》和《画事琐记》,前者是纪念女儿高林,而后者则专门记述自己学画和画画历程的。

根据书目,该书分为三卷(卷一梦里家山、卷二流沙堕简、卷三天苍地茫),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自己划分:自1935年至1945年,这一段是作者10岁之前的童年经历。为了躲避抗战的动荡,举家搬进大游山。简陋的物质生活并没有过多影响作者的内心,倒是山野的博大、自然的多姿,深深吸引了“小羊倌”的心灵,奠定了他追求自然、自由、不拘的性格和追求。个人认为这一段的人生经历对作者人生观影响至深,所谓“三岁看到老”。第二部分我划分为自1945年至1955年,作者求学的经历。身为山野中长大的孩子,敏感而灵性,插班到商铺子女群中,那份隔膜、冷遇是不难想象的。前往苏州学画,那“写实主义”画风更不能满足作者那追求自然、自由、不羁的性格。他认为这是“照相机”的画法,而“文化这东西,也不过是一大堆的虚假。从此我不再喜欢文化。”这一切的一切,与高先生所喜爱的那种“胡涂乱抹”追求的“想象力”、“激情”、“灵感”等背道而驰。高先生称这段经历是“学校里柔性地无痛地脱胎换骨过一次。自1955年至70年代末,这一段描写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在夹边沟农场新添墩作业站、靖远境内的夹河滩农场进行劳动教养,1962年解除教养前往敦煌莫高窟从事敦煌学研究工作,1966年--1972年“文革”期间,后来到五七干校劳动。这一段,作者着墨最多。抓住经历片段、人物速写的方式,将自己的遭遇呈现。那是一段“充满劳役、饥饿和屈辱的生活”,作者这么描述。个人读过,感觉高先生在全书里都有一种“抽离感”,就像作者写道:“从一个小孔里看世界,拉开了我同环境的距离。”换句话说,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者是如何主张、如何行动、如何应对,所写相对较少,给人一种“被迫害者”、“抱怨者”和“看客”之感。80年代是作者教书和写作的时期,辗转于国内各大知名学府,至1989年9月9日至1990年入狱,至1992年出国。乃至出国之后。作者云:“看世界如魔幻小说,人生如梦游。”

看书过程中,一直在遗憾自己的欠缺,那段历史自己所知不多,关于美学,自己库存一本《美学散步》仍是没有打开。读到书中的其他学者的大段论述自己也难看懂。写这篇书评一直惴惴,深恐不能了解高先生及其见解,写出有失公正的评论。但是,事实如此,只能如此。写上一篇,尽力了。


非常感动!在2014年的第一个月就有幸读到、读完了这本优秀的书——我不知道如何界定其体裁,当然首先是散文,但本书里的一篇篇散文却毫无疑问地具有史录的品格,记载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那鲜为人知却又真切发生过的一幕幕,而且这种记录不单单只是记下那时的事情,那时的心魂挣扎也一并记下,也就是这个,成就了本书的品格和伟大。我大胆预言,在有良心的中国人中,这会是一本不朽的书。
这是一本个人成长遭遇与国家成长遭遇合二为一的书。读这本书你可以看到高先生一路成长轨迹——尤其是他那桀骜不驯、酷爱自由个性的灵魂——无论是他坚持美的主观性,还是在夹边沟农场劳改时的死不悔改,再到流亡美国后依旧不向世俗妥协,你都会惊叹无论如何,中国还是出了这样自由自强的灵魂!你更可以看到那个疯狂年代对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迫害,以及知识分子们面对这种迫害时的悲惨命运——死亡还在其次,那种精神上的屈服以及因此而来的诸如惶惶不可终日、献媚、出卖的种种丑态,真的是触目惊心的。
我难以忘却那些下放知识分子在睡觉时的花样:假装打呼噜以表示对惩罚“绝无抵触情绪”,故意在梦中高喊“毛主席万岁”以表示忠心……
说得严重些,要想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会有今日,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失去了风神气骨,本书可谓是文笔优美的史料。
我倒不觉得高尔泰先生是“偏激”的——和我同样喜爱的张承志先生比起来,他的文字真的克制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我以为这绝不是一本为了迎合海外人士看热闹的书。这是高尔泰先生的心史。


还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那时候喜欢写点日志,日志内容很多时候是故意为之,跟写文章无病呻吟差不多,我记得还为一个宿舍的朋友取了一些吸引眼球的题目,现在想来真是觉得无聊之至。看到以前写的那些日志,真是不忍卒读,特别是失恋的那一段时间,所有的文字变得像一个精神失控的疯子,现在读来是个屁,有时候问自己那时候为什么那么傻?也许所有觉得自己现在有些阅历的人都经过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痛苦的故事。后来就慢慢觉得日志终归是自己的,别人关不关注其实意义并不大,哗众取宠实在没什么意思,日志是一个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交流必须是真实的,一 个人对自己都撒谎岂不是十分的荒唐,有个成语不是叫自欺欺人嘛!
青春易逝,当某天读到现在的文字,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曾经的所思所想,也有一种活过的感觉,虽觉平凡,但这些都是属于自己独特的体验,回味起来别有一番乐趣。就如今天我早上五点钟爬起来,实在是因为昨天晚上和朋友喝了一点酒,此时此刻兴奋异常,怎么也睡不着了,把高尔泰先生的一本《寻找家园》最后的一点章节看完还是睡意全无,索性打开电脑,有一种倾诉的欲望,我知道自己真要是正襟危坐又什么也写不出来,写出来也乐趣全无,就如那些画家当灵感瞬现,必握笔恣意妄为,挥洒自如,灵光一过,一切皆无。
近段时间所有的经历恍如梦幻之境,这种感觉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被自己腾空在云层之中,四周的一切得不到真实的生命体验,一切变得虚无,当我一个人走在校园的时候,哪怕是刺骨的寒风穿过我的身体,我也觉得这与我毫无关系,这一个人并不是真实的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到底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也辨不清任何的方向了。从云层中摔下来是很疼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粉身碎骨,看来在这个梦幻之境我并未丧失自己的理智。有的时候我渴望得到上天的惩罚,也许是莫大的恩赐,把我送进一个大型图书馆里与世隔绝的关上一两年该多好,亲人朋友是疏远是咒骂是厌恶是断交是依旧情意还在都与我毫无关系,我想找到一个自己的世界,沉浮在我,荣辱也在我。自己一直在狭窄的人生道路上寻找自己的家园。
人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乡,那里是自己不管漂泊何处,都是心灵深处的港湾,与我却只是一个概念,变得抽象,变得虚无;人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家,那里是自己不管身处何地,都是心灵深处的盼望,与我却只是一个符号,变得渺小,变得没有意义。我有时候会在寂静的黑夜中落泪,为什么自己所有的快乐与痛苦都在十八岁以前丧失掉了,痛苦有的时候是生命的一种张力,有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似乎再也体验不到曾经的那种与命运抗争的绝望痛苦,那种歇斯底里的生命呐喊,心灵不能为之,肉体的也行,因为我得不到安宁。
我梦中的家园是什么?在脑海里有时清晰可见,有时模糊一片,我一直在寻找,从未放弃过努力。但我知道那绝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一个居住地、、、、、

后记:我只想用这些文字记录下我最近一段时间生活的状态,虽然言不尽意,但总归聊胜于无!


这几日一直在看高先生的这本《寻找家园》,这本书要么不翻开,只要翻开就让人欲罢不能。不是要自找虐,只为更清醒。先前从序中看,原以为作者写自己的故事会是一种激烈而壮怀的调子,不想慢慢一篇篇阅读下来,却是淡然而舒缓通透的,以文人之眼看懂这个世界,以真人之心明白这个世界,而以朴素的文字婉转道出内心的苦困和灼。

《寻找家园》是高先生自传式的回忆散文。内容包括那些已远去的,大多数现代人不曾了解也大多不愿回首的真实:五七干校,夹边沟,上山下乡,大跃进,文革等等。几十年的历史,在他的文字里变得鲜活立体起来,他的文字也让人沉迷,让人沉静,一直沉入心灵。种种事件,崩溃了封建统治,也崩坏了人们内心的伦理道德,人性情感,看作者在文中感叹某旧识“正确”得可怕,让人也不禁背后生寒。群体的肓目和集体作乱,不斥是疯魔乱舞,祸乱人间。高先生,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观察者,也是一个在真理之路上下求索者,他以自己的亲历还我们一个真实。因《论美》之言获罪,右派,批斗,受难,可怖的夹边钩幸存者,又因一技在身,遇到三五伸手救助者,平反,被欺压,终远离,于是于他乡岸边寻找身心灵的家园。此地不存,他乡亦不存,终是终身憾事。“一个自由人,追赶着监狱”很悲凉,我记住了。

苦难人生于事件本身,作者其实便未刻意评述,政治上的东东大多稍带一过,(虽然如今言论放宽,但仍是百般禁忌。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即可)。高先生的自传里,留下事件中的真实人的真实感触,对现实和种种反人性反常规的不解的思索和对自我的坚持,种种观点倍让人感触。我其实不意对高先生的文笔多加赞美,角度新颖,情感真挚,种种处境历历在目。而这种以小见大,淡然陈述之中,却让人沉思、反思,高先生的文字里有灵魂的力量,可以说,这是本有良心的书。进一步可以说,这也是我今年以来看到的最好的一本书,虽然有人说是删节本,但即便如此,依然是。

读这样的文字,观照历史,反观现实,内心必然是压抑着的。我们对那些历史,来源甚少,有限的修正过面貌的读物,甚至过来人大多也不愿回顾那些往事。在那种礼乐崩坏,人心溃散,人人自危的时代里,回首必然需要无尽的勇气,然而这一点高先生从不缺少,他的笨,他的痴,他的追求都伴随其一生。我想当年那个在晒谷场快乐自由地倒跑着画大画的小男孩一定始终在他的心里。不忍多说,愿先生一切安好。


作者一生飘零,遇到如此多的常人不能忍受的遭遇,他似乎没有抱怨、没有愤怒,相反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对于他所遇到的人感恩感激,着实很伟大。读到很多片段,我都不禁流下了眼泪,阿狮遇刺,“扬州船佬”俞同榜,安兆俊,蓝皮袄,窦占彪,他的父亲,他的女儿高林……每个人的言语都深深震撼到我。高尔泰先生能够客观冷静的叙述自己的事情,就像他所说的:“宽容妥协是强者的特权,拖着如我辈,一无所有,不是可以学来的。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到得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是异乡人感,让我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客观冷静的观看和写书。”
少年高尔泰生活的高淳,我曾经和父母一同去老街游玩过,以和高尔泰在书中描写的那个他记忆里的温柔旖旎的江南水乡不怎么像了。童年的他还算是幸福的,在父母的身边,和姐妹们一起学习、生活、玩耍;也不难看书他从小就是个倔强有个人的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喜欢大家都说好的苏州园林,不喜欢东吴大学的素描教学,非要去丹阳正则艺专学习。也许正是他的这些不喜欢,不退让,不妥协,才成就了今天的高尔泰。就像苹果公司曾经的CEO乔布斯说的,生命中的这些点点,其实是会连成一条线,你永远不知道这些点会在你的人生中某个时刻发挥作用。从少年高尔泰的身上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慧根、灵气、智慧、倔强、的孩子。


寻找家园,家在何方? 高尔泰的文笔干净利落,平实而动人,美的不是那么明显却十分深刻。让我读着读着不觉深陷其中,就像亲自和高尔泰一起经历了这些历史,虽然人生充满了苦难,但在文章里丝毫看不出埋怨与愤懑,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但文字背后的辛酸无奈恐怕不是常人能体会,就像他自己所说:我是压制着极大的怒火写完这本书的。他是在再现,再现那遥远的时代,他也是在控诉,控诉那血腥的历史。以美学的笔法为中国人寻找家园。


高尔泰先生小时候是个相当调皮的孩子,天性使然,有太多的纯真,童心消磨不掉。所以在日后民族的浩劫中才招致大祸。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而高尔泰正生活在那个不理智的年代,太多的荒唐了。每天都是“愚人节”。他在夹边沟遇到的哪些知识分子,我也对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先生说,那些各个时代的各种精妙字体,也只有在夹边沟才见的到。因为那些知识分子都被划成右派弄到那里。 我想,如果这些优秀的人才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放手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也能实现他们自己“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而那个荒谬的时代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让他们不曾留下一丝可供追寻的线索,来去无声,生后的贡献也无法留下来。他们的贡献,说来真是凄惨有让人愤怒,是兰州医科大学的人惦记着他们,也只是因为他们可以被拿来做医学实验。 人的价值何在?更勿论尊严。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到更沉重。我认为我应该了解更多的历史,看看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荒谬的事情发生。我觉得很悲痛,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为历朝历代的追求自由追求生存权利的人;我很愤怒,愤怒那些压迫人民的强权,愤怒那些毫无施政才能的蠢人对整个大国指手画脚,把整个国家搞得一团糟;也愤怒那些狂热的失去理智奴性不改愚蠢的群众。 或许我太过于极端,但是我很生气有怎么样,后果又不严重?只是,我认为我们大家都应该有思考力,不至于在灾难来临之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整个社会应有的走向。我想,真正的,如果群众的理性有所提高,那么我们也不会偏离主航向偏得那么厉害,我们应该要有能力,并且要有意识把缰绳拉入正规。这样,群众才是真正决定发展的力量,而不是愚蠢的代名词。


这几天,抽空读高尔泰的散文集《寻找家园》,篇篇都是精品,竟多次掉下泪来。便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末期,对饥饿的恐惧,从父母以及亲戚乡邻的悲伤回忆里,一直感触至今。少年时期经历了十年浩劫,很多离奇古怪的事,也都听过见过一些。后来走在社会上,或大或小的运动在周围也时有发生,等运动渐渐少了,人们开始追逐富贵,扮演成各种角色,生活的舞台,每天充斥着悲剧喜剧或者闹剧,纷纷扰扰。在这个铜臭气弥漫的世界,我慢慢体味着人性的善恶,简略而单纯的思考,使我总没有得到答案。
生活就这样一直继续,我还是照例喜好与眼前利益无关的东西。比如,在文学式微的环境里,却依旧读文学书籍,与金钱利益形同陌路;爱在静夜里仰望星空,像个傻子似的;爱聊一些远离现实的话题,被亲人们揶揄为“古人”。当然苦难也有一些,但与高老爷子比,那真是差远了。这也正是我的庆幸所在。

可我感到珍贵的是,我的心灵,竟与高老爷子相同,也热爱自由,也好异想,也追逐个性。如果早生二、三十年,我很可能也是夹边沟荒原上的一堆白骨。

高老爷子,大难不死,尽管客居他国,一直在“寻找家园”,但毕竟也是幸运的。他那不同凡俗的文本,堪比巴别克的《骑兵军》,所幸的是我在炎暑的阴凉里都读到了他们。

2012年7月7日


非常喜欢这本书。作家高尔泰的文笔太好了。看美学家的文字是很难让自己拔出来的。真是“山一样的沉重,水一样的灵动”。好书!值得收存。以后还会翻出来再看的。


如果说这几十年来最好的散文,只能归在高尔泰老师的名下,尽管他写的不多。
先说书的品相,简简单单的外表,但是质地非常精良,可见出版方是下足了功夫,而且是以最虔诚的态度来做这本书,绝不用恶劣的包装和纸张来降低这本书的品位,也绝不用哗众取宠的花俏来把书带向一个庸俗的方向。从纸张到排版,都是极其让人满意的。看起来实在是很舒服。
高尔泰的诗性的语言,又饱含美术的意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汉语文学文句的典范。但空有文笔,也只不过是一袭华丽的外衣,无论如何也不太值得一再的赞誉,毕竟,玩弄文笔的文人,现在满目皆是。惟有用优美的文笔,最透彻地展现人生、生活和生命的本质,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文学作品。
高尔泰老师不缺乏苦难的经历,但比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他更有一颗看得清楚,想得清楚的心,更有一种坚持真善美的简单而执着的信念。他呈现了一个曾经遍布中国的悲剧,作为最切身的体验者,他从未放弃过思考,这苦难的根源,人性之辩,还有可以支持一个人从绝望中觅到活下去的信念,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活的像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高尔泰呢?
我们又还能如何再培养、再接纳高尔泰呢?


高尔泰是个多才多艺的悲剧人物。道路坎坷,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令人佩服。
文字优美,是当今难得读到的美文,真不愧为美学大师。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读过高先生的《美是自由的象征》,今天又读了他的《寻找家园》,感慨万千。高先生作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美学大师,如果在自由的环境中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被那个时代残害了,令人伤心。
胡适之认为宽容比自由还更重要,唐德刚认为所谓容忍只是力量斗争利害等均衡以后的契约行为。高先生认为宽容妥协是强者的特权。因此自由才是人人平等的人人需要的,宽容只是强者对弱者上对下的行为,不平等行为的发生多是基于没有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美学热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李泽厚走了,高尔泰走了,刘再复也走了,许多有开创性贡献的学者都到国外去了,为什么呢?
高先生说,无知是内在的黑暗,一语中的,我们一定记住高先生的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读点书吧,读读《寻找家园》吧。


在图书馆读了花城出版社那版,又查到这个增订般,即使还是不全的,也买了。流了多次泪,为高尔泰先生所受的苦难,为那一代人,为无往而不在枷锁中的人生,为高尔泰先生对于自由的义无反顾。他是一个敢于以苦难为代价换取自由和真我的人,难能的是字里行间的冲淡清气,他曾告诉北岛都是压着怒火写的,可见其笔力之深厚。此外,高先生身处海外对于当下国内乱象的惊鸿几笔叹息,读后令人滋味难辨。书制作本身的话,说实话感觉不是特别精良啦。。


北岛尊称他为“证人高尔泰”,可是读过了《寻找家园》才知道,为一个荒谬至疯狂的时代作证,需要的何止是巨大的勇气而已------有些苦难,不是所有的灵魂都当得起!醒醒吧,古拉格群岛的居民们,面对大规模伪造的历史、捏造的真理和异化的人性,你们需要一个证人!老少MAO粉们,有病吧?这里有药。


纸张和排版印刷的都挺好。之前对高尔泰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他是一位美学家,读完本书,才对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有完成的了解,也理解了“自由”的可贵。他饱经坎坷的一生其实就是对追寻“自由”的一生,读完本书也会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有所了解,对建国后的历次运动有所了解,也能了解到那段人性扭曲的时代。高的文笔非常好,笔墨含情,且有饱经沧桑之美。


高尔泰先生的这本《寻找家园》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再怎么说他好,只有你自己读了才知道。希望能用心去感悟高尔泰先生的人生。先生还有一些著作可是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但我认为都是精品《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异化现象近观》这些书在那个年代不知道唤醒了多少人,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可是时代却…… 说起来伤感,因为我想起了先生的经历,我认为作为一代学人,今生不读高尔泰先生的文章,乃人生一大憾事。


二十几年前在学校里读过高尔泰,现在的作品大不同于从前。先生说文风的不同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到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说异乡人感,让我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的观看书写”。因为这种境界不易得,这本书值得好好读。还未读完,但读过的其中很多篇章极富诗意,意蕴绵厚。


包装很好很负责任 内容还没看 但是作为我心目中中国美学四大家之一的高尔泰 无论文笔还是思想都是值得一读的


作为一个高淳人,看了同是高淳的高尔泰的文章,感触很深。虽然那段历史已经消沉,但记忆还在,思念还在。很多次,看着看着眼泪就模糊了双眼。那是一种“带着眼泪的微笑”,作者没有怨恨,没有斥责,没有批判,用平淡又纯美的文笔,勾勒出一个时代的侧影。
“奴隶没有国家,我早已无分天涯。”漂泊流离,萍踪无定。虽家国可归,但心何处可栖?
一个顽童,抑或一个哲人;
一个画家,也是一个作家;
一个诗人,更是一个真人!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活在乱世。用颠沛流离这四个字来作为高尔泰一生的注脚似乎显得过于单薄,甚至可以说,试图用任何语言来总结他的一生都会是虚妄的尝试。历史洪流里的个体终究是无力的,尤其是那段不允许人以独立个体存在的时期,把个性的种子保存下来已经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建国后三十年里发生的故事,读来让人心底发颤;那段历史对中国造成的伤害,远不是几页教材就可以带过的,也不是“和谐”二字就能掩盖的。要寻找的家园还能找到吗?我想很难。但因此就要放弃追寻吗?恐怕任何一个眷恋家园的赤子都不会那样做吧。


文字洗练优美饱含深情,一读即不忍放手。一个人的历史,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一派凄清。遥祝高尔泰老先生在美国能够越活越好,再能够写出这么好的文字。


被掩埋的历史
从历史书中已经看不到那三年和十年到底发生了
夹边沟
一路的追寻
一路的受挫
最后无力奔波
只好背井离乡
去了美国
希望高尔泰先生在美国能过的好!


笨重的故事
评《寻找家园》

读《寻找家园》,感觉到的是一份浓重又带有一点沉闷的心情,或许是因为作者对于过去的那段经历的惨痛回忆,或许是那一段历史的不堪回首,或许是还有其他原因,直到书的最后作者的那一句话说:“我们的很多故事,都是笨出来的。”我突然感觉到,在这本厚厚的书中,在这些关于作者人生重大经历的故事中,“笨”也许是作者的自嘲,“重”可能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心情吧。

我国建国以来,经历过政治运动的知识分子们,当提起曾经的往事时候都有噤若寒蝉的样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连当时的国家主席都遭受到了不可思议的攻击,最终被迫害致死,受到连带迫害的人也不计其数,造成了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而如同作者一样在当时看来是“特立独行”、“行为怪异”的人更是受到了各样的折磨,在那个“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环境中,政治思想意识决定了一切,于是黑白颠倒的事情屡屡发生,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团结协作没有了,人们之间的那种互助互爱、荣辱共存的氛围也没有了,只有留下无尽的猜忌、斗争,只有无休止的内耗。越是坚持真理、越是追求自由的人越容易受到各种虐待,越是有思想的人越容易被认为傻、笨。读书快乐,却要遭受到“革命的批判”;不读书也快乐,在懵懂和无限忠诚中挥洒完自己的青春年华,漂泊海外的精英出逃在当时并不是个例。漂泊在外,却孜孜不懈地继续寻找自己的家园,一方面是故土难离,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常常陷入回忆之中,要么他是对现状不满,要么是过去的生活比现在更有意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在《寻找家园》中,我却没有读到这种感觉,作者用一种诙谐的态度去看待自己遭受的折磨,用一种感恩的心情开始过往人情的回忆,就像《燃灯者》的作者一样。也许,这是在对于人生意义的不断追求中,在经受了岁月沧桑的蹉跎中,作者的脱俗和飘逸之感想吧。也许,这只是坐着对于过往人物的凭吊,而通过那些人物的回忆,为自己的过去做一个注释,亦或者为那个年代做一个小小的标注。也许,就像杜甫先生的那首诗一样阐释自己的存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012-1-31


 读高尔泰的《寻找家园》,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抒情。我们欣赏这种抒情,是因为历史的磨难并没有让这位流亡在外的老人丧失他内心对美和诗意的追求。
  


真心喜欢,高尔泰,你对苦难的回忆,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喜欢你的文字!!!!


第一次读高尔泰的文字,是如此深邃和优美。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安详,是荣辱不惊的豁达。


如果你读过了余秋雨的散文
读过了周国平的散文
读过了史铁生的散文
觉得那都已是我们时代最优秀的作品
那么很遗憾
因为你没读到高尔泰的《寻找家园》


一位老人用他智慧的笔锋描绘了自己壮丽而又坎坷的一生,文字中流露着丰富的情感,也有一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真诚的高尔泰!推荐


写关于文革时期的历史,从琐碎的文章里透露了作者对历史、对人性、对艺术、对美学的看法。作者文字功底非常好,可读性非常强,强烈推荐阅读,特别是文艺青年。


只是粗略的在网上看了些许内容, 觉得文字很美,再是北岛的文章里也提到了高尔泰,于是买了这本书。


苦难本身并不意味着荣誉,只有寻求意义这个行为本身才配享荣誉,苦难只会使这殊荣烁烁发光。听说大陆出版的是删改本,只有台湾才能买到全本的,不知是否属实。高尔泰现居美国,听力有所下降,但生活的很幸福,很安定。


好书,通过该书,再上网学习,才知道中国曾有一位高尔泰,没见过他的画,更喜欢这种文字


高尔泰一部可以传世的作品,值得一读


高尔泰作品,比花城版的增加了十数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高尔泰寻找的,也是我所要找寻的家园。不知反思的人,总是在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而反观自我才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那一代人身上背负的屈辱、苦难不知被多少人哭诉了多少遍,谁真正站出来去反抗过呢?笑谈苦难,品味苦难,不是精神确立的根本,反思苦难的来源,不要让后人再承受着苦难,才是精神的家园。屈辱、苦难之外,是不是也有罪恶呢?不反思,永远也卸不下!


高尔泰先生,少年成名,经历坎坷,风雨苍茫走过,人性狼性历练,几多沧桑,几多感慨。
这本,即是高尔泰先生沉潜之作,字字浸透心血。语言简练,有力,透过纸背,见证历史,记录心迹。
不可不看,看必有益。


月冷龙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高尔泰《寻找家园•沙枣》
浓厚黑沉的背景下,一星亮光显得分外高贵不逊.--读高尔泰《寻找家园•安兆俊》


这本书是我2011一字不漏看完的书,高尔泰先生的将苦难转为了艺术,无比钦佩。后来买了好多本送朋友,在王府井书店买过,不打折,还是当当给力,每本少了十几元,美!


高尔泰的书,很值得一读,女儿和我争着看。


高尔泰,文理才情上品,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高尔泰的文字里流露出沧桑感


无意间浏览书城,因了恰好这几年客居先生的故乡,看节选中先生对故乡的描述,颇感亲切,故而购之一阅。奉读之下,无法释卷,读后颇为嘘唏。先生的前半生,真可谓**知识分子的典型际遇。弱冠因美学而“荣”登右榜,继而一生伴随各种“运动”沉浮起伏,至艰时,莫说尊严,连生命都不能自保,如地上蝼蚁,任人践踩。展现狂飙中作为个体的人,无论你如何低调闪避,均无可幸免。最痛是先生的女儿,两岁丧母,跟随父亲颠沛流离、浪迹天涯。寒夜中,惊醒不见父亲,连衣服都不懂得穿,就光脱脱地穿过冰冷的深冬,找到正在开会的父亲,在父亲的责备和自己的抽泣中尽管被搂在怀里,仍不忘伸出小手紧紧抓住父亲的一只手指,生怕父亲又把自己孤独地留在宿舍。读来真是心如刀割。长大后却因感情、学业的双重打击,因父亲的身份而不能入读南开大学,最后无法释怀,终至精神分裂。终于在先生亡命去国、无法通信三个月后,无法承受焦虑忧挂,慨然往生......先生娓娓道来,对各种人等在巨变面前的所作所为,不作任何评价,但人性的丑恶跃然纸上,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读罢令人不禁一问:为何要一次次将善良的人从自己的拥戴者逼迫成自己的敌人?...


如果把看到这本书以前看到过的散文都称之为无病呻吟的话,也许太过了一点。但凭心而论,这本无处不散发着人性之美的传记性的散文,的确让我这个七0后生的人感到以前读的书的不可承受之轻了。
作者于平实而平淡的字句中,透出了许多非我辈七0后所能想见的人生大难,人性大劫,却不见一丝暴怒,一丝暴戾,诚难所贵。
捧卷在手,一读再读而不释手,何在?大美无言,大音稀声。高先生,堪当也。
遥祝高先生康健并敬候新作。


高尔泰先生经历过那个变形的时代,他能活下来是个很奇迹的事情 ,先生没有饿死在夹边沟,没有被批斗死在广场,欣赏一个经历了无数生死的学者的文章,当感谢他们的贡献,我们幸福的活着!


这样干净的文字,这样深沉的情感,这样内敛的表达,并不多见。高尔泰,太令人喜欢。


高尔泰的书,不容错过,反复读,经常读。


老师推荐的书,看了很多资料,才发现老师居然就是高尔泰先生的学生。书很沉,值得细细品味


家园在高尔泰的笔下,在字里行间。


高尔泰的经典之作, 值得一看!精装版,硬封皮


高尔泰的经典之作,已经买了10多本送人,重温苦难,令人唏嘘!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尔太的《美是自由的象征〉〉曾倾倒无数的大学生。那时我正在四川大学读书,也曾跑去听过他的课。正是出于对他的人格及其自由思想的钦佩,虽然我当时由于家境贫寒,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还是咬紧牙关买了《美是自由的象征》这本书。该书也是我的藏书中借阅人最多的。后来听说他又被专政了,再后来又听说他出国了,就没有他的消息了。这次能买到他这本精装本的《寻找家园》,真的很开心。《寻找家园》记录的基本上是他被打成右派后至出国前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中国有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普遍经历。每次读“没有地址的信”这篇文章,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即使父亲有过,孩子又有何辜,要遭受如此不幸?专制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这是我读的最感动和难过的一本书,人事浮沉,命运多舛。伟哉,文化硬汉----高尔泰。


高尔泰用淡淡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的一生,童年的快乐天真以及一生的共患难,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调,也没有愤世嫉俗的态度,只是娓娓道来。但却让你感受到了他所经历的快乐,从天而降的灾难,挣扎,困惑,苦难,及无奈,妥协和坚持。


我读过的最绝望的现代汉语:“月冷龙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高尔泰《沙枣》)


高尔泰实乃奇人,奇特的经历;苦难的人生,使他具备了常人没有的巨眼,奋笔为文,扬扬洒洒,不加修饰终成妙文。美至骨髓,修成舍利。


读了很多书了,还是容易过早下结论,或者说是顾名思义。一开始我只以为这是一本散文抒情类的书籍,假如我没有看简介的话。我只觉得放在枕边,没有读上几篇,也是自有一种惬意和潇洒。

后来我错了,这不是一本让人惬意的书,这是一本千斤重的书,读了就难以再轻易放下,这不是散文,我不曾读出作者的放浪形骸和诗意的生活;这不是回忆录,我也不曾读出作者童年的欢乐和无忧无虑;这更不一个人的自传,这是一段段屈辱的血泪史,它爬满了每一人历史亲历者的心,那里满是伤疤,这是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我们需要记住,印在脑海,刻在心底。

越来越发现,读的书愈多,对身边的人和物的认同感越来越低,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很多以前认同的价值观越来越觉得问题重重。我对人说,小时候不懂事,亦不知走往何处,于是就胡乱的随人选择了一种价值观来引路,等到自己大了,才发现,还有更好地价值观在等我们,于是我们抛弃了之前的而去选择那好的去了。等到自己再大点,又发现自己遵循的价值观简直漏洞百出,于是在还没找到新的价值观替代之前,就又一次抛弃了现有的。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迷茫,我失去了自己,我在一个虚无空洞的世界里游走,什么都没有,白茫茫一片。突然明白:失去信仰的可怕。有时候又发现:坚持一个错误的信仰比失去信仰更可怕。因为之前正确的也在错误的信仰知道了,成了错误的了,一切都变了。

信仰这东西很玄妙。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的存在,其实它无处不在,只是正确的人、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信仰一结合,我们便察觉不了了。有的时候你能亲切感受到它的存在,但现实中它又不在。虽是客观的物,但被主观放错了时间和地点,一切就都变得可怕,这可怕是无规律的可怕,是无信仰的可怕。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社会失去了起码的合作起初,一切都被打乱,信仰被溺死。我们像行尸走肉般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这世界还是那个客观的世界,只是这混乱却是主观的添加。

一切都变得疯狂,像一场持久不停的暴风雨,在这世间肆虐着,咆哮着,证明着自己的强大和不可抗拒。像一场瘟疫,在不经意的夜里,在不设防的人群,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无一幸免,证明着自己的力量和残暴的心理。社会失去了信仰,一切将会怎样?神会出现吗?有人会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吗?有人会揭竿而起吹响起义的号角吗?有人会特立独行揭露这个弥天大谎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能力往狂揽者,必时势之英雄也。自古邪不胜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正邪之战的过程中,又有多少生命为此付出?又有多少家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战争的残酷不在于结果的胜负,而在于牺牲了多少无辜。

自古百姓多苦难,从来官宦造历史。历朝历代,老百姓是最安分守己的一类人,他们手无寸铁,也是最容易被欺凌的一类人;他们思想保守,知识有限,也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的一类人。但历史中的诸多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尽凭胜利者书写的史书,谁又说的清呢?谁有完全相信呢?惟愿世间自此少苦难,百姓头上莫放枪。

作者在告诉我们一段尘封的往事,一段难忘的历史。这历史,既是主观的经历,主观的讲述,亦是客观的存在,客观的发生。没有什么比亲身经历更值得信任。起码比那些史书上的结论和观点来的真实客观。作者只是叙述了一个过来人的种种经历,种种磨难,并没有结论。其实在讲故事的时候,结论已经出来了。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一双锐利的眼睛和诚实的心灵所映照和感概的一切。纵然是过去多年,因在心中留下了疤痕,每每提起,还总会唏嘘不已。

这是一段让人不堪回首却又难以释怀的过去,这是一段没有信仰、没有未来的过去,这是一段非人的过去。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如果说四大美学家的话,高尔泰的确是李泽厚宗白华之中的。该书十分滴好。


美学家高尔泰的代表作,不错


高尔泰在20岁就写出了《论美》 思想独立 经历坎坷 文笔优美 终于再版了 精装印刷也很好 关键是价格不贵 不想有的出版社薄薄一本书就要好几十块


这不是一本书,是高尔泰坎坷一生的记录;这不是高先生命运的记录,这是这个民族近百年发展的记录。我们经历太多太多,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反省。而不是回避


读高老的文字可以感觉到他追求自由的无怨无悔,在苦难中追求美学


沉重的经历因优美的文字多了份豁达,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三读的书


高尔泰的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乡土的气息与对人生的参悟


一直想买高尔泰的书,这次终于下手了


高尔泰先生的书


很棒的散文体自传,给了我们一个活灵活现的高尔泰,小时候顽皮叛逆,长大后追求美的历程,虽然坎坷,但是家就在自己心中。


一本很著名的作品,所以买了。我是看到《中国男》,些这本书的高尔泰就是“中国男”


很久没有这样喜欢散文了,这是一本能让我彻底安静下来的书。“回首来路,落日殷红”,家园渐行渐远,不禁让人泪流。朴素、简约、灵动却又沉重的文字,让人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当代散文之精品。


一段艰辛而深刻的心路历程。高尔泰先生还有一些相关文章没有被收录到文集中,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高尔泰这本书,买了N次了


这本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无数次的再次印刷。高尔泰这个名字,让我老是个高尔基混淆,我想说,这个老头,好样的。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语言平实,传纪像故事一样精彩,喜欢高尔泰!


从文字到包装,每一处细节都是经典!很多年没有读到这样的好书了,强烈推荐!非常美的散文!充满爱与人性的关怀!


很喜欢高尔泰,是个奇才 文章写的很棒,我现在看的有点走火入魔 ,作者很幽默


高尔泰,已经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了,很不知道他会出书了


高尔泰力作


喜欢高尔泰的文章。


作者用散文追忆他逝去的年华,然而这年华多数是辛酸而残忍的。作者的人生可谓坎坷,在一次次的打击之中,他的不信任与失望也与日俱增,以至于他常常在精神上找不到依托,而似丧家之犬,文题大概是因此而取。自序部分还可嗅到些许戾气。他的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更是代表了那个年代无数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我看了几篇,很受震动,以至泪流满面。此外在文笔上,作者也有很高的造诣。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都很不错。但是这些内容个人认为也是不能承受之重。每一个读此作的人都是幸运的,因为你们所读到的,所感受到的,都是作者坎坷的经历所凝聚的,唯有历经苦难的人才能写出这样让人动容的作品。


我们走了太多弯路才发觉人才是原点。不蔓不枝的叙述,凝练、辞达、意厚,可谓风格独特。看了一半儿,给我的感触却很大,不说价值观受多少影响,对于人生的意义却有些许质疑和感慨。文体峻洁,俗不伤雅,浓淡适宜,举重若轻是这部文集的特点。此文字没有占一代风流,掮百年余韵的浪漫风骚,所回忆的都是前尘往事,只娓娓道来,伸展些旧时光的灰暗落魄,虽然很逼仄,很伤很痛,可依然像窖藏的美酒,清芬甘冽。妙在这些文字能够真切感染人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半卷读罢已然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感觉,这是作者为文技高一筹。因此,我认为散文的要旨大概就在这里。


书是我大学老师写的,教我们“美学”。看到这本书就想到了他,因为名字和高尔基相近,所以好记。书中的叙述唤起许多大学的回忆。唉,当时没有珍惜和大师的近距离学习机会,深深地感到遗憾和追悔!在这里问候一声“高老师!您好!”希望您能听到!可惜再也不能聆听您的教诲,老师!


不愧是美学大师的文 连我这个平时最讨厌写景最喜欢读故事的人都感受到了景色之美···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推荐阅读!


语言温和细腻,平平阐述的文字有一种让人震撼的感觉,这本书不仅让人认识那个年代,更让人思考历史,感悟人性的可贵。


这是我今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一位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的祖国遭遇流放、监禁、驱逐的历史,个人被时代命运所裹挟的无力感与挣扎,一段沉痛的历史与遭遇磨难下各种人的真实面貌。也许,中国知识分子中许多真正的脊梁,早已在无尽的政治运动中从肉体到精神被毁灭。对那段历史没有反思造就了现今道德诚信的缺失与思想的混乱,一个民族什么时代时候能有真正的内省,卸下历史包袱踏上自由之路呢?


沉重的历史,沉重的思考,忠实的文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文革,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文字,不足以道也;而有勇气反思有能力忠实记载的人,何其少也!
此书,不同于其他所谓伤痕文学!
值得一观!


首先吸引人的,是《梦里家山》部分的平淡醇美,这是一种经历过岁月积淀的厚重与韵味,很有点汪曾祺的味道。
其次,才是《流沙堕简》部分的残酷与冷静。写如此恶劣的遭遇,而又能如此克制和深邃,不容易。

在历史越来越被淡忘的今天,读这样的书,很有必要。


文化浩劫幸存者的血泪之书,者的一读再读。夹边沟,中国的古格拉群岛,文化精英的灭绝,人类史上的永远的心灵文化之痛,应该树立一座纪念碑,让世界永远记住这个文化之殇。


尽管苦痛如山般沉重,文字确是醇厚灵动,娓娓道来,实为佳品


以前看过花城出版社的不完全本,现在的增订版更能感受到作者美学家的睿智、画家的敏锐、诗人语言的优美。


但是看完这本书后,给我深深地震撼
作者优美,空灵的文字中
又深深映射着时代变革以来,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沉浮,心酸
不可不读


历史与文字的完美结合,读来令人悲叹。强烈推荐。


大概7年前看过寻找家园那个简装本,前不久买了新出的这本,文字优美,质量上乘。不管是装帧印刷还是作者的水平都值得买。这次又帮学生买了几本,一个扁的纸盒子送来的,很结实,比苏宁易购包装好的太多了,买它四本《管锥编》也就是用个塑料袋子。


相关图书